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的分布情况及与失能、共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干部科住院的60岁及以上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FRAIL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结果 238例住院患者中衰弱患者111例(46.6%);衰弱前期患者74例(31.1%)。失能者96例(4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衰弱与年龄、失能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均有明显相关性(χ~2分别为33.715、104.56、13.721,均P<0.001)。失能与衰弱的Spearman相关系数r为0.661(P<0.001),Kruskal-Wallis检验的H值为104.1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失能与住院老年患者衰弱独立相关(OR=0.06,95%CI 0.03~0.12)。结论住院老年患者的衰弱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失能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COPD与衰弱的相关性可能较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病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春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失能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2013年)吉林省"家庭健康询问调查"中长春市的扩点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人口社会经济学特征下老年人失能情况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失能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3 349名老年人中,视力失能占17.3%,听力失能占15.9%,行走失能占9.6%,语言失能占4.8%,伴有两种及以上失能状态占11.3%,总体上,存在失能情况的老人占31.8%。有照顾需求的占失能老人群体的8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居住地、家庭年人均收入、经济来源和是否患慢性病是影响60~69岁老年人失能影响因素,家庭年人均收入、经济来源和是否患慢性病是影响70~79岁老年人失能影响因素。结论长春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失能情况严峻,且照顾需求较高。家庭、社会和政府应给予失能老人心理和物质、经济帮扶,国家应创造方便失能老人参与社会的支持环境,并尽快推出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失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重庆五城市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综合医院3类机构中年龄≥65岁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内容包括ADL、健康和营养等方面。判断失能与营养评价分别采用ADL-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微型营养评定法简版(MNA-SF)。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ADL-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4929人入选本研究,根据失能情况分为病例组(20分,n=379)与对照组(≥60分,n=4550)。两组年龄、城市、机构、所患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骨骼系统疾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识、呼吸、体温、水肿、黏膜、皮肤弹性、咀嚼能力及牙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组者中,营养状况正常占50.9%(2509/4929),存在营养风险33.66%(1659/4929),营养不良15.44%(761/4929),两组营养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精神神经系统疾病(OR=3.41)、咀嚼功能较差(OR=2.03)、心血管系统疾病(OR=1.87)、90岁(OR=1.84)、泌尿系统疾病(OR=1.55)是老年人AD-失能的危险因素;良好的营养状况(OR=0.73)和消化系统疾病(OR=0.51)是老年人AD-失能的保护因素。结论 90岁、咀嚼功能差、营养不良、患有精神神经、心血管及泌尿等系统疾病的老年人ADL-失能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居住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情况,分析影响老年人ADL的因素。方法采用2013年"上海市老年长期照护需求调查"中上海市江宁街道的调查数据,以巴特尔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估研究对象的ADL情况,分析调查对象ADL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共8 389人,年龄为(72.13±9.17)岁。其中,15.6%存在ADL损害,失能者(ADL中度及以上依赖)为3.9%;3.9%需要照护者未得到充足的照护。年龄、居住模式、慢性病患病、健康状况和得到照护情况与失能相关。结论社区居住老年人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失能老人,部分老人未得到充足照护,尤其在ADL依赖等级高的老年人中。随着年龄增加,失能的风险增加。预防慢性疾病发生,尤其是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并存,改善全身健康状况将有助于预防老年失能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都市高新区中和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同时检验自制老年综合评估(CGA)软件的可操作性。方法按照人口学基本特征、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能力等设计问卷调查表对263名老年人(≥60岁)进行调查,每位老年人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评估员采用老年人群疾病与功能评估的流程,完成CGA。结果 3.4%的老人能力完好,36.8%轻度失能,27.1%中度失能,32.7%重度失能。日常生活能力受损老人最多(90.5%),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老人相对较少(71.1%)。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宗教信仰、居住情况、经济来源与失能有相关性(P<0.05,P<0.01)。结论成都市高新区中和街道老年人的健康素养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中国≥60岁老年人群心率与心血管死亡、非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基于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中国队列(PURE-China)的随访调查。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群,在基线调查时通过数字血压计测量心率,在随访时通过标准化的病例报告表收集心血管死亡、非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事件。所有入选者按照不同性别将心率作为分类变量,分为60次/min组、60~69次/min组、70~79次/min组、80~89次/min组和≥90次/min组共5组,以60~69次/min组作为参照组。最终8 487例纳入分析。