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是一个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长期以来实行的传统排班方式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深化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工作,满足临床病人的需求,我们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在原有护理人员数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在排班方式上做了一些改进,实施4年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护理人员排班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是一个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长期以来实行的传统排班方式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深化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工作,满足临床病人的需求,我们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在原有护理人员数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在排班方式上做了一些改进,实施4年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护理人员合理排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了解排班的目的、上班时数的种类、影响排班的因素、排班易出现的问题、排班的类型等,来讨论如何进行合理排班,以提高员工士气,使医务人员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组长负责制式责连双班层级护理排班模式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名神经外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0—12月施行常规排班模式(常规组),2019年1—3月施行组长负责制式责连双班层级护理排班模式(研究组).比较常规模式和责...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围术期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手术日接送、术中护理、术后回访由同一巡回护士负责,观察对患者情绪反应及各项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围术期患者6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6例,观察组术前访视、手术日接送、术中护理、术后回访由同一巡回护士负责,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率、血压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入室时心率、血压、焦虑、抑郁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围术期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手术日接送、术中护理、术后回访同一巡回护士负责可显著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保障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索排班模式,合理配置使用护士,解决护理工作现状中的瓶颈问题,为改进护理管理和调整病房护理人力资源政策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兵团医院重症医学科及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已开展连续性排班模式的两个科室约10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评价连续性排班的政策模型对护士满意度和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结果:护士对连续性排班的政策模型满意度高于传统排班模式,护士在连续性排班模式中工作压力是减小的。结论:通过对比研究,作为新生事物的连续性排班模式远远优于传统排班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双人两班制的白班和夜班(DN)排班法在普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士长上正常班,其余人员均纳入DN排班,即将全天24h分成连续不间断的两班,每班至少两人以上同时上班。观察DN排班与APN排班在交接班时间、每周工作时间、护士认可度等方面的效果。结果 DN排班交接班时间明显少于APN班(P<0.01);工作压力、体力恢复、家庭/工作平衡、夜班回院途中安全4方面护士满意度高(P<0.01);2种排班的每周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团队合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人两班制的DN排班交接2次,减少了因交接班环节而导致的护理遗漏,最大程度减少差错的发生。夜班保证2人以上,加强了夜间薄弱环节的管理,使双人核对制度能有效执行,护士认可度高,能满足患者和护士的需求,是一种科学、人性化、有效的排班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不同排班模式对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00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定班制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轮班制模式.对比2组的灭菌、消毒、包装、清洗等工作质量指标.结果 观察组灭菌质量(80.23±1.23)分、消毒质量(85.79±2.16)分、包装质量(90.33±1.67)分、清洗质量(91.65±2.0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实施定班制模式,能显著提高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减少工作差错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探讨APN连续性护理排班模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对神经内科及消化内科80位护理人员进行排班改革,采用工作倦怠量表对患者排班改革前后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改革前后护士情感耗竭评分分别为(23.29±9.8)分、(14.33±6.4)分,非人性化评分分别为(7.11±5.23)分、(6.98±4.86)分,工作成就感评分分别为(28.36±5.67)分、(36.71±6.23)分。改革前后护士情感耗竭评分与工作成就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人性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N连续性护理排班模式满足了患者持续性护理服务的需求,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机制的建立和护士职业归属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排班模式对急诊检验结果回报时间不符合率的影响,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缩短急诊检验报告回报时间(TAT),提高医患满意度。方法对2010年1月的急诊临检室的标本检测量进行汇总,以急诊检验室临检检测项目的标本量及报告回报时间不符合率为观察指标,对每天不同时段急诊检验标本量和报告回报时间不符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通过调整急诊排班模式,适度增加关键时段的人员数量,合理调整人员排班,缩短报告发放时间。急诊检验报告回报时间在11:30~14:00和16:00~20:00两个时段的报告回报时间不符合率分别由14.28%和12.36%缩短到2.47%和3.23%,报告回报时间不符合率能够满足科室的质量评价目标(<5%)。结论获得了影响延迟报告回报时间具体原因的客观依据,进一步优化了工作环节,改进了医学实验室的服务效率,从而缩短急诊TAT,使医患满意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急诊排班模式对急诊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不符合率的影响,制订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缩短急诊TAT,提高医患满意度。方法以急诊检验室临检检测项目的标本量及TAT不符合率为观察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对每天不同时段急诊检验标本量和TAT不符合率进行评价分析,找出导致TAT不符合率升高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流程优化。结果急诊TAT在11:30~14:00和16:00~20:00两个时段的TAT不符合率分别由9.09%和12.36%下降到2.47%和3.23%,TAT不符合率能够满足科室的质量评价目标(<5%)。调整前、后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缩短了急诊TAT,改进了医学实验室的服务效率,使医患满意度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适合于精神科最优化的排班模式,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优质服务,为护理人员提供优化的工作模式。方法:采用实验法在男、女两个病区同时开展,分时间段分别试行三种排班模式,每种模式运行3个月。每种模式运行时对护士交接班时间、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进行测量;结束时对基础护理合格率、分级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对患者满意度、护士对排班模式的认可及哪种排班模式更能体现连续、全程的优质服务等进行间卷调查。结果:三种排班模式比较:护士交接班时间、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分级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排班模式哪种更能体现连续性、适用性、责任制整体性、护士认可那种模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DN排班模式更适合精神科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夜班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探讨能适合临床护理工作的好模式。方法通过改进夜班排班模式,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体验过两种夜班工作模式的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护士及临床实习护生的感受,分析实施前后,病区夜间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在不影响护理质量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对新夜班排班模式的认可度高、满意度也明显上升。结论新夜班模式能满足当下护士的需要,值得临床各科室借鉴学习,探索出适合自己科室特点的最佳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又要保证整体护理质量不下滑,我科对护理排班进行了试改进,即将中午值班的连班改成了两个人上,多一个9:00AM ̄15:00PM班,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人力资源,将护士集中在较忙的时段,改变了此时段的忙乱局面。有效地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减轻了护士的压力。这种变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