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Cripto-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41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ripto-1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Cripto-1及EMT标记物(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Cripto-1蛋白与N-钙黏蛋白、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ripto-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35±0.08、0.22±0.04、0.13±0.03,Cripto-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2±0.06、0.45±0.07、0.33±0.05,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食管癌组织中Cripto-1、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7%、51.2%、61.0%、36.6%.Cripto-1蛋白表达与N-钙黏蛋白及波形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63,r=0.460,P<0.05),与E-钙黏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10,P<0.05),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 Cripto-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可能通过调控EMT促进食管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Fas/APO-1基因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8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及20例癌旁组织标本的Fas/APO-1蛋白的表达分别进行了检测。结果:在78例食管鳞癌组织中,Fas/APO-1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7.4%(37/78),与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为5%)相差显著(P<0.05)。其中I、Ⅱ、Ⅲ期阳性率分别为18.2%、48.3%及55.3%,Fas/APO-1的表达同食管癌TNM分期存在相关趋势(P<0.05)。结论:Fas/APO-1基因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判断食管癌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MVD、VEGF和p5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其表达在食管癌患者转移、预后中的作用,并为以食管癌血管生成为靶点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癌灶、癌近旁、癌远旁组织的p53蛋白、VEGF的表达,并用FⅧ相关抗原标记、检测MVD。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在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生存率中的关系。结果①癌灶内VEGF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癌细胞胞浆内,癌灶p53蛋白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癌细胞胞核内,呈棕褐色。肿瘤内血管分布呈明显异质性,在癌组织浸润的边缘较密集,p53蛋白、VEGF、MVD与食管鳞癌关系在性别、年龄、TNM中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不同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率中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②p53蛋白与VEGF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③p53、VEGF表达与MVD相关性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近旁、癌远旁组织中p53蛋白、VEGF、MVD均有不同程度表达,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联合检测可作为食管鳞癌恶性潜能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并为食管癌手术切除长度从一个新的角度提供参考及理论基础,并可作为其判断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并为以血管生成为靶点的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远端上游元件结合蛋白1 (FUBP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食管癌组织、35例食管癌癌旁组织、12例食管炎组织中FUBP1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32例食管癌、32例食管癌癌旁组织中FUB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UBP1在食管癌的阳性表达率为81.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1.4%)和食管炎(33.3%,P<0.05),而癌旁组织与食管炎组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Q-PCR结果显示,FUBP1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0.2650±0.1356)明显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0.1982±0.0263,t=2.638,P=0.013).FUBP1 mRNA 含量在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 FUBP1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升高增强了食管组织癌变的易感性,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CD44s mRNA在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新鲜收集的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ICAM-1及CD44s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中ICAM-1和CD44s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ICAM-1和CD44s的高水平表达与食管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而与分化程度无关。结论:食管组织在恶变过程中ICAM-1和CD44s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提示二者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在喉鳞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相关因素以及淋巴转移的关系,了解VEGF-C蛋白在喉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6例喉鳞癌癌内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观察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T分期、肿瘤临床分型及颈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喉鳞癌组织不同部位的VEGF-C蛋白表达明显不同。"~GF-C在癌内、癌旁及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但癌内组织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其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T分期、肿瘤临床分型及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VEGF-C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这些因素无显著相关。