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SWI及DWI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低-中危组及高-极高危组,同时收集同期4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共80例。2组均行MRI颅脑常规序列、DWI及SWI检查。对SWI及DWI显示CMBs的阳性率及CMBs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组中26例发现CMBs病灶,对照组为6例;高血压组CMBs病灶轻、中、重度均可见,对照组阳性患者中仅见轻度CMBs病灶;CMBs主要位于双侧基底节区及皮质-皮质下区。无论是对照组、低-中危组还是高-极高危组,SWI与DWI显示CMBs阳性率及CMBs数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高-极高危组、低-中危组与高-极高危组CMBs阳性率及CMBs数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WI显示高血压患者CMBs优于DWI,当高血压患者怀疑CMBs时,SWI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高危人群的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与初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史、近期感染、吸烟史)、辅助检查、预后与转归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复发组在原发性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史、吸烟、饮酒、近期感染等均较初发组高。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复发组也高于初发组。复发组治愈、好转率低,无效及死亡率均高于初发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近期感染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性脑梗死治愈、好转率低,无效及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次脑损伤高危因素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其发病后是否合并常见二次脑损伤高危因素分成2组,A组:发病后出现高危因素;B组:发病后未出现高危因素。按ADL标准在发病之后1个月进行结果评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恢复良好率。结果A组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恢复良好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低血压、低氧血症、高热及电解质紊乱为常见二次脑损伤高危因素,严重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脉压(PP)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30例的脉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组患者脉压、左心室肥厚、CVD发生率高,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明显增高,与原发性高血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脉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和血粘度增高可能与IGR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和发展有关。有助于指导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5.
观察科素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按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相对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科素亚50mg,1次/d,共4周。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组治疗前后均测定空腹静脉血糖、胰岛素及C肽,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组存在胰岛素抵抗,服科素亚4周胰岛素抵抗即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动态脉压、昼夜血压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1)对684例观察对象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其中血压正常组312例,单纯血压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组145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组227例,对比分析24小时动态脉压监测各指标。(2)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的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节律,依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其分为两组,夜间下降率小于10%为非杓型组,大于或等于10%为杓型组。结果 (1)伴靶器官损害组白昼舒张压、夜间舒张压低于原发性高血压组(P<0.01);(2)随高血压患者病变程度的加重,脉压也随之增大(P<0.01),依次为伴靶器官损害组、原发性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3)靶器官损害组大多为非杓型血压节律,与原发性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1)动态脉压的变化可以反映高血压患者病变程度,舒张压低及动态脉压增大是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患者动态脉压变化特点之一。(2)非杓型血压节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较杓型血压节律者的靶器官损害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PP)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5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按年龄分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组,老年健康组与中青年健康组,对各组的动态脉压(PP)、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比较。结果(1)在不考虑年龄的情况下,原发性高血压组动态PP,SBP,DB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无论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还是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组,动态PP,SBP,DBP水平均显著高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3)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动态PP显著高于中青年高血压组,两组间动态SBP比较无明显差异,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动态DBP显著低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组。(4)老年健康对照组与中青年健康对照组比较,动态PP水平显著增高;SBP水平无明显差异;DBP水平显著下降。结论动态PP水平随增龄而增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健康对照组动态PP水平增高主要与动态DBP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中青年病人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高血压常规护理方法,整体护理组患者则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前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不同护理方法后,整体护理组SP、D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中青年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从而大大减低了并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对促进原发性高血压中青年病人的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BPS)的关系。方法将6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24 h动态血压(ABPM)监测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所有受试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计算机上读出HRT的参数:震荡初始值(TO)及震荡斜率值(TS),并分析两组的参数值。结果晨峰组TO明显高于非晨峰组,TS明显低于非晨峰组(P<0.05)。结论 HRT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伴有血压晨峰患者的心源性损害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点。方法对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TCD超声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160例异常,占88.89%。2级和3级原发性高血压的脑血流异常率(分别为94.8%、100%)显著高于1级原发性高血压(77.6%,P均<0.01),2级和3级原发性高血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级原发性高血压组平均血流速度(VM)增快、VM减慢和血管搏动指数(PI)增高百分比(分别为83.1%、16.9%、5.1%)与2级和3级原发性高血压组(分别为41.8%、58.2%、24.0%和15.2%、84.8%、78.2%)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2级原发性高血压组与3级原发性高血压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TCD能较灵敏地反映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的病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对 3 3例绝经 1年以上妇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A组 )、2 1例绝经 1年以上无高血压健康妇女 (B组 )的血清雌二醇 (E2 )、孕酮 (P)、睾酮(T)、血浆葡萄糖 (G)、血浆胰岛素 (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进行检测。