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中的变化。方法:根据AMI的发作时间,将入选的89例AMI患者分为3组,A组(n=31,胸痛的时间<6h),B组(n=36,胸痛的时间6-12h),C组(n=22,胸痛的时间>12h),入选患者测定其血CRP,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计数(WBC),血脂等水平,结果:AMI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血脂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MI患者CRP,FIB,WBC与正常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MI中期患者CRP的阳性率高于早期和晚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与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2.
张爱荣 《中国医刊》2002,37(7):34-35
目的 探讨炎症反应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关系,为AMI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AMI组36例;不稳定心绞痛(UA)41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42例;正常对照组36例。分别测其血脂、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和白细胞(WBC)总数,比较各组间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AMI组、UA组的CRP、FIB及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A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RP、FIB及WBC水平的增高与AMI有关,它们是反映AMI的较客观指标,AMI的发生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 (CRP)、纤维蛋白原 (FIB)及白细胞 (WBC)总数与冠心病 (CHD)的关系。方法 测定 4 0例CHD患者和 18例可疑冠心病 (KP)患者的CRP、FIB含量和WBC总数。CHD组患者又分为 3组 ,稳定型心绞痛 (SAP) 16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级 12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12例。比较CHD和KP组AMI、UAP、SAP与KP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CHD的CRP、FIB和WBC水平明显高于KP组 (P <0 .0 5 ;AMI、UAP组的CRP、FIB和WBC水平明显高于KP组 (P <0 .0 1;P <0 .0 5 ) ;但SAP和KP之间的CRP、FIB和WBC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RP、FIB和WBC水平的增高与CHD的发生有关 ,它们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终点测定法测定不同发病时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RP水平,并与健康者对照。[结果]A组(发病2~24h)、B组(发病48~72h)CRP含量与D组(正常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发病1周以上,病情稳定)CRP含量与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RP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徐勇全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26-1126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对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32例AMI患者发病2~24h和一周后以及42例对照者血清CRP含量。结果:AMI患者2~24h 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MI患者经治疗一周左右病情稳定后,血清CRP含量逐渐降至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RP检测在AMI的发生及发展变化过程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探讨两者对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观察97例年龄〉60岁的老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梗死组)和同期同年龄范围的4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测定CRP和FIB的含量,比较不同程度和不同梗死面积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和FIB的水平。结果(1)老年急性脑梗死组CRP和FIB分别为(14.03±2.19)mg/L和(8.26±2.73)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组间CRP和FIB水平越高,梗死面积越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严重程度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组间CRP和FIB的水平越高,病情越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老年急性脑梗死的CRP和FIB水平,可预测梗死面积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何希站  王文林 《吉林医学》2010,31(28):4991-4991
目的:探讨患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脂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关联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1例AMI患者的血脂与hs-CR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MI血脂正常者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显著,血脂异常者超敏C-反应蛋白多正常。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血脂测定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间的关系,并判断预后。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1例AMI患者血清hs—cRP进行分析,并跟踪随访患者的预后。结果:本组血清hs—CRP浓度显著升高者为70例(占76.92%),24h达到峰值(60.80±4.30)mg/L;随访3个月正常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76%、28.57%,升高组分别为28.57%、6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AMI患者hs—CRP明显升高,且hs—CRP水平对AMI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卢世文 《吉林医学》2012,33(6):1153-115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入院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同期67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进行对照。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及2周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入院时,观察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为(25.76±6.3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6±0.56)mg/L(P<0.05)。经过2周后,观察组经过治疗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由(25.76±6.38)mg/L降至(14.79±7.5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由(2.76±0.56)mg/L降为(2.58±0.49)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呈现正相关,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来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作期间血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心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 61例临床确诊的AMI患者根据Killip分级分为两组,住院期间Killip分级=1级者21例为无心衰组,住院期间Killip分级≥2级者40例为心衰组,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浆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CRP,hs—CR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hs—CRP均增高,心衰组显著高于无心衰组,(分别为59.84±29.23mg/L vs 23.40±8.22m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高敏C-反应蛋白(log—hs—CRP)是心衰的独立预测指标(P=0.001)。结论 AMI发作期hs—CRP是心衰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定量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和肌红蛋白(Mb)水平,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水平出现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中CRP是AMI诊断与治疗的敏感指标,血清CRP与cTnI、Mb、CK MB同时检测对AMI快速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李玉春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484-485
