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一种用相同或相似组织修复舌缺损的方法,介绍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部分舌缺损的经验。方法:应用以面动静脉为蒂的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16例舌癌切除后的部分舌缺损。结果:16例患者术后岛状颊肌粘膜瓣全部完全成活,效果满意。无血肿、感染、腮腺导管损伤、面神经损伤和开口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舌的形态、功能良好。1例半舌切除后的患者术后肌电图显示,颊肌粘膜瓣内的肌肉获得神经再支配且运动良好。结论:面动静脉岛状颊肌粘膜瓣组织学上类似于舌组织,血运丰富,转移灵活,可以获得神经再支配,有重建舌的运动功能的潜能,是修复舌缺损的一个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有关面动静脉岛状颊肌粘膜瓣的解剖知识及其临床应用实践。方法 通过尸体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 ,观察颊肌的血供、面动静脉间距和面静脉的回流途径 ,并将这些新的解剖知识应用于面动静脉岛状颊肌粘膜瓣的设计和手术操作过程。结果 面动脉发出前颊支、下颊支和后颊支供应颊肌的血液 ,在口角周围和鼻翼基底下方面静脉和面动脉相互远离 ,面静脉位于颊肌的后端 ,有的面静脉通过面总静脉注入颈内静脉 ,有的直接注入颈外静脉。共治疗 10例 ,术后 ,面动静脉岛状颊肌粘膜完全成活 ,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这些有关面动静脉岛状颊肌粘膜瓣的解剖学知识对该瓣的设计和手术操作是非常重要的。面动静脉岛状颊肌粘膜瓣血运丰富 ,易成活 ,血管蒂长 ,转移灵活 ,质地好 ,不臃肿 ,供受区近 ,转移方便 ,供区隐蔽。  相似文献   

3.
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应用岛状颊肌粘膜瓣方法修复较大面积腭瘘的临床实践,探讨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应用蒂在前上的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瘘4例;应用蒂在后的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瘘14例,其中有7例在修复腭瘘的同时延长软腭以矫正腭咽闭合不全。结果:共修复腭瘘患者18例;其中15例腭部瘘孔获得关闭,颊肌黏膜瓣成活良好,无感染、腮腺导管损伤或阻塞、面神经损伤,无张口受限、瘢痕挛缩及咀嚼障碍;2例因岛状颊肌粘膜瓣远端愈合不良再次出现硬腭前端瘘口,但面积较原来明显减小,其中1例再发腭瘘应用已转移到腭部的颊肌粘膜瓣组织行二次手术修复后愈合;1例岛状颊肌粘膜瓣部分坏死。结论:应用蒂在前上和蒂在后的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瘘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其成活率高,可以灵活转移修复各个部位的腭瘘,在修复软硬腭交界部位腭瘘的同时可延长软腭、矫正腭咽闭合不全。即使腭瘘再发,可以应用已转移到腭部的肌黏膜瓣修复之。  相似文献   

4.
应用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裂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介绍应用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裂的临床实践。方法:应用裂缘葶粘骨膜瓣闭合硬腭裂隙的鼻腔侧、软腭后推、软腭鼻侧粘膜Z成形术延长、腭帆提肌吊带重建,再以蒂在后的血管神经蒂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软腭后推后在腭部遗留的横行创面和硬腭裂隙的口腔侧创面。结果:1997年以来共治疗12例,术后岛状颊肌粘膜瓣完全成活,软腭延长显著,无腭瘘形成,无血肿、感染、肋腺导管和面神经损伤及开口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岛状颊肌粘膜瓣血运好,易成活;术后早期不需配戴牙垫,不影响恒磨牙的萌出,不干扰咬合,无埯断蒂,不破坏翼下颌皱襞形态和结构,供区易于缝合,感觉功能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临近口角处红唇缺损修复、恢复良好形态和功能提供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据唇红组织缺失大小,设计蒂在同侧口角的颊肌粘膜瓣旋转至红唇缺损部位,颊肌粘膜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不需二期断蒂。