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青海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地区分布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 000 m以上。辖1市、1地、6州。总面积72万km2,人口530万,平均人口密度为7.26人/km2。其中,西宁市和海东地区面积占全省的3%,人口占全省的67%;而牧区面积占全省的97%,平均人口密度不足4人/km2。青海省是我国主要牧业基地之一。为了解全省人体寄生虫感染及地区分布现状,作者于2002~2003年,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对本省6种人体重要寄生虫病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安徽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任务完成情况和终期效果。方法按照《安徽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对全省9个市51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实现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所有资料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和纵向比较以评价效果。结果 2004~2015年,全省各血防相关部门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项目任务:农业血防完成水改旱34.6万亩,养鱼灭螺7 261.9 hm~2,家畜圈养1 868 018头,封洲禁牧93 937.5 hm~2,淘汰耕牛34 930头,以机代牛83 200台,家畜查病591 557头,家畜治疗与预防服药334 569头;水利血防共完成河流治理工程317处,完成灌区改造工程6 499处,河流硬化护坡1 170.56 km,灌区硬化护坡1 585.67 km,兴建河流治理沉螺阻螺设施119座,兴建灌区改造沉螺阻螺设施1 552座,累计完成流行区安全饮水供给人口数535.93万人,流行村饮水供给累计人口数480.18万人;林业血防共建造抑螺防病林109.55万亩,种植长江防护林138.61万亩,退耕还林49.27万亩;国土血防共实施土地整治258.93万亩,修建田间道路6 561.84 km,修建沉螺池23个,修建排灌(渠)、管道5 981.14 km,土地平整面积397.96万亩;卫生血防共完成钉螺调查692 932.60 hm~2,药物灭螺93 564.19 hm~2,人群血检19 414 690人次,人群粪检2 321 886人次,人群化疗2 898 456人次,晚血救治5 7902人次,建造无害化厕所552 954户,建造无害化公厕6 082座,在水上人员集散地和渡口码头建造无害化厕所290座,全省共发放健教材料7 585 307份,开展媒体宣传17 098次,举办村干部培训班1 963班次,举办中小学师资培训班2 145班次,发放防护品412 967人份,竖立警示标志牌33 509个,刷写宣传标语26 250条;省财政血防专项资金保持平均每年10%~20%的稳步增加,累计投入近2亿元保障血防工作需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传染源控制和血防机构能力建设10 580万元。至2015年底,全省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另有6个县(市、区)达到了传播阻断标准;自2013年起已连续3年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人和感染性钉螺;到2015年全省居民血吸虫平均感染率、耕牛感染率分别降至0.13%、0.07%,较2004年分别下降了83.95%、98.12%,尚有钉螺面积为27 143.60 hm~2,较2004年小幅下降了7.94%;2015年全省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达97.2%,正确行为形成率达93.6%。结论安徽省通过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及措施,多部门协作开展综合治理,完成或超额规划任务,如期实现中长期规划中期与长期目标,全省已具备了达到传播阻断乃至消除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安徽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任务完成情况和终期效果。方法按照《安徽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对全省9个市51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实现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所有资料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和纵向比较以评价效果。