目的研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ECG)ST段变化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28例首次AMI患者发病后第1、2、3、7天经12导联ECG和CRP检查。结果A组患者随发病天数延长逐渐增多,第1天8例,第2天13例,第3天15例,第7天17例。B组相应渐少,两组CRP水平第1天和第7天无差异。第2天和第3天有极显著差异,分别是第2天31.1±34.2/96.2±30.1mg/L(且P<0.001),第3天31.3±12.3/79.4±36.3mg/L(P<0.0005)。结论AMI患者发病后第2和第3天ECGST段抬高与高CRP水平密切相关。对ST段抬高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许爱华  李元红  及心 《海南医学》2011,22(24):108-109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条件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63例/UMI患者分为PCI组、溶栓组和药物组,设立对照组20例,以放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入院时、24h、72h及住院第7天hs-CRP水平。结果PCI组、溶栓组和药物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CP〈0.01),治疗24h后达高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后溶栓组CRP浓度高于PCI组(P〈0.05),药物组明显高于PCI组和溶栓组CP〈0.01)。结论不同治疗措施可以影响hs-CRP的浓度变化,血清hs-CRP的浓度变化可作为观察AMI患者临床疗效及预测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关系。方法:测定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9例的血清CRP浓度,同时以彩色多普勒检测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后壁收缩期增厚率(△T%)。结果:AMI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中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心功能Killip分级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血清CRP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负相关(r=0.38,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对76例AMI患者血清中HSCRP、肌酸激酶MB型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b)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HSCRP在AMI发病后血清水平不断升高,并在第3天时达到峰值(16.2±4.1) mg/L,1周后基本降至正常水平,其水平变化与心肌损伤指标CKMB、cTnI、Mb呈正相关(P<0.01).结论 HSCRP与CKMB、cTnI及Mb联合检测对AMI病情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value of serum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levels change 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Methods Seventy-six cases of AMI in patients with serum HSCRP, creatine kinase MB isoenzyme (CKMB), troponin I (cTnI) and myoglobin (Mb) level of dynamic monitoring. Results HSCRP serum levels after onset of the AMI rising and peak at 3 days(15.2±4.1)mg/L, one week after basically returned to normal levels, the level of change and indicators of myocardial injury CKMB, cTnI, MB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P<0.01). Conclusions HSCRP and CKMB,cTnI and Mb combined detection of AMI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disease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相似文献   

17.
陈玲玲 《安徽医学》2012,33(9):1224-1226
目的分析并评价联合检测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yo)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42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受检人员的cTnI、Myo以及hs-CRP的血清水平。结果治疗组的Myo、hs-CRP以及cTnI 3个指标的浓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yo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0~4 h出现上升,8~12 h达峰值,12~24 h后出现回落,3 d后降至正常值;cTnI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4~8 h出现上升,8~12 h达峰值,12~24 h始终处于高水平,3 d后出现回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逐步上升,2~24 h达高峰,3 d后回落至正常值。结论采用Myo、cTnI以及hs-CRP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各具优势,联用3个指标进行检测能够将各自优势进行互补,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提倡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一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关系。方法:测定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9例的血清CRP浓度,同时以彩色多普勒检测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D和左室后壁收缩期增厚率(△T%)。结果:AMI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中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心功能Killip分级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血清CRP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负相关(r=0.38,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CR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选取AMI住院患者96例,以心功能不全的出现作为一级终点事件,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各项指标与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关系。选取不同CRP水平的患者96例,分为高、中、低CRP组,每组各32例。结果根据Cox全变量回归模型及逐步回归模型分析,CRP升高(B=0.094,P〈0.05)、血脂升高(B=0.844,P〈0.05)、Killip分级〉1级(B=3.658,P〈0.05)等可促使AMI后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结论高CRP、高血脂和Killip分级〉1级是AMI后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4名健康人血清CRP的含量,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分组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脑梗死轻、中、重型患者血清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CRP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