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ROX指数在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 HFNC)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5日至2020年3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重症病区收治的接受HFNC的符合重症COVID-19诊断标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后续是否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有创正压通气,将其分为HFNC治疗成功组与HFNC治疗失败组,使用 t检验、χ 2检验或者秩合检验比较两组在基本资料、乳酸、胸片肺部感染所占象限数、APACHEⅡ、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呼吸频率、基线经皮氧饱和度、基线氧合指数、基线ROX指数、HFNC治疗2 h后ROX指数、HFNC治疗6 h后ROX指数、HFNC治疗12 h后ROX指数之间的差异。 结果:共有5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成功组与失败组在性别、年龄、合并症、乳酸、胸片肺部感染所占象限数、APACHEⅡ、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呼吸频率、基线经皮氧饱和度、基线氧合指数、基线ROX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治疗2 h ROX ( OR=0.069)、治疗6 h ROX( OR=0.194)、治疗12 h ROX( OR=0.036)均为COVID-19患者HFNC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ROC曲线示,HFNC治疗2 h、6 h、12 h后ROX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评价指标中HFNC治疗2 h后ROX指数ROC曲线下面积(AUC)0.838,灵敏度为64.5%,特异度为100%。HFNC治疗6 h后ROX指数AUC为0.762,灵敏度为64.5%,特异度为92.3%。HFNC治疗12 h后ROX指数AUC为0.866,灵敏度为67.7%,特异度为100%。 结论:ROX指数可以及时、简便、实时地在评估COVID-19患者HFNC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男69例,女57例,年龄(58.94±5.89)岁,年龄范围为45~76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NPPV组与HFNC组,每组63例。NPPV组患者给予NPPV,HFNC组在NPPV组基础上给予HFNC,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8 h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水平、心率、呼吸频率及痰液黏稠度变化。结果治疗后,HFNC组治疗有效率[95.2%(60/63)]高于NPPV组[82.6%(52/63)];HFNC组血氧分压[(87.87±9.45)mmHg,1 mmHg=0.133 kPa]及血氧饱和度水平[(89.29±8.99)%]高于NPPV组[(78.43±8.69)mmHg、(82.21±8.20)%],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47.95±4.85)mmHg]较NPPV组[(56.72±5.19)mmHg]降低;HFNC组心率[(85.45±4.38)次/分]和呼吸频率水平[(18.39±2.03)次/分]低于NPPV组[(92.87±4.72)次/分、(22.49±2.52)次/分]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HFNC联合N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改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前瞻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的治疗作用和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7年12月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应用NPPV治疗AHR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PPV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NPPV模式和时间以及NPPV前和2 h、24 h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和氧合指数(PaO2/FiO2)的变化.结果 ①59例患者NPPV成功率为62.7%(37/59).②与NPPV失败组比较,成功组平均年龄及因肺部感染导致AHRF比例较低(P均<0.01).NPPV前成功组PaO2/FiO2与失败组无显著差异,但成功组NPPV后2 h和24 h PaO2/FiO2均较失败组显著改善(P<0.05和P<0.01),且NPPV后24 h成功组心率和呼吸频率均较失败组显著降低(P均<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PPV失败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比值比(OR)=8.30,95%可信区间(CI)2.49~27.60,P=0.002]、呼衰诱因为肺部感染(OR=6.19,95%CI 1.90~20.20,P=0.027)、NPPV后2 h PaO2/FiO2<150 mm Hg(1 mm Hg=0.133 kPa,OR=3.65,95%CI 1.20~11.04,P=0.044)、NPPV后24 h心率>100次/min(OR=7.45,95%CI 2.15~25.58,P=0.010)和呼吸频率>30次/min(OR=7.26,95%CI 1.88~24.49,P=0.018).结论 NPPV可作为无绝对禁忌证AHRF的一线呼吸支持方式,但对老龄和肺部感染诱发的AHRF患者失败率较高;短期应用NPPV治疗后呼吸、循环和氧合状况无显著改善的AHRF患者,应及早改为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2019年1-12月接受HFNC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共50患者纳入研究,然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HFNC治疗后的结局(是否需要机械通气),将患者分为治疗成功组与治疗失败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治疗成功组纳入患者39例,治疗失败组纳入患者11例,治疗失败率为22%,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Ⅰ型呼吸衰竭比例、HFNC起始流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高、APACHEⅡ评分高、脑钠肽(BNP)水平高、呼吸频率快、pH值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治疗2 h后ROX指数低是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HFNC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HFNC治疗前BNP≥280 ng/L(OR=6.727,95%CI:1.062~42.602,P=0.043)、pH值≤7.30(OR=7.613,95%CI:1.400~41.380,P=0.019)是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可以采用HFNC治疗,但部分患者可能治疗失败,HFNC治疗前BNP≥280 ng/L、pH值≤7.30是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HFNC)对中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插管率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 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中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 排除重症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意识障碍、存在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 NIV)禁忌、需要紧急插管、拒绝插管、年龄<18岁及妊娠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HFNC组和NIV组, 治疗过程中需要气管插管判定为治疗失败。