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桂琴 《天津医药》2000,28(4):241-242
急性脑血管病由于脑循环障碍.对于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可引起心脏活动的改变,并且影响到脑血管病的疗程,有可能成为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临床上称为脑心综合征。现将我院收治的18例心电图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演变过程的脑心综合征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象为我院1995~1999年住院患者。18例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7~79岁,平均59.5岁。其中脑出血并发AMI13例,占同期356例脑出血病人的3.6%;脑梗死并发AMI5例,占同期708例脑梗死病人的0.7%。两种脑血管病发生AMI的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2.36.P<0.01)。脑出血包括丘脑出血3例,壳核出血8例,脑干出血2例;破入脑室者8例。出血量计算公式采用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2002年2月 ̄2004年10月收治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 M I)患者42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2例,均为2002年2月 ̄200年10月住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诊断标准:糖尿病按1995年WHO标准诊断;AMI的诊断条件为持续而严重的心绞痛或以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者,心电图有AMI的典型改变及衍变过程,血清心肌酶异常升高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其中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75岁,平均58.6岁。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占11.9%,心绞痛14例,占33.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本次共选取8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有意识障碍并发的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与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肾损害、肝脏损伤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仅部分病例有呕吐、恶心症状。结论分析急性脑血管并发意识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临床救治效果,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曾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2-203
目的探究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发病原因与治疗和预后之间的影响,研究其医学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这两年内收治的急性脑血管并发意识障碍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饮食指导这些特殊护理。然后收集其临床资料,研究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发病情况和意识发生障碍时对大脑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意识障碍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预后情况也不容乐观,可以作为一项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有效依据。结论将意识障碍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可以帮助提高医师的诊断质量。特殊护理对有效治疗疾病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降低了复发概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并总结相关的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治疗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及饮食等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调查显示,在对治疗组进行综合护理后,患者的病情明显改善,相比于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意识障碍看成早期诊断的依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质量。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对于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危重症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40例危重症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危重症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结果患者心力衰竭、感染以及缺氧都有可能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早期出现漏诊,会进一步提升病死率。结论危重症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上比较常见,因此临床医师必须要进一步加强重视,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比35例老年AMI与46例非老年AMI在首发症状、心肌梗死的部位、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区别,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老年AMI组胸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无胸痛时,心力衰竭、胸闷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中心力衰竭、急性脑血管意外、肺内感染、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发生胸痛者较少,无胸痛时易发生心力衰竭和胸闷,心力衰竭、肺内感染、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冠状动脉病变引起严重而持久的心肌缺血与部分心肌坏死,临床常表现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电图出现缺血、损伤和坏死的系列特征性改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房颤)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近年来已逐渐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本就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AMI并发房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4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以便指导医生诊断与治疗,为以后临床实践提供可靠参考。方法收集4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临床特点和相关治疗手段进行细致分析。结果 40例老年患者中,好转33例,好转率为82.5%;死亡7例,死亡率为17.5%。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者性别差异不显著,梗死部位以广泛前壁、下壁多见,首发症状多不典型,以无痛性心肌梗死多见,心律失常为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有所差异,注意分辨,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处理方法与并发症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老年组52例,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对照组52例,为同期住院非老年患者。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并存病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患者急性心梗临床疗效。结果老年组有效率、无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73.1%、17.3%和9.6%,有效率低于对照组的86.5%,病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14.1%,(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和伴发病的构成比及患病率亦具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积极谨慎防治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剑宏  吴宇飞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915-1916
妊娠合并急性脑血管意外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它与普通血管原因引起的脑卒中相比有其疾病的特异性。为了观察研究这类疾病的临床特点.对妊娠合并急性脑血管意外5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5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4例60岁以上老年人AMI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0岁以上老年女性AMI患者发病率明显增多,无痛性心肌梗死明显增多,并发症、病死率明显增多。以急性左心力衰竭竭为超症状的60岁以上老年组明显增多,而梗死范围、死亡原因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60岁以上老年无痛性AMI多见,病情严重程度高,并发症发生率高,而性别对AMI的发生和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逐年升高,由于老年人AMI症状不典型,发病率高,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AMI的临床特点,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现对本院近10年(1992年-2002年)住院的30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情况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 1991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收住我院的 15 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资料。就其老年性AMI特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根据 1979年WHO分布的AMI诊断标准[1] 。本组病例男 97例 (6 5 % ) ,女 5 3例 (35 % )。年龄 6 0~ 86岁 ,平均 6 6岁 ,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晚 5~ 8年。梗死部位以前壁最多 ,其次为下壁。有典型症状者 96例 (6 4 % ) ,非典型症状及无症状者 5 4例 (36 % )。有吸烟史 82例 (5 4 7% ) ,高血压 6 2例 (4 1 3% ) ,高脂血症 6 4例 (4 2 7% ) ,有冠心病家族史者 32例 (2 1 3% ) ,糖尿病 18例…  相似文献   

16.
刘志江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0):1497-1498
目的: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青年AMI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A-MI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发病前多有诱发因素.结论:青年AMI患者临床表现典型,冠心病危险因素多,并发症少,预后好,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郏县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分为老年组(观察组)50例和中青年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发病的临床异同点。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变化快,易死亡,并发症较多,牵涉多个系统的病理生理。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突然,症状隐匿,临床上我们应加以警惕,密切监测,防治结合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38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临床病情采取综合诊措施,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 38例患者经综合性的诊治后,12例治愈,24例有效,2例无效,临床有效治愈率达94.73%。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病情特殊,区别对待综合治疗的诊治措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宋玲 《云南医药》2007,28(3):283-284
近年来,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老年心梗)病例有所增多。现对本院3年来住院30例老年心梗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4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老年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42例作为参考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心绞痛或消化道等临床症状、并发症、病情恶化死亡情况以及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呼吸困难、出汗、双肺啰音、恶心呕吐以及心悸等各项临床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非典型心绞痛、肺部感染等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恶化死亡率为52.4%,参考组恶化死亡率为1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各项左心功能指标水平与参考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恶化死亡率均较高,左心功能受损严重,患者需及时接受临床有效措施治疗,以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