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148例,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晨起口服非诺贝特100mg,晚上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对照组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疗程均为8周。观察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C、TG、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TC、LDL—C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G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9.7%、62.2%(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75岁以上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122例,随机分为3组,即阿托伐他汀组(10 mg/d,n=40)、每日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10 mg/d+非诺贝特200 mg/d,n=40)、隔日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10 mg+非诺贝特200 mg隔日交替服用,n=42),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水平的变化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血脂参数变化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能力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隔日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低于每日联合治疗组(17.5%)(P<0.05)。结论:隔日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75岁以上混合型高脂血症较单药更有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陛。方法共选择156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入辛伐他汀组(10mg qn,n=52)、非诺贝特组(100mg tid,n=50)和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10mgqn+非诺贝特100mg tid,n=54),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的变化率、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结果(1)联合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分别下降32%、35%、58%,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22%,其变化率明显优于单药治疗组(P〈0.01)。(2)联合治疗组TC、LDL-C、TG三项均达标者占52%,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P〈0.01)。(3)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与微粒化非诺贝特及二者联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150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A)组、非诺贝特(B)组和联合治疗(C)组,疗程均为8周。用药后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C组血脂参数变化最显著,总有效率达93%,A组达78%,B组达71%。C组在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降低幅度明显优于A组和B组;在高密度脂蛋白(HDL-C)增高幅度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可以更全面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谱,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降血脂药联合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123例混合性高脂血症,并用阿托伐他汀组94例、非诺贝特组86例作对照,分析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2月后的血清TG、LDL、TC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2月后的血清TG、LDL、TC与阿托伐他汀组、非诺贝特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与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或非诺贝特相比,具有更好的调节血脂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组)32例和观察组(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组)32例,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观察组的血糖、血脂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46例,治疗前2周停服调脂药,随机分为辛伐他汀±非诺贝特联合组(A组n=23)和辛伐他汀单药组(B组,n=23)两组。A组患者中男16例,女7例,年龄(60.01±8.25)岁,给予辛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口服,非诺贝特0.1g,每日2次,连续24周。B组患者中男15例,女8例,年龄(60.00±7.8)岁,给予辛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口服,连续24周,服药前和服药24周后各测定TC、TG、LDL-C、HDL-C、GPT、CK一次。结果治疗24周后,A组血清总胆固醇降低27.8%,TG下降56%,LDL—C下降41.4%,HDL-C升高22%。B组TC下降15.4%,TG下降11.6%,LDL-C下降24.7%,HDL—C上升11.5%(P〈0.05),24周内A组有3例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B组有6例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P〈0.05)。两组没有患者因为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而退出。结论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与单药相比能更有效地降低高血脂水平,显著降低冠心病发病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采取联合降脂策略以进一步改善糖尿病伴心血管事件高危患者的临床整体预后是目前心血管和糖尿病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优化联合降脂与降低糖尿病高危患者剩留血管风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糖尿病患者常表现典型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谱,表现甘油三酯(TG)升高明显、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其高TG水平与冠脉病变风险及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病因治疗及治疗性生活方式的干预是治疗糖尿病伴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的基础治疗。指南推荐他汀治疗是糖尿病调脂治疗的基石,但大剂量强化他汀治疗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血管剩余事件风险。贝特类药物对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谱均具有积极疗效,不同贝特具有不同的调脂外的获益。他汀+贝特联合可以全面有效的改善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谱,较单一他汀更明显降低LDL-C、TG、VLDL,同时更多的升高HDL-C,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而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实践中应谨慎选择有循证证据的安全性良好、剂量合适的他汀与贝特类联合,鉴于他汀治疗可导致剂量相关性血糖升高,苯扎贝特在改善糖代谢异常及减轻体重方面的额外获益优于非诺贝特,因此理论上苯扎贝特联合他汀可能具有全面调脂、逆转他汀相关性血糖升高、预防和减少新发糖尿病的协同作用。在临床真实世界中还需要进一步比较不同的联合调脂方案对改善糖尿病的糖脂代谢异常及降低剩余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用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并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入选80例2型糖尿病并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联合用药组给予辛伐他汀10mg/d,非诺贝特200mg/d;辛伐他汀组单用辛伐他汀20mg/d,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的变化率、达标率以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分别下降31%、38%和55%,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22%,明显优于辛伐他汀组(变化率分别为21%、28%、10%和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辛伐他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可以更全面地改善2型糖尿病并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较单用辛伐他汀更有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他汀类和贝特类药联合治疗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性别、年龄、血脂各指标水平匹配的2组:治疗组46例,每晚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每日加服非诺贝特0.25 g;对照组52例,每晚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服药期间患者需改变饮食习惯,进行低脂饮食。观察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TC、L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不明显(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对照组TG水平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升高者1例,升高幅度达正常值2倍,停用降脂药后恢复正常;肌酸激酶轻度升高者1例,未做特殊处理,2周后复查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未见肌痛。结论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用治疗安全有效,密切监测肝酶和肌酸激酶对保障两药联合安全应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张泽丹  谭平  曾莉  包维为 《广西医学》2014,(2):219-221,22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A组患者加用5 mg瑞舒伐他汀钙口服,B组患者加用10 mg瑞舒伐他汀钙口服,C组患者加用20 mg瑞舒伐他汀钙口服,1次/d,晚餐后服用。治疗4个月后,对比3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达标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均<0.05);C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显著高于 A组和B组( P均<0.05);C组患者治疗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达标率(86.67%、83.33%)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56.67%、53.33%,73.33%、73.33%)(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B组为6.67%;C组为10.00%,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通心调脂胶囊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两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变率(ηbH)、全血黏度低切变率(ηbL)、血浆比黏度(ηp)、血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通心调脂胶囊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尿毒清颗粒在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脂血症患者中联合他汀类药物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第一组单服氟伐他汀,第二组服用氟伐他汀联合尿毒清颗粒,3个月后比较两者的血脂水平。结果:尿毒清颗粒联合氟伐他汀汀组降血脂的幅度更大,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普遍存在血脂异常,尿毒清颗粒联合他汀类药物是值得推广的降血脂方案。。  相似文献   

14.
