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SARS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进行分析 ,探讨 SARS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5例 SARS和 13例并发 MODS的 SAR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SARS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主要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免疫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肝功能损害、MODS等 ,发生率越高 ,病情越重 ,病死率越高。 SARS引起 MODS时 ,病死率高达92 .3% ,主要表现为 ARDS(76 .9% )、免疫系统损伤 (92 .3% )、心血管功能障碍 (30 .8% )、凝血功能障碍(6 1.5 % )、肝功能损伤 (38.5 % )和肾功能障碍 (5 3.8% )等。结论  SARS相关器官功能障碍与病情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SARS并发 MODS可能与 SARS病毒所致免疫损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1087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调查国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临床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病例调查方法,收集并分析2002年3月-2005年1月全国11个省市、37家三级医院发生MODS的病例情况。结果MODs原发病因仍然是重症感染、大手术后、休克、心肺复苏后、创伤、重症胰腺炎。1087例MODS患者中,60岁以上所占比例达66.1%;总住院病死率为60.4%,随着年龄增长,病死率逐渐上升。单纯发生脑、呼吸、肾脏、凝血、心血管、胃肠功能障碍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相应器官未发生功能障碍组;MODS病死率随着发生功能障碍器官数目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对患者器官功能支持治疗的手段较为全面,尤其表现在血液净化,以及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的使用率提高。结论住院的MODS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66.1%。虽然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有较大进步,但MODS病死率仍高达60.4%;各器官衰竭的病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心血管、脑、肾脏、胃肠、呼吸系、肝脏和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对心搏骤停复苏后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相关临床特点的认识,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ICU收治的72例心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心搏骤停地点、心搏骤停首次监测到的心律类型,心搏骤停原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OS)发生率,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部位及个数,复苏成功率,存活出院率以及出院时脑功能分类评分(CPC).结果 心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男女比例为1.18:1,院内和院外分别为55例和17例,比例为3.24:1.心搏骤停地点分布:院内以ICU、急诊室和手术室为主,共计41例,占74.55%(41/55);院外以来院途中和救护车中为主,共计11例,占64.71%(11/17).心搏骤停首次监测到的心律类型中可电击心律和非电击心律分别为38例和32例,比例为1.12:1;心搏骤停原因中心脏源性和非心脏源性因素分别为37例和35例,比例为1.06:1.72例心搏骤停ROSC患者中16例在24 h内死亡,56例心肺复苏成功,但其中51例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发生SIRS,42例相继合并NODS占75%(42/56),死亡27例占64.29%(27/42);受累器官依次为:脑38例(90.48%),心35例(83.33%),肺28例(66.67%).在56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中,MODS(-)组14例全部存活出院,MODS(+)组42例中存活15例,共计存活出院率为40.28%(29/72).MODS(-)组14例全部为CPC 1分,MODS(+)组CPC 1~2分7例、CPC 3~5分35例.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功能分类评分和存活出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搏骤停患者在自主循环恢复后SIRS发生较为普遍,随之合并MODS的发生率高,且心脑功能障碍位居受累器官前列,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影响心搏骤停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国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例资料,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MODS诊断标准及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方法 对北京市8家三级综合医院的413例MODS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死亡组和存活组间反映各个器官功能的各项指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选择有差异的指标作为候选指标,将各指标异常程度分为4个间隔,分别赋予相应的等级分值,最终建立诊断标准草案。结果 MODS原发病因仍然是重症感染、创伤、大手术后、重症胰腺炎。413例MODS患者总住院病死率为53.5%(221/413例),住院28d内病死率为37.3%(154/413例);发生2~6个器官功能障碍者的病死率为28.6%~100.O%;住院第1周内并发脑、心、肾、呼吸功能障碍者病死率分别为72.8%、64.3%、61.7%和54.7%。治疗中呼吸机使用频率为76.0%,而透析的应用频率为8.2%。建立了MODS诊断标准、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草案:主要纳入呼吸、心血管、肾脏、凝血、脑、肝脏、胃肠道7个脏器系统,每个脏器系统仅用1个指标表示其功能障碍与否,分别是氧合指数、收缩压、血清肌酐浓度、血小板计数、意识状态、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排便状况;每个指标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分别赋予0~4分,0分为功能正常,4分为器官功能衰竭,1~4分为器官功能发生障碍且程度逐渐加重。结论 ①MODS总住院病死率依然较高(为53.5%);重症感染、大手术后、创伤、重症胰腺炎是MODS的主要原发病因。②建立的MODS诊断标准、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需要更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重症难治性支原体肺炎(severe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SRMPP)的临床特征, 探讨其并发肺外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SRMPP的患儿临床资料, 根据是否发生肺外脏器功能障碍分为肺外器官障碍组和单纯呼吸功能障碍组, 比较两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指标的差异, Logistic回归筛选出发生肺外脏器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两年间PICU合计收治SRMPP 107例, 并发胸腔积液44例(41.1%), 塑型性支气管17例(15.9%), 支原体耐药基因位点(2063, 2064)阳性104例(97.2%), 住院病死率2.8%(3/107)。107例SRMPP患儿发生肺外脏器功能障碍51例(47.7%),其中心血管功能障碍43例(40.2%)、凝血功能障碍13例(12.1%)、胃肠功能障碍11例(10.3%)、肾功能障碍4例(3.7%)、脑功能障碍4例(3.7%)、肝功能障碍3例(2.8%),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6例(15.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构成。方法:收集脑外伤患者83例,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的病死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分析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其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分析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肺部的病原学构成。结果:并发肺部感染组患者病死率87.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96.8%,显著高于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P0.01);机械通气和APACHEⅢ评分是重症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铜绿假单胞菌(25.8%)、克雷伯菌属(19.4%)和金葡菌(16.1%)是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最常见病原体,其中非发酵菌是出现多重耐药的最常见病原体。结论:脑外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会明显增加患者病死率,高APACHEⅢ评分和机械通气是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和金葡菌是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最常见病原体。  相似文献   

7.