结论喉癌细胞分泌VEGF-C诱导癌内和癌周淋巴管增生扩张是喉癌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VEGF-C检测有望作为临床早期判断和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Omi/HtrA2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95例经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癌患者的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进行Omi/HtrA2蛋白半定量免疫组化分析,用TUNEL法检测石蜡切片中肿瘤细胞凋亡情况,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1.0进行结果分析,确定食管癌中Omi/HtrA2表达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①Omi/HtrA2在食管正常组织、癌旁组织、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50%、27.50%、74.74%。②Omi/HtrA2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两两比较,发现癌组织的阳性率与正常组织、癌旁组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织与癌旁组织阳性率比较未见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Omi/HtrA2表达阳性者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Omi/HtrA2表达阴性者(P〈0.01)。结论 Omi/HtrA2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可以作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指标,Omi/HtrA2在食管癌细胞的凋亡中发挥凋亡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1α,HIF-1α)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70例食管鳞癌组织和23例切缘正常组织中HPA mRNA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蛋白在全部标本中的表达.结果:癌组织中HPA mRNA和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7%(46/70)和55.7%(39/70),显著高于切缘正常组织(P<0.05);HPA mRNA和HIF-1α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HPA mRNA的表达与HIF-1α的表达关系密切(Kappa=0.615,P<0.05).结论:HPA和HIF-1α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生长及浸润转移有关,两者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协同作用;检测HPA与HIF-1α表达有助于食管鳞癌生物学性能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白噬相关基因ULK1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外阴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48例外阴鳞癌组织和20例正常外阴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ULK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外阴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对外阴鳞癌患者进行随访以探讨ULK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ULK1在正常外阴组织中表达率为80.0%,明显高于外阴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ULK1表达情况与外阴鳞癌患者FIGO分期(P=0.017)、肿瘤浸润深度(P=0.028)及淋巴结转移状况(P=0.017)显著相关.ULK1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优于表达阴性的患者(P=0.010).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ULK1表达是与患者生存时间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P=0.041).结论 ULK1在外阴鳞癌中表达下降,且与患者FIGO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相关,可作为判断外阴鳞癌预后新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Podoplanin、β-caten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组织及癌周边区正常食管组织淋巴管的表达,寻找可用于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管研究的标记物.方法 取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63份,癌周正常食管组织20份.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癌周边区Podoplanin、β-catenin及VEGFR-3的表达情况.区分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标本,比较VEGFR-3表达阳性率的差异.选取正常食管组织和食管癌组织中微脉管丰富的区域,在镜下(×200)计数Podoplanin标记为阳性的淋巴管数量,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 结合镜下淋巴管和血管的典型形态学特征,可以确定Podoplanin(m性表达呈棕黄色间断线状)只表达于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膜上.VEGFR-3呈棕黄色表达于淋巴管内皮细胞上,在癌细胞胞质和血管壁也可呈阳性表达VEGFR-3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标本中淋巴管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标本(分别为68.57%、28.00%,P<0.001).β-catenin在正常食管及食管癌组织的淋巴管均可呈阳性表达(棕褐色、均匀的线状染色),但在癌组织淋巴管的表达(47.62%)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20.00%,P<0.05).正常食管组织LMVD(1.46±0.47)明显低于食管癌组织(4.29±1.05,P<0.01).结论 Podoplanin可作为食管癌组织内淋巴管的特异性标记物,VEGFR-3和βcatenin可作为非特异性标记物.VEGFR-3在淋巴管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T辅助细胞(TH)亚群的变化.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三标法检测20例健康对照者和23例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TH细胞亚群,比较其差异.结果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TH0、TH1和TH2细胞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和体液免疫调节功能可能均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opoⅡ及Ki-67在食管鳞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75例食管鳞癌组织中TopoⅡ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TopoⅡ和Ki-67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密切关系(P〈0.05),并且TopoⅡ和Ki-67阳性表达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结论栓测TopoⅡ和Ki-67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GEO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潜在的血清学标志物,并探讨其在ESCC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GEO数据库(GSE38129)对ES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各30例样本进行分析,筛选出表达差异最明显的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并进一步通过在线基因表达谱分析工具(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验证MMP1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para-cancerous tissues,PCT)的表达差异和预后的相关性。