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旁治法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师已习惯于认病、辨证(分型)、对证处方用药的程式,讲求治法必须切对病证,使证与治“丝丝入扣”,强调“证同治同,证异治异”的原则,对于某些不对证却能获效的事实则缺乏足够认识。其实,论治过程极其复杂,治法有常有变,远不限于“证同治同,证异治异”的范围。作者涉阅古籍,发现有关证此治彼、一证歧治、数证一治的论述颇多,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提出旁治一法,以与正治、反治鼎足,作为后二者的补充。所谓旁治,即从旁而治,简言之,旁治就是对既定之证,采取与其病机部位、性质或时态不相切合的治法治疗。于是,旁治法从理论角度而言就有旁性、旁位和旁时而治的区别。旁治当是整体观念在论治过程中的体现,人体之整体性、病因之联系性、正邪之相对性为旁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正治相比,旁治终属权宜之计,必须掌握其运用时机,才能补正治之不足,使治疗臻于完善。本文除对旁治理论作简要介绍外,并附临床验案佐证。  相似文献   

2.
疑难怪证话异治武进县中医院(213161)薛红良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之精华所在,随证而施,应不拘一方一法。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遇多例顽证怪证,久治罔效。后经详细追问病史及平素之喜恶疾苦,反复察舌切脉,认真辨析,大胆用药,终获良效。现举四例如次:1操湿治...  相似文献   

3.
中风病痰瘀痹阻证治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101例中风病痰瘀痹阻证的分析,认为该证候可见于中风病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当辨痰瘀之有无与主次,而治痰治瘀须重调气。  相似文献   

4.
古方治痛证心得胡学刚湖南省辰溪县中医院(419500)痛证有复杂之因机,古方有妙用之变化,擅用古方而不为所囿,变通古方而不出大法,此所谓医不执方,而医必有方者也。笔者积多年临床经验,巧配古方以治诸多痛证,疗效卓著,兹举验案4则,略示思路章法,以供同道...  相似文献   

5.
浅谈呃逆的辨证论治权红,何彤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病证。余临证中,从其呃声之洪亮低沉,急促缓慢,有力无力及兼夹症状之各异中,体会到此证有阴阳之分,虚实之别,寒热之异,不可一概混治。清代李用粹在《证治汇补...  相似文献   

6.
笔者师从当代火神派大家吴佩衡先生的嫡孙吴荣祖主任医师临证研习火神派理论,对回阳收纳、调和阴阳之治法甚有感悟,适遇笔者门诊一例泄利喘急多年病例,余即学以致用,观其脉证,随证治之,治以回阳收纳、调和阴阳,处以吴萸四逆与桂枝加桂汤加味近10剂而告捷,倍感吴氏扶阳回阳理论对于临床阳衰气逆证治的效验,特书来与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7.
陈道隆论咳嗽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道隆论咳嗽证治江苏省丹徒县人民医院陈玉华(212003)关键词:陈道隆,咳嗽证治先师陈道隆为沪上名医,对临床诸证每有独特见解,皆本诸《内》、《难》而通贯古今,不乏巧思。而咳嗽一证,所论尤多,兹略述于下。一、辨痰痰为人身津液之所化,由乎脾运乏力,聚湿...  相似文献   

8.
大黄为苦寒之药,具悍利之性,拥将军之称,有推陈致新之能,利在速战速决。由于大黄具活血逐瘀功能,故对诸多因瘀而致出血证则可使瘀血去而血归经,如此虽不止血而血必自止。临床上对于耳鼻齿目诸衄之证,须用酒大黄,借酒之上升以驱瘀热,同时可配升麻散火毒、解火郁,协同作用。而治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痛证辨治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时痛证的认识和诊治,原渊流长,积验宏丰.《黄帝内经》奠定了痛证理论基础,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痛证证治开创了中医学理法方药兼备的捕证群治先河,对后世辨治病证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概述如下,以昭医圣痛证群治规范。IK表止法法适应于表邪不解之头痛、身病、支节烦痛症者,其中可视情分为解肌清热之桂枝汤、发汗散邪之麻黄场、发汗解表之大青龙汤、疏解表邪之柴胡桂技汤、温里和表之五警散、温阳救表之四逆场等证。2泻下止法法针对腹部胀满疼痛或燥实于结而分别治以泻热行滞之大柴胡汤、清下燥结之调胃承气场及攻下操结之大承…  相似文献   

10.
对《伤寒论》中有关呕吐病证治条文进行分析归纳,初步整理出仲景呕吐病证治规律——六经皆有呕吐之证,而又以少阳较为常见,治呕倚重少阳可谓仲景论呕吐之真谛,并用诸指导临证。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诸痞证治浅析张继算安徽繁昌县峨桥镇梅山村(241205)关键词:伤寒论/痞证/治疗1痞证的含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本条说明气痞一证,其按之软可与结胸证鉴别,因...  相似文献   

