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灰关联聚类法对几种促透剂促透效果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对几种促透剂的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以双氯芬酸钠为模型药物 ,以氮酮、薄荷醇、冰片、油酸、蛇床子挥发油为促透剂 ,在离体透皮吸收实验装置上进行透皮吸收试验 ,计算累积透过量、渗透速率、稳态流量和滞后时间 ,运用灰关联聚类法评价促透效果。结果 :对双氯芬酸钠的促透作用 ,氮酮、薄荷醇促透效果最好 ,冰片、油酸、蛇床子挥发油次之。结论 :灰关联聚类法可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促透剂的促透效果。  相似文献   

2.
薄荷醇与冰片的促透作用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王晖  许卫铭  王宗锐 《中草药》1997,28(2):93-95
研究薄荷醇和冰片对双氯灭痛的经皮透过作用,发现二者均可使双氯灭痛的透过量增加,但作用较氮酮为弱;同时发现二者的滞后时间比氮酮显著为短。结果提示,薄荷醇和冰片可望作为促透剂在某些药物的透皮给药制剂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
程阔菊  余燕棠  王晖  梁庆  陈垦 《中草药》2010,41(7):1100-1103
目的探讨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促透剂促透效果综合评价中的运用。方法以茶碱为模型药物,氮酮为阳性促透剂,研究中药促透剂薄荷醇、樟脑、丁香油、荆芥油、广藿香油对模型药物在离体SD大鼠背部皮肤上的透皮行为的影响,计算渗透系数、稳态流量、滞后时间、增渗倍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茶碱的促渗作用,1%丁香油表现为优,1%氮酮表现为良,1%薄荷醇、1%樟脑、1%广藿香、1%荆芥油表现为中。结论模糊综合评价法可客观地评价促透剂的促透效果。  相似文献   

4.
蛇床子挥发油与其它促透剂合用促透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蛇床子挥发油与其它促透剂合用的促透效果。方法:在离体透皮吸收实验装置上,采用离体兔皮用1%蛇床子挥发油、5%油酸、1%蛇床子挥发油+5%油酸和1%氮酮预处理后作透皮吸收试验。结果:1%蛇床子挥发油、5%油酸、1%蛇床子挥发油+5%油酸和1%氮酮,对1%双氯芬酸钠都有良好的促透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1),1%蛇床子挥发油比1%氯酮促透作用强1.6倍,但1%蛇床子挥发油和5%油酸合用,与1%蛇床子挥发油、5%油酸的促透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蛇床子挥发油具有良好的促透效果,但其与油酸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几种促透剂的促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模糊物元模型在促透剂促透效果综合评价中的运用。方法:研究氮酮、薄荷醇、樟脑、油酸、丁香油、荆芥油、藿香油促透剂对模型药物扑热息痛在离体兔背部皮肤上的透皮行为,计算渗透系数、稳态流量、滞后时间、增渗倍数,运用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模糊物元模型对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丁香和2%樟脑对扑热息痛的促透效果最好,1%氮酮、2%荆芥、2%薄荷醇、2%油酸次之,2%广藿香最差。结论: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模糊物元模型可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促透剂的促透效果。  相似文献   

6.
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几种促透剂的促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小妍  王晖  程阔菊  梁庆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0):2599-2603
目的:探讨模糊物元模型在促透剂促透效果综合评价中的运用.方法:研究氮酮、薄荷醇、樟脑、油酸、丁香油、荆芥油、藿香油促透剂对模型药物扑热息痛在离体兔背部皮肤上的透皮行为,计算渗透系数、稳态流量、滞后时间、增渗倍数,运用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模糊物元模型对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丁香和2%樟脑对扑热息痛的促透效果最好,1%氮酮、2%荆芥、2%薄荷醇、2%油酸次之,2%广藿香最差.结论: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模糊物元模型可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促透剂的促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山红景天挥发油、氮酮及丙二醇对黄芩苷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以离体小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装置进行透皮吸收实验;黄芩苷为指标性成分,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在不同促渗剂下的透皮浓度,计算累积渗透量和透皮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不同促渗剂对黄芩苷的透皮吸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单一促渗剂含量低时,1%高山红景天挥发油对黄芩苷的促渗效果最好;在单一促渗剂含量高时,5%氮酮对黄芩苷的促渗效果最好;氮酮与高山红景天挥发油对黄芩苷的透皮吸收有协同作用,在使用联合促渗剂时,1%高山红景天挥发油3%氮酮对黄芩苷的促渗效果最好。结论高山红景天挥发油是一种可开发的新型促渗剂。  相似文献   

