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武警基层战士心理健康相关知-信-行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 自行设计的《武警基层战士心理健康相关知-信-行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方便抽样,对驻京津冀856名武警基层战士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战士心理健康相关知-信-行得分及格率分别为54.4%、97.1%和95.6%,总分及格率为94.1%。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单位、家教、性格组间心理健康相关知-信-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独生子女战士总分高于独生子女战士(P<0.05),参与过5次以上健康教育讲座的战士总分明显高于参与1~2次和3~5次的战士(P<0.05)。基层战士想了解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排前三位的是人际交往问题(78.89%)、心理学基本知识(73.04%)、自我意识问题(65.34%);喜欢的健康教育传播途径中,排前三位的是网络(手机、电脑)(66.48%)、现场讲座(65.19%)、视频讲座(60.77%);最愿意接受的传播者中,排前三位的是外请地方专家(40.51%)、部队专家(27.25%)、部队医院医师(13.12%)。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频率中,选择最多的是有规律地进行(57.92%)。结论 武警基层战士心理健康相关知-信-行现状良好,对健康教育需求有自身的特点,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并评估南疆武警某部新兵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 通过自编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了南疆武警某部480名新兵的健康教育需求内容、健康需求方式、健康知信行现状,并按不同学历、不同户籍对新兵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结果 武警南疆某部新兵健康知信行现状中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70.25%,健康态度总持有率为88.46%,健康行为总持有率为62.35%;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广泛,健康教育需求内容居前5位的依次是反恐维稳自我防护(100%),反恐维稳心理调节(100%),民族地区生活习俗(87.95%),沙漠地区降温防寒知识(83.93%),战伤的救护知识(83.09%)和沙漠地区气候特点(83.09%);新兵处理应激与社交障碍的需求最低(43.97%)。健康教育需求方式排在前2 位的分别是录像、幻灯等多媒体和上网自学,分别为84.24%和 60.44%;不同学历、不同户籍新兵在性生理与性心理需求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南疆武警新兵对于健康教育突出的需求是反恐维稳自我防护、反恐维稳心理调节和民族地区生活习俗,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为录像、幻灯等多媒体和上网自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边防部队官兵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边防官兵主观健康教育需求、健康“知-信-行”现状,采集最近1年的边防官兵的住院疾病谱,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边防官兵认为应加强的健康教育知识排在前3位的是心理卫生(63.605%)、生活方式(53.829%)、军人职业防护知识(41.375%),最喜爱的健康教育形式是光盘录像和集中授课,分别为69.368%和42.936%;边防官兵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64.156%、健康态度总持有率为80.765%、健康行为总持有率为49.113%;边防官兵住院疾病谱列位前3类的疾病是椎间盘疾患,关节炎和其他损伤(脱位、扭伤、劳损),均与军人职业防护有关。结论边防官兵对于健康教育突出的主观需求是心理卫生、生活方式、军人职业防护知识及其健康教育录像光盘、健康教育课;客观上更应该加强军人职业防护意识及知识教育,养成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4.