记录患者治疗后1 h、6 h、12 h、24 h、48 h时生命体征、ROX指数、血气分析指标、超声参数以及气管插管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共91例患者纳入研究, HFNC组46例, NIV组45例, 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FiO2较基线均有明显升高(P<0.05), NIV组1 h及24 h呼吸频率较HFNC组降低(P<0.05), 两组其余各指标在各相同时间点差异均无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合并低氧血症患者高流量氧疗治疗失败的早期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重症监护医疗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中术后撤机时合并低氧血症(100 mmHg0.05)。在撤机后8~12 h,撤机失败患者与撤机成功患者比较,HR/SpO 2与ROX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于术后低氧血症患者,HR/SpO 2比ROX指数能更早更准确地预测高流量吸氧治疗失败,但两者的临床价值尚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熊去氧胆酸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收治的ICP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2周治疗后评估患者效果,比较两组瘙痒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肝功能水平、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周瘙痒评分(1.15±0.26)分低于对照组的(2.69±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46,P<0.05)。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8.53±0.61)分、(9.12±0.66)分]高于对照组[(7.84±0.53)分、(8.58±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2周血清ALT、AST、TBA、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17.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FNC)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HFNC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合指数、呼吸频率及患者耐受性和舒适度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PaO2/FiO2、R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aO2/FiO2和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氧合治疗的耐受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HFCN通气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舒适性和耐受度,促进氧合指数改善,降低呼吸频率,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窘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重症监护室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最终行机械通气风险的预测模型, 为临床提供便捷有效的预测方法及准确的治疗时机, 提高ICU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包括入院24 h内生命体征、血气生化指标、炎症指标、急性合并症、APACHE Ⅱ评分、ICU住院时长及总住院时长等, 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构建列线图。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362例患者, 根据最终是否行机械通气分为经鼻高流量氧疗组(HFNC组)及氧疗失败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组(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组)。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 结果表明APACHEⅡ评分(OR=1.323,95%CI:1.818~1.483)、ROX指数(OR=0.371,95%CI: 0.226~0.609)、总住院时长(OR=1.097,95%CI:1.003~1.200)及合并急性呼吸衰竭(OR=2.456,95%CI: 1.368~4.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接诊的100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观察组采取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指数(SAQLI)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SPO2)及嗜睡量表(ES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日常活动、社会影响、情感活动、症状改善评分及总均分[(5.99±1.03)、(4.79±1.13)、(5.82±1.23)、(3.76±1.12)、(4.98±0.92)分]均优于对照组[(4.98±1.04)、(4.21±1.11)、(5.07±1.21)、(3.09±1.01)、(4.12±0.9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HI[(12.59±10.72)次/h]小于对照组[(17.03±10.28)次/h],SPO2[(92.30±8.21)min/h]高于对照组[(87.31±7.39)min/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S评分[(4.52±1.01)分]低于对照组[(7.36±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在开放性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6例开放性胸部创伤并发ARDS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通气治疗,观察组采取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生命体征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1.35±0.17)%]、氧合指数(OI)[(334.21±31.22)]、氧分压(PaO_2)[(84.32±9.56)mm Hg]、二氧化碳分压(PaCO_2)[(38.43±5.36)mm Hg]高于对照组[(1.02±0.14)%、(254.64±24.04)、(73.25±8.32)mm Hg、(45.78±6.02)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89±6)mm Hg]、收缩压[(121±10)mm Hg]、呼吸频率[(21±5)次/分]、心率[(93±10)次/分]低于对照组[(96±8)mm Hg、(133±11)mm Hg、(26±6)次/分、(102±13)次/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率[90.91%(30/33)]高于对照组[66.67%(2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胸部创伤并发ARDS患者采取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方式,能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生命体征,临床疗效较好,属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中的作用。