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刘梦磊 《临床医学》2022,(11):71-72
目的 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成像平扫(MRI)应用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直肠癌行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均行扩散加权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平扫。记录MRI联合DWI检测直肠癌术前T分期和手术病理T分期结果,比较MRI联合DWI检测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证实,T1期4例,T2期22例,T3期44例,T4期8例;MRI联合DWI检测结果显示,T1期4例,T2期21例,T3期42例,T4期7例。MRI和联合DWI检测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4.87%(74/78),kappa值=0.914,95CI:0.759~1.069。结论 DWI联合MR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有利于提高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3.0T磁共振常规扫描、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磁共振室行前列腺检查的患者38例,其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25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ADC值及动态增强扫描(DE-MRI)在宫颈癌诊断、术前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原发性宫颈癌患者40例,均接受MRI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准,比较DWI、ADC值、DE-MRI在宫颈癌患者诊断、术前分期的研究数据.结果:常规MRI...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腺瘤的动态增强MR及DW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MRI资料,观察病灶的形态特征、MR平扫、增强及DWI信号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测量 ADC值。结果 59例共检出62个纤维腺瘤病灶,其中类圆形29个,分叶状33个;58个病灶边缘光滑;12个(12/62,19.35%)病灶于压脂T2WI 上可见低信号分隔。在动态增强图像上,2个病灶无或轻度强化,60个明显强化,其中34个(34/60,56.67%)可见低信号分隔,35个(35/60,58.33%)病灶呈离心模式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I型43个(43/62,69.35%),Ⅱ型15个(15/62,24.19%),Ⅲ型2个(2/62,3.22%),Ⅳ型2个(2/62,3.22%)。DWI上高信号病灶45个(45/62,72.58%),等信号17个(17/62,27.42%)。共测量52个病灶的ADC值,为(0.79~2.78)×10-3 mm2/s,平均ADC值为(1.67±0.38)×10-3 mm2/s,95%可信区间为(1.56~1.78)×10-3 mm2/s。结论 乳腺纤维腺瘤具有特征性MRI表现,结合ADC值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EC-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77例疑似乳腺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DEC-MRI、DWI检查,比较不同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41例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恶性肿瘤(阳性)41例,良性肿瘤(阴性)36例.DEC-...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中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curve,TIC)类型、早期强化率及扩散成像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140个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灶的术前磁共振以及临床病理资料,依据病理分为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间的TIC类型及早期强化率有无差异;并比较两组间ADC值的差异性。结果140个病灶中良性病变43个病灶,恶性病变97个病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TIC类型、第一期早期强化率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病变平均ADC值[(0.965±0.215)×10^-3 mm^2/s]低于良性病变平均ADC值[(1.335±0.266)×10^-3 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阈值取1.085×10^-3mm^2/s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7,其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3.2%,特异性为86.0%,准确性为77.1%。TIC曲线、第一期早期强化率及ADC三者联合诊断,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3.5%,特异性为79.1%,准确性为78.5%,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高于其他三者单独诊断的曲线下面积(0.728、0.562、0.857)。结论动态增强成像中的TIC曲线类型及第一期早期强化率与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三者联合进行诊断,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宫颈癌诊断中应用DWI、MR动态增强扫描,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宫颈癌的80例患者以及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进行DWI、MR动态增强扫描,对比两组受检者的相关参数以及不同诊断方式的效能.结果:宫颈癌组患者的Ktrans8、Kep明显高于对照组,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8.
