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1 毫秒
1.
颈脊髓损伤是颈椎骨折最严重的合并伤,颈髓的解剖和生物与呼吸功能关系密切,颈椎.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呼吸困难是颈脊髓损伤初期及术后最常见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 ,无骨折脱位颈椎外伤合并颈脊髓损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6月共收治颈椎外伤合并颈脊髓损伤患者4 4例 ,其中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 1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7例 ,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 2 2~ 71岁 ,平均 4 6 .5岁 ;受伤最长时间 3年 5个月 ,最短2h ;新鲜损伤 15例 ,陈旧性损伤 2例 ;致伤原因 :骑自行车跌伤 3例 ,高空坠落 6例 ,从拖拉机行驶中摔下 2例 ,乘客车跌伤 2例 ,平地跌伤 2例。受伤机制 :颈屈曲位损伤 4例 ,过伸位损伤 10例 ,不明受伤位置 3例 ;四肢瘫…  相似文献   

3.
高延征 《中原医刊》1995,22(7):13-13
无颈椎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与治疗高延征颈髓急性损伤,多由于头颈部外伤,颈椎骨折脱位压迫脊髓引起,但临床发现许多患者在颈椎x线片上无明显的骨折和脱位,却出现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Pang将此类损伤列为颈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国内学者称之为“X线无骨折脱位的...  相似文献   

4.
颈椎骨折合并颈脊髓损伤多由于外伤后颈椎椎体骨折、脱位脊髓受压所致。颈脊髓损伤后,病人出现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受损,因而会导致诸多并发症的出现,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现就护理过的9例病人,结合有关资料谈谈颈椎骨折、脱位并颈脊髓损伤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5.
颈椎外伤合并脊髓损伤分为骨折脱位型与无骨折脱位型,前者是指各种外伤导致的颈椎骨折脱位所致的急性颈脊髓损伤,后者是指有外伤但无骨折或脱位的急性颈脊髓损伤。既往,颈脊髓损伤经保守治疗后,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而今随着诊断和治疗手段的提高及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颈脊髓损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有显著改善。本文就颈脊髓损伤的病因与损伤机制、外科治疗的目的与原则、治疗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颈脊髓损伤前路手术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是最具有破坏性的损伤之一。随着工业交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颈脊髓损伤的病例日趋增多。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为首选术式。由于颈椎手术属于危及病人生命安全或有可能造成严重残疾后果的重大手术。因此,如何配合医生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严密的术后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取得  相似文献   

7.
无骨折脱位型颈椎外伤合并颈脊髓损伤简称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由自身颈椎的发育、退变等为基础,由外伤作用引起的颈部脊髓损伤的一种疾病,临床上较为多见,约占颈脊髓损伤的37-52%,但报道不多,交易误诊、漏诊,尚未引起广泛关注。本院2005年4月-2011年10月共收治该病患者61例,其中37例采用手术减压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颈髓损伤是一种有较高致死率和致残率的骨科创伤 ,常发生于颈椎骨折脱位的病例 ,有 3.19%的病人在外伤后发生颈髓损伤却不伴有颈椎骨折脱位 [1 ] 。1982年 ,Pang将此类损伤列为脊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 [2 ] 。过去多采用保守治疗 ,自 MRI应用于临床后 ,对颈髓损伤的程度有较清楚了解 ,发现部份病人的颈髓损伤存在有压迫因素 ,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改善了治疗效果。我院 1996年1月~ 2 0 0 0年 6月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19例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6月 ,我院共收治无骨折脱位…  相似文献   

9.
李生平  李荣祝 《广西医学》1997,19(4):670-672
颈椎及颈髓损伤126例临床分析广西区人民医院骨科李生平①李荣祝颈椎位于重量较大的头颅与相对固定的胸椎之间,直径小而活动度大,易于发生损伤,其损伤多合并有颈脊髓及神经根的损伤,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我院骨科1980~1996年收治颈椎及颈髓损伤126例...  相似文献   

10.
颈脊髓损伤多继发于颈椎骨折、脱位,但临床上也有不少颈脊髓损伤却不伴有颈椎骨折脱位,自1982年Pang等[1]将此类损伤列为脊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以来,逐渐被大家所共识.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心内科自1995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 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分成 3组 ,分别以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洛赛克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3种药物的显效率分别为 4 0 .0 %、4 6 1%、77.8%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3.6 5 4 ,P >0 .0 5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0 %、92 .3%、88.9%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4 .372 ,P >0 .0 5 )。结论 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自杀意念(BSSI量表)评分、认识功能(MoCA量表)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HAMD-17评分和B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与对照组的4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可降低抑郁评分和自杀意念评分,提高认识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氟西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中致癌物质越来越多,以及人们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等许多因素,使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癌症的药物品种亦不断增加,使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新药艾恒(即注射用奥沙利铂,OXA)自2003年3月在本科室应用观察,对治疗应用5-氟脲嘧啶(5-Fu)失效的大肠癌患者取得一定的效果。本品是1、2-二氨基环已烷铂类的水溶性衍生物,与其他铂类一样,艾恒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一些对顺铂耐药的细胞系,艾恒治疗均有效,癌胚抗原持续下降,通过对临床33例患者用药的观察及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胆结石与胆囊炎互为因果,相互伴发,是常见多发病。我们近十年来采用排石汤合双金散治疗胆结石并发胆囊炎190例,排石率为94.7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IL-1β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醇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B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NALP3、IL-1β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A、NALP3、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UA、NALP3、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6.28%)显著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NALP3、IL-1β的水平,疗效较别嘌醇更好。  相似文献   

19.
20.
本应用抗入CD20,CD3及其亚群单克隆抗体,检测了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及27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的CD20,CD3,CD4,CD8百分率。其中24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用参合剂保留灌肠加他莫西芬治疗,并观察了其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后CD20,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本病患机体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其紊乱程度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变化程度而上升;丹参合剂加他莫西芬治疗对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了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起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