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甘肃省兰州市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与血脂、血糖、谷丙转氨酶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12月在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及退休人员共2457人进行血尿酸(uA)检测,并对其中的179例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进行血脂、血糖、谷丙转氨酶测定,以了解其间的关系。结果兰州市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及退休人员不同性别之间高TC、高TG、高FPG、高ALT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3,1.23,0.43,0.43,P〉0.05);男性HUA增高者TG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0,P〈0.01);高尿酸血症组高Tc、高TO、高FPG、高ALT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3,31.2,18.67,6.14,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脂、高血糖、谷丙转氨酶增高密切相关,且甘油三酯较胆固醇增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金明林  黎明新 《山东医药》2007,47(19):144-144
对163例腹泻患儿采用金标法检测大便轮状病毒(RV)抗原,按照RV抗原检测结果分为RV阳性组与RV阴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PK)水平。发现RV阳性组ALT、AST水平明显高于RV阴性组,CPK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婴幼儿RV腹泻常伴有肝转氨酶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血尿酸(uA)、瘦素、脂联素水平,探讨其在高脂血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不同临床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336例,分为高胆固醇血症组(高TC组)、高甘油三酯血症组(高TG组)、混合型高脂血症组(混合组)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低HDL—C组)组;另选择正常对照组204人。检测各组患者的血尿酸、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并分析其在脂代谢中的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TG组、混合组及低HDL—C组UA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其中高TG组uA水平升高最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低HDL—C组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外(P〈0.05),其余各高脂血症组无论是血清瘦素水平,还是脂联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各组之间两两比较,高TG组瘦素水平低于低HDL—C组(P〈0.05),高TC组脂联素水平低于低HDL—C组(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存在尿酸代谢紊乱,可能与血清瘦素、脂联素共同参与有关。血清瘦素、脂联素将来有可能成为判定代谢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探讨血尿酸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160例,以血尿酸正常参考值440μmmol/L为分界点分为血尿酸升高组(74例)和血尿酸正常组(86例)。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纤维蛋白原(Fbg)采用ELISA方法测定,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LDL)和高密度胆固醇(HDL)。心绞痛诊断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及疾病发作时的心电图。结果尿酸升高组心绞痛的发生率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尿酸升高组的TG、LDL、CRP、Fbg水平均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而HDL低于尿酸正常组(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UA与TG、LDL、CRP、TNF-α、Fbg、Scr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结论血尿酸升高加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并诱发炎症因子的产生,与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高血压病发病的关系和可能机制。方法:入选NAFLD的患者125例(NAFLD组);体检正常者105例(正常对照组)。NAFLD组按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分为两个亚组:A组(ALT≥40IU/L)60例;B组(ALT〈40IU/L)65例。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BG)、血尿酸(SUA)、血脂、C反应蛋白(CRP)、血清ALT水平,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FLD组高血压病发病率、血清FBG、UA、CRP、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IMT明显增加,HDL—c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与B组相比,A组SUA[(360.2±118.3)umol/L比(420.8±111.3)umol/L]水平明显升高、IMT[(0.76±0.03)mm比(1.29±0.06)mm]明显增加(P均〈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ALT水平与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呈正相关(r=0.419、0.381,P〈0.05)。结论:①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高血压发病有关;其血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可能是促使高血压病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铭  周胜华  方臻飞  成威  吴旭斌 《心脏杂志》2006,18(6):659-660,663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及血脂代谢紊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方法收集所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27例,按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113例,单支病变组70例,双支病变组72例、多支病变组72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的血尿酸,脂蛋白(α)[Lp(α)],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尿酸水平在以上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上差异,而Lp(α),TG,TC,LDL高于正常对照组,多元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冠脉病变计分和血尿酸及TC无相关关系,LDL,HDL,apoB,TG,Lp(α)与冠心病显著相关,而TC与冠心病无独立相关。结论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无明显相关,而血脂及糖代谢紊乱与冠状动脉粥样病变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藏族人群血尿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以及他汀类药物对藏族高尿酸血症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方法:所有患者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连续12周。在服药前及治疗后12周采血测定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素氮(BUN),肌酐(Cr),转氨酶水平。B型超声测量IMT。结果:80名人选患者均有血TC及尿酸异常。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服药前TC.TG.LDL(β=0.145-0.189),HDL(β=-0.181)和UA(β=0.284)与IMT相关(P〈0.05~〈0.01)。阿托伐他汀降低TC水平33.8%,TG24.9%.LDL-C12.2%.而HDL-C虽有升高趋势,但不显著(P〉0.05)。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达12.6%。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阿托伐他汀降低血脂、血尿酸含量有效。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研究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及其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将41例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按其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20例和血尿酸正常组21例。检测两组的血脂、血清脂蛋白、白蛋白、葡萄糖、尿素、肌酐水平,分析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血脂水平,并分析影响尿酸水平的危险因素。结果 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高尿酸的发病率为48.78%。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脂蛋白a(Lipo-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高TG水平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OR=6.20,P=0.02)。