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中医药“主动健康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推广应用的做法和经验,为完善中医药“主动健康式”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和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前期调查、现场走访、线上调研等,选取中部(湖北黄冈红安县)、东部(江苏无锡宜兴市、山东德州齐河县)、西部(四川眉山市)的4个基地作为农村试点和城市试点,在各基地实施中医药“主动健康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并总结该模式推广应用情况。结果 4个基地均配备了基本养老、护理、康复和中医药设备设施,常规开展中药治疗、中医药膳、传统功法、按摩推拿、康复治疗等特色治疗服务;在覆盖老年人群数量、服务老年人数量、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有效照护提升率、医养机构协同率和养老服务上门率方面均达预期指标,共计服务老年人5万余人;机构内搭建完成并运行智慧医养云平台,深度嵌入中医药适宜技术及传统功法的服务内容。结论 中医药“主动健康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在实践应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结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回归居家式”智慧化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为居家智慧化养老服务模式的评价和改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专题小组讨论、Delphi法等,初步建设“回归居家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结果 本研究制定了“回归居家式”智慧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原则、评价方法与指标、评价指标分值设定、质量等级设定、评价机构与评价团队要求、医养结合质量评价实施、质量评价结果。结论 本研究初步确立的“回归居家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完善“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能力,为政府评价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供基本依据。方法 根据专家访谈、“德尔菲法”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专题会议等方式,确定了社区智慧医养结合的质量内涵和管理要素。考察遴选了4个示范应用基地,邀请管理专家集中分析、评价“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实际运行效果和服务质量,实证剖析影响服务质量的核心因素、外围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结果 建立了“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有效补充了社区养老服务规范化质量管理标准,提高了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为政府评价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了基本依据。结论 “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是“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可使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标准更加规范,同时提高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主动健康式”示范应用基地医养结合的管理规范主要包括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及基本要求,本文从机构设置要求、人员要求、设施设备要求、服务管理、评价与持续改进进行分述。服务规范主要包括服务规范基本要求、服务内容要求、中医药“主动健康式”医养结合模式相关适宜技术和服务标准、老年友善服务、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来阐释,其中特色性地加入了中医药及“主动健康”的相关内容。在传统医养模式的基础上,覆盖中医药特色及其在医养模式中治未病、未病先防等的优势理念。  相似文献   

5.
医养结合服务是涉及多个主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多主体融合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以养老机构为牵头单位,通过智慧化平台,充分对接医院、企业等服务资源,发挥多个服务供给主体的作用,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护、医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心理精神支持等多方面服务需求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本文提出了对养老机构牵头构建“多主体融合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评价内容与具体要求,规定了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服务评价的原则、内容、实施及结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医药手段进行养生保健已经是当前社会的流行趋势。然而,目前医养结合机构的建设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对于中医药主动健康的概念及建设标准认知欠明晰。本标准结合中医药主动健康概念,依托智慧医养云平台信息技术,对示范应用基地的建设提出医疗机构、设施设备、选址、区域组成、设计等全方位的要求,以期提高医养机构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规范性,促进我国中医药“主动健康式”医养模式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健康养老需求,因此,为老龄化人口提供医疗和健康养老双重保障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及“健康老龄化产业”应运而生。文章在简要梳理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与健康老龄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医药医养结合在健康老龄化产业中的作用及其优势,并在描绘中医药医养结合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尝试构建一套适应我国国情并具有一定科学性和普适性的医养结合机构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能够从需求侧间接反映出供给侧所提供服务的质量水平,进而达到改善照护服务质量的目的。方法:通过借鉴SERVPERF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围绕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和精神慰藉五项主要服务展开设计出包含5个维度和31项指标的指标体系,收集了来自湖南省内17家医养结合机构的老年人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经项目分析、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并经验证性因子分析证实修正后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稳健性和适用性,且无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结论:本研究可为实现对医养结合机构照护服务质量的常态化评价与监管提供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卫生服务质量,验证方法的适用性,为医养结合领域研究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我国15家具有代表性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应用加权TOPSIS法、加权秩和比法、加权综合指数法对机构卫生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根据综合评分结果,编号为N4、N5、N2...  相似文献   

10.