结果:2003年以来,采用本术式共治疗上下唇近临口角处红唇缺损12例,随访3个月~2年,所有颊肌粘膜瓣全部成活,修复后的红唇形态及感觉良好。结论:蒂在口角的颊肌粘膜瓣含有知名血管,血运丰富,组织丰厚,为同侧临近口角处红唇缺损修复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腹直肌 后鞘 腹膜复合瓣修复舌癌术后半舌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带腹壁下动、静脉、胸神经的腹直肌 后鞘 腹膜复合瓣转移修复半舌缺损 ,将腹直肌与舌内肌缝合 ,后鞘 腹膜与舌黏膜缝合 ,腹壁下动、静脉与颈部血管吻合 ,胸神经与舌下神经吻合。结果 临床应用于 2例因舌癌行半舌切除的患者 ,转移之复合组织瓣均成活 ,再造外形良好。供瓣区愈合 ,瘢痕小。结论 该复合组织瓣用于舌再造 ,具有损伤小 ,外形好 ,有可能恢复神经支配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颊肌黏膜瓣修复腭部缺损的方法 及效果.方法 修复腭裂时,设计蒂在后的颊肌黏膜瓣,通过翼下颌缝黏膜下隧道修复软硬腭口腔面缺损;腭部肿瘤切除后缺损时,则将该瓣直接转移修复;修补腭裂术后瘘孔时,以蒂在前的颊肌黏膜瓣,通过齿槽裂隙缺损直接覆盖修复.切取最大颊肌黏膜岛状瓣6.0 cm×3.5 cm(成人),供区松解直接闭合.结果 临床应用14例,除1例腭裂术后护理不当软腭有部分复裂,1例远端表皮轻度糜烂外,余12例组织瓣均完全成活.结论 该瓣能Ⅰ期修复腭部肿瘤切除后缺损,功能形态良好,且术后可尽早接受放射治疗,提高了远期疗效;同时对宽大腭裂或腭裂术后并发较大腭前瘘孔,也是一种新的修复术式,且为牙槽嵴裂修复预留软组织床.  相似文献   

8.
在行口腔癌扩大切除并全颈淋巴清扫的联合根治术中,取鼻唇沟肌皮瓣并仅以面动脉与面前静脉为蒂,于颈淋巴清扫的同时将血管蒂从淋巴组织中解剖游离出来,完成肿瘤切除后再用该瓣修复口腔内缺损。临床用于修复口腔内组织缺损15例,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舌体8例,口底5例,舌侧牙龈2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2例尖端部分坏死,经随访6个月~3年,无肿瘤复发。认为,保留面动静脉血管干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的一种改良术式,依此设计的鼻唇沟岛状肌皮瓣对于口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修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鼻唇沟岛状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制备以面动静脉为蒂(血管蒂分离至颈外动静脉起始处),根据缺损情况切取岛状鼻唇沟皮瓣。完整切除病变后皮瓣从下颌骨内侧或者外侧转移修复缺损。术后观察皮瓣存活、供瓣区及受区伤口愈合情况,并对患者面部器官外形及功能进行3~24个月的术后随访。结果:8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血运良好。术后随访未出现肿瘤复发,面部器官外形基本正常,功能良好。结论:改良鼻唇沟岛状皮瓣具有操作简单、血供可靠、转移灵活,可同期修复同侧舌、口咽侧壁、口底、牙龈肿瘤切除后缺损,对不适宜行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瓣移植患者是理想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颏下岛状瓣修复舌癌切除术后舌与口底组织缺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颏下岛状瓣修复舌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1997年3月~2004年10月,对9例舌癌患者在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后所形成的舌或舌与口底组织缺损,应用颏下岛状瓣修复。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48~71岁。右半侧舌5例,左半侧舌4例,其中病变侵及口底者4例。组织缺损范围4.2 cm×3.2 cm~5.5 cm×4.0 cm。修复所用组织瓣大小为6.0 cm×3.0 cm~7.0 cm×4.0 cm。以颏下动脉为蒂8例,颏下动脉联合颌外动脉近心端为蒂1例。结果术后8例颏下岛状瓣成活。修复后舌体静态形态佳;动态表现前伸、上举、侧向运动不受限,语音清晰,吞咽功能良好,未发生任何并发症。3例术后3周放疗。随访1~36个月,舌无异常变化。1例组织瓣坏死脱落,创面自然愈合。结论颏下岛状瓣修复舌缺损,手术方法简便,并能提供足量组织同时修复口底缺损。  相似文献   

11.
