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芳 《山西临床医药》2009,(36):929-930
<正>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是解决分娩不可缺少的助产手段,但在目前提倡优生优育的社会氛围中,许多产妇对产钳、胎吸助产术感到恐惧,担心损害母婴健康。为客观、正确地评价产钳助产和胎吸助产术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本文对2008年应用产钳术或胎吸助产术的135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以了解两种方法的优劣,提高阴道分娩质量,降低母婴并发症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产钳助产术至今历史悠久 ,在临床实践中已成为最常用的阴道分娩助产手段之一 ,在解决头位难产上被广泛采用。[1 ] 本文总结了对 1 36例头位分娩产妇采用单手迂回置钳法助产的临床经验 ,为提高助产质量 ,减少母婴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我院从 1 997年 8月起应用单手迂回置钳法助产共 1 36例 ,占同期产钳术 37.5 % ,双手交换置钳法 2 2 5例 ,占同期产钳术 62 .5 % ,按手术方法进行分组 ,单手迂回置钳法为观察组 ,双手交换置钳法为对照组 ,手术对象的年龄、产次、会阴条件 ,适应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 .2 操作方法 :按…  相似文献   

3.
产钳术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产钳助产术的适应证和并发症,指导临床正确掌握产钳助产术。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施行的284例产钳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择同期正常阴道分娩的孕妇400例作为对照。结果:产钳助产引起的母体损伤主要为会阴侧切口延裂,新生儿损伤为头面部擦皮伤,更严重的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钳助产术使用得当对母婴影响较小,应重视阴道分娩,提高产钳助产技术,减少产伤,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产钳助产和剖宫产在第二产程异常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分娩的第二产程异常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剖宫产干预,观察组则实施产钳助产干预。分析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分娩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6.00%)低于对照组(44.00%)(P 0.05);观察组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概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4.00%)(P 0.05);观察组Apgar评分≥8分的概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Apgar(46.00%)(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第二产程异常产妇接受产钳助产干预,可更好地保证其母婴安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李晓丽 《临床医学》2012,32(7):72-73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助产阴道分娩的产妇分娩指征与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362例,分娩方式均为阴道分娩,根据助产方式将产妇分为两组,胎头吸引助产组208例,产钳助产组154例。两组产妇均行会阴切开助产术,使用胎头吸引与产钳助产的指征为胎儿窘迫与第二产程延长。结果两组产妇的分娩成功率、失血量、胎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要求无痛分娩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胎头吸引组产妇胎位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产钳助产组。结论胎头吸引阴道助产术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的助产方式,结合产钳助产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三维超声评估低位产钳助产对初产妇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东莞市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08例,根据处理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46例低位产钳助产者为产钳助产组,62例剖宫产者为剖宫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产后3、6个月三维超声检查盆底肌损伤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钳助产组的处置决策至分娩时间、操作时间、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3.52±3.65) min、(18.21±3.54) min、(60.21±15.84) mL、(2.52±0.55) d,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40.25±12.21) min、(31.07±9.71) min、(140.23±40.15) mL、(3.69±1.1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钳助产组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率为4.35%、2.17%,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14.52%、11.29%),产钳助产组产后1 min Apgar评分为(9.69±0.33)分,高于剖宫产组[(9.21±0.25)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不同分娩方式对造成母婴并发症的影响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桥人民医院2008年01月~2011年12月230例出生为巨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不同的分娩方式造成的母婴并发症进行分组,并进行分析,寻找降低巨大儿并发症的防护措施。结果阴道顺产组、阴道助产组、剖宫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46%、75.00%、2.22%,主要并发症有肩难产、窒息、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3%、100%、2.96%,主要并发症有产道损伤、产后出血及产后感染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分娩组(尤其是助产组)造成母婴的并发症远高于剖宫产组。故对分娩前诊断为巨大儿者,建议选择剖宫产术来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产钳助产1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我院产钳助产 1 4 6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自 1 998- 0 1~ 1 999- 1 2我院头位阴道分娩总数为 382 5例 ,行产钳助产术 1 4 6例 ,产钳助产率 3.8% ,其中中位产钳 6例 ,低位产钳 95例 ,出口产钳 45例。产钳分类按《中华妇产科学》标准 [1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36岁。初产妇 1 0 8例 ,经产妇 38例。孕周 36~ 42周 ,平均 39周。新生儿体重最低2 350 g,最高 430 0 g,平均 3650 g。1 .2 产钳助产的指征 (表 1 )表 1 产钳助产指征指 征例数百分比 %胎儿宫内窘迫 6 7 4 5.9宫缩乏力 2 819.2持续性枕横 (后 )位 2 5…  相似文献   

