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眠在老年人十分多见,且常常顽固难愈。笔者从阴虚火旺论治老年人失眠,常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心得一二,以赐同道。1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人的睡眠活动由心神所主,是人体阴阳之气转化的结果。如阳藏于阴,阴能潜阳,阴阳相交则寐,反之则不寐。人至老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阴虚不受阳纳,阳亢不入于阴则失眠。早在《灵枢.大惑论》云:"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又《古今医统》谓:"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火独亢,不得寐者。"《景岳全书》谓:"真阴精血不足,阴阳不交,而神不安其室耳。"又如清《冯氏锦  相似文献   

2.
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谨察阴阳,以平为期”4个方面,总结《伤寒论》调和阴阳治则的运用。提出调整阴阳,并非单纯依据患者的寒热虚实之象补虚、泻实,而是透过表象判断阴阳失衡的根本原因,灵活地把握扶正祛邪、补虚泻实的尺度。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作为一种医学理论,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黄帝内经》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为后世"治未病"理论的丰富和中医养生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难经》进一步阐发了治未病的含义,将《黄帝内经》的"治未病"原则具体化。《伤寒论》将"治未病"理论传承并将其发展和完善,强调了"未病先防"的思想。华佗首先继承了《吕氏春秋》提出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治未病"养生观点,从理论上进一步阐释了动形养生之理。张从正提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观点,张氏治病的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总以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为要。补虚同时不应忘记通流,应补而不滞,使人体阴阳气血流畅。另外,还应注意补其不足,促使人体脏腑经络平和。  相似文献   

4.
以《景岳全书》为依据,探讨张景岳从虚证论治眩晕的思想。张景岳从"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的阴阳观出发,提出"无虚不作眩"的观点,并说明眩晕与中风、头痛的不同,创立左归丸、右归饮等一系列著名的补虚方剂,对眩晕以及其他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薛松  张其成 《山西中医》2008,24(2):42-43
阴阳互根是阴阳学说的核心,张景岳从阴阳互根的角度阐发了人体精气、水火等的关系,创立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独特治法.由于受易学"阳尊阴卑"思想的影响,张景岳更重视阳气的作用,提出"阳非有余",并从形气、寒热、水火3个方面加以阐发.在强调阳气重要性的同时,张景岳亦不忽视真阴,他从真阴之象、真阴之脏、真阴之用、真阴之病以及真阴之治5个方面阐述了人体"阴常不足"之理.  相似文献   

6.
张景岳,又名介宾,字会卿,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张氏精心研究《黄帝内经》30年,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他总结前人及自己毕生经验,编辑成《景岳全书》64卷,集内、妇、儿、外各科之大成。张氏针对当时医学界皆从刘河间"六气皆从火化"及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习用寒凉之弊,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提出了"阳常不足,阴本无余""得阳则生,失阳  相似文献   

7.
陈师诊病治案,多本《内经》、《难经》.他对《内经》中阴阳对立统一、承制生化、相互依恋、互为消长等观点,滚瓜烂熟,融会贯通.尝谓:"人身阴阳,互相为用.人有阳气,阴之使也;人有阴气,阳之守也.故阳气常升,水吸之而下行,阳气无炎上之忧;阴气常降,火蒸腾而上升,阴津无涸竭之虞.……阳不足则阴胜,阴不足则阳胜,诸病生矣.阴阳配合,本不得一毫偏胜于其间也."陈师运用阴阳学说指导辨证用药,如轻车熟驾,辄能得心应手,有左右逢源之妙.尝见其治阳虚生外寒之症,用益火之原取胜;治阴虚生内热之病,以壮水之主奏功;治阳胜则阴病者,取泄热生津之法;治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学的预防学术思想可谓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强调防重于治,是实现"阴平阳秘""阴阳和合"的关键,开创了中医"预防为主"独具特色的基础理论体系。《素问》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灵枢·逆顺》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3个层次,强调医者治疗疾病时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  相似文献   

9.
陈雪芬 《中医研究》1997,10(3):48-49
玉女煎的临床运用浙江310004浙江省中医院分院陈雪芬主题词玉女煎/治疗应用龈出血/中医药疗法玉女煎出自“景岳全书”,本方治证原书为“少阴不足,阳明有余”,是由胃热阴伤所致,由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组成。方用石膏辛甘大寒以清“阳明有余”之热,是...  相似文献   

10.
徐祖传 《北京中医药》2007,26(8):530-531
"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论,属明代医家张介宾首提.阴不能没有阳,无气便不能生形,阳不能没有阴,无形便不能载气,所以物生于阳而成于阴,故阴阳二气不能有所偏,不偏则气和而生,偏则气乖而死."阳非有余"论突出地反映在他所著的《大宝论》中.  相似文献   

