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生存率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的19例患者经病理确诊的〈30岁的卵巢上皮癌的临床资料,系统分析这19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和生存率。结果 19例确诊为卵巢上皮癌患者手术病理分期Ⅰ期占47.37%,Ⅱ期占26.32%,Ⅲ期占26.32%。病理类型浆液性囊腺癌12例(63.16%),黏液性囊腺癌5例(26.32%),子宫内膜样癌1例(5.26%),黏液性癌合并浆液性癌1例(5.26%)。病理分级提示大部分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较好:高分化12例(63.16%),中分化6例(31.58%),低分化1例(5.26%)。2年生存率为76.98%,5年生存率为65.14%。结论 30岁以下年轻卵巢上皮癌患者大部分病理分期为早期,肿瘤分化较好,预后较好。手术分期和病理分级为年轻卵巢上皮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彤  孔为民  段薇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84-2586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诊断治疗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1980年8月~2005年12月25年间收治的48例18岁以下的卵巢恶性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肿瘤、上皮性肿瘤分为3组,统计分析年龄、病理类型、症状、分期、手术方式、化疗方案、随访结果.[结果]发病年龄4~18岁.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最多发,共32例,占66.7%.腹部包块、腹痛、腹胀是位居前3位的主要症状.大多数是Ⅰ~Ⅱ期早期病例,共39例,占81%.5年生存率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患者是72.8%,肿瘤细胞减灭术患者是76.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期和病理类型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建议各科医师提高对此类疾病认识,青春期少女应重视体检, 尽早发现肿瘤.Ⅰ~Ⅱ期早期病例,可以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术后辅以化疗.儿童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9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并根据预后情况,将其进一步划分为预后良好组(生存时间≥5年,87例)与预后不良组(预后生存时间<5年,42例),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29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中,其主诉表现以腹部症状(腹胀、腹痛等)为主(70. 54%),术前超声特征以囊性混合块,伴或不伴内壁乳头样凸起为主(82. 95%),组织病理类型以单纯型透明细胞癌为主(92. 25%),术后化疗方案以TP为主(58. 91%);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术前人附睾蛋白4 (HE4)、术前糖类多肽抗原125 (CA125)、月经状态、术前肿瘤直径、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病理类型、化疗周期数、术后化疗、妊娠次数与预后不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预后不良组患者不满意减瘤术、合并恶性腹水、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晚期)、卵巢受累(双侧)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满意减瘤术、合并恶性腹水、FIGO分期(晚期)以及卵巢受累(双侧)为导致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 05)。结论减瘤术效果、合并恶性腹水、FIGO分期等均为影响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临床应通过提高手术质量及早发现疾病等措施,以进一步帮助该疾病患者控制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该院收治的87例MOGC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病年龄6~62岁,平均(29.43±32.41)岁,中位发病年龄16.6岁,30岁69例,占79.31%,≥30岁18例,占20.69%。肿瘤包块直径2.5~30 cm,平均15.4cm。56例采用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式,31例未保留生育功能。肿瘤类型:无性细胞癌14例,占16.09%;未成熟畸胎瘤26例,占29.89%;绒毛膜癌2例,占2.30%;卵黄囊癌9例,占10.34%;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33例,占37.93%;胚胎癌3例,占3.45%。手术病理分期:Ⅰ期41例,占47.13%;Ⅱ期14例,占16.09%;Ⅲ期26例,占29.89%;Ⅳ期6例,占6.90%。化疗情况:术后未进行化疗15例,化疗72例,其中61例接受BEP方案,7例因BEP方案耐受性差给予BVP方案,4例给予EMA-CO方案。化疗疗程4月26例,≥4月35例。本研究87例MOGCT患者中2年内死亡10例,5年死亡21例。肿瘤类型、手术病理分期、残留病灶大小、有无化疗是影响MOGCT患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结论 MOGCT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但临床初治疗时应重视肿瘤类型、手术病理分期、肿瘤大小、腹水等因素,术中尽可能彻底清除病灶,术后尽量采用规范的化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卵巢移行细胞癌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移行细胞癌(TCC) 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5年间收治的卵巢TCC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年龄35~77岁, 平均54±10岁。