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3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试验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复诊的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法,干预组采用动机性访谈进行干预,干预周期6个月.运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及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ESCA总分、总体SF-36评分分别为(162.00±13.90)分、(6.44±0.23)分,明显高于其干预前的(97.00±13.73)分、(3.64±0.41)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32.28±13.82)分、(4.12±0.44)分,明显高于其干预前的(97.00±12.41)分、(3.66±0.29)分,而且干预后干预组的ESCA总分和总体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在提升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均较常规健康宣教方法显示出优越性,适合在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健康教育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施以协同护理模式后对其自身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3)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n=43)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协同护理模式。在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半年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用ESCA(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和SF-36(健康调查简表)进行测试,以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差异和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评分均有提升,且干预后观察组ESCA各维度评分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可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改善其综合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服务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杞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照顾者照顾能力测定量表(FCTI)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ESCA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ESCA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FCTI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FCT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16%(47/51)]高于对照组[76.47%(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自护水平和照顾者的照护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8例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行血液净化基础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强化血管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ESCA)、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ESCA、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低于对照组的23.53%(8/34)(P<0.05)。结论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采取强化血管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刘洁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205-320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药物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2 组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健康行为量表(HPL)及生活质量量表(QOL)进行评定.结果 健康教育前,2 组ESCA、HPL 和QOL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健康教育1 个月,2 组ESCA、HPL 和QOL 评分均较健康教育前有所升高,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3 个月、6 个月后,观察组ESCA、HPL 和QOL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设计,将10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健康指导,对干预组鼻咽癌患者进行改善自我护理能力的国际标准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鼻咽癌生活质量评分表(FACT)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ESCA及FACT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5月—2021年5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中合理用药、饮食控制、规律作息和适当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ESCA中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概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中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35%)高于对照组(81.4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护理依从性提升,增强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生活质量改善,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于爱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205-1208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干预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3月间在我院内科门诊就医确诊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方法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仅接受自我管理、来自家庭照料者的护理及就诊时一般指导;研究组则接受由医院专科护理人员实施每月一次的家庭访视干预,内容包括自我管理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有关知识。干预时间为6个月。干预前和干预后,用自行设计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以及生存质量评定量表(SF-36)对两组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存质量评定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访视干预能明显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早期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段荣香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6):62-62,82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干预措施,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进行2周的健康信念教育、社会支持教育等形式的综合性干预,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2周后,采用健康问卷(SF-36)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其身心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同伴教育的5 g减盐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研究,可望控制和降低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及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使老年高血压患者保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为国家老年人高血压的减盐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云南省昆明市东华和联盟社区中76例60~75岁的高血压正常高值及1、2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高血压健康教育;以社区为依托,实验组于常规高血压教育策略基础上接受基于同伴教育的5 g减盐干预,并在第一、三个月进行实验组分小组制干预随访;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情况、健康行为量表(HPLP-II)、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及盐认知程度得分。  结果  干预前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HPLP-II、ESCA、SF-36量表得分及盐认知程度评分和高血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ESCA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 < 0.05),HPLP-II、SF-36量表得分、盐认知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通过对正常高值和1、2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基于同伴教育的5 g减盐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促进其对食盐的认识和合理摄入及其自我护理,从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莉  龙霖  官计  田红梅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11):1101-1103,1111
目的评价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法对社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名社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均给予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在研究前后分别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对两组进行生活质量的测评。结果 SF-36量表得分两组间比较:研究前两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后观察组各维度分数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除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外,其它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前后两组SF-36量表得分自身比较:观察组得分前后比较,各维度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得分前后比较,除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躯体疼痛(body pain,BP)、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维度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外,其它各维度及总分均无显著提高。结论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法可改善社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健康教育对提高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建立后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8年5月—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0例定期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依据健康教育方法分为IKAP组78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IKAP组除了对照组宣教措施以外,重点进行IKAP模式健康教育。干预后通过自拟调查问卷、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患者遵医行为、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IKAP组患者干预后自我保暖、不负重不受压、遵守治疗方案、定期健手操、定时测血压、保护血管通路6项遵医行为配合度优于对照组,ESCA量表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和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KAP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8.97%)明显低于对照组(23.81%),干预后6个月SF-36问卷中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6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血液净化患者而言,开展IKAP模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血管通路建立后遵医行为、提高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赵艳琴  王伊龙 《西部医学》2014,26(11):1548-1550
目的 研究早期认知护理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老年患者出院后自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名脑卒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两周认知功能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及SF-36简易量表评估患者的自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IM各项指标评分和总分及SF-36评分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认知护理干预后,研究组FIM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FIM分项中除交流、社会认知和运动以外,其他分项及总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除转移、运动和交流等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6、12个月,研究组SF-36评分分别为(78.35±12.74)分、(88.35±13.78)分,对照组分别为(72.39±11.82)分和(79.17±13.01)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认知护理能提高患者出院后自理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从而在较大程度上阻止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康干预对中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02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只给予护肝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护肝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健康干预。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并结合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经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康复知识知晓、康复信念、健康生活行为、遵医行为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干预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干预组ALT、AST、TBIL水平降低较为明显(P〈0.05)。两组干预后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躯体疼痛、一般健康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或P〈0.01),且与对照干预后相比,干预组各指标升高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给予合适的健康干预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特点和生活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生活质量状况,为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组)和190例正常体检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症状评定量表(SCL-90)和健康状况问卷(SF-36)量表测定。结果肝炎组SCL-90中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组SF-36得分在维度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总的健康状况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给予积极的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城乡结合地区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模式,为制定适宜的糖尿病社区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本院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门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及心理疏导在内的综合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年,采用一般调查问卷和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其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率、血糖控制水平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测定。结果:在干预1年后,研究组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率、血糖控制水平及生存质量评分明显好于干预前(P0.05),而对照组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血糖控制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生存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城乡结合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规范化管理,其长期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号”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7年5—11月,在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管理和参加“关爱体检”的人群中,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管理的基础上,基于“微信公众号”成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开展同伴支持教育,同时由医师、护士、营养师组成健康管理小组,通过“微信公众号”为患者提供定期知识宣教、血糖监测、个体化健康行为指导和用药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血糖和血脂指标、健康调查简表(SF-36)得分以及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bA1c、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微信公众号”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参与度,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系统康复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问卷,对因膝关节骨关节病在该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常规治疗后,接受系统康复训练的患者(治疗组,32例)与未接受系统康复训练的患者(对照组,32例)进行回访,评定其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SF-36量表的8个维度评定中,治疗组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及精神健康等5个维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等3个维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系统康复干预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