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L/S比值在诊断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对94例患者97侧拟行颈淋巴结清扫的颈部,术前分别应用触诊及超声L/S比值评估颈部淋巴结有无发生肿瘤转移,并与术后颈清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触诊及超声L/S比值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56.7%和78.4%(P<0.05)、52.1%和65.2%(P>0.05)、55.6%和75.3%(P<0.05).结论 超声L/S比值在诊断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确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耀志  谢艺才  黄思维 《吉林医学》2013,34(11):2101-2102
目的:探讨弥散成像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研究价值。方法:对189例拟诊鼻咽癌患者和37例志愿者行弥散加权成像,将鼻咽癌转移淋巴结与良性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鼻咽癌转移淋巴ADC值显著低于相应良性淋巴结组(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鼻咽癌转移淋巴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SCT3D戍像诊断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8例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MSCT3D戍像的cT表现及其临床特征。结果MScT3D戍像对诊断转移性颈部恶性淋巴结增大有较高的敏感性(95.45%)和特异性(85.7%):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与其原发灶之间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MscT3D成像可作为诊断颈部恶性肿瘤侵犯颈淋巴结的一项重要的检查方法,MscT能较好地显示颈淋巴结转移的引流特征与影像特征,两者问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对头颈部淋巴瘤与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平顶山院区经病理诊断证实的42例头颈部淋巴瘤患者及51例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另选取同期40例颈部良性淋巴结患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进行弥散加权成像(DWI)、DKI检查,比较3组患者DW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值]、DKI参数[弥散系数(D)、峰度系数(K)值],比较头颈部淋巴瘤不同病理亚型患者ADC值、D值、K值。绘制ROC曲线分析DKI对头颈部淋巴瘤与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头颈部淋巴瘤组患者ADC值、D值最低,其次为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组,良性淋巴结组最高(P<0.05);头颈部淋巴瘤组患者K值高于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组、良性淋巴结组(P<0.05)。霍奇金淋巴瘤(HL)组患者ADC值、D值高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ADC值、D值、K值鉴别诊断头颈部淋巴瘤与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718(0.614,0....  相似文献   

5.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128-130+13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肿瘤科接收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病例,本院对纳入患者均行MRI、CT检查,并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检查病症分期诊断价值以及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并对比MRI、CT两种检查方式病症诊出率。结果 经临床诊断结果显示,纳入100例患者中NO 30例、N1 40例、N230例,而经由MRI检查显示,N0 29例、N1 42例、N2 29例,病症分期诊断准确性为98.00%(98/100);且由临床诊断结果可知,纳入100例患者中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共计71例,淋巴结直径4.34~15.75 mm,平均(9.37±2.19) mm,MRI检查诊出66例,灵敏度92.96%(66/71)、特异度100.00%(29/29),Kappa值=0.72,一致性较好。与CT检查对比,MRI检查病症诊出率更高(P0.05)。结论 应用MRI检查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诊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高,可有效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我们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颈部同时用MRI和CT进行检查,了解颈部肿瘤转移淋巴结在两图像中的表现,总结出MRI和CT在诊断颈部转移淋巴结中的特征.方法 62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行MRI扫描,其中9例同时又做CT扫描,其结果用双盲法与术后颈部淋巴结的病理对照.结果 MRI和CT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图像的特征:① CT诊断转移的淋巴结,主要根据其直径大小和形态的变化.MRI在发现淋巴结形态变化的基础上,能结合淋巴结内信号的变化,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② MRI在判断淋巴结的同时,能清楚地发现周围血管等重要器官的情况;③ MRI不用造影剂就能识别异常的淋巴结,CT则用造影剂增强,才能达到目的;④ MRI类扫描时间比CT长.结论 MRI和CT为目前临床上判断颈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法,其中MRI更简捷、更直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磁共振成像RTOG分区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100例,患者均进行常规鼻咽部磁共振成像平扫和增强检查,利用RTOG分区的方法进行淋巴结分区,观察其结果。结果在横断位磁共振成像上均可清晰地辨别出RTOG分区的标志。100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中,有30例患者出现淋巴结坏死,占30%;有20例患者出现包膜外侵犯,占20%;有5例患者出现跳跃性转移,占5%;45例患者出现RTOG分区之外的淋巴结侵犯,占45%。其中,在Ⅱb区上界以上的范围内有30例,斜方肌前缘以后的范围出现3例,在Ⅳ区的下界以下的范围内有12例,未发现有单纯发生在RTOG分区之外的淋巴结转移患者。结论磁共振成像能够对颈部淋巴结进行RTOG分区,同时能够准确的勾画出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颈部靶区。鼻咽癌淋巴结转移有循序性,呈由上而下逐渐减少,且跳跃性转移率低。咽后及Ⅱ区最易受累,其次是Ⅲ、Ⅴ和Ⅳ区,Ⅰb区极少受累。RTOG分区对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磁共振成像(MRI)成像特征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112例患者共120个PTC结节的术前MRI平扫、增强图像进行分析,根据病理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49例和对照组63例,主要观察癌结节的位置、大小、数量、形态、边缘、信号特征、强化程度及特点。