王丽曼  刘小利  罗俊卿  李刚  简明  刘涛  唐志强 《武警医学》2012,23(10):875-877,880
目的了解湖区武警部队官兵血吸虫病认知现状,为制定武警部队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及江苏5省武警部队官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官兵社会人口学信息、血吸虫病防治知识、防治态度和接触疫水行为方式,根据答题结果将防治知识判定为及格和不及格,防治态度分为积极和消极。结果 201个调查点22 606份有效问卷中,血防知识总及格率43.2%,其中年龄≤20岁组及格率41.7%,21~29岁组45.1%,≥30岁组42.1%;干部、战士及格率分别为42.5%、43.3%;入伍地为血吸虫病流行疫区官兵的及格率为48.2%,非疫区为39.7%;69.9%的官兵防治态度积极,30.1%消极;接触疫水的行为方式中,湖水浇菜地行为12 188人(53.9%),参加疫区抗洪抢险8 139人(36.0%);防治知识及格组与防治态度积极组在接触疫水的行为上明显低于不及格组和消极组。结论湖区武警部队官兵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加强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及推行行为干预是部队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驻陕部队人员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相关态度与知识需求,为部队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08-04至2008-12,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驻陕部队4个单位共1833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艾滋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51.0%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知识掌握合格,对性传播途径防护方式的知晓率相对较低(67.7%).掌握艾滋病知识合格率,不同年龄、民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伍前居住地为省、地级城市的人员,干部、学员,入伍时间2年以上人员知识合格率较高(P<0.001);相关态度影响认知,视艾滋病患者为社会危险分子、拒绝与身边的艾滋病患者交往者艾滋病知识合格率只有22.9%和38%;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和期望途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队人群艾滋病宣传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咨询和课堂传授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评价在孕妇学校中增设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专题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降低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干预效果,为在全市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专题健康教育工作的常规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本市有产科资质医院的孕妇学校中,增设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课程,对建册孕妇进行艾滋病科普知识及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知识健康教育。从中选取12个孕妇学校,对孕妇进行培训前后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结合全部孕妇学校培训后孕妇主动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率、艾滋病阳性确诊孕妇接受规范治疗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对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干预效果。结果共完成600名孕妇的培训前后知识知晓率调查统计分析,干预后孕妇对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知识及艾滋病的一般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01)。通过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3年来孕妇自觉接受艾滋病的检测率〉90%,47例阳性者自觉接受规范治疗,母婴垂直传播率〈2%。结论通过孕妇学校对孕妇系统地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了孕妇对艾滋病科普知识及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使孕妇在孕期能主动地接受艾滋病检测,阳性者能主动地接受规范治疗,能达到有效地降低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实效,因此,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范,使开展"孕妇学校"式的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常规化、普及化。  相似文献   

7.
武警部队战士、学员体力劳动能力的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武警部队男战士、学员的体力劳动能力,为选兵和指导训练及评价体质提供资料.方法采用二级台阶负荷试验法.结果武警部队603名男战士、学员PWC170均值为(1 135.64±193.43)kg·m/min,其中支队男战士PWC170均值为(1 222.60±185.80)kg·m/min.武警部队男战士、学员PWC170整体水平评价为中等,其中良好以上者占49.42%,但较差以下者占10.61%.结论武警部队男战士、学员在耐力素质、体力劳动能力和心肺功能训练方面尚有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等护理职业教育中护生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及应对策略。方法通过现场问卷调查了解护生艾滋病知晓率,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及传染方式、信息来源等。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艾滋病知晓得分较高,病毒知识得分较差,传染方式不清楚,对艾滋病的态度不明确,存在部分的歧视。结论中等职业艾滋病健康教育普及不够,不专业,不能满足自身防护的需求,同时专业防护及作为健康宣教的知识不够,总体表现对艾滋病的了解不够,应加强综合专业艾滋病宣教。  相似文献   

9.
武警部队战士、学员最大摄氧量的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测定武警部队战士、学员最大摄氧量,为部队选兵、指导训练、评价体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取亚极量踏阶运动间接法.结果608名男战士、学员VO2max均值为(46.1±5.69)ml/(kg·min),良好以上者141人,占23.19%,未达标者160人占26.32%,其中支队男战士VO2max均值为(49.66±4.12)ml/(kg·min).结论武警部队男战士、学员VO2max整体水平评价为中等,但仍具有训练潜力.应强化科学训练,以提高战士、学员体质,增强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石河子市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现状,探讨其健康教育的模式、内容和途径。方法:对市属中学19705名男女生按10%抽样比进行问卷调查,匿名答卷。结果:总正确率为 51.17%,男女之间差异显著(P<0.01)。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及新闻媒体和学校教育。结论:中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较欠缺,正确率不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动机访谈在武警部队官兵吸烟行为改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随机抽样选取的武警部队官兵126名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名。对照组给予吸烟危害宣教及辅助戒烟,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面对面动机访谈干预,于12周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评价两组对吸烟危害的知晓率、吸烟行为改变的认知率及戒烟率。结果 12周后干预组吸烟危害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吸烟行为改变认知率明显升高(53.3% vs 87.3%,P<0.01);干预组戒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51.7% vs 26.7%,P<0.01)。结论 动机访谈有助于提高武警官兵对吸烟危害的认知和吸烟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林霞  林贻隆 《武警医学》2008,19(2):141-143