方法行无创通气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集束化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时进行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6个月时,对照组生活管理评分[(29.01±3.77)分]、治疗管理评分[(20.01±2.98)分]、知识技能管理评分[(10.79±1.88)分]、心理管理评分[(11.08±2.16)分]及自我管理总评分[(70.50±7.60)分]与干预前[(27.93±5.16)、(18.99±2.89)、(10.38±1.95)、(10.75±1.98)、(69.57±8.87)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生活管理评分[(32.01±3.93)分]、治疗管理评分[(21.98±3.12)分]、知识技能管理评分[(12.35±2.05)分]、心理管理评分[(12.89±2.45)分]及自我管理总评分[(75.90±6.15)分]均高于干预前[(28.99±4.98)、(19.48±2.74)、(10.43±1.87)、(10.43±1.82)、(70.25±9.17)分](P0.05);干预6个月时,观察组各单项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可提高行无创通气治疗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院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创伤与损伤严重程度评分(trauma and injury severity score,TRISS)、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改良休克指数(modified shock index,MSI)、修正的创伤分数(revised trauma score,RTS)、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预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伤后24h死亡的价值。方法创伤性脑损伤患者79例,依据伤后24h预后分为死亡组52例和生存组27例,比较2组就诊时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瞳孔状态及GCS评分、TRISS、SI、MSI、RTS、MEW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伤后24h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不同院前创伤评分评估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伤后24h死亡的效能。结果死亡组呼吸频率[(13.26±3.42)次/min]、心率[(58.94±12.69)次/min]较生存组[(16.53±3.36)、(78.50±18.56)次/min]慢(P0.05),收缩压[(92.55±25.28)mm Hg]、平均动脉压[(71.83±17.52)mm Hg]较生存组[(113.64±28.43)、(84.70±15.22)mm Hg]低(P0.05),左、右瞳孔大小正常比率(59.3%、63.0%)及瞳孔反射正常比率(70.4%、74.1%)低于生存组(87.7%、86.5%;90.4%、94.2%)(P0.05),SpO2[(88.70±12.50)%]与生存组[(94.50±15.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GCS评分[(9.18±2.11)分]、SI(0.52±0.32)、MSI(0.72±0.21)、RTS[(6.59±1.47)分]、TRISS[(59.48±17.53)分]均低于生存组[(11.52±1.67)分、0.63±0.12、0.94±0.36、(8.13±0.97)分、(85.55±28.10)分](P0.05),MEWS[(7.85±0.29)分]高于生存组[(5.62±1.76)分](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10分(OR=3.37,95%CI:1.54~8.98,P=0.032)、RTS6分(OR=3.21,95%CI:1.79~7.98,P=0.007)、MEWS≥5分(OR=3.53,95%CI:1.27~8.04,P0.001)是院前预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伤后24h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以10分为最佳截断值,预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伤后24h死亡的AUC为0.790(95%CI:0.680~0.901,P0.001),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75%;RTS以7分为最佳截断值,预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伤后24h死亡的AUC为0.800(95%CI:0.682~0.898,P0.001),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70%;MEWS以7分为最佳截断值,预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伤后24h死亡的AUC为0.825(95%CI:0.734~0.916,P0.001),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82%。结论RTS、MEWS、GCS评分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伤后24h死亡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间歇性抗阻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PD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5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低频rTMS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间歇性抗阻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统一帕金森病综合评定量表-Ⅲ(UPDRS-Ⅲ)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患者运动功能情况, 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价患者肢体肌张力, 采用三维动作处理系统采集、分析患者步态运动学数据, 采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ESE)、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价患者运动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UPDRS-Ⅲ、MAS、BBS、ESE、MBI评分及各步态空间参数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 并且观察组UPDRS-Ⅲ评分[(24.84±5.43)分]、MAS评分[(1.85±0.29)分]、BBS评分[(32.16±4.10)分]、ESE评分[(45.89±6.14)分]、MBI评分[(56.84±6.14)分]及各步态空间参数[步长(45.67±6.01)cm、步幅(7...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心肺超声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机械通气中及评估撤机时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并启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RDS患儿为研究对象, 共纳入82例, 达临床撤机标准后拔除气管插管, 根据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及失败组。在插管上机0.5 h及撤机拔管0.5 h内均进行重症心肺超声评估, 记录肺部超声积分(LUS)、左室射血分数(L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左心室偏心指数(LVEI)、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动脉血气、呼吸机参数、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比较组间以上各项指标, 评估重症心肺超声对机械通气撤离的预测价值。