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例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率及正确选择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9年4月的消化道类癌内镜诊断和临床资料。结果消化道类癌本组以直肠最多,胃、十二指肠次之。内镜形态多呈广基隆起性病变,少数呈不规则溃疡或结节样肿块,伴淋巴结转移2例,腹腔转移1例。20例经消化内镜活检或电凝电切除后标本送检确诊。20例中单纯内镜治疗5例占25%(5/20),内镜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4例占20%(4/20),外科手术治疗5例占25%(5/20);类癌病灶直径多小于2cm占50%(10/20)。结论消化道内镜检查是发现早期消化道类癌的重要手段,病理学、免疫组化是确诊方法,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治疗早期低度恶性消化道类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22例消化道类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梅  彭贵勇  李向红 《重庆医学》2008,37(9):975-976
目的提高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率及正确选择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1月的消化道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消化道类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好发年龄40~60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性,可发生于消化道各个部位,本组以直肠最多,盲肠、阑尾、小肠、十二指肠、胃均等。多起源于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直径多小于2cm。内镜形态多呈广基隆起性病变,少数呈不规则溃疡或结节样肿块。伴淋巴结转移5例、阑尾转移1例、可能肝转移1例。21例经消化内镜及病检确诊,1例行阑尾切除术后病理确诊。22例中单纯内镜治疗7例,占31.82%(7/22),内镜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3例,占13.64%(3/22),外科手术治疗12例,占54.55%(12/22)。结论消化内镜是诊断消化道类癌的首选方法,通过内镜活检,或术后全瘤病检确诊。内镜治疗是除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类癌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一项近年来较为先进的内镜下治疗技术,可完整切除消化道表浅的肿物,从而避免外科手术治疗,并且最大限度地保护消化道功能。长期的临床应用观察表明,ESD用于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预后与外科手术相当,且在控制手术并发症、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相比有较高的有效切除率,且两种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同。由此可见,ESD术安全、有效,且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医院、医技人员及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消化道类癌的内镜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月确诊的19例消化道类癌患者的资料,总结其内镜下表现特点、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消化道类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病理确诊前,11例内镜下被误诊为息肉,1例胃镜下误诊为腺癌,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类癌。内镜下治疗14例,外科手术切除5例。随访1~5年,预后较好。结论消化道类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及病理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超声内镜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作用,内镜下治疗及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越来越多地被早期诊断出来.对于局限于消化道管壁浅层的癌组织,采用内镜下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无疑是微创、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消化道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引进消化道内镜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将应用传统内镜技术诊断、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定为对照组,应用消化道内镜新技术的患者定为观察组。结果:行内镜检查的消化道疾病患者及消化道早癌发现的病患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随着内镜新技术的应用,早癌检出率明显提高;内镜下术后病理切片回报,新型内镜诊断准确率高于传统内镜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发现在对消化道疾病患者行新型内镜检查及治疗在临床普及后的消化道早癌检出率逐年提高,且能够更早的针对其病症进行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肿的优越性。方法统计本院近一年来进行内镜下治疗的消化道黏膜早期癌肿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治愈率、不良反应等,并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结果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天数均明显小于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早期癌症,是一种更经济的方式,且患者创伤小,康复快。但其手术风险亦应注意。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即在内镜下将病变黏膜剥离,并用高频电流完整切除。EMR是在息肉电切术、黏膜下注射术以及钛夹止血术等内镜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针对浅表型黏膜病变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EMR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黏膜下注射等渗盐水使黏膜病变抬高,然后用高频电圈套法切除病变黏膜,达到根除黏膜层早期癌或癌前病变的目的。早期癌即癌组织局限于消化管黏膜及黏膜下层,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内镜检查是发现早期癌的最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由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最新技术。与EMR相比,ESD能整块切除病灶,可以提供完整病理标本,残癌复发率低的优点[1-2],而且其方法简单、创伤性小、患者痛苦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3]。本院自2009年始实施ESD手术治疗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至今共完成治疗2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5例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34~72岁,平均61.4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染色内镜和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变范围和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预后与早期诊断、治疗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内镜诊治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一些新型内镜诊治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可通过内镜下微创治疗。目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已经成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式,其较外科手术创伤小,可保留食管的生理结构,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可整块切除病变,并提供精确的术后病理。