结果 2004~2015年,全省各血防相关部门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项目任务:农业血防完成水改旱34.6万亩,养鱼灭螺7 261.9 hm~2,家畜圈养1 868 018头,封洲禁牧93 937.5 hm~2,淘汰耕牛34 930头,以机代牛83 200台,家畜查病591 557头,家畜治疗与预防服药334 569头;水利血防共完成河流治理工程317处,完成灌区改造工程6 499处,河流硬化护坡1 170.56 km,灌区硬化护坡1 585.67 km,兴建河流治理沉螺阻螺设施119座,兴建灌区改造沉螺阻螺设施1 552座,累计完成流行区安全饮水供给人口数535.93万人,流行村饮水供给累计人口数480.18万人;林业血防共建造抑螺防病林109.55万亩,种植长江防护林138.61万亩,退耕还林49.27万亩;国土血防共实施土地整治258.93万亩,修建田间道路6 561.84 km,修建沉螺池23个,修建排灌(渠)、管道5 981.14 km,土地平整面积397.96万亩;卫生血防共完成钉螺调查692 932.60 hm~2,药物灭螺93 564.19 hm~2,人群血检19 414 690人次,人群粪检2 321 886人次,人群化疗2 898 456人次,晚血救治5 7902人次,建造无害化厕所552 954户,建造无害化公厕6 082座,在水上人员集散地和渡口码头建造无害化厕所290座,全省共发放健教材料7 585 307份,开展媒体宣传17 098次,举办村干部培训班1 963班次,举办中小学师资培训班2 145班次,发放防护品412 967人份,竖立警示标志牌33 509个,刷写宣传标语26 250条;省财政血防专项资金保持平均每年10%~20%的稳步增加,累计投入近2亿元保障血防工作需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传染源控制和血防机构能力建设10 580万元。至2015年底,全省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另有6个县(市、区)达到了传播阻断标准;自2013年起已连续3年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人和感染性钉螺;到2015年全省居民血吸虫平均感染率、耕牛感染率分别降至0.13%、0.07%,较2004年分别下降了83.95%、98.12%,尚有钉螺面积为27 143.60 hm~2,较2004年小幅下降了7.94%;2015年全省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达97.2%,正确行为形成率达93.6%。结论安徽省通过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及措施,多部门协作开展综合治理,完成或超额规划任务,如期实现中长期规划中期与长期目标,全省已具备了达到传播阻断乃至消除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经验,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整理1957-2013年的血防综合治理资料和数据,分析血吸虫病疫情和总结达标工作中的经验。结果国土部门实施土地整理和金土地工程2 400万m2;农业部门改造下湿田及水改旱840万m2,修建沼气池15 285口,新建和整治沟渠118 km,水改旱种植197.6万m2;水务部门开展塘库血防改造项目90余处,沟渠硬化52 km,新建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60座,节水灌溉工程1座;卫生部门累计查螺18 466.28万m2,累计完成药物反复灭螺10 395.35万m2,人群查病181.27万人次,人群化疗43.36万人次,积极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达100%;林业部门植树造林1 267万m2,植树360万株,兴林抑螺、退耕还林733万m2,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4.3%;畜牧部门累计完成查牛23.55万头次,耕牛全部圈养;农机部门农户购买耕、种、收作业机械4 759台(套),全县机耕率达95%以上。2009年以来,连续5年未发现血吸虫病患者和病牛,2012年以来连续2年未查到钉螺。结论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鄯善县位于新疆东部吐鲁番盆地东端 ,西距乌鲁木齐2 87km,地处东经 89°30′~ 91°5 4′,北纬 4 1°12′~ 4 3°33′,东接哈密 ,西邻吐鲁番 ,东西宽 190 km,南北长约 2 5 0 km,面积达398km2。全县人口近 2 0万 ,其中维吾尔族居民占总人口的6 5 % ,汉族占 30 %。 1996年 11~ 12月 ,我们对鄯善县部分城乡中小学生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的调查 ,现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县城 2所中学和 2所小学 ,乡村 2所中学和 2所小学在校学生共计 2 6 5 9人 ,其中县城学生 1915人 ,乡村学生 2 4 4人 ,汉族 196 6人 ,维…  相似文献   

6.