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临床或钼靶X线可疑恶性发现的病人,获得病理证实的41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13个,恶性病灶28个.同时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MR扫描采用3D快速扰相位梯度回波(FSPGR)和单次激发EPI,b*1000 s/mm2.由两名医生共同在ADW工作站Functool 2软件进行图像分析,观察病变形态和动态增强表现,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根据病变的形态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采用评分法对病变性质进行判断,分为恶性,可疑恶性及良性三种.参照动态增强病变位置确定扩散图像病变所在,描记扩散图像上病变的感兴趣区,由软件计算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ROC曲线法确定ADC值的诊断阈值,并进行性质判断.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和ADC值,采用评分法根据积分情况进行综合定性诊断.比较动态增强扫描、DWI ADC值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效能.结果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形态学表现结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4%(26/27)、61.5%(8/13)和85.4%(35/41).ROC曲线分析确定ADC诊断阈值为1.42×10-3 mm2/s,曲线下面积为0.690.ADC值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3%(25/28)、61.5%(8/13)和80.5%(33/41).动态增强扫描和DWI-ADC值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3%(25/28)、76.9%(10/13)和85.4%(35/41).有50%(14/28)的恶性病灶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不典型,通过ADC值得到进一步确定诊断.结论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有助于提高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特异性,可为动态增强扫描不能确定诊断的病灶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DCE)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MRI平扫、MRI-DCE及DWI检查.以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平扫、MRI-DCE、DWI、MR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矢状位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分析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38例,术前均行常规MRI、矢状位DCE-MRI以及DWI扫描。结果术后病理显示T1期2例,T2期10例,T3期21例,T4期5例; N0期22例,N1期12例,N2期4例。T3~T4期容量转移常数(Ktrans)与速率常数(Kep)分别为2. 20(0. 98~2. 80) min与4. 13(2. 20~7. 10) min,显著高于T1~T2期(P 0. 05),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1. 01±0. 16)×10-3mm2/s,显著低于T1~T2期(P 0. 05)。N1~N2期Ktrans与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e)分别为1. 89(1. 01~2. 70) min与0. 52 (0. 24~1. 40),显著高于N0期(P 0. 05),而ADC值为(1. 00±0. 12)×10-3mm2/s,显著低于N0期(P 0. 05)。Ktrans、Kep和ADC值判断T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913、0. 907和0. 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Ktrans、Ve和ADC值判断N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35、0. 913和0. 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DCE-MRI及DW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判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经济毒性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物质、心理、健康和行为等方面均产生重大影响, 造成患者的不良预后甚至死亡。本文对结直肠癌患者经济毒性的产生及现状、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和应对方案进行综述, 以期为国内开展经济毒性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临床护理人员对生存者分期概念认识的缺乏, 导致对不同分期下肠癌生存者症状负担关注度不同, 造成其症状负担水平、依从性、生活质量存在差异。因此本文从生存者的定义和分期出发, 介绍不同分期下肠癌生存者症状负担现状并对其主要测评工具进行分析比较, 从多个方面梳理结直肠癌生存者症状负担的影响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旨在帮助医护人员认识生存者分期、准确把握肠癌生存者症状负担水平, 为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方案。方法通过循证护理方法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拟定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方案初稿。2022年8—10月, 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 形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方案终稿。结果 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 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7, 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1、0.167(P<0.001)。最终形成的方案包含前言和正文两部分, 方案正文包含2个一级条目、10个二级条目、42个三级条目。