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吕贻珍 《中国医疗前沿》2011,(14):53+90-53,90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同期病情稳定性脑梗死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定期检测血压;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等。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发展与血压、血脂、血糖和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可作为脑梗死病情进展的参考指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黄海华 《广西医学》2014,(7):936-938
目的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脂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按病程分为进展型脑梗死组(43例)和完全型脑梗死组(5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与纤维蛋白原(Fib);采用胶体金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雅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进展型脑梗死组患者PT、TT、APTT水平均低于完全型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Fib与D-二聚体水平则高于完全型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完全型脑梗死组PT、TT、APTT水平及Fib、D-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型脑梗死组患者血脂TC、TG、LDL-C水平均高于完全型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HDL-C水平与完全型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型脑梗死组患者血脂TC、TG、LDL-C水平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中凝血指标、D-二聚体与血脂水平的动态变化与疾病病情相关,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艳 《中外医疗》2013,32(5):111-1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出血患者预后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急性脑出血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支持处理,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2~4次/d,14d/疗程。观察组患者给予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2~4次/d,14d/个疗程。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不同时间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前者与后者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3天、第5天、第7天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分别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3天、第5天、第7天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分别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3天、第5天、第7天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同期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甘露醇在控制脑出血颅内压压时疗效确切,且对肾损害较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探讨两者对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观察97例年龄〉60岁的老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梗死组)和同期同年龄范围的4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测定CRP和FIB的含量,比较不同程度和不同梗死面积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和FIB的水平。结果(1)老年急性脑梗死组CRP和FIB分别为(14.03±2.19)mg/L和(8.26±2.73)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组间CRP和FIB水平越高,梗死面积越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严重程度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组间CRP和FIB的水平越高,病情越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老年急性脑梗死的CRP和FIB水平,可预测梗死面积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0d后的血CRP水平变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情况。结果治疗10d后观察组的血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CRP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陈大容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98-98,108
目的分析CRP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将6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设为治疗组,将同期健康志愿者34名设为对照组。分别于1、3、7和14天空腹抽取受检者不抗凝静脉血4mL,采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检测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天时CRP水平最高,经治疗后逐渐下降,至第7天时基本恢复正常。CRP水平入院第1天与第3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入院1天与第7天、第14天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第1、3、7、14天1次检测CRP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4次检测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第1天、第3天时病毒性心肌炎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和14天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RP可作为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早期的诊断指标,且与心肌损害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凝和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3(AT3)、蛋白C(PC)、蛋白S(PS)等指标和炎症因子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T、APTT、TT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g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AT3、PC、PS等抗凝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凝相关指标和炎症因子hs—CRP水平可作为进展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一种参考因素,其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朱映辉 《中外医疗》2014,(16):84-8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在脑外伤术后预后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脑外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RP及PCT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RP、PCT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情转归,观察组术后第7天CRP、PCT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死亡组患者相比,预后良好组患者CRP、PC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PCT可作为脑外伤术后预后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检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CRP和Fib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凝结法进行检测。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RP和Fib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死完全康复组CRP和Fib入院时与痊愈出院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完全康复组CRP和Fib入院时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Fib水平对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和愈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璐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7):2279-2280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0例,其中轻度患者21例,作为病情轻度组;病情中度患者36例,作为病情中度组;病情重度患者共23例,作为病情重度组。同时选择到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共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上述对象的白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发病第1天、第3天、第14天的白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发病第3天的白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发病后第1天和发病后第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重度组的白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高于病情中度组和病情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监测白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了解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徐革 《河北医学》2014,(1):28-31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 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93例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死组)于入院24 h、3 d、7 d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采用ELISA法和Clause法测定DD和FDP水平。