陈盼盼  李晓艳  刘杨  李君 《海南医学》2014,(22):3407-3411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叶制剂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Ovid、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l P)、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银杏叶制剂联合他汀类药物协同作用于高脂血症患者的研究,同时追索纳入其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2年12月。根据GRADE分级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由于银杏叶制剂属于中成药,未搜到相关外文文献。故共纳入9项研究,合计798例患者。对照组单独服用他汀类药物,实验组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基础上加服银杏叶制剂。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脂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WMD(95%CI)分别为-0.39(-0.49,-0.29)、-0.06(-0.08,-0.05)、-0.26(-0.34,-0.17)、0.19(0.16,0.23)]。结论银杏叶制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可显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临床疗效优于单用他汀类药物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了瑞舒伐他汀在老年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A组(10 mg,30例)、B组(20 mg,30例)和C组(30 mg,30例),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肌痛、皮疹、关节痛发生情况以及监测CK、ALT指标水平、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比较高脂血症疗效。结果三组血脂水平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TC、TG、LDL-C治疗后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01,P〈0.05);B、C组治疗后四项血脂水平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3,P〈0.05),B、C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124,P〉0.05)三组降脂效果比较,总有效率C组(93.3%)〉B组(83.3%)〉A组(76.7%),且C组的显效率(70%)明显高于B组(53.3%)和C组(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倍瑞舒伐他汀的剂量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探讨IgA肾病患者血脂指标与其临床特征及肾脏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选取150例IgA肾病患者,根据血脂水平分为血脂正常组和血脂异常组;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将血脂异常组进一步分为高胆固醇血症组、高甘油三脂血症组、混合性高脂血症组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分析比较各组的临床特征及肾脏病理特征。  结果  血脂异常组体质指数(BMI)、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24 h尿蛋白定量(24h-UP)高于血脂正常组(P < 0.05),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血脂正常组(P < 0.05)。不同类型血脂异常各组间,高甘油三酯血症组UA高于其他血脂异常组(P < 0.05),混合性高脂血症组Alb低于其他血脂异常组(P < 0.05),24h-UP高于其他血脂异常组(P < 0.05)。病理分级中Lee分级为Ⅲ级至Ⅴ级在血脂异常组中的占比较血脂正常组高(P < 0.05),MEST-C评分中血脂异常组中T1、T2占比相较血脂正常组多(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是IgAN患者伴发血脂异常的高危因素。  结论  血脂异常对IgAN肾功能进展具有一定预测作用。血脂异常组具有更严重的肾脏病理分级,在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方面表现更为显著。BMI升高是IgAN患者伴发血脂异常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和脑血管事件的疗效。方法1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54例采用辛伐他汀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尼莫地平片治疗,B组52例采用辛伐他汀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C组50例采用尼莫地平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6个月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检测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及血脂的变化,治疗3年内观察心和脑血管事件的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比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治疗前升高。优于C组(P〈0.05);A组颈动脉IMT变薄及斑块面积减少优于B组和C组(P〈0.05)。治疗3年内,A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尼莫地平片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能降低心和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白惠芙 《河北医学》2014,(9):1577-1580
目的:对社区血脂异常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现状产生的原因。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3年9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血脂复查的患者124例,调查其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情况以及未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不选择的原因,将服用他汀类药与未服用他汀类药的患者归为服用组与未服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124例患者中,30例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使用率为24.2%,58例患者(46.8%)使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另外36例(29.0%)患者未使用降脂药物;未服用他汀类的原因分析,知识缺乏有42例(44.7%),医生处方原因28例(29.8%),担心不良反应16例(17.0%),经济原因有8例(8.5%);服用组LDL、TG和 TC 水平均较未服用组明显降低, HDL水平较未服用组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社区血脂异常患者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明显偏低,且他汀类药物能明显改善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主要原因是对他汀类相关知识不了解,社区医院应该加强对他汀类药物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西地那非对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联合西地那非组(A组)24例;西地那非联合安慰剂组(B组)23例;辛伐他汀联合安慰剂组(C组)23例。疗程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各组间PCWP、mPAP、6 min步行距离、IL-8、CRP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①除B、C组PCWP外,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②A组mPAP、IL-8、CRP及6 min步行距离水平优于B、C组(P<0.05),但PCWP水平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西地那非可显著降低COPD相关的肺动脉高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