8.
冰片在不同溶剂载体中透皮速率的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比较了冰片在50%丙二醇,5%亚油酸和5%氮酮的单相及多相溶剂载体中24h透过离体鼠皮的动力学特性。结果不同促渗剂的加入对冰片的透皮速率,比较20%乙醇载体分别提高3.89~6倍,比较生理盐水提高了55倍,以亚油酸单相及亚油酸与丙二醇的混合相载体中冰片穿透力最佳,显示出两种促渗剂促进冰片透皮速率的协同增强作用强而持久;丙二醇和氮酮对冰片的促渗强度相似;冰片在丙二醇中经皮促渗特征表现在最初0.5~2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白花蛇舌草中熊果酸的透皮吸收特性.方法:采用HPLC测定熊果酸含量.选择SD大鼠背部皮肤,通过Franz垂直扩散池考察熊果酸的透皮性能,并考察氮酮(azone)、桉叶油、冰片、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熊果酸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熊果酸很难透过皮肤,需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才能有效地透过皮肤.不同质量分数促进剂对熊果酸促透作用顺序为5%醇提物>5%醇提物+2%冰片>5%水提物> 2% azone+ 10%丙二醇(PG)>2%桉叶油>4% azone >3%桉叶油> 2% azone> 1% azone.结论:Azone和桉叶油是白花蛇舌草中熊果酸的良好促透剂,复方水提取物和醇提物具有协同促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4,(9)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连翘籽挥发油、冰片、鳄梨油及氮酮对祛痘凝胶中连翘苷的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以离体小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透皮吸收实验,以连翘苷为指标性成分,HPLC法测定在不同的促渗剂下的连翘苷,计算累积渗透量和透皮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不同促渗剂对连翘苷的透皮吸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促渗能力大小为1%当归挥发油+3%连翘籽挥发油>1%当归挥发油+3%连翘籽挥发油+2%鳄梨油>1%当归挥发油+2%鳄梨油>3%连翘籽挥发油+2%鳄梨油>3%氮酮>阴性对照组,当1%当归挥发油+3%连翘籽挥发油合用时,药物的稳态透皮速率可达0.524μg/(cm2·h),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增渗倍数为43.67。结论 1%当归挥发油+3%连翘籽挥发油可作为祛痘凝胶中连翘苷的促渗剂。  相似文献   

11.
黄秋洁  叶勇  魏涌标  刘华钢  韦冬迷  阮慧 《中草药》2017,48(16):3366-3369
目的筛选战骨提取物中柚皮素的最佳透皮促渗剂及其用量。方法以大鼠腹部皮肤为实验屏障,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建立离体经皮吸收实验方法,收集战骨提取物中柚皮素的透皮接收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透皮速率。结果以冰片、薄荷脑、氮酮作为促渗剂对柚皮素的透皮吸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促渗作用强度冰片薄荷脑氮酮,当冰片用量为5%时,柚皮素的透皮速率可达0.136 8 mg/(cm2·h)。结论以5%冰片作为促渗剂时可以较好地促进战骨提取物中柚皮素的经皮吸收。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优选党参多糖的硫酸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党参多糖硫酸化工艺。方法用氯磺酸-吡啶法对党参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以取代度和产物得率为指标,用L9(34)正交试验对试剂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优选,用氯化钡-明胶法测定硫酸基的取代度。结果试剂配比和反应时间分别对产物得率和取代度的影响最大,氯磺酸与吡啶配比为1∶6时产物得率最高;反应时间为3 h时取代度最高,达1.83;各因素不同水平对产物得率和取代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考虑最适宜的修饰条件为氯磺酸与吡啶配比为1∶6、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陈皮水提物的HPLC指纹图谱,并研究其与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HPLC建立21批陈皮水提物的指纹图谱,流动相乙腈(A)-0.1%的磷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采用指纹图谱软件中的相似度评价,SPSS 24.0二维聚类分析和SIMCA 14.1主成分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1)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给予陈皮水提物灌胃,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值,诱导第12周Morris水迷宫检测实验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研究谱效关系。结果:确定了陈皮水提物中25个共有峰,鉴定出5种物质,并且将21个不同品种、产地的陈皮分成了2类;与模型组比较,灌胃陈皮水提物的各组大鼠空腹血糖下降,认知能力得到改善;灰色关联分析及最小偏二乘回归分析谱效关系表明,19,15,4,17,6号峰与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关联性较大。结论:不同品种、产地之间的陈皮水提物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化学计量学可以方便、快捷的对不同产地的陈皮水提取物质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并且陈皮水提物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值及改善认知能力,其发挥作用是多种有效成分共同起效的结果,其中19,15,4,17,6号峰是与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成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陈皮饮片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制备15批陈皮饮片标准汤剂,采用HPLC测定陈皮饮片标准汤剂中橙皮苷的含量;采用紫外光谱法(UV)和红外光谱法(IR)建立陈皮饮片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利用相关系数法和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对不同批次陈皮饮片标准汤剂的光谱图进行比对。结果:15批陈皮饮片标准汤剂中橙皮苷的质量分数0. 82%~2. 60%,出膏率实测值32. 02%~46. 11%;与紫外和红外对照指纹图谱相比,各批次陈皮饮片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 0. 897和 0. 942,双指标分析法结果显示各批次陈皮饮片标准汤剂的共有峰率均62. 50%,变异峰率均46. 67%。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可用于陈皮饮片标准汤剂的系统性评价,可为陈皮配方颗粒等相关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引入分光测色计,将中药材性状品质这一经验指标数据化,依据获取的中药材颜色信息实现对中药材品种的鉴别,为研究中药鉴定共性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及思路。方法:以陈皮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收集陈皮药材,采用色度学分析方法获取陈皮颜色特征参数,通过统计分析,建立陈皮品种鉴别的数学预测模型和90%参考值范围。结果:建立了基于L*a*b*色度空间的陈皮药材品种鉴别的数学判别模型,其判别符合率为100%,双侧90%参考值范围分别为陈皮:L*(66.621 5~73.916 5),b*(29.329 5~52.211 0);广陈皮:L*(53.950 0~63.260 0),b*(24.610 0~30.770 0)。结论:实验证明分光测色计获取的颜色信息可实现陈皮药材品种的鉴别,采用色度学分析方法对中药品种鉴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