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2~4期未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并探讨其对肾功能进展的影响.方法 对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门诊的138例CKD 2~4期患者规律随访2年并定期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及血肌酐测量,同时记录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比较CKD 2~4期患者生活质量差异.将138例患者根据肾功能进展情况分为肾功能进展组与肾功能无进展组,比较2组基本情况及生活质量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CKD 2~4期患者生活质量10个维度得分比较,CKD 4期组均较CKD 3期组、CKD 2期组低,且在症状影响、肾病影响、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精力、体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肾功能进展组与肾功能无进展组比较,肾功能进展组体质量指数低于肾功能无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10个维度中,肾功能进展组得分低于肾功能无进展组,在症状影响、肾病影响、肾病负担、身体功能、情感状况、社会情感、精力、体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功能进展危险因素分析,体质量指数、症状影响、身体功能、情感状况为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 CKD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降低,且肾功能进展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中症状影响、身体功能及情感状况是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提示CK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加速病情进展的恶性循环,关注其生活质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共识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营养素代谢失调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表现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CKD营养治疗一直受到各国肾脏病学家和营养学家的高度重视。这主要由于该疗法在改善CKD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CKD进展及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均有其良好效果。当然,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疾病运动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康复治疗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脂质代谢异常方面的有效性已得到普遍认识。但是,运动对于这些疾患的肾功能障碍的进展以及相关因素却不是很明了。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仍然存在很多争论。长期以来对肾疾病患者一律倾向于限制其运动,这是因为急性运动会导致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肾疾病患者的肾病变进一步恶化,而且剧烈运动造成肾功能低下的临床病例确实存在。但是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运动训练对改善慢性肾疾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贫血有一定的好处,而且还能增加这些患者的最大耗氧量(VO2max),增强体力,提高其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欧洲的一些肾脏科专家提出应该将运动训练作为慢性肾脏疾病及透析患者的常规治疗的一部分。本文就运动对肾功能的影响,以及慢性肾疾病的运动康复治疗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组因多种原因导致肾功能损伤的慢性疾病群,可增加患者终末期肾病、死亡的发生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性功能状态是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研究发现,约有20%~80%的CKD患者合并性功能障碍[2],但由于社会观念等原因,性功能障碍在CKD患者的临床诊疗中常常被忽视,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3...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进展至终末期常并发多种代谢紊乱。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 PEW)是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老年患者和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CKD患者,由于脂肪和肌肉的丢失,肾功能衰竭速度加快,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明显增加。PEW发病机制复杂,核心环节涉及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代谢失衡,除了与食欲下降、蛋白质及能量摄入不足以外,胰岛素抵抗、炎症、内分泌激素及代谢性酸中毒等所导致的高代谢状态均可促进蛋白质降解。另外,运动减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也可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进一步导致PEW,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因此,及早干预并改善CKD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睡眠障碍不仅对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同时会增加慢性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睡眠障碍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普遍存在。睡眠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与肾脏疾病本身有关,而且与治疗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睡眠障碍与慢性肾脏病(CKD)之间复杂且动态的关系目前仍很少研究。本文综述了CKD患者常见睡眠障碍的相关病理及临床表现,包括睡眠呼吸暂停、失眠、过度嗜睡、不宁腿综合征与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旨在尽早引起临床医生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睡眠状态的关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出现白天过度嗜睡(EDS)的临床特征,并评估肾功能对PD患者EDS的影响。 方法将60例PD合并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KD分期,利用相关量表[爱波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等]评估不同肾功能状态PD患者临床特征,探讨肾功能对PD患者EDS的影响。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PD患者EDS的相关因素,以确定影响EDS的预测因素。 结果PD合并CKD患者白天过度嗜睡各组的人口学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CKD的PD患者发生EDS率为51.7%。随着患者肾功能下降,ESS评分(F=4.578,P=0.001)、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F=3.399,P=0.025)、统一PD评定量表Ⅲ(UPDRSⅢ)评分(F=3.745,P=0.015)、统一PD评定量表II(UPDRSII)评分(F=3.244,P=0.030)逐渐升高;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时间逐渐缩短(F=5.672,P=0.001)、每日服用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用量逐渐减少(F=5.785,P=0.001),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均变差。LED剂量与EDS呈正相关,肾功能与EDS呈负相关。 结论合并CKD的PD患者伴发EDS常见,其原因不仅与疾病本身的病理改变、睡眠中枢调节机制紊乱有关,也与夜间睡眠质量差和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应用有关。CKD可能是PD患者发生ED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及迁延难愈等特点。随着肾功能逐渐下降,尤其CKD3期开始,患者常出现纳差、心衰、营养不良、肾性骨病等多种并发症,不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和躯体伤害,也易造成疲乏及睡眠障碍~([1])。疲乏与睡眠障碍又可导致CK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与CKD进展至透析,甚至死亡密切相关~([2,3])。睡眠障碍和疲乏的发生也呈正相关,改善睡眠质量是缓解疲乏的重要措施~([4])。目前西医对疲乏和睡眠障碍的治疗局限于对症施治,长期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怡肾丸对慢性肾衰竭(CKD2~4期)临床治疗的回顾性研究,评价怡肾丸治疗慢性肾衰竭(CKD2~4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2012年6月~2014年3月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及门诊接受怡肾丸治疗的慢性肾衰竭(CKD2~4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怡肾丸组与对照组治疗慢性肾衰竭(CKD2~4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指标及安全性。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西医疗效评定、肾功能及血红蛋白的影响比较中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分别组间比较中,发现怡肾丸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西医疗效、肾功能及血红蛋白的影响中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怡肾丸可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CKD3~4期)进展,同时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病(CKD)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目前大多数肾脏病难以根治,因此对于CKD的治疗目标应该定位在控制并发症和延缓疾病进展,避免进入尿毒症期。而西医治疗往往因其不可耐受或有着不可预测的副作用而成为瓶颈。随着中医在治疗CKD方法上的深入研究,在保护CKD患者肾功能,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上显示着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据估计,在美国约1/10的成年人可能有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晚期CKD患者常有类似的症状,包括疲劳、睡眠质量差,抑郁和整体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较差,与依赖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相似。此外,CKD患者通常有身体功能差、体质虚弱、容易摔倒和住院,导致预后不良。运动干预有可能改善这些CKD患者的预后。虽然有大量的研究评估运动对ESRD患者预后的影响,然而很少有研究去评估运动对非透析患者的影响,而且前者的观察人群较小、结果不一、时间较短。此外,也就是最近才将非透析患者作为临床上一  相似文献   