内镜下微创治疗在不断进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问题,包括如何处理多灶食管黏膜病变、如何在术前准确判断食管病变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风险、如何看待活检与术后病理不一致、如何处理术后的切缘阳性、如何管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特殊人群的治疗、内镜非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是否追加外科手术及何时追加手术等。本专题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寻找食管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内镜下治疗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和术后并发症的管理策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于丹 《大家健康》2016,(11):62-62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镜技术应用于消化道早癌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对79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外科剖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消化内镜黏膜切除手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手术时间要优于对照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几率低,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消化道早癌使用消化内镜的诊断准确率要比超声内镜和常规内窥镜要高,使用消化内镜进行黏膜下切除手术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对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114例消化道早癌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57)和对照组(n =57),对照组应用内窥镜检查检查、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消化内镜检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诊断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影像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形态影像、胃小凹分型影像、毛细血管影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应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能减少临床治疗费用,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9,(9):1243-1246
消化道早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消化道早癌的筛查主要借助于消化道内镜技术,为提高传统内镜发现诊断消化道病变的能力,通常于内镜检查前行消化道染色以突出病变。蓝激光成像技术是新一代的消化内镜技术,相比传统的内镜技术,蓝激光成像技术具有特有的发现消化道病变的能力,不仅可以用于非癌疾病的诊断,而且具有很强的发现消化道早期癌病变的能力。近年来关于蓝激光成像技术对早期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研究日渐增多,研究表明其能显著提高消化道早癌的诊断率。本研究主要分析国内蓝激光成像技术结合染色技术对消化道早癌诊断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是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内镜技术不但是早期食管癌诊断的重要手段,随着其迅速发展,已逐步取代传统外科手术,成为早期食管癌治疗的主流手段。现综述内镜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多环黏膜切除术、隧道法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射频治疗及光动力治疗等治疗早期食管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类癌是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以消化道类癌最为常见。类癌生长较慢,病程较长,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因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手段,消化道类癌发现率明显增加。消化道类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其中手术药物联合疗法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消化道类癌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消化道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消化内镜检查12例,普通内镜检查8例,超声内镜检查4例。11例术前误诊,其中6例误诊为息肉,2例误诊为良性间质瘤,2例误诊为腺瘤,1例误诊为腺癌。以上病例术后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类癌。16例全部进行了治疗,经消化内镜治疗5例(31.25%),追加外科手术1例(6.25%);10例外科手术切除(62.5%)。术后1例失访,2例因其他疾病死亡,其余13例随访2~8年,平均5.6年,均无复发。结论消化道类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肠道类癌术前确诊率低,消化内镜是诊断消化道类癌的首选方法,手术及内镜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EMR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镜下黏膜切除技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主要用于消化道平坦型和隆起型早期肿瘤的治疗,其治疗原理为利用高频电刀在内镜直视下将消化道局部黏膜完整连续的切除,由于消化道壁分层结构的特点,在病变局限于黏膜层时,可将该处黏膜完整剥离切除,达到和开放外科手术完全切除的效果,使对早期消化道肿瘤经济有效的治疗有实现的可能.我院自2004年10月-2006年12月间对23例严格筛选的病人施行了EMR术,现将手术的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应用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试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采用消化内镜进行病情诊断,并采用消化道内镜黏膜下的剥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内镜进行病情诊断,并采用开腹手术或外科腹腔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病情观察(治疗费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消化道内镜检测可以有效提升消化早癌诊断的准确率,应用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临床效果良好,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黄疸及消化道出血。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第二段,尤以乳头部居多,组织学上腺癌最多,内镜及胃肠造影是早期诊断十二指肠癌的主要手段,CT可以确定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部位,且为无创检查,可以酌情选用。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影响原发性十二指肠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具有内镜治疗指征的消化道早癌患者22例,择期进行ESD.术前采用超声内镜检查确认所有患者病变部位仅局限于黏膜层,且无淋巴结转移.结果 22例患者均完成ESD,其中21例患者病灶达到完全切除,完全切除率为95.45%.术中均成功止血.术后出血1例,使用金属钛夹止血后出血停止,未见穿孔或食管狭窄病例.术后6个月21例患者复查内镜,显示创面已基本愈合,未见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安全有效,具有外科手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