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泌尿系感染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前列腺疾病,肾、膀胱、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盂肾炎,乳糜尿,尿道炎,聘胱炎等,属于下焦湿热之证。在急性感染时,尿道炎、膀耽炎及肾盂肾炎三者常同时存在,但也有分别出现者。祖国医学认为,其病除“热”之外,尚有“湿”邪,即所谓“湿热下注”。膀胱湿热蕴结、肾失开阖、水道不利,以致相继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腰酸等一系列症状, 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凡属下焦湿热实证,即选用自拟方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尿检阴性,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乌药辛温,行气散寒止痛。笔者在近年临床实践中,扩大其运用范围,以大剂量乌药为主,治疗泌尿系结石,每获良效,兹介绍如下: 例1 周某,男,24岁。间歇性反复发作肾绞痛伴血尿2个月,经服排石通淋等中药乏效,于1987年9月24日来我院就诊。证见右侧腰腹绞痛,痛向膀胱放散,时引及右侧睾丸牵拉痛,右肾区叩击痛明显,伴有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间有血尿,舌暗红,苔黄微腻,脉弦细。小便常规:蛋白+,白细胞0~4,红细胞++++,B超:右肾上盂内见一约0.5cm×0.8cm强光点,下方伴声影,提示“右肾结石”。证属湿热下注,砂石结聚,治宜清热利湿,  相似文献   

3.
叶景华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莉珍 《中医杂志》1997,38(11):656-657
慢性肾病长期反复血尿,是临床中比较顽固的病症。尽管国内外医学界对之进行广泛的研究,然而迄今尚无特殊疗法。沪上名医叶景华主任医师诊治肾性血尿积累了丰富经验,治法用药具有与众不同特色,疗效尚满意,现总结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探讨叶师认为,肾病血尿有两种情况:一是热蓄肾与膀胱,迫血妄行而血尿,但有实热与虚热之  相似文献   

4.
中药外敷治疗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平  张培瑜  翟宇强 《陕西中医》2004,25(10):899-900
目的 :尝试并研究中药敷脐方法预防及辅助治疗术后膀胱痉挛。方法 :自拟中药方(香附、元胡、小蓟、艾叶、没药、乳香 )研粉调糊熨敷于术后患者脐部 ,分别观察预防及辅助治疗膀胱痉挛的疗效 ,并分别做对照试验。结果 :术后患者即刻中药敷脐 ,膀胱痉挛发生率为 4.88% ,低于对照组 1 9.45 % ,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已发生膀胱痉挛者配合传统治疗同时中药敷脐 ,痉挛缓解率为 65 .79% ,与对照组之缓解率 2 5 .0 0 %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中药敷脐能有效预防及缓解术后膀胱痉挛 ,且有操作简便 ,作用快 ,副作用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肾痈(肾周围脓肿)是指肾被膜外肾周围脂肪囊内的脓肿,往往出现持续性高热,是临床急危重病之一,若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并发严重的腹膜炎、脓胸、膈下脓肿,甚至危及生命。我院外科,从1976年3月至1987年3月,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方法治疗肾周围脓肿38例,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晓阳  夏进 《陕西中医》2008,29(4):468-469
目的:探讨运用"通法"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方法:参阅经典著作相关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是50岁以上男性人群常见病,主要责之于膀胱,治疗应立足于膀胱气化功能,着眼于"通",以补益脾肾,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祛湿诸法通利小便。  相似文献   

7.
泌尿系结石属祖国医学的砂淋、石淋范畴,临床以尿中时夹砂石、小便滞涩不畅,或尿不能卒出、窘迫难忍,或尿时中断,或腰痛如绞、牵引少腹、尿中带血为主要症状。1 泌尿系结石的病因病机 对泌尿系结石(石淋)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隋·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说“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并指出“石淋者,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  相似文献   

8.
造精为男性性功能障碍常见病症之一,其名出自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前人多责肾之封藏失职所致,所谓“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故对其论治每以固涩为法。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根据遗精的病因复杂,且其症多虚实挟杂,故治疗时每以通因通用为法,用之临床颇有效验,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车前子止咳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前子系车前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的种子,其性味甘,微寒,入肺、膀胱、小肠、肾、肝诸经,有利水通淋,清热明目,祛痰止咳之功。由于历代本草学将其列入利水通淋药,故对其化痰止咳之功知鲜用少。1992年以来,笔者常用本品为主治疗咳嗽,不论寒热虚实,内伤外感,均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刘蔚霞 《中医研究》2011,24(9):56-57
血崩又称崩中或经崩,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病症、病因多端,每多气血同病,累及多脏,其中先天藏精之肾与后天生化之源脾胃是病机关键所在。2007年4月—2010年2月,笔者采用举元煎加减治疗围绝经期血崩30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第六章肾病脉证辨治肾病,指肾脏的疾病。肾病,其脉如石而沉,其候耳,其声呻,其臭腐,其味咸,其液唾,其养滑,其色黑,其神志。属足少阴经,与膀胱合,膀胱为府主表;肾为藏主里。肾气盛为志,有余则病,腹胀飧泄、体肿喘咳、汗出憎风、面目  相似文献   