术中探查6例为双侧; 16例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病理分级属低分化(G3 ) 11例、中分化(G2 ) 5例; 7例有淋巴结转移, 手术病理分期为Ⅰ期2例, Ⅲ期12例和Ⅳ期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不同程度化学药物治疗。8例术后复发, 7例死亡。结论: 卵巢TCC的预后与手术的彻底与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 其预后比其他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物患者的总体情况。方法对2012-2017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物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和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年间共有2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肿物,其中卵巢良性肿瘤占52.54%(123/236),交界性及恶性肿瘤占4.66%(11/236),瘤样病变占42.80%(101/236)。病理类型中以成熟型囊性畸胎瘤最多见,占24.15%(57/236),其次为卵巢黄体囊肿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均为14.41%(34/236)。卵巢肿瘤蒂扭转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占5.51%(13/236),其中4例为成熟型囊性畸胎瘤,卵巢肿物破裂占1.27%(3/236),卵巢化脓性炎伴脓肿形成占0.42%(1/236),2例(0.85%,2/236)因孕中晚期压迫症状住院检查,均为卵巢交界性及恶性肿瘤。236例患者中足月妊娠203例,早产30例,治疗性人工流产2例。19例因下腹痛或腹胀等行剖腹探查者,8例同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其中6例早产,无新生儿死亡,10例行附件切除或囊肿剥除术后继续妊娠,术后恢复良好,均足月分娩,母儿预后良好。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物以良性为主,卵巢恶性肿瘤孕期难发现,妊娠前注意检查排除。  相似文献   

7.
1347例卵巢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对1 347例卵巢肿瘤的标本进行组织形态观察.以WHO制定的卵巢肿瘤分类法为诊断标准. 结果在1 347例卵巢肿瘤中,生殖细胞肿瘤776例,占57.61% .卵巢恶性肿瘤则以上皮性癌为主,占51.04%. 结论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发病率高于上皮性肿瘤,亦高于欧美及国内其他统计资料;卵巢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分布广泛,以上皮性癌为主;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为:①瘤细胞有轻至中度不典型,核分裂少见;②上皮轻度增生;不超过3层;③无间质浸润.对间质浸润判定要谨慎.对不孕患者的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应常规观察卵巢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研究老年人肺癌伴其他器官原发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的复习近30年内因肺癌住老年呼吸科281例临床资料.结果281例中33例肺癌伴有其它器官原发恶性肿瘤(多器官癌),占12.44%.初原发癌平均生存期7.8~14.5年,首、重癌间隔时间平均5.7~9.3年,第二原发癌(重癌)平均存活时间3~5.2年,手术治疗者4.5~6.2年,长于非手术治疗者1.9~3.3年.结论原发癌治疗存活者,需要长期或终身追踪,因为存活3年以上者重癌的发生率将增加.早期发现重癌,推荐手术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23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探讨其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病率为5.6%(23/410),其中20例(87.0%)是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发现的,3例(13.0%)是在颈部淋巴结转移后,进一步复查甲状腺才发现的.结果 组织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女性多发,男女比例为1:1.56.免疫组化检查:全部病例甲状腺球蛋白(Tg)阳性,CK19阳性22例,占95.7%,上皮膜抗原(EMA)阳性15例,占65.2%,p63阳性16例,占69.6%,Ki-67阳性20例,占87.0%;p53阳性18例,占78.3%;cerbB-2阳性21例,占91.3%.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至18年,平均(9.8±0.2)年,术后3个月发生对侧转移再次手术1例,其余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以单发癌结节为主,平均带瘤生存期最长,多数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时或术后偶然发现,属低度恶性肿瘤,如第一次手术范围适当,则预后良好.若甲状腺微小癌为在术中发现并经病理证实,则行单侧腺叶切除即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77年1月~2005年6月某院收治的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39例患者的病案资料、病理、治疗、随访情况.[结果]39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1998年前17例患者行腔内放疗后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术后补充放疗;1998年以后22例患者行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治疗,术后采取补充放疗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化疗全部采用以铂类为主的方案.39例患者中,随访35例,随访时间最长30年,最短5个月.Ⅰ期5年生存率为80.81%.[结论]治疗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尽早采用以铂类为主的方案化疗,对预防和治疗腹腔和远处转移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