郭青 《地方病通报》2007,22(4):42-42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东西长413 km,南北宽261 km,总面积为3.47万km2,平均海拔高度3 100 m,气候类型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0℃,鼠疫自然疫源地面积为1.72万km2,占全州总面积的49.69%,占草原面积的82.12%.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目的 评价近10年来常州市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 为制定下阶段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2004- 2014年常州市血防工作报表, 分析血吸虫病病情、 螺情变化, 评估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效果。结果 结果 2004-2014年, 常州市 累计查病215 368人次, 人群血吸虫病血检总阳性率为0.24% (478/198 356), 无粪孵阳性者。完成家畜查病11 935头, 未 发现病畜。2004-2014年全市累计查出有螺面积92.27 hm2 , 其中江湖滩、 内陆、 山丘型环境分别占34.75%、 34.82%、 30.43%; 新发现有螺面积34.40 hm2 , 其中江湖滩、 内陆、 山丘型环境分别占2.62%、 71.22%、 26.16%。全市共解剖钉螺 8 511只, 未发现感染性钉螺。2004-2014年, 全市血吸虫病重点项目地区共建造无害化厕所24.26万户, 家畜圈养270.47 万头次, 河流治理5.82 km; 兴建重点防护林2 250.11 hm2 ; 完成药物灭螺625.79 hm2 , 改造有螺环境149.58 hm2 。2004- 2014年共540万人次接受血防健康教育, 2014年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为96.00%。结论 结论 常州市存在钉螺输入扩散和血 吸虫病再流行风险, 但在持续实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条件下, 该市血吸虫病疫情稳定, 防治成果巩固。  相似文献   

8.
广西地处我国南疆 ,低山丘陵遍及全自治区 ,位于东经10 4°2 8′~ 112°0 4′,北纬 2 0°5 4′~ 2 6°2 3′,海拔 5 0 0~ 10 0 0 m,年平均气温 18.0℃~ 2 2 .0℃ ,年平均相对温度 76 %~ 80 % ,年平均降水量 110 0~ 2 0 0 0 mm,南北长 6 10 km,东西宽约 770 km,总面积 2 3万 km2 ,属于南亚热带湿润区[1 ] 。全区总人口为 4 6 0 0多万 ,辖 14个地 (市 ) ,81个县 (市 ) ,大部分地区四季无霜 ,是恙虫病流行的适宜环境。1 流行概况恙虫病 (Tsufsugamushi disease)是一种古老的疾病 ,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 (Rickettsia tsutsugamushi)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安乡县位于洞庭湖西北之滨,有7条河流贯穿县境,筑有400km防洪大堤,形成5个大垸.据1988年底统计,全县钉螺面积7751.3万m~2,其中垸内1081.9万m~2,占14.0%.居民粪检阳性率8.6%,急性发病264人,其中垸内感染224人,占84.8%.我们根据垸内钉螺分布的特点和相关的地理环境,将垸内78处、1081.9万m~2钉螺面积分为4个类型,进行分类治理,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疆沙湾县位于天山北坡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 ,南北长 2 72 km,东西长 10 1km,面积 1.5万 km2 ,人口约 2 0万 ,以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民族为主 ,70 %为农村人口。沙湾县是地方病多发地区 ,包括鼠疫、碘缺乏病、氟中毒、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等。沙湾县由于各级领导重视 ,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 ,使地方病发病率不断下降 ,从而全面有效地控制了地方病 ,其中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 鼠疫防治的健康教育沙湾县南部山区为鼠疫自然疫源地 ,海拔 10 0 0~ 30 0 0 m,鼠疫活动期在 5~ 8月 ,受威胁人口约 1万人。 1976年以…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重点地域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策略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重点地域实施综合治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江苏省重点地域12个县(区)30个乡(镇)、87个滩块、78个渔船民集散地的血吸虫病基础资料和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情况,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每年对12个重点地域县(区)有螺环境进行系统抽样螺情调查和人畜病情调查,统计分析实施血防重点地域综合治理县(区)螺情指标和人畜病情指标变化趋势,比较对策实施前后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结果 2008-2010年在江苏省12个县(区)的30个重点乡(镇)共建造无害化户厕8.41万座,居民查病33.96万人次,健康教育269.38万人次,发放防护霜11.20万人份,发放宣传品79.80万人份,家畜圈养9085头,家畜查病1.18万头(只)次,淘汰易感耕牛130头;对87个高危易感江滩实施药物灭螺19640.78hm^2,竖立警示牌798块,翻耕种植116.07hm^2,挖池养鱼306.80hm^2,兴林抑螺506.74hm^2,水利项目投入11883万元,治理河道39.82km,硬化护坡70.04km,涵闸改建30座,建造沉螺池22座;在78个渔船民集散地建造无害化公厕95座,发放粪便收集容器3192套,查治船民2.87万人次,发放防护霜7.16万人份,发放宣传品5.32万人份,健康教育4.66万人次。综合治理实施后,12个县(区)的感染性钉螺环境数、感染性钉螺面积和钉螺感染率分别由实施前(2007年)的75个、802.73hm^2、0.10%均下降为0,下降率均达100%;2005-2010年12个县(区)居民感染率和家畜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居民感染率分别为0.16%、0.04%、0.02%、0.02%、0.01%和0.01%,家畜感染率分别为0.11%、0.05%、0、0、0和0。重点地域综合治理期间新增传播控制乡(镇)45个、村183个,至2010年12个县(区)全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结论针对感染性钉螺环境为主的重点地域综合治理,是进一步推进防治工作进程、快速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2.
