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关于心脏迷走神经的节前纤维的起源问题,存在相当大的争论。作者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传递的方法对鼠的迷走神经的起源部作了观察。将HRP注射于窦房结区和心室中部的心肌内,被酶标记的细胞主要分布于延髓中、下部的疑核内或疑核周围、闩的上方600—1800μm的范围内。迷走神经运动背核(DMN)中被标记的细胞是稀少的,  相似文献   

2.
用猫7只,在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下剖腹暴露胰腺,并注入30%HRP5~10μl。结果,在两侧迷走神经背核中,可看到数量较多的卵圆形或多角形标记细胞,右侧较多。在两侧疑核和疑核背内侧亦可看到少量多角形标记细胞,右侧较多。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猫做实验动物,将30~50%的HRP20~30微升注入右侧甲状腺侧叶。结果,除在注射侧的颈交感神经节、结状节、疑核、迷走神经背核以及C_(7-8)、T_(1-6)后根节有标记细胞外,并且在对侧疑核也有少数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4.
将 Horserdish Peroxidase (HRP)注入于猫的窦房结附近(4例)和右心室壁(3例),在延髓和上颈髓内观察了迷走神经节前纤维的起源和定位。其结果如下:各例均在迷走神经运动背核的尾部内出现 HRP 标记细胞,其中以中间部和外侧部为主,尤其在其腹侧的边缘郜较密集,多为中小型细胞,愈往下中型细胞愈减少,左右几乎对称。7例均在上颈髓中央灰质内见到标记细胞,其中以中间带外侧区为主,多为小型细胞。在窦房结注射组2例 HRP 标记细胞出现于迷走神经运动背核的腹外侧区,即疑核背侧网状结构,为中小型细胞,可能与窦房结的抑制性影响有关。孤束内侧核(最后区)内出现拟阳性小型细胞,据颗粒的特点和未注入 HRP 的片子分析以及内源性 DAB 染色资料认为内源性 DAB 染色细胞。不同种属或不同种的动物在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可能有不同的起源和定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标记法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法(PAP 法)对大鼠迷走神经背核簇尾侧部内神经降压肽样免疫反应(NT-LI)物与核内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及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联系进行了光镜下的研究。发现注射侧孤束核内 HRP 顺行标记纤维或终末与NT-LI 胞体和终末重叠分布;迷走神经背核内 NT-LI 终末与 HRP 逆行标记的节前神经元也有明显重叠的现象。由此推测核内一部分 NT-LI 细胞有可能作为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与迷走神经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之间的中间神经元,构成一条回路参与对内脏、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HRP轴突逆行输送法,对猫下丘脑和脑干一些核向迷走神经背核的传出投射进行了研究。将HRP注射至迷走神经背核后,较多的标记细胞见于同侧下丘脑的室旁核、背内侧核以及中脑的中央灰质和被盖腹内侧区。将HRP注入迷走神经背核的尾侧段后,主要见于同侧网状结构的内侧区和中缝核群:脑桥嘴、尾侧网状核、巨细胞网状核、中缝大核、中缝苍白核,中缝背核,蓝斑、蓝斑下核。另外,对下丘脑和中脑旁中央区、中缝大核、巨细胞网状核以及蓝斑复合体传出纤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幼狗10只,将CT—HRP注入胆囊壁,在脑干发现:1、迷走神经背核中标记细胞分布干除吻、尾侧外的该核全长,闩上2mm到闩下1mm最为密集,占总标记细胞的75.93%。在核的横切而上,自尾侧开始,标记细胞在核的内侧和前缘,继之在核的前份近向排列,稍上,随该核由横位移行为斜位,标记细胞也随之成斜位,近吻侧标记细胞逐渐小时  相似文献   

8.
应用HRP(horseradish Peroxidase)逆行追踪标记,研究大白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 PAG)尾侧半背外侧区和背侧区的传入投射。将HRP注入PAG尾侧半背外侧区:①大脑皮层出现大量的标记细胞,主要分布在额皮层区、后肢皮层区和顶皮层区,其次是前肢皮层区和嗅周皮层。②基底前脑标记细胞少且分散,仅在终纹床核、无名质和杏仁内侧核内出现少量的标记细胞。③下丘脑主要出现在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背侧乳头体前核,其次是视前内侧区、下丘脑前外侧核和灰结节。①底丘脑的未定带出现了大量的标记细胞;后丘脑的标记细胞主要分布于内侧膝状核。将HRP注入到PAG尾侧半背侧区:①标记细胞在大脑皮层内集中分布于额皮层区。②基底前脑仅在终纹床核内出现一定数量的标记细胞.③下丘脑的标记细胞集中分布于下丘脑前外侧核、下丘脑前区、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背侧乳头体前核,其次是视前内侧区和下丘脑背内侧核。④底丘脑的未定带出现大量的标记细胞。⑤上丘脑的标记细胞主要位于内侧缰核和前顶盖前核。⑥后丘脑内的内侧膝状核亦出现大量的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9.
采用HRP法对24只家兔颏舌肌、舌骨舌肌和茎突舌肌8块舌外肌第一级感觉神经元胞体分布、传入途径以及存三叉神经节内的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标记细胞均出现于同侧的三叉神经节、C2和C3脊神经节、舌下神经核和迷走神经结状节,而舌下神经干节及三叉神经中脑核未见标记细胞。上述舌外肌标记细胞在三叉神经节内的水平及背腹方向上有集中分布倾向。  相似文献   

