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及组织相容性医用高分子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及组织相容性医用高分子材料是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交叉的一个边缘领域,目前已成为国际性的研究热点。欧、美、日等国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事这一高科技领域的研究。医用高分子材料广泛用应于医疗诊断、药物定向及缓释等方面,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为此,文章就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血液及组织相容性近年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对目前医用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状况分化学合成,天然和生物技术合成三类作了综述。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及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就医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纳米生物材料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正成为现代生物和医用材料的研究热点。随着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的不断交叉,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已在新型医用植人材料和介入医用材料、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材料、新型药物和基因控释载体及高效生物诊断材料领域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主要针对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在生物相容性界面、组织再生修复、基因和药物传递及生物诊断上的应用进行评述,并探讨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四大类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依据ISO 10993系列标准,采用细胞毒性试验、致敏试验、皮内刺激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植入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微核试验、Ames试验、热原试验对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估。结果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敷料类和其他类的合格率分别为98.63%、89.40%、99.91%和99.63%。结论四大类生物医用材料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的润滑改性方法,对影响表面润滑性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简述了材料表面润滑性的测定方法,润滑机理及润滑表面的形态,概述了表面润滑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两种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PU—BD和PU—MC的合成路线,两种弹性体的物理机械性能(曲挠、抗张强度、伸长率等)的测试结果,两种弹性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试验(凝血时间,慢性组织相容性、细胞毒性等)及其结果、各种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聚氨酯弹性材料的耐曲挠性能和生物相容性都已达到现阶段人工心脏研究工作的要求,为两种有希望的医用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7.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是纳米材料和生物材料交叉的一个全新领域,在生物医学上有着诱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纳米无机生物材料,纳米高分子生物材料,纳米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作了较全面的综述,并展望了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廿多年来高分子材料已开始逐渐被广泛地用于临床。在眼科领域中,可用高分子材料作为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中的巩膜外填压物及人工泪管、人工角膜、人工晶状体、人工玻璃体等。因此,观察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对组织的反应,以研制一种最适用的材料是很有必要的。1974—76年我们应用医用高分子材料作为巩膜外填压物,治疗视网膜脱离共60例,并对它的组织反应作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综述生物医用亲合吸附剂研究的最新进展,对该类功能高分子材料在血液净化医疗领域中的研究,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新型生物的可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聚酸酐的发展概况,包括聚酸酐的发展历史,分类,合成及应用,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聚氨酯由于其优良的抗凝血性能和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而成为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广的一种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本文就嵌段型聚氨酯、拦枝型聚氨酯、离子型聚氨酯及其它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聚氨酯抗凝血材料的研究进展作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临床骨科学的发展同样也带动了植入材料的发展,各种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及生物陶瓷等应用于临床。医用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纯钛,钛铌锆合金等钛基合金类。而被认为是小梁金属的多孔钽,在医学领域已经安全应用多年,近年来,它以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孔隙率、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羟基磷灰石与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的医用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以及医用非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应用与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羟基磷灰石/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氧化锆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在口腔修复领域已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传统氧化锆 材料半透性较低,在美学表现上仍有所欠缺。随着材料工艺的发展,研究人员通过改善烧结流程等方法开发 出新型超透氧化锆材料,从而提高了材料半透性,在美学修复领域开启了新的方向,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该 文从超透氧化锆材料的半透性、机械性能、老化表现及临床操作等方面作一综述,希望对超透氧化锆材料的 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简要综述了聚磷腈高分子的合成、结构与物理性能及在新型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包括高分子电解质、光导电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以及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分类及应用的基础上,详细探索了甲壳素、聚壳糖及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CS)是一种半合成高分子氨基多糖,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主要存在于动植物虾蟹壳中,由于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无致敏、生物可降解等特性,是FDA认可的一类生物降解材料并且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该文简要介绍了壳聚糖材料在生物组织工程、药物释放载体和医用敷料方面的应用,对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前景做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在高分子医用材料表面固定生物分子的方法,包括等离子固定方法、光化学方法等。这些方法适用的生物分子有蛋白质如白蛋白,多糖类如肝素,以及其它酶等。经改性的高分子材料可获得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多种优良的生物医学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抗肿瘤药物载体是癌症治疗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且十分活跃的部分。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成分也多种多样。抗癌药物载体已涉及蛋白质、脂类、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无机和高分子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0.
血液相容性是生物医用材料的一个重要性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物医用材料及器件在人体移植中的成功与否。目前用来改善材料表面血液相容性的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手段来减少材料与血液的相互作用,在材料表面接枝抗凝血的药物,以及在材料表面进行内皮细胞移植等。这些方法目前还存在种种不足,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长期性、简便性、经济性的多重需要。本文主要综述了本研究组从仿生的角度出发,通过模拟真实血管内表面多尺度微纳复合结构,制备人工的多尺度微纳复合结构表面,以减少血小板黏附,改善血液相容性的一些工作。最后,我们展望了分子层次设计与微纳米复合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在制备新型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