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报道了1例肋骨血管瘤患者,即从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临床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及预后等方面介绍并分析了该病的特点,并通过文献复习加深了对肋骨血管瘤的认识。该病为肋骨的血管瘤病变,其进展相对较缓慢,虽然在影像学上无明显的特异性表现,但并非只能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影像学表现在该病的诊断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病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易与恶性骨肿瘤及骨肿瘤样病变混淆。因该病极易误诊,所以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门静脉高压性肠病(PHE)是在门静脉高压(PH)患者中出现的肠黏膜毛细血管淤血、扩张,黏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以及异位静脉曲张等,其范围仅限于以血管改变为特征的肠道病变。PHE包括门静脉高压性小肠病及门静脉高压性结肠病(PHC),是PH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PHE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组织病理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不典型,且病变解剖位置独特,导致其诊断具有一定难度。腹部CT、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99mTc标记红细胞及单光子发射CT(SPECT)/CT等检查手段能提供一定的诊断信息并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本文从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表现、临床表现、检查与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方面总结PHE的研究进展,以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热带地区分布最广的寄生虫病之一,全球每年约有500万~600万易感人群.在3种主要血吸虫种系中日本血吸虫是亚太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主要病原体,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尽管肝血吸虫病典型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专科医生和影像科医生较为熟悉,然而对于来自疫区肝病患者,仍需注意肝血吸虫病不典型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本文收集报道2例具有肝炎性假瘤及肝脓肿影像学特征的肝血吸虫病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4.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3种,即流行于非洲北部的埃及血吸虫、流行于拉丁美洲及非洲中部的曼氏血吸虫以及流行于亚洲的日本血吸虫。我国只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故通常将日本血吸虫病简称为“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曾在我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严重流行,估计解放初期的患者人数多达千万,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寄生于门脉系统中,凡属门脉系统的各器官均可受累,但病变多见于结肠和肝脏,胃及十二指肠血吸虫病较少见,现将一例胃窦及十二指肠粘膜血吸虫病,误诊为胃窦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对上消化道及其周围实质性占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4年5月行超声内镜检查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检查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细胞学和(或)病理学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86例患者成功进行了EUS-FNA,穿刺成功率98.85%。其中,病灶位于食管9例(10.35%),胃39例(44.83%),十二指肠球部10例(11.49%),胰腺18例(20.69%),腹腔10例(11.49%)。74例患者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率85.06%。39例患者获得组织碎片或组织细条行病理学检查,组织获得率44.83%;其中,20例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率51.28%。与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对照,EUS-FNA对上消化道及其周围占位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为89.65%。对于病灶直径大小(>3 cm及≤3 cm)、穿刺针针号(19G及22G)及抽吸负压(5 ml负压及10 ml负压),两两比较发现,EUS-FNA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过程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上消化道及周围实质性占位病变中,EUSFNA是一项安全、有效、准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穿刺诊断的准确性与病灶的大小,穿刺针的针号及穿刺抽吸负压大小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CT结肠成像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有结直肠症状病人的影像学评价。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CT结肠成像技术对有临床症状的老年病人在排除结直肠癌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02年3月—2007年12月间进行CT结肠成像的1359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金标准是一年内的内镜检查结果和(或)至数据分析时临床、内镜及影像学检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病理外检中,发现1例是血吸虫卵沉积胆囊组织引起的一种异位血吸虫病。报告如下。 张某,女,52岁,四川籍。因右上腹反复疼痛10余年,加剧3天,于1982年2月10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及肌紧张,胆囊可扪及,莫非氏征阳性。肝、脾未触及。余无明显异常。实验室常规检查无特殊。  相似文献   

9.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进展及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慢性胰腺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与IgG4相关的系统硬化性疾病,其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B超检查、超声内镜、CT、MRI、磁共振胆胰管成像、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AIP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灶性肿大,伴不同程度胰管或胆管的狭窄,但经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不高,正确的诊断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就AIP的临床进展及影像学表现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慢性胰腺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与IgG4相关的系统硬化性疾病,其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B超检查、超声内镜、CT、MRI、磁共振胆胰管成像、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AIP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灶性肿大,伴不同程度胰管或胆管的狭窄,但经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不高,正确的诊断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就AIP的临床进展及影像学表现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简明  刘小利  罗俊卿  李刚  全明珠 《武警医学》2012,23(4):327-328,331
目的掌握湖南省洞庭湖流域武警部队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武警部队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和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数据库中,按分层整群的原则,在洞庭湖流域贯穿的常德、益阳和岳阳市随机抽取20余个执勤点和相对应的流行区、村为调查点,收集部队官兵及地方人群血吸虫病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水平(IgG)、年龄特征、工作性质特征和文化程度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该地区武警部队官兵血吸虫病特异性抗体水平明显低于地方同龄人群(χ2=6.769,P〈0.05);血吸虫感染与疫区生活时间长短、工作性质和文化程度等有关。结论驻洞庭湖血吸虫病流行区武警部队官兵存在血吸虫感染的高危因素,提高官兵对血吸虫病的防治的依从性和主动性是目前控制疫区部队人员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对克罗恩病(CD)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和病理学检查,但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病人顺应性均较低。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峰度成像、磁化传递成像及运动成像等MR非增强成像技术有利于发现CD病灶、区分CD活动性与非活动性病灶,鉴别CD炎性与纤维性狭窄等,从而对内镜和病理学诊断起到协同、补充作用,亦能提高CD及其并发症的检出率。就MR非增强成像技术的进展及其在C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目的:研究人体正常结肠组织和腺癌组织在337nm波长光源激发下的自体荧光光谱特性,探讨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算法在自体荧光光谱区分正常结肠组织与腺癌组织的应用。方法:人体离体结肠组织样品由福建省立医院肿瘤外科提供。离体样品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并在2h内完成样品的光谱测量。经光谱测量的样品用4%的福尔马林固定,HE染色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其检查结肠腺癌16例,正常结肠组织34例。  相似文献   

14.