潜江市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为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传播,1990~2003年该市围绕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施水旱轮种,开展人畜同步查治病,获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较好地控制了血吸虫病传播。1疫区概况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四湖(长湖、三湖、白鹭湖、洪湖)水系上游,南北长63km,东西宽50km,全市总面积2000km2。现有人口105万,其中农业人口69.58万。1990年全市有14个乡(镇、办事处)14个农场(含中央企业及部队农场)299个村流行血吸虫病,占行政区的90.32%;疫区人口54.52万,占总人口的51.92…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分析环境和气候因子对我国长角血蜱适生区分布的影响,并预测不同气候模式下长角血蜱的潜在分布区。方法 从文献中获取我国长角血蜱分布点信息,结合环境和气候因子数据,运用MaxEnt最大熵模型,分析年均温、昼夜温差日均值、等温性、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最暖月最高温、最冷月最低温、年均温变化范围、最湿季度平均温度、最干季度平均温度、最暖季度平均温度、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年均降水量、最湿月降水量、最干月降水量、降水量变异系数、最湿季度降水量、最干季度降水量、最暖季度降水量、最冷季度降水量等19个气候因子及海拔、坡度、坡向、植被覆盖率等4个环境因子对长角血蜱潜在分布的影响,并预测当前和未来不同气候模式下(RCP 2.6和RCP 8.5)长角血蜱潜在地理分布区。结果 在影响我国长角血蜱地理分布的环境和气候因子中,贡献率均超过10%的因子主要包括最干月降水量(26.0%)、年均温(11.2%)、年均降水量(10.0%)和海拔(24.2%)。当前气候模式下,我国长角血蜱高、中、低适生区面积分别为123.19万、169.62万、185.44万km2。在RCP 2.6气候模式下,2050和2070年我国长角血蜱分布区面积分别增加33.61万km2和36.73万km2;在RCP 8.5气候模式下,2050年和2070年我国长角血蜱分布区面积分别增加38.10万km2 和35.80万km2。结论 降水、温度和海拔等气候和环境因子对我国长角血蜱分布区影响较大;在未来不同气候模式下,我国长角血蜱适生区面积均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种植经济果木林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消灭钉螺.方法 1997-2006年在太平镇各村大力种植经济果木林,观察治理有螺环境的效果.结果 经济果木林的种植面积由1 068.33 hm<'3>调整到1 545.60 hm2,水田由21.93hm2调整到4.87 hm2,安装U型渠硬化沟渠10 km,治理环境面积1 551 000 m2,彻底消灭有螺环境215 680 m2,钉螺面积下降65.8%,综合经济效益,预计每年可创效益3 968.8万元.结论 大力种植经济果木林改变钉螺的孳生环境是消灭钉螺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临湘市血吸虫病综合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2004-2012年临湘市血吸虫病疫情及防治措施资料, 分析血吸虫病病情、 螺情变化趋势。 结果 自2005年至今, 共实施改厕14 610户, 建沼气池9 782座, 江、 河岸护坡40.65 km,淘汰耕牛809头次, 开挖鱼池23.30 hm2 , 沟渠硬化15.18 km, 土地平整18.10 hm2 , 建安全饮水工程20余处, 受益人口达6.84 万人。2004-2012年居民和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2004年的2.07% 和3.95%降至2012年的0.46%和1.35%, 分别下降了 77.78%和65.82%; 9年间活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总体呈下降态势, 分别由2004年的0.114 4只/0.1 m2 和0.19% 降至2012年的0.005 6只/0.1 m2 和0, 分别下降了95.10%和100%。 结论 全面推进和落实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是临湘市进一步扩大血防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仁寿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距成都90 km,距眉山38 km,幅员面积2 606.36 km2,辖22个镇38个乡,1 102个行政村,总人口156万余人,农业人口141.8万人,农村劳动力63万个.近几年外出务工人员和劳务输出人员每年都达40余万人.疟疾曾是仁寿县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传疟媒介以中华按蚊为主,曾在1963年发生过暴发疫情,发病率高达169.3/万.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疟疾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达到了基本消除疟疾标准[1].  相似文献   

17.