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医养结合模式的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制度碎片化、管理部门壁垒化。因此,本文从“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的概念、管理流程、管理制度、评价与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为医养结合机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提高其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多主体融合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的构建思路、实现途径、实际推广应用实践,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基于SERVQUAL模型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围绕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卫生服务的概念、特性、内涵、内容等,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法、Delphi—AHP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具有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77个三级指标的养老机构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三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Cr均高于0.84,专家综合权威性系数均高于0.83;总体专家协调系数Kendall W第一、二轮为0.309,第三轮为0.706,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内容效度指数I-CVI介于0.90~1.00之间,S-CVI为0.94,kappa值均高于0.74;信度系数Cronbachα总体为0.972,各维度Cronbachα系数在0.792~0.921之间。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全面建立贴近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的内设医疗机构,改善机构内卫生服务质量。在对指标体系进行应用时,可转化为机构中老年人对各指标项目的感受(P)与期望(E),以两者的差值(P-E)代表机构的卫生服务质量。根据专家赋权结果,应重点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对可靠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指标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文献回顾分析和问卷调查方式对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性质、服务模式、基本配置、服务内容和医疗质控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医养结合机构目前存在专业人才缺乏、机构开展诊疗项目不能满足老人就医需求、医疗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受限、部分老人存在着养老思想落后固化等问题。未来应该适度放宽医保政策,将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就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的培训,增加对老年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4.
医养结合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养老服务模式,因其能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更好整合,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各项需求的特点,已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抉择。本文对西南大学医院“医养康护体智”六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进行剖析,以期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持续创新发展。基于对西南大学医院“医养康护体智”六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的分析,文章发现其具有如下特点:注重人才培养,提升养老人才队伍的素质;整合高校资源,发挥学生志愿团队的力量;强调人文关怀,关注入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重视宣传推广,促进业界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亟需一个规范化流程与制度来指导医疗养老结合服务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目的 本研究通过探讨“回归居家式”智慧医养结合的管理模式,形成一套规范化管理流程与制度。方法 本研究参考国家医养结合服务相关规范,通过政策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回归居家式”智慧居家医养结合的特点进行规范化总结。结果 研究结果主要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及流程规范、管理制度规范等。结论 制定服务规范及相应管理制度,对提高老年人服务满意度,提升老年生活幸福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制定规范化管理流程与制度,进一步促进模式发展,提高医养结合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推进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融合,实现“健康老龄化”,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工作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存在宏观政策缺乏落地细节、跨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医疗服务仍偏重治疗与护理、医护和养护人员缺乏身份认同等问题。健康促进是一套涉及不同层面、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被认为是解决健康问题的综合策略,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妇幼保健等卫生健康领域。我国医养结合工作同样运用了健康促进理论与策略,采用“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动员”的工作模式,以场所为基础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及老年人参与。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亟需探寻出科学有效的养老模式,在缓解我国养老负担的同时,为我国老年群体提供健康及医疗保障。"医养结合"具有整合医疗资源、满足老年群体精神需求、提升老年群体舒适度、改善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等优势,但现阶段仍存在缺乏有效监管、权责分配不明确、养老服务供需严重失衡、服务项目有限、难以满足群众需求、专业人才欠缺等问题。本文结合均安地区实际情况对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支持体系进行了探究与分析,以期不断完善我国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使我国医疗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昆山市老年医院创新医养结合和构建老年健康体系进行研究。昆山市老年医院以编制老年健康体系规划作为引领,关注老年医学的整合发展,启动中老年人跌倒干预项目,培养高素质医养结合专业队伍,改善老年患者的就医流程,成功创建“全国老年友善医院”等一系列实践工作,全面推进昆山市老龄健康工作有序发展,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老龄化生态体系,为县域开展老龄健康工作提供可复制模板。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医养结合领域发展模式不清、需求不明、供需失衡等问题,需要建设以养老机构为牵头的多主体融合式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为此,本文提出了针对“多主体融合式”智慧医养结合机构的管理和服务规范,包括智慧医养结合机构的基本要求、管理要求、管理制度、服务要求、服务流程、服务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在中医药健康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2月出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出院后对所有患者均采取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干预,1年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干预后,患者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水平等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干预后患者的总依从性、总满意度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在中医药健康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