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柴胡汤原出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为治疗外感热病邪人少阳的代表方剂,已为历代医家所肯定。今就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化裁应用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主治:少阳发热,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脉弦;太阳、阳明二经发热不退,寒热往来。少阳主半表半里,凡病邪从外来的须外出,方中柴胡和解少阳;半夏启阴气上升,阴阳相济,有除病邪之力量;少阳病为火病,故用黄芩以解火邪;甘草、人参、大枣健脾气,使病邪由内达外;生姜发散宣通,合而为使病邪由内达外的方剂。临床加减应用范围较广,现就近年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系少阳病主方。其药物组成如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炙草三两大枣剖十二枚半夏洗半斤所主的症候是: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或胀疼;心下痞鞭;默默不欲食;口苦喜呕;耳鸣;目眩;头疼;心烦……等。该方也叫“三禁汤”。因为它所主的症候禁发汗、禁泻下、也禁催吐。本方既不发汗,又不泻下,更不催吐,只是和里以解表,所以被称为“和解之剂”。《伤寒论》中所谓少阳病,就病情讲,较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临床上遵仲景“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旨,只要主证和病机属于少阳的范围,即从少阳辩证施治。往往都能获效、兹举数例如下: 感昌 龚某某,男,32岁。自述近五、六日来头胀痛(太阳穴),时冷时热,口苦、喉干,心烦欲呕,不思饮食,两胁发胀,服西药无效。查:精神不振,苔白薄、脉弦、证属少阳半表  相似文献   

5.
乔宇  杨军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4):146-146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是和解少阳之主方。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故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然汗出而解。临证加减化裁可以治疗多种病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所载和解少阳之方,本人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此方治疗各种疾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治疗肾盂肾炎 刘某某,女,42岁,初诊:高热4天,往来寒热,恶心呕吐,呕出胃内容物,食欲不振,周身酸痛,小便短赤而灼痛,苔白滑,脉弦数,查:体温39℃,表情淡漠,左胁脊角压痛,双侧肾区叩击痛,尿常规:WBC(++)、RBC(+)、蛋白(+),中医辨证为:湿热郁结少阳。治以和解少阳,清热利水通淋,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15 g,黄芩10 g,半夏10 g,生姜10 g,大枣4枚,炙草6 g,瞿麦10 g,滑石15 g,蒲公英10 g,车前草20 g,茯苓 12 g。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3剂后,体温正常,不呕,效不更方,6剂续服,复查尿常规正常,再服3剂以巩固疗效。 按:急性肾盂肾炎属中医淋病范畴,治宜清热利水通淋,临床多用八正散治疗。本例患者,以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小便不利为主证。《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此例患者为湿热郁结少阳,三焦阻滞,故令水道不利,以和解少阳,清热利水。方用小柴胡汤去人参以和解少阳,去人参是因湿势留恋,茯苓、瞿麦、滑石、蒲公英、车前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药中于病,乃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8.
庞政  朱晓娟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89-189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主方由柴胡、黄芩、党参、半夏、干草、生姜、大枣等七味药组成,主治少阳证,即半表半里证。《伤寒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相似文献   

9.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主治:少阳发热,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脉弦;太阳、阳明二经发热不退,寒热往来。少阳主半表半里,凡病邪从外来的须外出,方中柴胡和解少阳;半夏启阴气上升,阴阳相济,有除病邪之力量;少阳病为火病,故  相似文献   

10.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主方由柴胡、黄芩、党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等七味药组成,主治少阳证,即半表半里证。《伤寒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满,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湖汤主之。”小柴胡汤适应“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等四个主症,这四证候是在“伤寒五六日,中风”的基础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图分类号R289.5小柴胡汤系汉代张仲景所创立,为和解少阳枢机之主方。常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等为其主证。但临证应用时,只要见到其中一、二症,便可以本方加减施治,《伤寒论》...  相似文献   

12.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进展,本方愈来愈引起因内外医学界的赞赏和青睐,本着重综述了近年来该方临床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小柴胡汤内科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柴胡汤是记载于《伤寒论》的著名方剂,主治伤寒少阳病证。本方为方剂学中和解剂的代表方剂。其现代临床应用广泛,尤其在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如感冒、咳嗽、哮病、心痛、不寐、眩晕、头痛、胃痛、呃逆等,往往取得卓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炙)、生姜、大枣组成。主要作用是和解少阳之枢,协调脏腑,扶正祛邪。既治外感病又治内伤病。笔者现将多年临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 ,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进展 ,本方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赞赏和青睐。本文着重综述了近年来该方临床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小柴胡汤的来源、组成、方义,探讨了该方具有和解少阳,疏利三焦,调达气机,宣通内外之功。临床用于急性支气管炎、乳腺炎、虐疾、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甲亢等疾病出现少阳症时,使用本方加减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990~1993年国内外51种医药期刊所发表的119篇有关小柴胡汤临床应用论文进行文献综述。表明该方不仅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对于肝胆疾病、艾滋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的疗效尤为突出,而且也发现该方有一定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小柴胡汤是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治疗少阳病的主方。历代医家都很重视,每师用其法而加减化裁,临床运用广泛。小柴胡汤除治伤寒少阳证外,内、妇、儿、外各科均可斟酌运用。现择其要者略加介绍,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一、小柴胡汤的组成及其功用小柴胡汤是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现多用党参)、甘草、大枣七味药组成。方中柴胡透达少阳半表之邪并能疏肝解郁。《本草纲目》记载:“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耳鸣诸症及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并能泻中焦实火、燥肠胃湿热。配半夏、生姜以  相似文献   

20.
小柴胡汤源于《伤寒论》,系仲景为和解少阳而设,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从古至今,在临床应用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小柴胡汤应用日益广泛,成为临床常用方剂,现试从内科临床应用方面,谈谈笔者的一些肤浅认识,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