岛状鼻中隔软骨粘膜瓣修复眼睑结膜和睑板缺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介绍岛状鼻中隔软骨粘膜瓣修复眼睑结膜和睑板缺损的解剖学基础和3例临床实践。方法 根据解剖研究结果,设计以鼻懵基底动脉和神经为蒂的岛状鼻中隔软骨粘膜瓣,通过眶下区皮下隧道移转到眶区,修复缺损眼睑的结膜和睑板,结果 1998年至今共治疗3例,术后软骨粘膜瓣完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岛状鼻中隔软骨粘膜瓣血运丰富,易成活,可提供足量的组织用以修复上、下睑或上和下眼睑结膜睑板的缺损,血管神经蒂长,移转灵活,使通过常规方法不能或难以修复的眼睑缺损得以修复,供区隐蔽,无明显继发畸形。  相似文献   

12.
腮腺区肿物切除后面神经缺损的手术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腮腺癌、面神经肿物切除后面神经缺损修复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各种面神经缺损修复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对腮腺恶性肿物侵袭面神经扩大切除及发生在面神经的神经源性肿物切除后面神经缺损的32例患者进行了神经移植修复.其中单纯采用耳大神经移植19例,神经长度1~2 cm;朐锁乳突肌携带耳大神经5例,修复腮腺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后骨面暴露的面神经缺损;携带筋膜面神经颈支修复下颌缘支缺损5例,携带筋膜面神经上颊支修复颧支缺损3例.所有手术均在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用9-0及11-0无损伤缝合线吻合神经.结果 面神经恢复标准按照刘世勋面神经损伤修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采用单纯耳大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19例,术后恢复时间为6~18个月,恢复程度多数为部分功能恢复;胸锁乳突肌携带耳大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5例,术后恢复时间为6~12个月,恢复效果比较理想;携带筋膜面神经颈支、上颊支修复下颌缘支、颧支缺损8例,术后恢复时间为6个月左右,恢复效果均比较理想.结论 几种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均是可行的.但采用面神经次要神经修复主要神经,修复效果比较理想.对于腮腺癌扩大切除后局部骨面外露者,采用胸锁乳突肌携带耳大神经移植修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面动脉黏膜肌皮瓣修复舌及口底肿瘤切除后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 月—2016年1 月,采用面动脉黏膜肌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引起舌及口底组织缺损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38~70岁,平均55岁。病程1周~6个月,平均4个月。缺损部位:口底4例,舌15例,口底舌腹5例。其中口底鳞癌2例,口底腺样囊性癌2例,舌鳞癌14例,舌腺样囊性癌1例,口底舌腹鳞癌5例。肿瘤切除后舌及口底缺损范围为4 cm×3 cm~8 cm×7 cm。切取面动脉黏膜肌皮瓣位于原发灶同侧3例,对侧21例(其中5例因缺损面积较大采用面动脉黏膜肌皮瓣及颏下肌岛状皮瓣共同修复)。面动脉黏膜肌皮瓣切取范围5 cm×4 cm~5 cm×5 cm,颏下肌岛状皮瓣切取范围4 cm×3 cm~5 cm×4 cm。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无局部坏死发生。供区出现伤口裂开5例,经局部伤口清洗处理后愈合;余19例供受区创面Ⅰ期愈合。2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5年,平均2年4个月。术后面部无明显畸形,无口底漏。术后16例出现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临床表现,3个月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术后出现张口受限,1年后20例恢复正常,4例仍有张口2指受限。患者进食、吞咽、语言等功能均无影响。结论面动脉黏膜肌皮瓣手术简便、整复效果理想、皮瓣成活率较高、供区损伤少、术后护理简单、术后无需制动,适宜于舌及口底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4.
