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目的:探讨脑梗塞时血小板6项参数的变化。方法:对48例脑梗塞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巨血小板百分数(mPLT),微血小板百分数(μPLT)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塞患者PLT明显降低(P<0.01),MPV明显升高(P<0.01),PCT有降低(P<0.05),PDW明显增加(P<0.01),mPLT明显升高(P<0.01),μPL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有助于脑梗塞的早期诊断。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变化,方法:检测98例脑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的PLT,MPV,PDW,P-LCR数值,结果:脑梗死组的PLT较对照组降低(P<0.05),MPV,PDW,P-LCR均较正常组升高(P<O.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数量及其体积改变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特点及前列地尔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MAP和SAP患者不同时期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与MAP组比较,SAP组入院时外周血PLT明显下降(P〈0.01),MPV、PDW显著升高(P〈0.01);治疗1周后,MAP组PLT无显著性升高,MPV、PDW升高明显(P〈0.05);SAP组1周后PLT显著性升高(P〈0.05),MPV、PDW变化不明显。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前列地尔治疗组SAP患者PLT明显上升(P〈0.01),MPV、PDW明显下降(P〈0.01)。结论SAP与MA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明显不同,可反映不同病情程度。前列地尔治疗后PLT升高,MPV、PDW降低,提示前列地尔对SAP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U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er)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与血管性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PLT、MPV、PDW进行测定,同时利用OLYM-PUS45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空腹血糖水平(FIG)。结果 ①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MPV、PDW显著增高(P〈0.01);PLT计数减低(P〈0.05);PCT测定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糖尿病有血管病变与无血管病变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血管病变组MPV和PDW均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1),而PLT计数比无血管病变组减少(P〈0.05);PCT测定值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MPV和PDW显著升高,PLT计数减低;糖尿病有血管病变者和无血管病变者虽然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血小板参数包括PLT、MPV和PDW明显改变,提示检测PLT、MPV和PDW计数,对监测2型糖尿病有无血管病变发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Ⅳ度血小板减少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PLT)及相关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迈瑞BC-6800进行PLT及相关参数分析,统计PLT<25×109/L的恶性肿瘤患者并分成两组,A组为104例非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B组为78例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C组为80例PLT及相关参数正常的健康体检者,比较各组PLT及其参数.结果:A组PLT较C组低,MPV,PDW,P-LCR均较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PLT,MPV均较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P-LCR较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PDW,P-LCR均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V是鉴别血小板减少原因的一个重要指标,联合PDW,P-LCR测定对Ⅳ度血小板减少恶性肿瘤患者骨髓功能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拜耳ADVIA2120型)分别测定127例肝移植术前患者、81例肝移植术后(90d)无出血患者、12例肝移植术后有出血患者以及1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及其参数等相关指标。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肝移植术前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肝移植术后无出血组PLT、MPV、PCT、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组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肝移植术前组比较:(1)肝移植术后无出血组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组PLT、MPV、PCT、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及其参数相关指标的检测:(1)可配合临床观察肝移植术后疗效以及判断病情的变化。(2)间接反映肝移植术后PLT的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特点及生长抑素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检测92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4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不同时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容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1)SAP组与MAP组相比,PLT、PCT明显下降(P〈0.01),MPV和PDW显著升高(P〈0.05);(2)SAP组生长抑素治疗后PLT和PCT明显升高(P〈0.01),MPV和PDW明显下降(P〈0.05)。结论SAP与MAP患者血小板参数明显不同,生长抑素治疗后PLT和PCT明显升高,血小板活性降低,提示生长抑素对SAP患者有一定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SYSMEX SF3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并比较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的大体积血小板比率( P-LCR)、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和血小板数(PLT)。结果:肺癌组MPV及PLT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P~LCR及PDW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肺癌患者血小板参数高于正常人,说明血小板在肺癌发生发展及增殖转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迈瑞BC-3000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与SysmexXT-2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及其参数MPV、PDW、PCT差异性。方法收集血小板计数正常、增高和减低的患者标本共433例.分别用迈瑞BC-3000和SysmexXT-2000i两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PLT及MPV、PDW、PCT。结果迈瑞BC-30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正常组PLT及MPV、PDW、PCT与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无显著差异(P〉0.05);计数血小板增多组的PLT、MPV、PDW、PCT四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计数血小板减少组的PLT、MPV和PDW有显著差异(PLT,P〈0.05;MPV和PDW,P〈0.01),计数PCT两仪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迈瑞BC-30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异常者,应用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对其结果进行复核及校正。  相似文献   

10.
