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保肝宁对HSC-T6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复方保肝宁对HSC -T6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复方保肝宁给正常大鼠灌胃 ,制备药物血清 ,温育培养HSC -T6细胞 4 8小时。MTT法测定星状细胞增殖 ,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的Ⅰ型胶原表达量。结果 :复方保肝宁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HSC -T6细胞增殖 ,抑制细胞的Ⅰ型胶原分泌。实验表明 ,在抑制HSC -T6细胞增殖和Ⅰ型胶原蛋白分泌方面 ,高剂量组药物血清无低、中剂量组明显 ,是否为血清药物浓度对细胞的影响 ,尚需进一步研究。结论 :复方保肝宁能明显抑制HSC -T6细胞的活化 ,对HSC -T6细胞Ⅰ型胶原表达的抑制可能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保肝宁对HSC中NF-kB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保肝宁对肝星状细胞内 NF- k B活性的影响。方法 :给正常wistar大鼠灌胃保肝宁煎剂 7d,制备含药血清 ,将 1 0 %的药物血清培养基加入体外培养的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作用不同的时间 ,细胞增殖检测采用 SRB法 ,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采用 ELISA法 ,NF- k B、Ik B含量采用 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 :复方保肝宁可显著抑制 HSC的增值、降低 Ik B的磷酸化及NF- k B的表达 ,明显降低 HSC分泌 IL- 6的水平 ( P<0 .0 1 )。结论 :中药复方保肝宁对体外培养 HSC内 NF- k B、Ik B表达有抑制作用 ,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保肝宁对HSC—T6细胞增殖及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复方保肝宁对HSC-T6细胞增殖及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复方保肝宁给正常大鼠灌胃,制备药物血清,温育培养HSC-T6细胞48小时。MTT法测定星状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的I型胶原表达量。结果:复方保肝宁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HSC-T6细胞增殖,抑制细胞的I型胶原分泌。实验表明,在抑制HSC-T6细胞增殖和I型胶原蛋白分泌方面,高剂量组药物血清无低、中剂量组明显,是否为血清药物浓度对细胞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结论:复方保肝宁能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活化,对HSC-T6细胞I型胶原表达的抑制可能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5,(7)
目的研究罗汉果甜苷含药血清(SCM)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合成的细胞外基质、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并以SCM干预,然后测定细胞上清液中Hyp、透明质酸(HA)和层黏蛋白(LN),同时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SCM(5%、10%和20%)细胞上清液中羟脯氨酸(Hyp)水平显著降低;SCM(20%、10%)细胞上清液中HA和LN水平减少;SCM各质量浓度组作用48 h后,HSC-T6细胞周期产生明显变化,出现凋亡现象,且正常细胞比例呈剂量依赖性下降。结论罗汉果甜苷对HSC-T6细胞周期具有阻滞作用,能诱导其发生凋亡,并可抑制胶原生成,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抗纤软肝颗粒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抗纤软肝颗粒(KXR)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中药复方抗纤软肝颗粒(终浓度为5mg/ml、2.5mg/ml、1.25mg/ml)及药物血清(5%、10%、20%)共同培养48小时后,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结果:抗纤软肝颗粒无论是药物还是含药血清,均能显著抑制HSC-T6增殖,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在安全浓度范围内,5mg/ml组和10%药物血清组作用最强(P<0.01); 并可诱导HSC凋亡, 且凋亡抑制分子Bcl-2表达下调, 促凋亡分子Bax表达增强(P<0.01).结论:抗纤软肝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通过下调Bcl-2/Bax比率,促进HSC凋亡.  相似文献   

6.
