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敏  李玲  王佳琪  蒋悦  季宇  朱巍  张京华  孙洁  于眉 《河南中医》2015,35(1):104-105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型及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按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同时筛选90例2型糖尿病未失眠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分析其本虚证型的构成及证型分布与BMI指数、病程、年龄、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按本虚证型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4型;其与BMI指数、年龄、病程均有相关性;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结果显示失眠本虚证型与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脑血管病变(r=0.471,P0.01)均相关,组间比较显示失眠患者在并发症发病率和多并发症共同发病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型分布集中于阴虚证,糖尿病合并失眠及本虚证型分布与糖尿病并发症明显相关,提示生存质量和情绪变化导致的失眠可能对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失眠并非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 ,所以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 ,如果临床处理不好 ,很容易影响糖尿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下面是结合临床实际的个人体会 ,以期有益于临床。1 糖尿病人失眠的原因及表现临床我们观察到 ,糖尿病人失眠的大致原因和临床表现 ,基本符合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睡眠医学研究室刘艳骄博士的总结归类。大致情况如下 :糖尿病早期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是失眠。糖尿病病人可因皮肤瘙痒而产生失眠 ;可因发生糖尿病的恐惧而发生失眠 ;可因血糖不稳定而发生失眠 ;可因曾经发生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焦虑性失眠。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发病率日益上升,而糖尿病的并发症以及伴发症亦引起临床医师的日益关注。糖尿病伴发失眠以及失眠与糖尿病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值得进一步的关注。而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失眠以缓解症状为主,对此缺乏特异性疗法且副作用较大,中医学可以有效的改善其症状并不影响血糖的控制。因此,本文结合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失眠的相关文献,对其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失眠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状之一,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失眠的几率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1]。其发生可能与高血糖对血管和神经的影响有关,为神经衰弱症状[2]。糖尿病患者失眠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影响患者的血糖控制。周艳等报道中药贴敷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失眠[3]。笔者参考文献并结合临床,对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给予中药贴敷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36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原因进行调查,探讨减少糖尿病患者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睡眠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入睡困难和睡眠中断是失眠最常见的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依次为焦虑、睡眠环境、病理生理因素和药物因素等。结论对糖尿病伴失眠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方法,可减少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1]),失眠导致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升糖激素异常分泌亦可引起血糖应激性升高~([2])。此外,其他激素及神经递质也可因失眠出现系列神经生化改变,进而加重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糖尿病的疗效。对于糖尿病合并失眠的治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受诸多因素影响,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且极易伴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难题。由于生理、心理等因素影响,糖尿病伴发失眠患者逐渐增多,糖尿病伴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复合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较为局限,主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以镇静催眠类药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伴失眠临床疗效确切、用药温和、治疗方法多样,患者接受度高。糖尿病伴失眠在中医学里被归为“消渴不寐”范畴,现代医家在对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将该病病机概括为阴阳失交。在对糖尿病伴失眠的中医治疗上,诸多医家重视单味药的安神功效及降血糖效果,应用复方随证加减,对症施治,从该病病因病机出发,重视交通心肾、滋阴安神,养血活血等治法,运用交泰丸、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血府逐瘀汤等进行治疗,中西医相结合,内服法与外治法相结合。文章重点从糖尿病伴失眠的病因病机、单味药、中药复方、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特色疗法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伴失眠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者临床研究糖尿病伴失眠提供借鉴,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糖神宁治疗糖尿病失眠39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彦军  王钢柱 《河北中医》2006,28(12):907-908
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疑难顽症之一,糖尿病导致的失眠也影响了患者病情的控制及身体健康。1997-12~2003-12,我院采用自制纯中药糖神宁治疗糖尿病失眠39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1.1.1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标准。1.1.2失眠的诊断标准参照文献[2]标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及中医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中失眠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人群明显增高,而失眠又会加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影响其治疗与康复。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采用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治疗糖尿病失眠症,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百合地黄汤合抵当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是健康大敌,糖尿病合并失眠后,由于失眠可引起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的增多,造成血糖明显升高,血糖波动明显加大,而使血糖不易控制。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百合地黄汤合抵当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38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