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归的炮制对当归补血汤中活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奎君  钟萌  杨恩来  董婷霞  詹华强 《中草药》2006,37(12):1813-1816
当归补血汤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所创,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由当归与黄芪两味中药按照质量比1∶5组成,具有补气生血的功效。主治血虚发热或妇女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之症。原方中当归要用酒制(酒洗)才可入药。然而现代研究中,不论是当归补血汤方剂还是由此衍生的成药,如当归补血丸、当归补血胶囊、当归补血口服液中,当归都没有要求炮制使用。当归所含阿魏酸、藁本内酯、当归多糖,黄芪中所含黄芪甲苷、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黄芪多糖为当归补血汤中补血的有效成分[1,2]。为探讨酒制当归对该方剂的影响,本实验对当归炮制前后当归补血…  相似文献   

2.
寿迪文  马伟斌 《新中医》2016,48(6):274-276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芪的不同配比对黄芪甲苷、阿魏酸及芒柄花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当归补血汤进行5种当归与黄芪的不同配比(1∶1、1∶2、1∶5、1∶7、1∶10),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芪甲苷、阿魏酸以及芒柄花素分别进行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及回收率检测。结果:对照样品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及回收率均满足标准;随着黄芪配比上升,黄芪甲苷、阿魏酸、芒柄花素含量上升,至1∶5(当归∶黄芪)时达最高值,后逐渐降低。结论:当当归补血汤内当归与黄芪配比为1∶5时,黄芪甲苷、阿魏酸及芒柄花素的含量最高,可保证配方药效充分发挥,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配伍比例对当归补血汤化学成分和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配伍比例当归补血汤中的主要化学成分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含量;采用转基因斑马鱼模型比较不同配伍比例当归补血汤的促血管新生作用。结果随着黄芪含量的增加,不同配伍比例煎液指标成分综合得分有上升趋势,且在黄芪与当归之比为8∶2与5∶1时综合得分最高。对于斑马鱼血管损伤模型,血管恢复率排名前3位的配比分别是黄芪与当归之比为5∶1、6∶1和2∶1。结论从化学成分及促血管新生疗效综合分析,黄芪与当归经典配伍比例(5∶1)好于其他比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低温游泳、常压缺氧的实验方法,分别比较研究红景天、黄芪、当归补血汤等常用补气补血药物对小鼠抗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红景天水煎液组、红景天-当归(1∶1)水煎液组、红景天-当归(5∶1)水煎液组、黄芪水煎液组、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5∶1)水煎液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ig(0.3mL/10g)1h后,进行低温游泳及耐缺氧实验.结果:当归补血汤组小鼠抗疲劳能力最好,红景天组抗疲劳能力次之,黄芪等补气药物水煎液均能显著增强小鼠抗运动疲劳和耐缺氧的能力.结论:给予不同补气补血中药和不同组成方剂的小鼠的抗应激作用有显著差异,临床使用补气补血中药时需要考虑其综合作用,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5.
当归补血汤不同配伍比例对血虚证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不同配伍比例对血虚证小鼠模型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制备血虚证小鼠模型,给予不同配伍比例的当归补血汤,连续给药。观察并记录小鼠的体质量、饮水量的变化;7 d后处死小鼠,摘取肝、脾、肾和胸腺,称取脏器质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连续给药7 d后,发现与其他用药比例比较,黄芪当归5∶1组对血虚证模型小鼠的肝脏、脾脏、左肾的脏器系数增大最明显,而黄芪当归5∶1组右肾脏器系数增大幅度也仅仅次于黄芪当归4∶1组。结论:在修复血虚证小鼠模型肝、脾、左肾脏器方面,当归补血汤的配伍比例以黄芪与当归5∶1时效果最佳,能有效防止发生脏器继发性萎缩和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3,(5):1031-1033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不同配比组方的抗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不同配比的当归补血汤及黄芪、当归提取液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动脉内皮细胞(RAOEC)凋亡模型,观察作用前后RAOEC凋亡率的变化。结果:不同配比的当归补血汤作用于Ang II诱导的RAOEC凋亡细胞后,凋亡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3∶1组、5∶1组和黄芪单方组分别为(6.25±2.05)%、(8.69±0.69)%和(7.13±1.53)%,与模型组(14.45±1.8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不同配比组方均具有抗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但以黄芪当归5∶1和3∶1配比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当归补血汤中黄芪、当归不同配比对美白功效的影响,探索该复方美白功效的最佳药效配比。方法:采用生化酶学法测定当归补血汤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分析法测定当归补血汤的抗氧化活性,综合2种方法筛选当归补血汤的美白功效的最佳药效配比。采用Franz扩散池试验评价该复方的透皮吸收效果。结果:当归补血汤的配伍最佳剂量组合为黄芪-当归(1∶7),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89.65%,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90.96%。阿魏酸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24 h累积透过量分别为0.030 4,0.001 2 mg·cm-2,渗透率依次为59.27%,57.79%。结论:方剂配伍比例的变化会影响其功效的发挥,甚至改变组成方中药物的地位,使全方主治证及功用发生变化,为当归补血汤开发成为绿色天然美白化妆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玫瑰胶囊(当归、夏枯草、杜仲、天麻、红花等)有效成分微乳薄层色谱鉴别及胶囊内容物的吸湿特性.方法:以微乳液为展开剂,分离和鉴别玫瑰胶囊中的多种有效成分;胶囊内容物置恒温变湿环境中,不同时间称重并计算吸湿增重,并对吸湿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结果:以含水量77%的微乳液.甲酸.丙酮.氨水(9∶2∶1∶0.5,v/v)为展开剂,可同时分离鉴别出玫瑰胶囊中的夏枯草、杜仲和红花同对照药材作对照,分离效果理想.采用过饱和溶液法,测定玫瑰胶囊吸湿时间曲线、吸湿等温曲线,并求算出以及吸湿方程、吸湿初始速度和吸湿特性参数.结论:微乳薄层色谱可同时分离鉴别玫瑰胶囊中多种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9.