保肝宁对转录因子Zf9在HSC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本实验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保肝宁对HSC中Zf9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给正常Wistar大鼠灌胃保肝宁煎剂7天,制备含药血清,用MTT法检测其对肝星状细胞HSC-T6的生长的影响,用凝胶阻滞实验(Gel shift assay)检测药物作用30min后Zf9与DNA的结合水平。用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alialysis)检测药物作用48h后TGFβ1表达水平。结果:(1)保肝宁对HSC-T6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2)保肝宁改变Zf9与DNA结合水平,使其与DNA结合能力下降;(3)保肝宁能抑制TGFβ1的表达。结论:保肝宁很可能能够通过抑制Zf9而抑制TGFβ1的表达,最终抑制HSC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保肝宁对肝星状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保肝宁对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方法:给正常Wistar大鼠灌胃保肝宁煎剂7 d,制备含药血清,以HSC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法、WesternBlot法观察其对HSC凋亡的影响。结果:保肝宁能显著促进体外培养的HSC的凋亡,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HSC的凋亡明显增多;保肝宁可显著抑制NF-kB、IkB的表达。结论:凋亡是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减少的主要途经,保肝宁对HSC的促凋亡作用是抗肝纤维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整合素信号通路的下游信号分子FA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中药复方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5%、10%、20%)共同培养48h后,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AK mRNA的表达。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能显著抑制HSC-T6增殖,20%药物血清组作用最强(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可诱导HSC凋亡(P<0.05);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能够使HSC的FAK mRNA的表达下调。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够抑制HSC增殖及诱导凋亡HSC。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整合素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FAK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保肝宁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40?l_4花生油溶液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保肝宁对大鼠血清中白蛋白(ALB)、球蛋白(G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氨酸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前三型胶原(PⅢC)和四型胶原(CollagenⅣ)多项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结果:保肝宁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 GLB、ALT、HA、LN 和 Collagen Ⅳ的水平,并能减轻肝脏内炎症和胶原纤维增生程度。结论:保肝宁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保肝宁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给正常Wistar大鼠灌胃保肝宁煎剂7天,制备含药血清,用MTT法检测其对肝星状细胞HSC-T6生长的影响,用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检测药物作用不同时间NF-κB蛋白抑制因子IKB磷酸化水平,用凝胶阻滞实验(gel shift assay)检测药物作用30min后NF-κB与DNA的结合水平。结果 中药复方保肝宁对HSC-T6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快速抑制IKB磷酸化,30min达到最高水平,6h恢复至基础水平;可改变NF-κB与DNA结合水平,使其与DNA结合能力下降。结论 中药复方保肝宁能抑制IKB磷酸化,降低NF-κB活性,并改变NF-κB与DNA的结合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 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正常大鼠灌胃加味四逆散药物煎剂7 d,制备含药血清;应用蛋白印迹试验检测加味四逆散对100 mg/L瘦素刺激HSC-T6中JAK2、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加味四逆散作用6 h后,JAK2、STAT3蛋白表达水平开始降低,且JAK2降低较为明显,24 h STAT3降低最明显。结论加味四逆散能降低增殖后的肝星状细胞JAK2、STAT3蛋白表达,并阻断JAK2-STAT3经典通路的信号转导作用,这可能是加味四逆散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季德胜蛇药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纤维化的拮抗作用,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ICR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季德胜蛇药(0.25,0.37 汪g·kg-1)2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小鼠均以40%CCl4 sc共5周。自造模日起,各治疗组小鼠每日分别给予季德胜蛇药ig,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小鼠每天灌胃等量容积蒸馏水。5周后,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透明质酸(HA)和层黏蛋白(LN)水平;M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变。制备季德胜含药兔血清,不同体积分数的含药血清培养肝星状细胞(HSC),CCK-8法检测HSC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HSC凋亡。结果: 季德胜蛇药0.25,0.37 g·kg-1组小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及计分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季德胜蛇药0.25 g·kg-1组血清HA,LN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且0.37 g·kg-1组均低于0.25 g·kg-1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以10%和12.5%季德胜蛇药含药血清培养的HSC细胞的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P<0.01),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 季德胜蛇药能抑制HSC的增殖和促进HSC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软肝胶囊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 1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即丹红软肝胶囊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和正常对照组,各5只,通过灌胃制备丹红软肝胶囊及复方鳖甲软肝片药物血清。将HSC-6细胞分为3组,分别加入含丹红软肝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药物血清及正常小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24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HSC的增殖率,收集培养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Ⅰ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结果丹红软肝胶囊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吸光度(OD)值均低于正常血清对照组(P<0.01);丹红软肝胶囊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HSC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红软肝胶囊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培养上清中Ⅰ型胶原、TGF-β1的含量与正常血清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1);丹红软肝胶囊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培养上清中Ⅰ型胶原、TGF-β1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软肝胶囊可抑制活化的HSC产生TGF-β1,并对HSC分泌胶原产生抑制作用,进而抑制HSC的增殖,这可能是其抗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319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理。方法: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并伟代培养。用扶正化阏9方给 正常大鼠灌胃,药物血清,温育培养细胞。胶原酶消化法测定细胞内外胶原生成率,ELISA 培养上清的I型胶原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图像分析半定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RT-PCR法分析I型前胶原、TGFβ1mRNA的表达量。结果:扶正化瘀319方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肝星状细  相似文献   

15.