随后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食管癌患者(109例)及健康人群(110例)血清样本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的浓度,同时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1浓度。结果在GEO数据库(GSE38129)中MMP1的表达差异最为明显(logFC=4.849,P=7.90E-12)。在GEPIA数据库182例癌组织和286例癌旁样本中MMP1表达也有差异(P<0.05),生存分析显示MMP1与ESCA的总体生存率(Logrank P=0.4)和无瘤生存率(Logrank P=0.73)无关。ESCC患者血清MMP1、CEA、CYFRA21-1和SCC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体检者(P<0.05);ESCC患者血清MMP1、CEA、CYFRA21-1和SCC浓度均随肿瘤分期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血清MMP1和SCC联合检测ESCC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2.13%和76.80%。结论外周血MMP1和SCC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ESCC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有利于ESCC的筛查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5种食管鳞癌细胞株中p16基因转录失活以及去甲基化药物对其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PCR、DHPLC、MSP、Northern印迹、MTT等方法,检测EC1,EC18,EC109,TE1,TE10食管鳞癌细胞株中p16基因的缺失、突变、甲基化状态和p16的转录表达,观察去甲基化药物5-脱氧氮杂胞苷对p16基因转录表达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除了EC1,其余4种食管鳞癌细胞株均检测出p16基因的不同变化:纯合缺失(EC18),纯合型甲基化(EC18,EC109),杂合型甲基化(TE1,TE10),且纯合缺失的发生率较低(20%),甲基化的发生率较高(80%),经过5-Aza-CdR处理,可见2株发生了杂合型甲基化的TE1和TE10细胞p16基因的转录表达得到了逆转.结论:不同食管鳞癌细胞株p16基因转录失活的原因是不同的,启动子区甲基化为主要原因,其中杂合型甲基化可以被去甲基化药物5-脱氧氮杂胞苷逆转,使p16的转录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5.
MMP-7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MP7表达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MMP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结果在正常食管癌鳞状细胞MMP7呈阴性表达;在食管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膜和胞质中;间质细胞中无表达。在食管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2.1%(32/74);MMP7表达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静脉侵犯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化无关(P>0.05)。结论MMP7在食管癌进展中有重要作用,可能是一个独立预后指标。常规检测其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有助于食管癌治疗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高分辨率显微内镜图像定量分析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3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的大体标本,在前期制定的食管鳞状细胞癌高分辨率显微内镜(high resolution microendoscopy,HRME)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回顾性分析其HRME图像特征。根据标本病理结果,由一名经验丰富的HRME医师挑选出1张HRME图片,纳入训练集,用计算机软件对图像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制定图像分析诊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将100例内镜下疑诊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活检标本的HRME图像纳入测试集,进行HRME图像定量分析,将计算机分析得出的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定量分析HRME图像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通过定量分析HRME图像中细胞的核面积(nuclear area,NA)对食管鳞状细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进行区分,经统计学分析,在训练集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和97%,测试集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和90%。结论 定量分析HRME图像可以区分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并能够增加诊断的客观性,有利于HRME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c-myc,p53与食管鳞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食管癌活检组织中bcl-2,c-myc,p53基因表达水平,病人接受放射治疗观察疗效,分析基因表达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bcl-2蛋白表达阳性者放射敏感性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p53蛋白表达阳性者略差于阴性者;c-myc基因表达与放射敏感性无关。结论 bcl-2,c-myc,p53等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及综合分析有助于食管鳞癌放疗疗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53在食道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食道鳞状细胞癌根治标本154例,其中高分化鳞癌39例、中分化鳞癌56例、低分化鳞癌59例,经常规取材、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镜下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并选取癌组织行免疫组化( S-P法)检测p53。结果154例病例中,高分化鳞癌p53阳性率41%,中分化鳞癌p53阳性率54.2%,低分化鳞癌p53阳性率67.8%;p53阳性而有淋巴结转移者58例、p53阴性而有淋巴结转移者29例。各组间经χ2检验,高分化与中分化及中分化与低分化比较,χ2值分别为2.4及1.38、P>0.1,无统计学意义;但高分化与低分化比较,χ2值6.89、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p53阳性伴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p53阴性病例,经检验,χ2值为7.44,P<0.01,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53可作为食道鳞状细胞癌重要的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