结果撤机失败组胎龄[(28.6±4.2)周比(32.5±3.7)周]、体重[(1 289±790)g比(1 969±771)g]、通气初始动脉氧分压(PaO2)[(41.2±8.5)mmHg比(50.1±12.2)mmHg]、撤机时LVEF[(62.7±3.9)%比(66.9±3.1)%]低于成功组(均P<0.05), 撤机时LUS[(13.7±1.0)分比(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后生存(survival after veno-arterial ECMO, SAVE)评分联合上机24 h乳酸对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6月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行ECPR治疗的患者共59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36)和存活组(n=23)。分析基线资料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CPR患者28 d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AVE评分、上机24 h乳酸及两者联合检测对ECPR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ECPR患者28 d生存率为39%(23/59)。死亡组SAVE评分明显低于存活组[(-11.67±4.60)vs. (-2.43±4.77), P<0.001], 上机24 h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5.94(3.37, 12.40)mmol/Lvs. 1.65(1.07, 3.15)mmol/L, 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炎继发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122例肺炎患者,其中单纯肺炎52例为肺炎组,肺炎继发脓毒症57例为继发脓毒症组,肺炎继发脓毒性休克13例为脓毒性休克组;比较3组PCT、CR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绘制ROC曲线,分析PCT、CRP、APACHEⅡ评分对肺炎继发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诊断价值;继发脓毒症患者70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32例和死亡组38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PCT、CRP、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炎继发脓毒症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肺炎组白细胞计数、PCT、CRP、APACHEⅡ评分[7.59(5.44,10.28)×10~9/L、0.12(0.05,0.33)μg/L、26.85(7.95,74.40)mg/L、2.0(1.0,4.0)分]低于继发脓毒症组[12.20(7.25,17.55)×10~9/L、0.80(0.21,1.96)μg/L、97.80(55.95,127.40)mg/L、11.0(7.5,17.0)分]、脓毒性休克组[15.90(7.00,22.34)×10~9/L、3.49(0.29,50.00)μg/L、122.90(48.90,200.00)mg/L、21.0(15.5,26.0)分](P0.05),继发脓毒症组PCT、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5.0(3.0,7.0)分]低于脓毒性休克组[9.0(7.5,11.5)分](P0.05),白细胞计数、CRP水平与脓毒性休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APACHEⅡ评分及三者联合检测诊断肺炎继发脓毒症的AUC分别为0.791、0.770、0.924、0.943,诊断脓毒性休克AUC分别为0.736、0.718、0.898、0.899;肺炎继发脓毒症死亡组年龄[(69.9±15.2)岁]、SOFA评分[(7.7±3.5)分]、氧合指数SOFA评分[3.0(2.0,4.0)分]、意识障碍发生率(71.1%)、APACHEⅡ评分[(16.7±7.1)分]高于生存组[(58.6±21.3)岁、(4.7±1.9)分、3.0(2.0,3.0)分、37.5%、(9.6±5.0)分](P0.05);氧合指数SOFA评分增高及APACHEⅡ评分增高是肺炎继发脓毒症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79,95%CI:1.307~6.791,P=0.009;OR=1.179,95%CI:0.997~1.394,P=0.050)。结论 PCT、CRP及APACHEⅡ评分对肺炎继发脓毒症诊断有一定价值,APACHEⅡ评分对肺炎继发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诊断准确性高于PCT、CRP,且三者联合可提高肺炎继发脓毒症的诊断效能;氧合指数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升高是肺炎继发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王伏东  吴明赴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2):1111-1112
目的观察重症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7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重症新生儿肺炎25例予NCPAP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呼吸、心率、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应用NCPAP后,患儿呼吸频率由(66±8)次/min降至(56±6)次/min(P<0.01);心率由(170±12)次/min降至(154±10)次/min(P<0.01);氧合指数由(148.0±42.0)mmHg升至(207.0±60.0)mmHg(P<0.01);PaCO2由(49.3±10.9)mmHg降至(46.5±6.4)mmH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PAP可提高重症新生儿肺炎的肺氧合功能,对重症新生儿肺炎有显著疗效,可避免或减少机械通气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A型肉毒毒素联合洋葱提取物制剂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6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 男29例, 女33例。年龄(32.53±17.38)岁, 年龄范围为16~44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 每组31例。单纯治疗组接受常规洋葱提取物制剂治疗, 联合治疗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洋葱提取物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瘢痕外形、痛痒程度、瘢痕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3个月后, 联合治疗组温哥华评分量表评分[(4.94±0.91)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2.10±0.35)分]低于单纯治疗组[(9.05±0.43)分]、[(2.94±0.8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联合洋葱提取物制剂能提高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PALBI)、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对于预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东营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11例进行研究,其中38例患者28 d内死亡(死亡组)、173例患者治疗好转后出院(生存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的PALBI、MELD评分、IN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3项指标预测患者治疗结局的价值,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PALBI、MELD评分、INR值分别为(-1.44±0.43)分、(17.55±4.50)分、1.60±0.24,均高于生存组[(-1.96±0.58)分、(11.68±2.77)分、1.25±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ALBI、MELD评分、INR值预测患者死亡的AUC值分别为0.815、0.892、0.677。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血乳酸、PAL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