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正  张赤志  陈婕  周萍 《中药材》2001,24(11):809-811
目的从细胞学水平探讨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培养、鉴定及传代.制备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温育传一代HSC,并设生理盐水组和秋水仙碱组为对照.3H-proline掺入法测定细胞活力;3H-TdR掺入法和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抗纤软肝冲剂组药物血清对细胞形态无影响,还能明显提高细胞的3H-proline掺入(P<0.01),明显抑制细胞的3H-TdR掺入量和MTT转化(P<0.01),且对MTT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递增趋势.结论抗纤软肝冲剂能提高细胞活力,无细胞毒性作用;能抑制HSC的增殖,这可能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学机制之.  相似文献   

16.
裴迅  左新河  赵勇  李扬  付畅 《中国药学杂志》2022,57(20):1726-1732
目的 探讨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TFECs)自噬和凋亡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光学显微镜观察分离培养的SD大鼠TFECs细胞的形态;免疫荧光染色鉴定TFECs中特异抗原甲状腺球蛋白(Tg)。取对数生长期的TFECs,分为对照组、LPS组、含药血清组、含药血清+compound C(AMPK抑制剂)组、含药血清+MHY1485(mTOR激活剂)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质粒转染检测各组细胞自噬小体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I、LC3II、Beclin1、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及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光学显微镜观察显示,TFECs形态为梭形、形态均一,且可成簇生长。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FECs细胞质中可见较强的Tg荧光染色。与对照组比较,LPS组TFECs细胞活力、自噬小体数量、LC3II/LC3I、Beclin1、Bcl-2、p-AMPK/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炎性因子IL-6 、TNF-α水平、细胞凋亡率、Bax、p-mTOR/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 0.05);与LPS组比较,含药血清组TFECs细胞活力、自噬小体数量、LC3II/LC3I、Beclin1、Bcl-2、p-AMPK/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炎性因子IL-6 、 TNF-α水平、细胞凋亡率、Bax、p-mTOR/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 0.05);与含药血清组比较,含药血清+compound C组、含药血清+MHY1485组TFECs中相应指标与上述趋势相反。结论 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对LPS诱导的TFECs自噬的促进作用及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激活AMPK/mTOR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肝舒胶囊含药血清体外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舒胶囊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T6)自分泌的TGF-β1和Ⅰ型胶原的增生抑制作用,探讨肝舒胶囊体外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含药血清作用于HSC-T6后,采用貂肺上皮细胞(Mv-1-Lu)生长抑制MTT法检测HSC-T6分泌的TGF-β1的活性及其总量,ELISA法检测PDGF诱导的HSC-T6的I型胶原含量。结果肝舒胶囊含药血清不仅可减少HSC TGF-β1的分泌总量,并抑制TGF-β1的活化,而且还可降低I型胶原的分泌。结论肝舒胶囊含药血清能抑制肝星状细胞TGF-β1产生并活化及降低I型胶原含量,可能是与其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蒿鳖养阴软坚方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T6)的作用。方法:MTT法分析不同剂量的蒿鳖养阴软坚方药物血清对HSC增殖的影响,并测定培养上清中Hyp含量和LDH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HSC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血清组比较,蒿鳖养阴软坚方(0.82 g/kg、2.59 g/kg、8.2 g/kg)药物血清组吸光度(A)值显著降低,抑制率分别为11.26%、30.24%、44.51%;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而S期细胞比例减少;Hyp生成减少,LDH略微升高。结论:蒿鳖养阴软坚方药物血清可能通过阻抑HSC于G0/G1关卡而抑制HSC-T6增殖,同时抑制了胶原蛋白产生,且无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