 目的 研究武警部队基层战士人际关系状况及其归因因素与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自制军人人际关系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的人际关系分量表,对320名男性武警战士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1)有73.1%(228人)的基层战士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持肯定态度,有14.1%(44人)的战士认为一般,有12.8%(40人)的战士持否定态度 .基层战士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情绪主要为自卑、猜疑、敌对、嫉妒、孤僻、躲避等.(2) 人际关系敏感组与对照组在失败归因、能力、背景、运气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四个分量表的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在成功归因及努力两项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 与基层战士人际关系敏感有关的因素是神经质、内外倾向和背景.结论 多数武警战士的人际关系良好,与敏感性与个性特征、归因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简明  刘小利  罗俊卿  李刚  全明珠 《武警医学》2012,23(4):327-328,331
目的掌握湖南省洞庭湖流域武警部队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武警部队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和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数据库中,按分层整群的原则,在洞庭湖流域贯穿的常德、益阳和岳阳市随机抽取20余个执勤点和相对应的流行区、村为调查点,收集部队官兵及地方人群血吸虫病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水平(IgG)、年龄特征、工作性质特征和文化程度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该地区武警部队官兵血吸虫病特异性抗体水平明显低于地方同龄人群(χ2=6.769,P〈0.05);血吸虫感染与疫区生活时间长短、工作性质和文化程度等有关。结论驻洞庭湖血吸虫病流行区武警部队官兵存在血吸虫感染的高危因素,提高官兵对血吸虫病的防治的依从性和主动性是目前控制疫区部队人员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鞠双双  王英 《武警医学》2018,29(12):1148-1150
  目的 了解武警部队官兵的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选取南方、北方地区武警某部官兵255名和138名,共393名。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了解官兵的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及精神健康状况。结果 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及不同入伍时间的武警官兵自测健康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南方地区组的总体健康评分(360.01±52.16)高于北方地区评分(335.35±4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5岁年龄组的总体健康评分(356.05±51.16)高于26~34岁年龄组评分(334.07±4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伍时间在2001—2011年的健康评分(337.66±44.13)高于入伍时间在2012—2017年组的评分(357.15±5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武警官兵的总体健康良好,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及不同入伍时间的武警官兵健康状况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了解武警某部队基层士兵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KAP)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6-08至2016-09通过整群抽样抽取河南某支队485名士兵,采用自行设计的K-A-P调查问卷,对其膳食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KAP模式)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在基层士兵中,膳食营养知晓率低较普遍;92.5%基层士兵认为营养知识对自身健康重要,具有积极的营养态度,并且希望新兵健康教育中有营养知识讲座;90%以上基层士兵主食结构不均衡,有经常吃零食的不良习惯.结论 基层士兵膳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行为习惯不科学,应加强基层士兵膳食营养知识教育,端正营养态度,促进其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武警某部战士吸烟现状及对吸烟的相关认知、态度及行为倾向,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部队控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吸烟问卷调查表,调查武警某部260名集训新兵及217名老兵的吸烟现状及对吸烟的危害认知、态度及行为倾向,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战士总体吸烟率为37.32%(178/477),老兵吸烟率6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武警执勤部队官兵的健康状况.方法 选定475名来自平原地带(海拔高度约50 rn),驻扎在海拔3600 ~ 4200 m高原地区6个月的武警某部官兵,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F-36,了解官兵的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及精神健康状况;与423名从该地区撤同至相同平原后6个月的武警官兵健康状况比较.结果 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级别高原地区执勤官兵自测健康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18岁以上组、高中及高中以上组的总体健康、生理健康、社会健康、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18岁以下组和初中及初中以下组;干部组(95.58 ±7.30)和士官组(89.86±12.91)均明显高于义务兵组(86.27±1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原地区部队官兵以上指标评分明显高于高原地区(P<0.05).结论 高原地区武警执勤官兵的总体健康良好,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级别的官兵健康状况不同.当脱离该环境后,其健康水平可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