当归补血汤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影响及模型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归补血汤具有补气生血,急固浮越之阳之效,是补气生血的传统经典方剂。笔者通过白细胞计数实验和生存保护实验初步探讨了此方的免疫调理作用,并且对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的制备与选择,提出一些建议。1 材料与方法1.1 药材 所用药材购自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局,经鉴定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按传统方法水煎煮3次(黄芪∶当归=5∶1),混合后加热浓缩成100%的当归补血汤,置于4℃的冰箱备用。环磷酰胺购自沈阳药科大学药厂。生产批号:961210。1.2 实验动物 小鼠由辽宁中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为12周龄昆明种小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黄芪、当归不同配伍对鸡胚绒毛尿囊膜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CAM)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制备CAM模型 ,观察应用黄芪与当归 5∶1配比的含药血清后CAM血管生成的情况。结果 :黄芪与当归合用后 ,在血管生成表现以及血管计数方面 ,均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其他配比组。结论 :黄芪与当归按 5∶1配伍具有较好的促进CAM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表明当归补血汤原方配比为最佳组合 ,提示中医自古倡导的方剂配伍原则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5,(5)
目的:分析不同配比美白中药方剂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当归、白附子、玉竹、白芷、姜黄、甘草等药材按不同配比组方,采用85%乙醇提取,考察不同配比美白方剂的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及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处方1(质量比为1∶1∶1∶0.3∶1∶3)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及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及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均最强,其IC50分别为0.77mg/m L、679μg/m L、409μg/m L。结论:处方1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美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当归补血汤研究进展杨晋中国咸阳保健品厂,咸阳712000当归补血汤系中医临床常用补血方剂之一,近几年来,对其研究报道较多,现将1990年以来的报道综述如下。1文献考证对于当归补血汤中黄芪、当归药对的配伍比例,黄幼群认为有两种,一种为5∶1,出于李东垣...  相似文献   

13.
当归补血汤是补气生血的代表方,方中选用大量黄芪配少量当归以补气生血,且黄芪当归的比例为5:1。结合当归补血汤所致疾病的病理机制为血虚发热、补气选黄芪的原因以及对当归补血汤中黄芪当归的用量之比进行分析,认为当归补血汤配伍精炼、合理,后世在应用时应遵从原方比例。  相似文献   

14.
当归-黄芪药对不同配比的应用数据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当归与黄芪不同配伍比例的方剂与疾病科属的关系。 方法: 从中医方剂数据库(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检索出含有当归、黄芪的2632首方剂,建立数据库,对其配伍比例、主治疾病以及疾病所属科属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含有当归、黄芪的2632首方剂中,两者以1 ∶1配比的方剂出现的频次最多,占总数的49.43%;所治疾病科属以内科和妇科的方剂出现频率最多,分别为47.83%和23.18%。 结论: 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能有效发现中医临床遣方用药过程中药对的应用特点与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不同配比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当归、黄芪的不同比例搭配予以分析,对3种配比中的藁本内酯、芒柄花素、黄芪甲苷及阿魏酸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供试品溶液分别配制后,分别测定0h、3h、6h、9h、12h对照品含量,结果显示藁本内酯、芒柄花素、黄芪甲苷及阿魏酸在12h内含量基本稳定;当归、黄芪搭配比为1∶5时,芒柄花素、黄芪甲苷及阿魏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搭配比,藁本内酯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搭配比(P0.05)。结论:当归与黄芪搭配比为1∶5时,当归补血汤中芒柄花素、黄芪甲苷及阿魏酸含量达到峰值,藁本内酯含量则为最低,当归与黄芪搭配比为1∶5时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当归补血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由黄芪和当归两味药以5∶1比例组成,益气生血,治疗劳倦内伤、气血虚、阳浮于外之虚热等证。经配伍比例及药理作用研究证实,黄芪和当归按5∶1配比时药效最佳。  相似文献   

17.