结论 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较高,高尿酸血症患者具有较高的TG水平,同时高TG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应高度重视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其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49例慢性肾衰患者血脂水平及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对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149例慢性肾衰患者(观察组)和3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血脂[TG、TC、HDL—C、LDL—C、血肌酐(SCr)]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G、TC轻度升高,HDL—C明显下降,LDL—C明显升高。GFR与TG、TC无明显相关性,而与H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21,P〈0.05),与L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9,P〈0.01)。结论慢性肾衰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其可能是加快肾脏功能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脂代谢水平及脂肪肝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1例,以及血压正常者100例,抽血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糖、血尿酸、尿素氮和肌酐水平,B超检测脂肪肝比率,同时测量体重及体重指数.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TG、TC、AST、血糖、血尿酸、肌酐水平及脂肪肝患病率、体重和体重指数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HDL-C低于血压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DL-C、ALT、尿素氮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脂肪肝患病率、体重及体重指数、TG、TC、AST、血糖、血尿酸、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其与高血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农村人群血清肝功能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宜兴市官林镇都山村年龄≥30岁共3000人作为调查对象,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对参与调查的2237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体格检查,同时检测血清ALT、AST、GGT、血脂和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 (1)本次调查共有1673例纳入分析,ALT、AST和GGT水平在男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8,P〈0.01;t=3.719,P〈0.01;t=4.579,P〈0.01)。(2)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ALT和GGT水平呈现下降趋势。(3)总体上男女之间ALT和GGT的异常率(≥40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50,P〈0.05;χ2=32.928,P〈0.01),而AST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93,P=0.158)。男性ALT和GGT异常率均随年龄增高而逐渐降低(χ2=15.700,P〈0.01;χ2=25.069,P〈0.01),而女性60-70岁组GGT异常率最高(χ2=10.790,P〈0.05)。(4)单因素分析显示,除年龄和性别外,影响ALT、AST和GGT升高的因素为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酸(UA)和体质量指数(BMI)。(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TG和UA均与ALT升高相关,TC和UA与AST升高相关,而性别、年龄、BMI、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肌酐(CR)、空腹血糖(FBG)和饮酒均与GGT升高相关。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村人群血清ALT和GGT在男性中都呈现下降趋势,肝功能酶水平的升高受到BMI、血脂、血糖、UA水平及饮酒等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以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从中筛查出NAFLD患者462例,按年龄、性别配对的方法选取健康对照者462例,测量两组身高、体质量、血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等指标,t检验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患病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1),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随着体质量指数(OR=1.363,P0.01)、舒张压(OR=1.040,P0.01)、丙氨酸转氨酶(OR=1.038,P0.01)、三酰甘油(OR=1.399,P0.01)、空腹血糖(OR=1.865,P0.01)和尿酸(OR=1.006,P0.01)水平上升,NAFLD发生的风险增加;随着总胆红素水平升高,NAFLD的发生风险降低(OR=0.897,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与NAFLD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将导致NAFLD发生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测定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探讨血清AFABP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0年11月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的人员160例.根据中华医学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将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71例)和NAFLD组(89例),分别比较两组间一般情况、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AFABP、血清胰岛素及血清学指标等各项病例资料.Spearman相关用于进一步分析血清AFABP与NAFLD及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NAFLD组患者以男性为多,且与对照组比较,其存在更高的BMI、血糖、甘油三酯(TG)、ALT、AST及尿酸水平亦较高,而HDL水平较低;NAFLD组患者血清AFABP、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AFABP与各参数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显示,血清AFABP与NAFLD、BMI、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胰岛素、血糖、TG、ALT、AST及尿酸水平呈正相关,而与HDL水平呈负相关;校正性别、年龄及BMI后,血清AFABP与NAFLD、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胰岛素、血糖、TG、ALT及尿酸水平呈正相关,与HDL及AST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 血清AFABP水平与NAFLD关系密切,其可能是NAFLD的独立血浆标志物,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脂肪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采集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109例T2DM患者的病史资料、生化指标、肝脏超声检查结果,根据B超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T2DM组和T2DM合并NAFLD组,采用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评分(NAFLDFS)的高诊断阈值(>0.676)、低诊断阈值(<-1.455)将T2DM合并NAFLD组分为纤维化亚组、不确定亚组、无纤维化亚组进行分析。结果(1)T2DM合并NAFLD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舒张压(DB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C肽(FCP)、FCP代替胰岛素改良稳态模型指数(HOMA-C肽)均更高(P<0.01或P<0.05),而年龄、糖尿病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显著低于T2DM患者(P<0.01,表1)。(2)逐步logistic回归提示BMI[比值比(OR)=1.325,95%CI 1.249~1.406]、ALT(OR=1.025,95%CI 1.013~1.038)、TG(OR=1.283,95%CI 1.105~1.490)是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HDL(OR=0.532,95%CI 0.286~0.989)则是保护因素。(3) T2DM合并NAFLD患者中,纤维化亚组占13.4%。与无纤维化及不确定两亚组比较,年龄、病程、BMI、WC、HC、收缩压(SBP)、AST/ALT、G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增加(P<0.01),然而ALT、白蛋白(ALB)、TG、血小板(Plt)显著减少(P<0.01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年龄、BMI、ALB、AST/ALT、Plt是T2DM合并NAFLD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结论住院T2DM合并NAFLD患者比例较大,与BMI  相似文献   

15.