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指导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2 VISTA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TN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30例的常规序列扫描、T2 VISTA、DWI及DCE-MRI扫描,比较浸润情况的影像学分期与术后病理组织学分期。结果:T2 VISTA结合DWI及DCEMRI较常规序列能更好地显示肠壁的各层解剖结构,能更准确地评估肿瘤对肠壁及其邻近结构的侵犯范围、程度及直肠系膜筋膜内淋巴结转移情况。结论:T2 VISTA结合DWI及DCE-MRI较常规序列能对直肠癌TN分期做更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TRUS)诊断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壁外血管声像图特征, 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 并与MRI检查结果对比, 分析TRUS诊断直肠癌EMVI的效能。结果①根据声像图表现, 直肠癌壁外血管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Ⅰ型表现为肿瘤突破固有肌层, 瘤周无明显壁外血管;Ⅱ型表现为肿瘤突破固有肌层, 瘤周可见管径、走行及血流充盈正常的壁外血管;Ⅲ型表现为肿瘤突破肠壁固有肌层, 其周壁外血管内血流充盈缺损;Ⅳ型表现为肿瘤突破固有肌层, 瘤周壁外血管不规则扩张, 管腔内无血流信号。②以Ⅲ型和Ⅳ型为EMVI阳性征象, TRUS诊断EMVI的总符合率为90.1%(Kappa=0.580, P<0.001), 敏感性为58.3%, 特异性为95.7%, 阳性预测值为70.0%, 阴性预测值为93.0%,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0;MRI诊断EMVI的总符合率为86.4%(Kappa=0.541, P<0.001), 敏感性为75.0%, 特异性为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CP)儿童发病高危因素、临床特点与头颅磁共振成像分类系统(MRICS)的关系。方法从我院住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及河南省CP登记管理系统中回顾性提取自2015年3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在我院儿童康复科住院康复的18岁以下CP儿童病案信息,包括高危因素、头颅MRI结果以及临床特点等,并根据MRICS对其MRI结果进行分类。结果共纳入1357例CP儿童资料,有头颅MRI结果者1112例,占比81.95%(1112/1357);其中MRI正常占比为13.49%(150/1112),异常占比为86.51%(962/1112)。在MRI异常CP儿童中,以白质损伤最多见,占比为43.97%(489/1112)。在高危因素方面,不同孕周、不同出生体重、是否多胎、是否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期是否有脑出血CP儿童其MRI分类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或多胎者其MRICS多为白质损伤,新生儿期有脑出血者仅有4.49%(4/89)MRICS为正常;不同性别、不同出生方式、是否合并病理性黄疸CP儿童其MRICS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学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的肿瘤残余及复发的判断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0月,对28例经证实的肝癌患者在TACE治疗前、治疗后3~7d及治疗后1~2个月、3~6个月行磁共振动态增强及DWI扫描,动态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stractionangiography,DSA)检查对照,评价动态增强扫描及DWI对肿瘤残留或复发的检出能力。结果对肿瘤残余及复发的显示,动态增强扫描灵敏度为90.O%,特异度为96.9%;DWI灵敏度为96.7%,特异度为93.8%;动态增强扫描与DWI相结合的灵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99.5%;DSA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7%、100.0%。TACE治疗前所有肿瘤实质的ADC值为(1.134±0.014)×10^-3~mm^2/s;TACE治疗后3~7dAYX3值为(1.162±0.016)×10^-3~mm^2/s;TACE治疗后1~2个月碘油沉积较好,无明显残余或复发病灶的ADC值为(1.175±0.015)×10^-3mm^2/s,3~6个月后随访病灶ADC值为(1.179土0.017)×10。mm2/s;TACE治疗后1~2个月碘油沉积不完全或无明显沉积病灶ADC值为(1.147±0.016)×10^-3~mm^2/s,3~6个月后随访病灶实质平均ADC值(1.142±0.012)×10^-3~mm^2/s。结论将动脉增强扫描与DWI相结合可提高对TACE治疗后肝癌残余及复发判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对肿瘤组织平均ADC值的动态测量、观察可及早判断肿瘤复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扩散加权成像与动态增强磁共振对乳腺癌转移性前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术后病理活检、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以术后病理活检为金标准,比较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磁共振诊断乳腺癌转移性前哨淋巴结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度.结果: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社会疏离现状、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进行综述, 以期为我国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社会疏离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更正题录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3年第46卷第7期发表的"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与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一文内容有误, 第676页表7第4行第4列(即瑞舒伐他汀的CPIC)"未提及"改为"A级";表注中加入"A级指有处方推荐意见, 换药或改变剂量高度有效安全"。第678页表9中, 第3和第5行的第2列"E2/E2, E3/E3, E2/E4"均改为"E2/E2, E3/E3, E2/E4, E2/E3"。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