唐斌  林玲  吴俊超 《华西医学》2006,21(3):560-561
目的:归纳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病情况,总结防治器官功能衰竭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2004年所收治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所产生的各脏器功能不全及其发生率,并对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加以剖析。结果: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的次序依次为:代谢28例(87.5%)、肺损害18例(56.2%)、胃肠功能障碍24例(50%),心血管循环障碍15例(46.8%),肝损害8例(25%),肾损害96例(18.7%),胰性脑病4例(12.5%)。其中以肺损害最早,最多见。全组病例均给予早期积极内科综合治疗。除2例因胰性猝死,2例因入院时已属MSOF晚期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MODS及MSOF与预后密切相关。及早诊断SAP,及早综合干预是有效防治MODS向MSOF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李学军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1):845-847
多器官功能障碍 (MODS)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脏器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失常以至衰竭的临床综合征[1] ,多由于严重感染、创伤、出血或大手术后 ,同时或相继发生心、肺、脑、肾和肝、胃、肠 ,以及血液等脏器的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是疾病的严重过程 ,发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我院曾相继抢救成功 4个以上脏器障碍的MODS 6例 ,护理工作在抢救过程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抢救MODS患者监护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MODS 6例中男 4例 ,女 2例 ,15~ 78岁 ,累及系统包括循环、呼吸、内分泌、神经等系统 ,累及脏器有脑、肝、肾、心脏等。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诊治过程及预后状况。结果:40例COPD患者中并发MODS以并发呼吸衰竭的例数最多,占82.5%,此外伴发心力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的患者也较常见,分别占42.5%和37.5%;40例COPD并发MODS患者中,死亡13例,占32.5%,其死亡率与器官衰竭的个数有关。结论:对于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抢救,早期应用抗生素以及其它救治措施,防止MODS的发生,患者一旦出现MODS,要针对病情进行救治,以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目的 研究大黄对危重病患者MODS的防治效果。方法  10 90例ICU患者 ,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是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外科急腹症、化学和物理因素损伤等所致脓毒症。 6 37例患者列入大黄预防治疗组 ,非大黄预防治疗组 4 5 3例。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中毒性肠麻痹和MODS的发生率。结果 大黄预防组 6 37例患者中 ,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5 7例 ,中毒性肠麻痹 4 3例 ,MODS 5 8例 ;而非大黄预防治疗组中 ,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86例 ,中毒性肠麻痹 91例 ,MODS 95例 ,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 0 0 5 ) ;大黄预防组中 337例进行肠内营养 ,并发MODS 15例 ;而非大黄预防组中 178例进行肠内营养 ,并发MODS 2 3例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0 5 )。大黄预防组中肠内配合肠外营养 179例 ,并发MODS 10例、肠外营养 98例 ,并发MODS 15例 ;而非大黄预防组中肠内配合肠外营养 12 7例 ,并发MODS 19例、肠外营养 117例 ,并发MODS 32例 ,大黄预防组和非预防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肠外营养患者MODS的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和肠内配合肠外营养的患者 (P <0 0 5 ) ;无营养支持的患者MODS的发生率最高。治疗研究显示累及四个以上脏器MODS患者中 ,伴胃肠功能衰竭患者经大黄治疗后其存活率达 5 2 6 % ,显著高于非  相似文献   

11.
重度颅脑外伤并发MODS的临床救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机制与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0年来我院NICU中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并发MODS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97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出现MODS43例(发生率为21.83%),其中死亡28例(病死率65.12%);发生肺功能障碍28例(发生率65.12%)。此外,广泛脑实质的损伤、脑疝的发生,入院时的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是发生MODS的危险因素;脑干与下丘脑的损害是MODS发生的始动因素。结论:及时有效地缓解颅高压,恢复脑干功能是治疗的首要问题;而肺部并发症的合理治疗是控制MODS的重要环节;综合救治策略仍然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2.