血吸虫病肝硬变CT特征表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吸虫病肝硬变CT特征表现探讨张凌解云川汪义成张均张其林邢鹏环在我国只有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没有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病,故通常将日本血吸虫病简称为血吸虫病,从粪便中查见虫卵或孵出毛蚴便可确诊。我们1987年以来在攀西、川滇地区应用CT为9例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述埃及血吸虫性膀肌炎的X线表现。材料和方法:对15例确诊为埃及血吸虫病的患者行泌尿系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对所获X线资料进行综合观察分析。结果:15例患者的X线平片均示膀胱壁呈壳样钙化,其中6例合并下段输尿管壁的钙化。静脉肾盂造影均为肾及输尿管积水,其中9例一侧肾脏不显影。结论:膀胱壁的壳状钙化为血吸虫性膀胱炎的特征表现,肾、输尿管积水及肾功能损害为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慢性血吸虫病腹部CT及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回顾分析慢性血吸虫病腹部CT表现与病理结果,以求进一步提高对其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103例患者进行腹部CT平扫,81例行CT增强扫描;全部病例均获得手术标本及作病理切片,并注意切片方向与CT扫描层面相近的平面进行。结果 CT显示肝硬化84例,以肝脏右叶改变最重;肝内不同形态钙化71例,以分隔状钙化最多;肝癌12例;脾脏增大78例,脾脏钙化13例;结肠壁增厚27例,以降、乙状结肠及直肠增厚居多;结肠壁钙化31例,其中全结肠弥漫性钙化5例;结肠癌9例。病理观察肝内不同程度纤维化并形成假小叶,纤维增生间隔及假小叶内均可见虫卵及钙化;结肠黏膜下及区域淋巴结内可见虫卵及钙化。结肠壁纤维组织及黏膜组织增生明显;脾内可见纤维增生及钙化,但未见虫卵。结论 慢性血吸虫病对腹部脏器的损伤以肝脏及结肠为重,CT的病理性改变也相对明显,而脾脏改变大多是肝硬化的伴随变化。CT腹部扫描检查是慢性血吸虫病脏器病理损害和程度的重要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缺血性肠病的内镜检查特点。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2月对32例缺血性肠病者行镜检分析,并做病理学检查。结果:32例缺血性肠病经结肠镜检显示以左半结肠好发,病变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结肠镜检查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结肠镜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肠病的有效手段,并能明确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中度高原地区慢性胃炎的病理特点及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及周边八县(海拔2000m-2500m)慢性胃炎发病特点及高原低氧对胃粘膜的损害作用。方法:选取65例我院胃镜室行胃镜检查的CG病人及活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分析内镜诊断和病理学诊断,并以问卷形式调查其生活状况资料。结果:内镜诊断CSG43例,绝大部分病理学诊断为CAG(76.74%),其中近一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淋巴滤泡形成等癌前病变;内镜诊断CAG21例,病理学诊断绝大部分为较重的CAG,且伴有较重的上述病变。结论:青海地区慢性胃炎较重,可能与高原低氧环境下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和内皮素(ET)水平增高,影响胃粘膜微循环血流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腹膜后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位置隐匿,临床征象出现较晚且无特异性。但其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在超声、CT、MRI等影像检查中可被发现,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但也需要与腹膜后边界较清楚的良性肿瘤及个别边界相对清楚的恶性病变鉴别,最终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对腹膜后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影像表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肉芽肿的cT特点。方法回顾分析9例脑血吸虫肉芽肿的CT与临床资料,其中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另5例经实验室检查及吡喹酮试验治疗后临床确诊。所有病例均经平扫及增强。5例吡喹酮治疗后15—30d后复查CT。结果9例共11个病灶位于皮层及皮层下区,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聚集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结节,大小1.0—4.0cm。平扫为等或略高密度,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周围有较宽的低密度带,且有占位效应。5例吡喹酮治疗后,病灶缩小或消失。结论脑血吸虫性肉芽肿有较典型的CT表现,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及试验性治疗可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