10.
将30%辣根过氧化酶(HRP)溶液注入大鼠食管腹段近贲门处外膜下,切片用四甲基联苯胺(TMB)法成色,结果如下:标记细胞主要分布于双侧结状神经节,双侧的脊神经节(主要在T9~L3)、双侧的胸交感节(T9~L1)和腹腔节,在延髓的标记细胞见于疑核全长内,主要分布于疑核咀侧端。在闩平面以下的迷走神经背核内也见有少数梭形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1.
用霍乱毒素结合的辣根过氧化物酶(CT-HRP)法研究了家兔胆总管壶腹部的神经支配。在双侧腹腔神经节、迷走神经节背核、T_2~T_(11)脊神经节和迷走神经结状节见到标记细胞,其中腹腔神经节和迷走神经结状节的标记细胞数较多。  相似文献   

12.
赵凤臣  郭华  高晓群 《现代医学》2007,35(4):261-264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延髓巨细胞网状核与脑干内脏运动核的神经联系。方法将顺、逆行神经示踪剂WGA-HRP注入一侧巨细胞网状核,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该核团与一般内脏运动核(迷走神经背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三叉神经运动核)的纤维联系。结果在一般内脏运动核、双侧迷走神经背核、下泌涎核均可看到少量逆行标记细胞及神经纤维末梢,但上泌涎核未发现任何标记,在特殊内脏运动核的面神经核、疑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团双侧均见逆行标记细胞及神经纤维终支。结论巨细胞网状核与大多数脑干内脏运动核有双向纤维联系。  相似文献   

13.
用5只猫于左侧颈部食管壁内注入 HRP 溶液,通过 HRP 逆行追踪法研究颈部食管的交感神经支配,结果表明:1.长轴突型交感节前神经元直接分布到食管壁内,其标记细胞位于双侧脊髓的胸1~3节段,以胸2节段最多(占标记细胞总数的66.45%),注射侧占优势。标记细胞主要位于中间带外侧核(约占95.02%),其次为侧索、中介核、前角腹后外侧核。其细胞形态不一,以中小型细胞为主(占标记细胞总数的90.4%)。2.支配颈部食管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主要位于星状神经节(约占61.99%),余者位于双侧颈前、中和2~5胸交感节内、以小细胞最多。  相似文献   

14.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一侧迷走神经背核簇尾侧部后,在同侧杏仁中央核和两侧(同侧较多)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区及未定带内见大量标记细胞,在下丘脑背内侧核和背核内也见中等量的标记细胞。结果说明杏仁中央核和下丘脑的许多核有直接投射纤维至迷走神经背核簇的尾侧部。杏仁中央核的投射为同侧,下丘脑的投射为两侧性(以同侧为多)。  相似文献   

15.
猫胆总管感觉神经纤维的来源—HRP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猫胆总管感觉神经纤维来自双侧T_3~L_3节段脊神经节和双侧迷走神经结状节。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以右侧占优势,且双侧均以T_(10)和T_(12)为标记细胞出现的高峰节段。胆总管的感觉神经来源具有“既分散又集中的分布模式”特点。标记细胞在各节内呈弥散性分布,以中等大的椭圆形细胞占多数。  相似文献   

16.
将微量HRP分别注入到猫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三个区域(外侧区、内侧区和背侧区),观察HRP标记细胞出现的部位,确定投射到PAG的纤维起源。传入到PAG外侧区的纤维,来源于PAG的内侧区和背侧区,中脑顶盖前区,后连合核,Darkshe witsch核,中脑网状结构,黑质,中缝背核,蓝斑核,脑桥网状结构,外侧丘系核,臂旁核,中缝大核和延髓巨细胞网状核。投射到PAG内侧区的纤维,来源于PAG的背侧区和腹外侧区,中缝背核,脑桥咀侧和尾侧中央核,脑桥被盖腹侧核,蓝斑核,前庭神经上核,延髓网状结构。投射到pAG背侧区的纤维,起源于PAG的内侧区和外侧区,上丘核和下丘核,蓝斑核,Darkshewitsch核,中脑网状结构,黑质,中缝背核,丘系旁核,旁二叠体核,脑桥及延髓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心脏与内关穴神经投射的关系,作者建立了以调整心脏功能,以心电变化为指标的内关“得气”动物模型。用类霍乱原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为标记物,分别注入“得气”的内关穴及左、右心室壁,追踪观察心室和内关穴区各类神经纤维胞体在中枢和周围神经节内分布和形态特点。标记心脏的结果:在一定节段的脊神经节、交感神经节、脊髓灰质和迷走神经下节中都出现了酶标记细胞。在脊髓Rc-1ando胶状质、脊髓前角、延髓迷走神经核区也见有酶标记细胞,从而更新了心脏神经支配的传统概念。  相似文献   

18.
在10只猫背海马和齿状回注入HRP,发现以下核团有细胞发出纤维投射到背海马和齿状回:内外侧嗅皮质、内隔核、扣带回、丘脑前背核、丘脑前腹核、丘脑前内侧核、丘脑背內侧核、丘脑联合核、下丘脑外侧核、下丘脑背内侧核、下丘脑后核、乳头上区、缰核、外膝体核、中缝背核、中央上核、兰斑核及斜角带核,为进一步探讨海马的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