梧州市位于华南地区 ,北纬 2 3°,东经 111°。1993年 ,梧州市有 30 10 0 1人口 ,30 7km2 ,年平均最高温度为 2 6 .4℃ ,年平均最低温度为 17℃ ,年平均湿度为 78% ,年均总雨量 15 0 4mm,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为海拔 2 4m的山地地形。1 疟疾发病率195 3年疟疾发病率最高为 812 0 .3/ 10万 ,以后逐渐下降。至 196 3年发病率为 12 74.7/ 10万 ,经过控制 ,发病率再次下降 ,从 1973年至 2 0世纪末发病率始终控制在 0 .3/ 10万以下。2 疟原虫种类在 195 7年和 196 3年 ,共检查了 432例疟疾病人。结果间日疟 2 31例 (5 3.47% ) ,恶性疟 181例 (4…  相似文献   

18.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甘肃省14个地(市)之一,辖临潭等7县1市,海拔1 800~5 300 m之间,总面积45 000 km2,总人口数为67·58万,藏族约占47·9%,回族占29·0%,汉族占23·0%。是甘肃省结核病疫情较重地区之一。从2002年全州实施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等项目以来,病...  相似文献   

19.
芦山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管理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芦山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整理芦山县2004-2008年的血防综合治理资料和数据,反映血吸虫病疫情和血防工作经验。结果卫生部门药物灭螺5 490万m2,人群血检13.3万人次,粪检0.8万人次,人群化疗12.8万人。2008年底钉螺面积下降到14.9万m2,连续两年未发现感染性钉螺;人群感染率下降到0.36%,连续3年无急性血吸虫病例发生;2008年全县未发现血吸虫病牛;农业部门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 566.67 ha,配套埝渠21.5万m,水改旱263.33 ha,新建沼气池4 850口;农机部门推广各类"以机代牛"耕作机具1 300台,机耕道硬化33.2 km,硬化便民路97.8 km;林业部门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6 694.47ha;畜牧部门在有螺地带实施禁牧,累计圈养牛9 983头次,羊11 800头次,项目区耕牛圈养率达100%;改(挖)鱼池36.33 ha。结论芦山县血吸虫病防治的主要经验:健全血防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发动全民参与;科学防治,因地制宜;多形式筹措资金,保障血防经费;抓住工作重点,促进全面工作。  相似文献   

20.
昆明市地处云南省中部,东经102°10′~103°40′,北纬24°23′~26°22′。辖5区1市8县,人口约490万。全市土地面积2.1万km2。其中,耕地面积44.9万公顷,湖泊面积377km2。农作物主要是稻谷、小麦、蚕豆、玉米、马铃薯等。海拔1500~2800m,属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月平均气温7.5~19.7℃,相对湿度74%,河流分属金沙江、南盘江、元江三大水系。昆明市温湿度适宜,日照时间长,霜期短,利于人体寄生虫病传播和流行,但目前尚无全面的流行病学资料。为此于2003~2004年开展了昆明市人体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1对象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