颏神经血管蒂V-Y岛状推进瓣功能性修复下唇部分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唇部分缺损的功能修复方法.方法 对7例下唇癌患者做手术切除,形成的唇全厚缺损(缺损长度为下唇1/3至2/3)用颏神经血管束为蒂的颏部V-Y岛状推进瓣修复.结果 颏神经血管蒂V-Y岛状推进瓣全部成活,术后3个月至1年随访,无肿瘤复发,唇外观良好,修复的下唇肌功能和感觉正常.结论 颏神经血管蒂V-Y岛状推进瓣是下唇部分缺损功能性修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修复大面积的红唇及口轮匝肌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设计以面动脉前颊支为血管蒂的颊肌黏膜瓣,用以修复上或下唇宽大的红唇及口轮匝肌缺损。结果共治疗7例,5例患者术后无任何并发症,2例患者颊肌黏膜瓣尖端黏膜坏死,未累及肌层,术后创面通过黏膜上皮化而愈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即可测到温度觉、触觉,肌电图和电镜显示瓣内肌肉有运动神经支配。结论应用颊肌黏膜瓣可以修复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宽大红唇及口轮匝肌缺损,并且可获得良好的形态、感觉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霍峰  王鹏  苏哲君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194-2196
目的:总结颏下岛状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1例舌癌术后缺损患者进行颏下岛状瓣修复,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全部病例行舌癌扩大切除术,舌缺损采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同期修复。术后观察组织瓣生长情况以及修复效果。结果:10例皮瓣存活,皮瓣形态自然美观,舌活动灵活,基本恢复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术后随访12个月,未发现复发和转移。1例男性患者组织瓣上有胡须生长。1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二期愈合。结论: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操作简单,修复效果良好,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7.
足弓内侧筋膜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足弓内侧筋膜岛状皮瓣修复16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面积3cm*2cm-5cm*3cm,足底内侧动静脉为蒂的13例,足底外侧动静脉为蒂的3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行走功能良好,皮瓣成活后有感觉存在,未见磨损滞疡发生,结论:该方法是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颊肌黏膜瓣在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26例口腔癌患者,均进行病灶扩大切除术,术后根据缺损部位分别选择面动脉颊肌黏膜瓣(FAMM)、颊动脉颊肌黏膜瓣(BAMM)及面动脉岛状颊肌黏膜瓣(FAMMIF)进行修复重建,观察皮瓣存活率、修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修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8例采用FAMM修复,9例采用BAMM修复,9例采用FAMMIF修复。皮瓣成活率为88.46%(23/26),均为Ⅰ期愈合,修复手术时间为(3.04±0.52) h,住院时间为(13.27±2.20) d。修复后皮肤色泽评分为(8.48±0.55)分,创面美观评分为(8.60±0.79)分,颌面功能评分为(7.45±0.35)分。未发生血管危象、供区血肿及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颊肌黏膜瓣对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显著,皮瓣成活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以远端损伤的皮神经为蒂的逆行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6年4月至2010年7月应用远端损伤的皮神经为蒂的逆行皮瓣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23例.创面面积为3.0 cm×3.0cm~5.0cm×18.0 cm,皮瓣面积4.5 cm×5.0 cm~ 7.0 cm×20.0 cm.皮神经损伤的判定标准为神经支配区域痛觉明显减退,其间至少存在浅痛觉消失区.其中隐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6例,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5例;腓浅神经逆行岛状皮瓣2例.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23例.伤口一期愈合16例,7例术后皮瓣下有轻度感染,引流、换药治疗,3~4周伤口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2年,23例伤口无再破溃,愈合良好,皮瓣颜色正常,外形满意.皮瓣质地良好13例,质地硬韧10例.结论 应用远端损伤的皮神经为蒂的逆行皮瓣是修复小腿远端创面的可靠方法,不增加供区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带肋胸膜的肋骨-胸大肌复合瓣联合修复晚期舌癌根治术后软硬组织大型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6例累及同侧口底和下颌骨并越过中线的晚期舌癌患者实施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开胸切取以胸肩峰动静脉为血管蒂的带肋胸膜的肋骨(第5肋).胸大肌复合瓣即刻修复根治术导致的全舌、口底和下颌骨大型复合组织缺损,其中胸大肌肌皮瓣用以重建全舌和口底,肋骨瓣则用以修复患侧下颌骨。结果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肋骨.胸大肌复合瓣全部成活,术后口腔、颈部和胸部创面均一期愈合。重建全舌、口底和面下部形态良好,上下颌咬合关系正常,下颌骨无偏斜,语言和吞咽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带肋胸膜的肋骨.胸大肌复合瓣修复口腔颌面大型软硬组织缺损安全可靠,开胸切取肋胸膜不会导致患者术后胸廓运动和呼吸功能异常及其他胸肺部并发症,而且制备简便,带肋胸膜确保了肋骨-胸大肌复合瓣中肋骨的血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