采用Cox共享脆弱模型探索心率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结果:8 487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中,男性3 925例,占总人群的46.25%,平均心率为(73.2±11.6)次/min;女性4 562例,占总人群的53.75%,平均心率为(75.8±10.9)次/min。经过63 688人年(中位随访时间8.55年)的随访,共发生262例心血管死亡事件、399例非心血管死亡事件和682例全因死亡事件。心率增快与≥60岁老年人群死亡风险增加有关。以心率60~69次/min组为参照组,在≥60岁老年男性人群中,当心率80次/min以上时,三个终点事件死亡风险均显著增加(P均0.05),而在≥60岁老年女性人群中只有当心率≥90次/min时,心血管死亡(HR=2.04,95%CI:1.07~3.87)和全因死亡(HR=1.78,95%CI:1.18~2.71)风险才显著增加。结论:心率增快与我国≥60岁老年人群的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该关联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失能状况及其对患病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唐山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居民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应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进行失能评估。结果 6 171例社区老年人中轻度失能者为1 341例(21.7%),重度失能者为1 148例(18.6%),总失能率为40.3%。ADL对社区老年人近半年的自感不舒适、看医生次数、住院情况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社区老年人失能状况影响老年人的患病就医行为,应对社区失能老年人采取相应的健康管理对策,优化就医行为,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失能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构建老年人失能风险的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方法 以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为基础,使用GeNIe2.3软件制作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构建老年人失能风险预测模型。根据贝叶斯网络推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最终共选取样本5 825例,其中失能老年人1 705例,失能率为29.3%。老年人失能风险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含有14个节点、28条有向边,由社会因素、压力因素、个人因素和功能性因素4部分组成,影响老年人失能的风险分别为51%、60%、66%和36%。老年人失能风险的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中ROC AUC为0.667。结论 老年人失能的影响因素较多,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的失能预测模型能够直观描述老年人失能与影响因素间的复杂关系,且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以为预防老年人失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社区高龄老年人衰弱与失能现状,探讨衰弱与失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北京某社区居住的664名≥8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化问卷、Fried 衰弱表型、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受访者进行调查评估。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衰弱与失能的相关性。结果 664名社区高龄老年人中,衰弱评估有效结果636例,失能评估有效结果655例,衰弱患病率为17.1%(109/636),失能患病率为42.4%(278/655)。高年龄段、冠心病及2型糖尿病患者衰弱患病率更高(P<0.05)。女性、低受教育程度及冠心病患者失能患病率更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社区老年人衰弱与失能呈正相关(r=0.400,P<0.01),衰弱和失能的各子项之间也存在普遍的相关性(P<0.05或P<0.01)。 结论 社区老年人衰弱和失能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慢性病等因素均会对衰弱和失能的患病率产生影响。衰弱与失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各子项之间也表现出广泛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企业社区老年人体检中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方法,筛查老年人衰弱状态,并评估慢病及老年综合征与衰弱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6~8月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老年科进行常规体检的254例老年人(≥65岁)。每位老年人在完成常规体检项目基础上,由专人采用老年人群疾病与功能评估的流程,完成老年综合评估,对衰弱及衰弱前期的老人进行筛查。结果(1)本研究中的社区老人有7.5%符合Fried衰弱量表的衰弱诊断,40.2%符合衰弱前期诊断。年龄是衰弱的重要危险因素。(2)合并有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脑卒中这些常见慢性病的老年人更容易合并衰弱或处于衰弱前期。(3)跌倒评估相关项目与衰弱指标有明确的相关性,其中5次起坐测试对衰弱诊断有较好的诊断敏感性但特异性较差。(4)衰弱与其他老年综合征中的认知障碍等有明确的相关性,衰弱老人都已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态,而绝大多数衰弱前期老人的生活尚可自理(占该人群97.1%)。结论在社区老年人体检中应用老年综合评估可以有效地发现衰弱及衰弱前期老人,在合并某些慢性病中更易出现衰弱,衰弱老人更易合并其他类型老年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成都市公立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失能状况。方法随机抽样选取292名入住成都市公立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由接受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式,使用老年失能评估量表(EDAS)评估其功能状况。结果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为(82.7±6.4)岁,其中男性103例,女性189例。纳入人群的总失能率为98.3%,轻度失能74.9%,中度失能19.9%,重度失能3.1%,极重度失能0.4%。老年女性的失能率(98.9%)较男性(97.1%)高,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结论成都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失能率高,但以轻度失能为主。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功能状况应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半数以上在死亡以前至少经受一次以上的手术治疗。有资料表明,65岁以上老年手术病人中,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Ⅲ级以上者占总数的60.2%,大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问题日益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2017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7.3%,老年人口由2.02亿人增至2.41亿人〔1〕。