结果 A组E2 水平较B组明显降低 ,P水平显著增高。相关分析发现 ,E2 与INS呈显著负相关 ,而E2 与ISI呈显著正相关 ;P与INS呈显著正相关 ,与ISI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严重的性激素失调 ,且与胰岛素抵抗并存 ,可能参与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33例绝经1年以上妇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组),21例绝经1年以上无高血压健康妇女(B组)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血浆葡萄糖(G),血浆胰岛素(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进行检测。结果:A组E2水平较B组明显降低,P水平显著增高,相关分析发现,E2与INS呈显著负相关,而E2与ISI呈显著正相关,P与INS呈显著正相关,与ISI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严重的性激素失调,且与胰岛素抵抗并存,可能参与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浆Ghrelin的因素。方法 放免法测定 39例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前后的Ghrelin ,并根据血压分为有高血压组及无高血压组 ,同 2 5例正常人及 3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Ghrelin水平较正常人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明显增高 (P <0 0 5 ) ,透析后显著下降 (P <0 0 0 1)。高血压组患者较原发性高血压组也明显升高 (P <0 0 0 1) ,而Ghrelin与血压、体重指数无明显相关性 ,透析后Ghrelin下降水平与脱水量明显相关 (r =0 4 11,P <0 0 1)。结论 肾脏是Ghrelin的重要代谢场所 ,与水代谢平衡有明显关系 ,与血压、体重指数则无明显关系 ,血液透析可以显著降低Ghrelin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睡眠呼吸障碍(SAS)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化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005—2006年在我科住院诊治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患者配戴手握式脉搏血氧仪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选择老年SAS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30例、单纯SAS患者血压正常组30例、无SAS的高血压患者组20例为研究对象。结果三组患者呼吸紊乱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睡前、晨起收缩压、舒张压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晨起血压较睡前血压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睡眠呼吸紊乱和低氧血症是引起SAS患者高血压形成的重要因素,SAS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整体水平较高,晨起舒张压升高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动态血压负荷(BPL)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收缩功能减退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将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心功能减退组及心功能正常组,比较临床资料及BPL值。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高血压组患者24h,白昼及夜间BP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高血压患者中,心功能减退组24h,白昼及夜间BPL均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P〈0.05)。BPL≥60%时,预测左室收缩功能减退阳性预测值74.62%,阴性预测值70.15%。结论:动态BPL能够较特异地预测高血压左室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6.
磁敏感成像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SWI)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以及对临床利用溶栓药物治疗脑梗死可能出现的脑出血等潜在危险的预见性。方法: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常规T1WI及T2WI检查,根据是否存在脑梗死或腔隙脑梗死分为存在基础病变的高危组(44例)和无基础病变的对照组(22例)。分析两组患者SWI序列显示脑微出血灶的阳性率。结果:所有受检者SWI显示满意。统计分析两组病例在SWI序列中脑微出血灶的个数以及病灶出现的部位。22例对照组中,SWI阳性者为3例。44例高危组中,阳性者为21例。24例阳性患者中,微出血灶出现在基底节区15例,出现在枕、顶、颞、额叶皮层共9例。结论:SWI在检出脑微出血灶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对于存在脑梗死等基础病变的高血压患者,SWI显示脑微出血灶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可为临床应用溶栓药治疗脑梗死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并高脂血症中青年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并高脂血症中青年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并追踪观察,6个月后对两组进行分析比较。发生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心律失常、严重糖尿病、重度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脑出血为治疗失败。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并高脂血症中青年患者通过综合治疗能减低血脂,从而降低血压,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高血压患者血浆中神经降压素和神经肽Y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长青  张雪峰 《武警医学》1999,10(10):559-561
目的 测定生活在牧区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的NT和NPY ;探讨在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 1)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NT和NPY的浓度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 ;( 2 )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NPY的浓度比汉族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高 (P <0 0 5 ) ,但NT的差别不显著。结论 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可能不同于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血浆中NPY的浓度增加可能是蒙古族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金水宝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用金水宝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对照组28例单用贝那普利片治疗。结果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与对照组比较有改善。结论金水宝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尿蛋白及肾功能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0.
张振文  马洪杰  赵秀芳  沈权 《武警医学》2011,22(8):649-651,654
 目的 了解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特点,分析与其相关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断以及预防痛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例初诊的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方式、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原发性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95例中,男性占97.4% (190/195),发病高峰在40~60岁(54.9%,107/195).最常见的首发部位为第一跖趾关节,占86.2% (168/195).单因素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1)原发性痛风的发生与高嘌呤饮食相关,与吸烟、饮酒无关,若患者生活中既饮酒又吸烟,痛风发生的危险性将明显增高;(2)高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为原发性痛风的高危因素;(3)血脂组中:除载脂蛋白A(Apo -A)外,其余指标均与原发性痛风相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浓度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浓度的降低为痛风发病的高危因素.血清尿酸清除分数( FEuA)降低是痛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老年男性原发性痛风的发病率较高,原发性痛风的危险因素包括:高嘌呤饮食,饮酒合并吸烟,高BMI、高血压、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高血脂等.中国人存在多种原发痛风的危险因素,应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