超滤膜分离纯化当归补血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秦  李应东  舒畅  景明  蔺兴遥 《中成药》2010,32(8):1438-1440
目的:探讨应用超滤膜技术分离纯化当归补血汤的工艺,并且考察当归分别和黄芪、红芪配伍后对其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膜,对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设计,以当归补血汤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和芒柄花素为指标,考察不同膜及工艺参数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0KD的膜具有较好的膜分离效果,选择压力0.04MPa、料液温度40℃、进料体积流量12L/min的操作参数工作效率更高。当归∶黄芪(1∶5)配伍主要有效成分阿魏酸和芒柄花素的含量低于当归∶红芪(1∶5)配伍中阿魏酸和芒柄花素的含量。结论:利用膜分离工艺制备的当归补血汤,能更好的分离纯化其有效成分,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当归与红芪配伍要好于当归与黄芪配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当归补血配方颗粒在不同的冲化方法下黄芪甲苷的含量差别。方法:以当归补血配方颗粒(黄芪配方颗粒为主药)为研究对象,以黄芪甲苷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HPLC-ELSD)法测定其含量;通过正交试验,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保温不同时段条件下黄芪甲苷的含量,确定较佳的当归补血配方颗粒的冲化条件;分别以单方黄芪配方颗粒组、黄芪配方颗粒与当归配方颗粒混合冲化组、黄芪配方颗粒与当归配方颗粒分别冲化后合并组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比较三组冲化方法下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在使用的色谱条件下,在进样后22 min左右处出黄芪甲苷色谱峰。当归补血配方颗粒较佳的冲化条件为:水温80℃下保温5min冲服;经配伍冲化后黄芪甲苷含量有所增加。结论: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稳定性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9.
陈凌波  张珂胜  黄小平  邓常清 《中草药》2016,47(24):4395-4400
目的研究黄芪和当归不同剂量比例配伍对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模型小鼠造血祖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衰老的影响,探讨黄芪和当归配伍促造血作用的机制。方法 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黄芪组、当归组、黄芪-当归不同剂量配伍组,分别ig给予不同配伍比例的黄芪-当归药液,每天1次,连续8 d。阳性对照组于给药的第6、7、8天sc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给药的第4、5、6天ip环磷酰胺(CTX)造成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模型。于实验第9天处死动物取骨髓细胞进行红系、粒系、巨核系3系造血祖细胞培养,并以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骨髓有核细胞衰老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单用当归组、黄芪-当归(5∶1)组、黄芪-当归(1∶1)组、黄芪-当归(1∶5)组均能显著升高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集落产率(P0.01);黄芪-当归(10∶1)组可升高CFU-E、BFU-E、CFU-MK的集落产率(P0.05、0.01),而对CFU-GM集落产率无显著影响。黄芪-当归(1∶1)组促进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的作用显著强于单用黄芪、单用当归和其他比例配伍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单用黄芪组、单用当归组、黄芪-当归(10∶1)组、黄芪-当归(5∶1)组、黄芪-当归(1∶1)组、黄芪-当归(1∶5)组骨髓有核细胞衰老阳性率显著降低(P0.01),黄芪-当归(1∶1)组骨髓有核细胞衰老阳性率显著低于单用黄芪、单用当归和其他比例配伍(P0.05、0.01)。结论黄芪、当归和黄芪-当归10∶1、5∶1、1∶1、1∶5配伍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小鼠模型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和分化,抑制骨髓造血细胞功能衰老,以黄芪-当归1∶1配伍作用为优。提示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和分化是黄芪和当归配伍促造血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当归补血汤为金代医家李东垣所写的补气生血经典名方,由黄芪和当归两味药物组成。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1]。两者相互配伍,临床对气滞血瘀、疮疡溃烂、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劳倦内伤等证效果显著。现将当归补血汤的现代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配伍比例李杲《脾胃论》中当归补血汤黄芪和当归最佳配伍比例为5∶1。当代很多学者针对配伍比例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