12.
钱锐 《光明中医》2005,20(3):37-38
遗尿症是指夜晚睡觉后不知觉而小便自行排出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儿童较为多见 ,周嫦昆主任医师从医 30余年 ,学验俱丰 ,在辨治遗尿症方面颇有心得 ,现介绍如下 :1 责之膀胱开和失司 ,其本在肾督周师认为 ,《素问·宣明五气篇》有“不约为遗尿”之说 ,故任何类型的遗尿均为膀胱失约 ,开合失司所致。然肾主蛰 ,为封藏之本 ,与膀胱同在下焦 ,互为表里。《素问·逆调论》称 :“肾者水脏 ,主津液” ,全身津液代谢均依赖于肾的蒸腾气化。尿为津液代谢所生 ,贮于膀胱 ,膀胱气化受肾气所制 ,肾失封藏 ,气失固摄 ,则气化无权 ,夜间阳入阴分 ,膀胱…  相似文献   

13.
辨证分型治疗泌尿系结石10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学香  吴成山 《陕西中医》2005,26(12):1298-129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06例肾与输尿管及膀胱结石按中医辨证分为7个证型,分别按证施治用药。结果:总有效率为98.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标本兼顾,通淋排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一、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过不少论述,其中以隋·巢元方的“肾虚而膀胱热”尤为后世多数医家所宗奉。现令一般认为,本痛的病因病机主要有: 1.膀胱湿热:湿热蕴结下焦,是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湿热之邪可由感受外邪而来,或由内而生。感于外者,多因外阴不洁,秽浊之邪上犯膀胱;或由其他脏腑传入膀  相似文献   

15.
李发枝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成员、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专家组组长.自2004年以来,他长期深入艾滋病临床一线,对艾滋病相关病症的治疗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李发枝教授根据艾滋病的病因病机特点,从“脾为枢机,脾、肺、肾三脏亏虚”的基础病机辨证分析,注重健脾益气、补肺固卫,运用御寒汤加减治疗艾滋病气虚风寒证的感冒、头痛、咳嗽等,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张进军  陈之罡 《中医杂志》1995,36(11):675-676
神经原性膀胱是脊髓损伤(SCI)最常见的合并症,根据J Blandy分类法,可把SCI所造成的神经原性膀胱分为核上型、核及核下型两类。所谓核及核下型膀胱是指脊髓排尿中枢腰2~4及其以下水平受损所导致的膀胱平滑肌肌力低下,膀胱容量相对增大,膀胱压力降低的一类病症。这部分病人由于膀胱括约肌张力不  相似文献   

17.
从五苓散证的治疗反应看“气化出矣”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内经》这段经文文字简约,只说膀胱津液(当指水液),可经气化而出,却未点明从何道而出,以致后来注家有见仁见智的不同。如王冰认为“膀胱津液得气海之气旋化,  相似文献   

18.
黄连温胆汤出自清代陆子贤的《六因条辨》,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甘草、白茯苓、黄连、生姜组成,具有清热化痰和中之功。凡“痰热”所致的各种病症,均可通过加减使用此方。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以辨证论治为准则,灵活应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  相似文献   

19.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失眠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爱玲 《国医论坛》2004,19(3):24-24
血府逐瘀汤系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活血逐瘀法之代表方剂之一。后世医家用此方治疗各种瘀血病症及疑难杂症,每获良效。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此方治疗瘀血型失眠症68例,并与西药治疗的50例相对比,效果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补心肾化痰瘀治疗冠心病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晓华  王宜芳 《陕西中医》2006,27(11):1388-1390
目的:探讨补心肾,化痰瘀治疗冠心病的机理及方法。方法: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中医理论,对命题进行阐述发挥。结论:痰浊、瘀血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心脏气血的亏虚根本在于肾气的亏虚;补肾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方法,早期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防治冠心病的关键,具有补肾养心、活血化痰等功效的中药,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