探讨各MRI成像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癌结节最大径越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5);癌结节位于峡部,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P<0.05);癌结节侵犯包膜,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P<0.05);癌结节纵横比、边缘、信号特征、强化方式对评估颈部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大小、病灶位置及是否侵犯包膜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对术前评估PTC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4例27侧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行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做术前前瞻性CT检查,术后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CT扫描与临床触诊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分析CT诊断颈部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总结认为CT扫描评价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明显优于临床触诊,可以检出60.0%的由临床触诊漏诊的隐匿性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在颈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65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模态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模态MRI检查结果,并计算多模态MRI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对比表...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预测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磁共振功能成像包括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等越来越广泛的用于乳腺疾病的鉴别及诊断。现就磁共振功能成像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颈部神经源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 ( MRI)对颈部神经源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源肿瘤的 MRI1 3例 ,包括神经鞘瘤 8例 ,神经纤维瘤 4例 ,恶性神经源肿瘤 1例。结果 :依据肿瘤引起的附近间隙、血管、肌肉等移位方向进行肿瘤定位。神经鞘瘤病理上有不同组成成分 ,因此可根据磁共振的信号特点及增强后表现对其作出定性判断。结论 :MRI是诊断颈部神经源肿瘤的有效方法 ,最有价值的诊断指征为肿瘤的部位、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以及肿瘤的信号变化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对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5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得到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开展颈部超声检测,针对超声检测出的中央区、侧颈部淋巴结开展病理检测,就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相较于病理诊断结果,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敏感度、特异性逐一为50.1%、87.5%。超声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诊断阳性率28.6%相较于超声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阳性率67.7%显著更低(P0.05)。结论超声属于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较为简便、可行的方法,诊断准确性高,具备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B超在辅助诊断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伴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63例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病人的颈部触诊、B超检查和病理诊断资料,将颈部触诊和B超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相对照。计算颈部触诊和B超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部触诊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2.50%、70.27%和66.67%;B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6.89%、35.14%和63.76%。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比较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χ2=11.68,p〈0.05;χ2=9.16,P〈0.05)。结论:B超检查诊断颈淋巴结恶性肿瘤转移敏感性较临床触诊高,但特异性较临床触诊低。B超检查可弥补临床触诊敏感性不高的缺陷,当颈部触诊未及淋巴结肿大,而B超检查发现淋巴结长径〉10mm,或长径与短径的比值(L/s)〈2,或淋巴结回声不均,门部结构破坏时,应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9.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生长多以局限扩展(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为主,发生远处转移者相对较少,因此主要采取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本文分析了12例头颈部恶性肿瘤合并颈淋巴结转移患者因淋巴结中心液化坏死或不当触诊、挤压导致淋巴结破溃,颈部间隙感染,在合理的术前准备及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同时采取手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术后经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在胰腺癌患者局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4例胰腺癌患者中,利用呼吸触发的单次回波平面成像(SSEPI)序列(b值分别为:50、300和600 s/mm~2),确定局部淋巴结(lymph node,LN)的直径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随后,在这些患者中进行手术探查和/或原发性肿瘤的切除和局部LN切除。分析成像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相关性,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性和恶性转移LN的ADC值和直径,同时进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结果恶性转移LN(1.21±0.15)的平均ADC值(×10~(-3) mm~2/s)显著低于良性LN(1.62±0.33,P<0.001),而平均直径恶性转移LN[(16.8±5.4)mm]大于良性LN[(14.1±4.0)mm,P=0.09])。使用1.25×10~(-3) mm~2/s的ADC值作为阈值,91.4%的LN被正确地分类为良性或恶性,灵敏度、特异度为83.3%、92.8%,阳性/阴性预测正确率为66.7%/96.7%。ROC曲线下面积为0.93。结论初步分析表明,利用呼吸触发SSEPI序列的DWI成像模式能为胰腺癌患者良/恶性LN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