重度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提高对重度创伤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认识。方法:分析了355例SIRS和128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分的MODS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应至少符合修订后2项或2项以上SIRS标准(包括发热、体温过低、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或白细胞计数异常);MODS则符合各器官功能障碍标准,而且符合机体遭受打击24小时后序贯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结果:355例患者中符合修订后SIRS 2项标准者127例(35.8%),3项者136例(38.3%),4项者92例(25.9%)。死亡116例(32.7%),其中死于MODS者83例(71.6%)。符合SIRS2项标准者死亡12例(9.4%),3项者残废3例(16.9%),4项者死亡48例(52.2%),SIRS2、3项与4项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83例死亡的MODS患者中,死于2个脏器障碍者16例(34.0%),3个者25例(69.4%),4个者30例(90.9%),≥5个者12例全部死亡(100.0%)。死于非MODS者33例(28.4%)。结论:重度创伤后,创伤后休克、感染及创伤后免疫功能障碍均可引发SIRS,严重者可导致MODS,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混合型对抗反应综合征对维持机体的内环境平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诊成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急诊科收治的86例成人MODS患者,回顾性研究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28 d死亡情况,并分析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就诊原因以重症肺炎(24.42%)和重症胰腺炎(17.44%)较多,受累器官系统数量>3个的患者占47.67%。患者入院时以代谢性酸中毒和心、肝、肾、凝血等靶器官损害为主要特征。入院28 d内29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33.72%。急诊成人MODS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与受累器官系统数量、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乳酸(lactic acid,LAC)水平、氨基氮端前体脑钠肽(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急诊成人MODS患者具有特异性的临床特征,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肝功能指标、酸中毒程度和相关靶器官损害指标,及时纠正组织灌注不足和缺氧状态,监测靶器官损害指标并做好重要器官功能支持,努力减少受累器官组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急性中毒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55例急性中毒患者,其中76例伴MODS。结果:76例伴MODS中,死亡17例,病死率22.4%。发生2、3、4、5或5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者病死率分别为3.7%、12.0%、44.4%、83.3%。受累器官个数在死亡组和存活组的比较差异显著(X~2=99.81,P<0.005)。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脑(97.4%)、呼吸(94.7%)、循环(92.1%)、肝脏(55.3%)、肾脏(52.6%)、胃肠道(42.1%)、血液(31.6%)。各器官衰竭的构成比:呼衰47.1%、心衰29.4%、脑衰17.6%、肾衰5.9%。结论:不同中毒致MODS的病死率不同,且随器官障碍数目的增加而升高;不同中毒致MODS其器官障碍顺序不同,直接死亡原因也不同,这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诊断和干预可能发生的器官功能障碍,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过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过程、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对一个综合性ICU中连续发生的110例MODS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6%的患者表现为单相速发型,76.4%为双相迟发型(P<0.01)。全部患者都发生了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两种类型MODS的病死率分别为30.8%和44.1%(P>0.05),总病死率40.9%。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全身性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发生率、人均受累脏器个数及受累脏器功能分期均有显著差异。结论:MODS发病过程表现为两种类型,以双相迟发型为多。两种类型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全身性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受累脏器个数及功能失常的程度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急性中毒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中毒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后各脏器受累情况及防治。方法:对37例各种急性中毒合并MODS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37例MODS,死亡9例,死亡率24.3%。其中2个脏器功能不全死亡率9.5%,3个脏器功能不全死亡率36.4%,4个或4个以上脏器功能不全死亡率60.0%。功能不全脏器发生顺序:肺(86.5%)、脑(78.4%)、肾脏(67.6%)、肝脏(51.4%)、胃肠道(45.9%)、心脏(37.8%)、血液(24.3%)。结论:急性中毒合并MODS的死亡率随着功能不全脏器数目的增加而升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一种创伤感染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复制符合临床特征且简便易行的创伤感染双相打击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6月龄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03.5±11.4)g.随机分为单纯创伤组(T组)和创伤感染序贯致MODS组(M组).钳夹大鼠肢体造成多发性闭合型骨折和广泛性软组织挫伤,M组12 h后致背部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并创面涂布绿脓杆菌.分别于创伤前以及创伤后24、48、96和120 h观察动物活动和创面情况,测定体重、体温、心率,并检测各时间点大鼠血浆及肝脏内毒素水平以及心、肝、肾、脑、小肠的功能变化,全身炎症反应发生率、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同时对重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M组大鼠创伤48 h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的最高值均显著高于伤前自身对照值(P均<0.05),且与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8 h后病理变化明显,大鼠处于若干脏器功能衰竭早期伴若干脏器功能受损期;内毒素水平在伤后96 h增至峰值,达到基础值的8.36倍;伤后96 h内毒素水平与脏器功能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927 2),MODS发生率为86%,死亡率30%;伤后120 h,MODS发生率为100%,死亡率50%.结论 本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临床创伤继发感染后发展为MODS的过程,感染过程符合临床经过,内毒素释放稳定,机体反应充分,是用于创伤导致MODS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研究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