11.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观点。历代医家对此句的注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代学者对此亦有各自不同的认识。从天人相应、脏腑阴阳、物质功能、饮食寒热四个方面阐述了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同时简单阐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治未病"中的应用。可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治未病"中的核心思想,对疾病的预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姚江黄宗羲《南雷集·南雷文集·张景岳传》有谓:"介宾医案散在《景岳全书》……",笔者研读张氏全书,曾作粗略统计,《景岳全书》所载张氏临症医案三十有余,主要见于《杂证谟》.清人魏之琇《续名医类案》所收景岳验案几乎全部得之于《景岳全书》.今试从介宾医案入手,探析其临床经验以及他在医学理论上的高深造诣.由于学习肤浅,体会不深,管见所及,难免疏漏不当,敬请有识者不吝指正.重虚体伤寒之辨治  相似文献   

13.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两种观点分别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和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提出。两种观点截然相反,后世医家亦各执一理,争执不休未有定论。文章作者认为,两种理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冲突,之所以存在争论是因为两医家对阴阳的含义指代不清,笼统地将生理的阴阳和病理的阴阳统称为阴阳,以致有阳气有余和不足的歧义。文章将阴阳细分为具有促进生理功能的正阴、正阳和导致病理变化的邪阴、邪阳,以此四分法调解"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非有余,阴长不足"之争,为这一理论争鸣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谷建军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803-804
张介宾 ,字会卿 ,号景岳 ,是温补学派的著名代表医家 ,以其“阳非有余”的学术思想著称于世 ,“甘温有益寒无补”成为其用药的第一主张。温补学派医家研究的中心课题是脏腑虚损的病机与证治 ,而张介宾虚损证治的理论基础并非阳重于阴 ,而是真阴论。真阴论讨论了真阴之象、真阴之脏、真阴之用、真阴之病、真阴之治五个论题 ,其中真阴之病为其理论核心。1 阳非有余论的侧重点在于阳的性质和功用张介宾在《内经》“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诀 ,精气乃绝”的阴阳理论指导下 ,提出了阴阳一体的学术…  相似文献   

15.
失眠的论述最早见于《灵枢·大惑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1] 152,说明阴阳失和是失眠的关键.《灵枢·邪客》阐述了失眠的病机,“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暝”[1]126,治则为“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方剂为“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可见,阳之所以不得入于阴,是因为“厥气客于五脏六腑”,而厥气又有虚实之分,根据虚实补不足、泻有余,使阴阳相通,失眠可愈.  相似文献   

16.
中医立治是连接病机与方药的桥梁,是指导组方用药的理论依据。因此探讨立法思路,对于开拓、研究古方,创制新方,提高临床疗效是有重要意义的,现谈谈个人的认识。1 立法的总纲是协调阴阳,以平为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一旦阴阳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反映出阴阳偏衰偏盛,或出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或“阳虚外寒,阴虚内热”的病理变化,因此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治疗上应即时纠正阴阳的失调。阴阳失调不外乎阴阳有余或阴阳不足,在立法上有余当泻,不足宜补。1.1 泻其有余适用于阴阳偏盛的各种实证。例如:“阳盛则热”应以寒凉之药,清其热,泻其阳有余  相似文献   

17.
魏勇军 《河北中医》2015,(2):265-267
<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源于《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两千年来,作为重要的治未病思想原则,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对指导正确养生、治疗起着积极作用,浅析如下。1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1历代医家不同解释1.1.1以阴阳生长收藏而论明代医家马莳及清代医家高士宗均从四时阴阳变化规律,顺养生  相似文献   

18.
浅议柔剂     
柔者刚之反.柔刚与阴阳、气血对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市其对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夺其乡”。凡医,辨证必执阴阳为纲,用药不离柔刚变化。以柔究刚,以刚制柔。张仲景创芍药8草汤,柔肝缓急,治阴阳气血不和、肝旺乘牌所致腹李痛及脚挛急,片大剂之先河。叶天了利旨出“脾肾为乘胜,可受刚药;心肝为刚脏,可受柔药”,用柔屡起沉行,川冻证指南医秦川。记载尤泽。前贤用亲.多选甘缓无毒之品组方,以缓应急,以缓求大。《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即谓:“病有在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又不可者…  相似文献   

19.
<正>三伏贴是指夏季三伏天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驱散阴寒、调节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为目的的一种方法。试述如下。1历史沿革《素问.四气调神论》谓:"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意思是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其所蕴含"治未病"的思想便是后来"冬病夏治"最早的理论源流。三伏贴开始应用见宋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其中提到"天灸",即用旱莲草外敷治疟,用药后皮肤局部起疱。自宋  相似文献   

20.
“阳有余阴不足”是朱震亨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基本观点。内经云:“阴阳平秘,精神乃治999强调阴阳的不偏不盛,而朱氏运用天人相应的理论,通过分析天地、日月、阴阳的状况,认为人身之阴阳在正常情况下,亦有一定差异,即人身之阴常不足而阳有余。故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到这一特点,以指导人的健康保健和医生对疾病的认识与洽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