12.
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有助于提高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但LVAD植入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仍低于心脏移植。LVAD植入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原因包括:患者不适症状、手术并发症、再住院率较高、体力活动限制以及负面心理情绪等。心脏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运动能力、降低再住院风险等,有助于提高LVAD植入患者的生活质量。LVAD植入患者的运动处方包括有氧耐力训练、步行训练、轻~中度阻力训练、体操训练等,运动训练强度应控制在第一通气阈值(无氧阈)、50%的峰值耗氧量或自我劳累程度Borg量表12~14分水平。目前LVAD植入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的安全性已得到充分证实。  相似文献   

13.
准确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litration rate,GFR)可以帮助临床医生精确评估患者肾功能,避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误判和漏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CKD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本文就近几年来国际及国内权威的GFR计算公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2002年美国肾脏基金会组织在慢性肾脏病及透析临床实践指南(K/DOQI)中首次提出了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定义和分期~([1])。据调查,我国目前约有1亿不同分期的CKD患者,成年人群中的CKD患病率约为11.8%~13.0%~([2-3])。CKD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关于其药物治疗也日趋成熟。近年来研究发现,运动疗法亦可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体能等。运动疗法即通过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来改善患者的躯体、生理及心理等功能障碍。而CKD患者由于蛋白尿、  相似文献   

15.
47例老年慢性肾脏病合并急性肾损伤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出sease,CKD)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难题之一,近年来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CKD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renalinjure,AKI)是指患者在原有CKD基础上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短期内肾功能迅速恶化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观察发现老年CKD合并AKI患者的危险因素较多,且病情较重,如果早期不积极干预治疗,则预后极差。本文拟回顾性分析我院老年CKD合并AKI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为老年CKD合并AKI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FGF-23及Klotho水平与肾功能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及90例CKD1~5期的患者(CKD组),其中CKD组根据肾功能下降情况分为肾功能恶化组及肾功能稳定组;采用EHSA法测定血清FGF-23及Klotho水平,分析FGF-23及Klotho水平变化与肾功能进展的关系.结果 CKD组血清FGF-23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Klotho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肾功能进展,这种变化越明显;肾功能恶化组FGF-23明显高于肾功能稳定组,而血清Klotho明显低于肾功能稳定组;相关分析显示,FGF-23与Klotho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CKD患者血清FGF-23水平明显升高,血清KLotho明显降低,与肾功能进展有关,可作为CKD患者肾功能恶化及不良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仲伟莹 《护理学杂志》2024,39(2):101-104
目的 探讨基于周围神经病变的运动模式(Exercise for Peripheral Neuropathy, EPN)改良版肢体运动训练对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及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运动训练,干预组进行EPN改良版肢体运动训练,持续4周。干预前后对两组生活质量、神经病变严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共59例患者(干预组31例,对照组28例)完成研究。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得分(107.23±12.21)分,周围神经病变严重程度得分[7.00(7.00,9.00)]分,对照组分别为(95.04±15.11)分、[9.00(9.00,10.0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EPN改良版肢体运动训练能提高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其周围神经病变情况,且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一体化治疗(integrated therapy)是指针对病因合理治疗、及时防治合并症和适时开始肾脏替代治疗,以最大限度延缓肾功能的进展,改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的临床方法。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CRF已成为常见的疾病。研究资料显示,大于70岁的老年人口中有1/3患有3期以上的慢性肾脏病(CK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mBNP)在评价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测定患者血清肌酐、BNP、NT-proBNP浓度,按照我国改良的肾脏病膳食改善试验(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依据2003版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K/DOQI)指南标准将120例患者分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4、5(未透析)期三组进行比较;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NYHAⅠ、Ⅱ、Ⅲ、Ⅳ四组进行比较。比较同一肾功能水平下不同心功能水平患者BNP及NT-proBNP的浓度差异,同一心功能水平下不同肾功能水平患者BNP及NT-proBNP的浓度差异。结果同一肾功能分期血BNP及NT-proBNP浓度随着NYHA分级升高逐渐升高,各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同一NYHA分级、不同CKD分期BN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NYHA分级,NYHAⅠ、Ⅱ、Ⅲ级时CKD 4期与CKD 3期的NT-pro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 5期与CKD 4期、CKD 3期比较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P0.05)NYHAⅣ级时,NT-proBNP浓度在CKD 3期、4期、5期的浓度分别为(2 5540.00±4 537.30)μg/L、(25 820.00±3 636.18)μg/L、(26 208.00±3 920.68)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可作为CKD 3、CKD 4及CKD 5(未透析)期患者判断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指标。NT-proBNP受肾功能影响较大,对CKD 3及CKD 4期患者在考虑肾功能的前提下可评价心功能状态,但对于CKD 5期患者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20.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方法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出院前对两组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并进行健康指导,午预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戒烟、心理支持、运动训练、营养指导等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厦量、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临床症状及生命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延缓其肺功能下降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