网织血小板与血常规中血小板相关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血中网织血小板百分比与血常规中血小板相关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72例男性及75例女性静脉血样本同时检测其网织血小板百分比(RP%)与PLT、MPV、PDW、P-LCR,并对它们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比较RP%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将MPV进行分组比较,比较两者的差异性。结果RP%与PLT之间均RP%与PLT之间无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男性组r=-0.033(P〉0.05),女性组r=-0.092(P〉0.05),而RP%与MPV、PDW、P-LCR之间在男性组及女性组之间均有相关关系,P〈0.01。女性MPV≥11.0fl组RP%高于MPV〈11.0 fl组的RP%,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P%与PLT之间无相关关系,而RP%与MPV、PDW、P-LCR之间均具有良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比监测1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和30例健康者血浆PLT,MPV及PDW值的变化,结果:急性胰腺患者重症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治疗前重症组与轻症组比较,治疗前重症组与对照组比较,PTL值显著下降(P<0.01),而MPV及PDW值则显著上升(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病情及预后有一定关系,当患者PLT值增加,MPV及PDW值小降时提示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LT)及其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Sysmex KX-21型多项目血球自动计数仪,测定67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的PLT及其参数。结果:与健康组对比,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LT计数明显降低(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增高(P〈0.01);血小板分部宽度(PDW)及大PLT比率(P—LCR)增高(P〈0.01);随着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评分升高,PLT明显下降,MPV、PDW、P—LCR明显上升,A、B、C三组之间其PLT、MPV、PDW相互比较,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PLT及其参数是对临屎判定肝硬化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出血倾向及判定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ITP患儿的资料,分别测定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小板(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①治疗组ITP患儿治疗前PLT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PV、PD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LT计数明显上升,MPV、PDW下降,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ITP患儿观察前PLT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PV、PD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后PLT计数明显上升,PDW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有所下降,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急性ITP是一种自限性良性疾病,恢复快,预后好,应避免过度检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塞)急性期血小板参数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各54例,测定其急性期血小板总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以2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脑出血和脑梗塞急性期PLT、MPV、PDW与对照组相比,PLT均明显下降(P〈0.05),MPV、PDW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 推测MPV、PDW升高在脑梗塞急性期是发病的原因,而在脑出血急性期则是发病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及术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7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及术后的PLT、MPV、PCT和PDW,分紫绀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两组,分别与同期健康对照组PLT、MPV、PDW和PCT进行比较.结果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组术前PL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MPV较对照组则显著升高(P<0.05);术后MPV仍高于对照组(P<0.05).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组术前MPV、PCT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MPV仍高于对照组(P<0.05),PLT、PDW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血小板参数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罗俊生  黄龙  郑定容  周伟 《中国热带医学》2006,6(4):719-719,724
目的探讨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健康者、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结果检测组与对照组比较PLT、MPV、PCT具有差异显著性(P〈0.01),PDW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在肾小球肾炎病变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对临床研究肾小球肾炎并发症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83例不同类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包括24例急性白血病(AL),2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3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初诊时ITP、AL和MDS患者的PTJT和PC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ITP患者的MPV和PDW明显高于AL、MDS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P〈0.01),AL和MDS患者的PDW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二者的MPV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ITP、AL和MDS患者缓解后PLT和PCT明显上升,而PDW下降,与未缓解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ITP缓解组的MPV明显低于未缓解组(P〈0.01),而AL和MDS缓解组的MPV值与未缓解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于明确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其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确诊为HIE的50例患儿进行临床分度,观察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变(PDW)的变化,并与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 HIE患儿急性期PL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MPV及PDW明显升高(P〈0.01),HIE恢复期与对照组PLT、MPV及PDW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HIE患儿PLT随HIE病情加重而降低(P〈0.01),而MPV、PDW则随病情加重而增大(P〈0.01)。结论 临床上动态观察HIE患儿的血小板参数,可作为判断HIE的严重程度及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不同动脉血管病变中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收治的18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踩臂指数(ABI)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单纯ABI≤0.9组(A组)45例、单纯IMT〉0.8mm组(B组)46例、ABI≤0.9且IMT〉0.8mm组(C组)39例、正常组(D组.ABI〉0.9且1MT≤0.8mm)50例,比较4组患者血小板计数、MPV及PDW变化。结果:A、B、C组MPV分别为11.96±0.57.11.22±1.42,12.26±0.86,与D组(9.67±1.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PDW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动脉血管病变存在MPV增加,应加强MPV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LH-75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38例川崎病惠儿(病例组)及同期体检健康儿童38例(对照组)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测定。结果川崎病患儿急性期PLT、PDW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01),PCT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MPV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川崎病患儿恢复早期PLT、PCT、PDW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01),MPV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01);KD恢复早期PLT、PCT高于KD急性期,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KD恢复早期MPV、PDW低于KD急性期,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作为判断川崎病患儿病情恢复程度及指导临床治疗用药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