选择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组24 h、3 d 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P<0.05),7 d时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组24 h FDP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3 d及7 d时FD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P<0.05)。中、重型组DD、FD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轻型组( P<0.05、P<0.01),而重型组DD、FDP水平显著高于中型组( P<0.05)。中梗死灶、大梗死灶DD、FD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小梗死灶(P<0.05、P<0.01),而大梗死灶DD、FDP 水平显著高于中梗死灶(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DD水平与FD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D和FDP水平呈不同程度的增高,动态监测患者血浆DD和FDP水平对于判断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和梗死病灶大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中成纤维细胞因子(FGF)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的变化,探讨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将50例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50例非动脉粥样硬化型相关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分别对比二者发病第1天和第7天血清中FGF与PDGF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FGF及PDGF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GF及PDGF在观察组第7天较第1天明显增高(P〈0.05).而在对照组第7天较第1天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FGF、PDGF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关系密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脑梗死的进一步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以及微量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人选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组(观察组)和单用替米沙坦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12周后观察微量白蛋白排泄率、CRP以及其他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清钾(K)、血肌酐(Scr)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可有效地降低其尿微量白蛋白和CRP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2月新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62例,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依患者体重差异选择(100~150)万U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辅以尼莫地平保护脑神经、甘露醇清除过多氧自由基、低分子肝素钠及阿司匹林预防再闭塞;对照组除未用尿激酶外,其余皆与观察组相同.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d、2d、7d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d、7d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h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1d、2d、7d观察组NIHSS评分分别为(8.8±2.9)分、(7.4±3.1)分、(5.1±2.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7±3.5)分、(10.3±2.8)分、(9.2±3.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只要严格掌握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无需特殊设备,就能为基层医院所用以紧急救治脑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15.
廖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4,(21):144-146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仅行传统用药治疗,观察组在传统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RS平均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杜玲  施晓 《中国医药导报》2013,(13):53-54,57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在非脱垂子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2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的非脱垂子宫患者37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开腹手术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炎症因子、免疫指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2.9±9.8)minl、排气时间[(18.4±2.4)h]及住院时间[(5.0±0.4)d]均短于对照组[(87.6±10.1)min、(159.8±15.3)h、(6.7±0.6)d1,并发症发生率[2.70%(1/37)]低于对照组[18.93%(7/37)],出血量[(123.4±13.7)mL]少于对照组[(159.8±15.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生存质量4个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观察组VAS评分[(6.1±1.0)、(3.8±0.8)d]均低于对照组[(7.8±1.2)、(5.3±1.O)d],而生存质量4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观察组CD3^+、CD4^+、CD4/CD8及IL-2均高于对照组,而CD8^+及IL-6、CRP、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在非脱垂子宫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开腹手术,对于患者的整体状态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丁苯酞胶囊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1月在中山市大涌医院住院的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胶囊口服加银杏达莫静滴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静滴,疗程均为15d。收集治疗前后数据,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均P〈0.05),观察组D一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丁苯酞胶囊和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住院治疗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70例急性脑梗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依达拉奉。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及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77.1%,其中对照组1例死亡,观察组无一例死亡,观察组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的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0例列为研究对象,根据CT或MRI所示病灶大小将其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病灶直径〉5cm)15例、小面积脑梗死组(病灶直径〈5cm)25例;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正常人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Hcy、D-二聚体的水平,及比较不同梗死病灶患者血清Hcy、D-二聚体水平。结果40例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5.18±2.73)μmol/L,(1.68±0.45)mg/L,分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大面积脑梗死灶组Hcy、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7.23±3.46)μmol/L,(1.72±0.35)mg/L,均明显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病灶组,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其各种指标均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同型半胱氨酸与D-二聚体的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将HCY和D-二聚体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之一,有利于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王英霞 《中国医药导报》2014,(17):142-144,147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09年11月河北省赵县人民医院血脂异常的脑梗死患者8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46例及对照组4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1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1次/d。治疗14d后检测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及比较;比较两组总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而HDL—C水平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CSS评分在治疗的第14、28天时,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第14、28天CSS评分均低于同时间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患者是脑梗死的高危人群,丹参注射液可以调整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