到2050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4.8亿人,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超过1亿人〔2〕。目前,约9%的老年人需要接受长期照护,按此计算,到2050年全国将有0.4亿以上的老年人需要接受长期照护〔3〕。然而,我国现行全国性法律法规里有关老年人长期照护的法律资源相对不足。因此,亟需建立和完善与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相关的法律制度,严格规范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保证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维护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北京部分社区老年人慢性疾病(简称慢病)及老年综合征的患病情况,为优化和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2—5月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街道4个社区自愿接受调查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慢病、老年综合征和躯体功能等。结果共1187例老年人接受调查,中位年龄76(65~98)岁,平均(75.7±7.0)岁;其中男性561例,女性626例。受访老人中,最常见的慢病依次为高血压病[611例(51.5%)]、骨关节病[439例(37.0%)]和糖尿病[251例(21.1%)];至少患有1种慢病者为1016例(85.6%),至少有2种者(共病)为676例(57.0%),有3种及以上慢病者为345例(29.1%)。受访老人中,97.2%(1154例)的老年人至少有1种老年综合征,患老年综合征中位数为4种(0~12种)。慢病数量与老年综合征数量呈正相关(r=0.360,P=0.000)。慢病≥3种的老年人与慢病3种的老年人比较,躯体功能较差(χ~2=21.56,P=0.000)。老年综合征数量与老年人Barthel ADL评分呈负相关(r=-0.438,P=0.000),而慢病数量与其相关性则较小(r=-0.140,P=0.000)。结论社区老年人患有共病和老年综合征的比例均较高,且二者数量呈正相关。老年综合征较慢病对老年躯体功能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改善,人口预期寿命增加,家庭规模缩小〔15〕,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占总人口的13.26%和8.87%〔6〕。老龄办《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数据显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 300万,占老年人口的19.0%,完全失能老年人1 080万,占老年人口的6.23%〔7〕。应对老年人长期护理(LTC)需求是老龄化带来的重要挑战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街社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的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纳入调查,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心电图等检查和空腹血糖(FPG)、血脂、尿酸(UA)、血肌酐(SCr)等血生化指标检测,并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判定。结果 1 097例老年人,平和体质266例(24.25%),偏颇体质831例(75.75%),其中痰湿质(22.61%)、阴虚质(15.04%)和气虚质(12.49%)是最常见的3种偏颇体质;痰湿质、湿热质超重或肥胖率与其他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吸烟和喝酒率与其他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质运动缺乏率与其他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UA均值最高,与其他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SCr均值最高,与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FPG均值最高,与阳虚质、气郁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甘油三酯(TG)均值最高,与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平和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以偏颇体质为主,心血管危险因素与中医偏颇体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中医体质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布特点进行社区干预与管理,是社区重点人群规范化管理的一种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同时患多种疾病和/或老年综合征,统称为"共病"。共病发生率高,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增加发生不良事件、失能和死亡的风险。老年人"共病"概念的提出,提示老年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工作应由针对疾病的亚专科诊疗模式转向老年医学的综合评估及个体化治疗模式。本文针对共病的概念、流行病学、影响、诊治策略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山东省老年人群进行健康现状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进而提出治理策略,尽可能延长老年人生活自理期、延缓老年人发生失能的时间和延长健康预期寿命。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按照地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从山东省随机选择3个地级市的2 157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老年人包括基本情况、健康行为等在内的相关情况。结果 2 157名老年人中患慢性病1 460例(67.7%),慢性病患病顺位居前5位的依次为高血压39.6%,糖尿病16.2%,关节炎16.1%,冠心病12.5%,其他心脏类疾病4.5%。其中患1种慢性病占61.82%,患2种占28.42%,患3种及以上占9.76%。结论重视老年人健康教育,做好心理保健;加强对老年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加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加强失能老年人照护制度的建立,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适应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要,增强就医可及性。  相似文献   

19.
老年贫血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病率老年人贫血的发病率各家报告不一,Mclennan(1973)调查了465名65岁以上健康老年人,发现老年性贫血患者,男性7.5%,女性20.0%。另一组80~84岁老年人中贫血的发病率,男性15.0%,女性14.0~36.0%。村上(1976)调查976名老年人中,符合贫血诊断标准者占16.5%。以上报告均指出:贫血的发病率是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独  相似文献   

20.
根据Framingham队列研究对5296例受试者的最新研究,与年龄较小的年龄组相比,80岁以上老年人更有可能患高血压,而且得到充分治疗的可能性较小。老年女性的治疗尤其缺乏疗效,80岁以上的高血压女性血压能够得到适当控制者仅有23%。血压与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在老年人中仍然非常密切,血压正常者为9.5%,任何服用降压药者或未经治疗的收缩压≥160mmHg者为24.7%(与正常血压相比,风险比为2.4,95%CI1.2~4.6)。对于大多数活到80岁以上的人来说,高血压难以避免。在Framingham队列年龄最大的受试者中,血压正常者不足1/10(6.9%)。在年龄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