血尿酸与血脂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群血尿酸(UA)与血脂代谢和肥胖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运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城乡流行病学研究(PURE)中国江苏常州基线人群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纳入标准且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共3233例。分析并比较高尿酸血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的代谢和肥胖相关指标水平及UA水平与这些指标的关系。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胰岛素(Ins)水平明显高于UA正常人群;ALT、SCr、TC、TG、Ins水平随UA水平增加而增加,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UA与一部分血脂代谢指标存在相关关系,但因果联系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主要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笔者医院888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超声检查,并检测血清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结果 与GGT正常组相比,GGT升高组ALT、AST增加,TG上升,HDL-C下降,LVEF下降,Gensini评分升高。且GGT与ALT、AST、TC、TG、LDL-C和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与LVEF和HDL-C呈负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GGT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血脂及血尿酸水平。方法:选择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4例及维吾尔族非高血压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体重指数≥28g/m^2为肥胖,病人被分为高血压伴肥胖组(64例)、高血压无肥胖组(60例)和肥胖无高血压组(57例)、无高血压无肥胖组(59例),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I、APO-B、血尿酸(UA)浓度。结果:①高血压伴肥胖组血TC、TG、LDL—C、UA浓度较高血压无肥胖组及无高血压无肥胖组显著升高(P〈0.05);②高血压伴肥胖组血脂、UA浓度与肥胖无高血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③高血压无肥胖组TC、LDL—C水平较无高血压无肥胖组显著升高(P〈0.05);④肥胖无高血压组TC、TG、LDL—C、UA水平较无高血压无肥胖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存在血脂和血尿酸水平升高等代谢紊乱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功能异常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413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谷丙转氨酶(AIJrr)、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肝脏B超检查结果,并分析肝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剔除其他肝病及未进行肝脏B超检查的病例,合格的38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21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约为55.2%,214例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肝功能异常者47例,约占22%,46例患者ALT、AST和1-GT升高均未超过正常上限的5倍。随着肝脏B超脂肪肝程度增加,肝功能异常率逐渐升高(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为16%、24%和40%)。肝功能异常组与肝功能正常组的性别、腰围、WHR、BMI、HbAlc、TC、LDL和HDL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的年龄、病程、FBG和TG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ALT、AST和γ-GT的轻度升高,年龄、病程、FBG和TG可能是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调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444例老年人群,检测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尿酸(UA)等。结果与非MS组相比,MS组GGT、BMI、SBP、DBP、TG、ALT、UA均明显升高(P〈0.01),HDL-C显著减低(P〈0.01);随着GGT四分位间距的递增,MS发生率、MS各组分(肥胖、血压异常、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GGT与DBP、TG、ALT、uA、MS组分个数呈正相关(P〈0.01),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GT是M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OR=1.008,95%CI1.0001.024,P=0.046)。结论老年人群血清GGT水平与MS关系密切,其水平的升高能够反映MS的发生风险;在排除肝脏疾病以后GGT可以作为MS发生风险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观察药物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的Ⅱ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患者118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对照组57例,2组均给予保肝、控制血糖等治疗,但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症状、体重指数(BMI)、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LT、AST及肝脏B超改变。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7,P=0.0000),治疗前后的血TC水平分别为(6.80±1.20)和(5.24±0.67)mmol/L(t=8.87,P=0.000)、LDL-C为(4.38±0.75)和(3.45±0.68)mmol/L(t=7.17,P=0.0000)、TG为(2.14±0.56)和(1.69±0.34)mmol/L(t=5.36,P=0.0000)、ALT为(61±11)和(46±9)U/L(t=8.24,P=0.0000)、AST为(53±14)和(41±12)U/L(t=5.08,P=0.0000),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HDL-C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P〉0.05);BMI无明显变化(t=1.84;P=0.0683)。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变不明显(P〉0.05)。B超观察两组患者的肝脏密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Ⅱ型糖尿病合并NAFLD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TC、LDL-C、TG、ALT、AST水平,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