12.
眩晕辨治得法三种311800浙江省诸暨市中医院骆华眩晕证治,历代医家均有论述。而眩晕也为临床之常见病,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于此辨治略具心得,得法三种,今举例介绍如下。益气扶阳法经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后张...  相似文献   

13.
信息8     
中华跌打丸具有疏筋活血,通络止痛之功,一般以内服常用。笔者临证多年来,根据清代外治专家吴师机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之意.以酒化跌打丸治疗腰扭伤37例,落枕17例.脚后跟疼29例,收到良好效果。兹不揣浅陋,择典型病例,公诸于同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赵桂芝 《河南中医》2006,26(3):12-13
张仲景之《伤寒论》很好地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对太阳病变证(坏病)更是提出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在对太阳病变证中诸虚证治疗时,仲景谨察病情之轻重、标本之缓急、以及虚之所在,分而治之。或虽虚而症状轻微,可不药而愈;或细分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虽病机证候相同(或相似),但表现的症状不同,则治疗时方药亦不同;或虽有相同(或相似)症状,但病机证候不同,故治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治哮治痰与治气武艳慧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0000)祖国医学对哮证的认识由来已久。如《证治汇补》中说:“哮为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而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隔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阻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医学入门》中也说:“肺胀满,...  相似文献   

16.
支饮证治浅识湖南中医学院(410007)袁振仪主题词饮证/分类,饮证/中医药疗法“支饮”之名最早见于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属于四饮之一。考《内经》有饮积之说,而无痰证之名,仲景所论痰饮实属《内经》“饮”的范畴,与后世所论之“痰证”有利...  相似文献   

17.
《内经》厥论篇谓阳明厥逆衄呕血,此阳明指胃腑而言也。盖胃主受纳与腐熟水谷,以降为和。然有时不下行而上逆,胃中之血亦随之上逆,其上逆之极,可将胃壁粘膜排挤破裂,而成呕血之证,或循阳明经络上行,而成衄血之证。是以《内经》谓阳明厥逆衄呕血也。由此可知无论其证之或虚或实,或凉或热,治之者,皆当以降胃之品为主,而降胃之最有力者,非赭石莫属,因此我在治吐衄之证,主中皆重用赭石,再细审其胃所不降之所以然,而各以相当之药品辅之。现将临床多年所用之方,详述于下。  相似文献   

18.
梦交治验     
梦交是指女子梦中与人交媾.又称梦与鬼交。此症古人早有认识.《金匮·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篇有“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之说,《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列有梦与鬼交证治。其治各有所偏.患者多碍于情面,隐讳不言.只有在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方才就诊。现将笔者临证点滴治验介绍于下,与同道共同商榷。1君相火旺亟清君相之火身之君火藏于心,相火寄于肾和肝,神安则火伏,相火下潜。若思想无穷意建于外,心火内生,相火扰动,魂不守舍而荡游,则时有梦交.治宜清心肝之火,知母、黄柏为其主药.验2临床,知母、黄柏有明显降低性欲之功,…  相似文献   

19.
四神丸治脾肾虚寒之五更泄泻恒有其效。于临证中倘若抓住证治要点,常可推其用而广之。兹将临证几例四神丸证治及体会列下: 一、治五更泄泻: 四神丸治五更泄泻具慢图缓收之功,若改为汤剂,又有力骏速达之效。现举一例,以阐其用: 1980年仲秋,甄氏媪,年可花甲,罹五更泄年余,西医诊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始服四神丸有效,近服其效不著,放来乞治。诊其舌脉,断为脾肾虚寒,遂为疏四神丸改汤:补骨脂20克、煨肉蔻10克、五味子10克、吴萸5克、红枣10枚、生姜10克、  相似文献   

20.
吴寿善教授对"燥气大纲"有独到见解,不仅提出了有凉燥、温燥伤人、燥化寒湿、湿热伤人,并且提出燥气有"胜复"不同:化热伤津之证属燥之复气伤人,寒湿之证是燥之胜气伤人。因此,可见《温病条辨》中所列杏苏散等方,正是为治燥之胜气、治燥之正化、治燥之本病而设。所列的桑杏汤等方则是为治燥之复病、治燥之对化、治燥之标病而设,从而使燥气之本标胜复病机霍然。吴教授还强调见化气为病有寒热之别,见寒湿者自当用温化,见湿热者自当用清泄。临证时还须注意表里寒热之不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技药愈病之目的。燥伤本脏除识别复气现症外,还要选药精当。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凡见杏苏散证而有痰黏、频咳、唾出不爽者,视其轻重而选加冬瓜仁、贝母、鱼腥草、半枝莲等品,以清复热,效果较好,若见小青龙汤证而兼复气为患者,追加药物亦可仿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