9.
胎头吸引术是产科常用的一种助产技术 ,常被用来缩短第二产程 ,帮助产妇顺利完成经阴道分娩 ,但处理不当可给母婴造成损害 ,甚至产生严重并发症[1] 。我院应用硅橡胶胎头吸引器 (以下简称硅吸 )配合先用手法纠正胎方位再助产结束分娩 10 0例 ,在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及母婴并发症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8年在我院分娩并具有胎头吸引术指征的产妇 2 0 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用硅吸10 0例作为实验组 ,用传统的牛角型及圆锥型吸引器 10 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 2 3~ 32岁 ,平均 2 6 5岁 …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胎膜早破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现对我院 2 19例头位胎膜早破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7年 1~ 12月住院分娩 182 5例 ,发生胎膜早破 2 19例占分娩总数的 12 %。随机选取同期无胎膜早破 2 0 0例与之对照。两组年龄、孕周均无明显差异。1 2 胎膜早破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见表 1、表 2。表 1 胎膜早破分娩方式的比较组别例数 剖宫产例 %产钳助产例 %胎吸助产例 %自然分娩例 %胎膜早破组 2 19994 5 3 14 6 4 3 3 716 7 723 2 8对照组 2 0 0 4 62 3 0 84 0 189 0 12 864 0P值 <0 0 0 1<0 0 0 1<0 0 0 1<0 …  相似文献   

11.
低位及出口产钳助产术对母婴影响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2003/2007年间产钳阴道助产18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3/2007年我院住院分娩总人数3024例。低位产钳187例为产钳组,占分娩总数的6.18%,其中初产妇134例,经产妇53例,年龄19~41(平均27.8)岁,孕周37~43(平均39.5)周,同期剖宫产手术的1376例(其中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735例,社会因素641例)为剖宫产组,占分娩总数45.50%。剖宫产组初产妇1063例,年龄21~43(26.5±2.0)岁,孕周36~43(40±1.5)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8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接产,研究组实施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分娩结果。结果研究组中转剖宫产率、侧切率、阴道裂伤率、产钳助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有积极作用,可减少中转剖宫产、侧切、阴道裂伤、产钳助产发生,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对新生儿影响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单叶产钳在再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月11月29日于我院再次剖宫产的11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助产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50)。实验组应用单叶产钳助产,对照组行常规助产。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胎头娩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子宫切口裂伤、新生儿产伤、新生儿窒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再次剖宫产术中应用单叶产钳助产可加快娩出胎头,减少产妇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产妇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讨第二产程头位难产中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产妇中抽取120例纳入到讨论中,此12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均在第二产程出现头位难产,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2组(剖宫产组和阴道助产组),每组60例,观察两组母婴预后状况,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等,并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产妇产道延长裂伤病率,阴道助产组5%低于剖宫产组13.30%,对比产后出血量,阴道助产组(150±37.6)ml明显低于剖宫产组(250±74.3)ml,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产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阴道助产组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阴道助产组6.70%、3.30%均低于剖宫产组10.00%、5.00%,但组间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第二产程时发生头位难产,采用剖宫产或阴道助产方式进行分娩,对新生儿所带来的影响无较大差异,但采用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产妇需承受较大损伤性,负担较重,因此,需尽量避免第二产程时给予剖宫产术。产科医生熟练掌握阴道助产技术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妇损伤程度,同时减轻产妇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对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北京市健宫医院和北京市美中宜和妇儿医院产房试产实施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分娩的402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并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实施旧产程标准分娩的398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和分娩并发症的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钳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因胎儿呼吸窘迫产钳助产率高于对照组,因缩短第二产程以及持续性枕位异常产钳助产率低于对照组;因产妇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头盆不称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妇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发生率,并且未增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助产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产钳术与胎吸术在阴道助产中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4~2005年使用产钳助产118例及胎吸助产3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头吸引助产术对母体软产道损伤小于产钳术(P<0.05),产钳助娩时间明显短于胎头吸引术(P<0.05)。结论:产钳助产时间短,成功率高,母儿危急情况下使用能迅速娩出胎儿,争取抢救时间,但如处理不得当,则比胎吸助产更易产生产道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OOK球囊加力助产术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拟行阴道分娩产妇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COOK球囊加力助产术,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子宫过度刺激、顺产转剖宫产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COOK球囊加力助产术能够促进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宫颈成熟度,避免宫颈过度刺激,降低顺产转剖宫产风险,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00例产妇,按照助产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50例。对照组实施胎头吸引助产,观察组给予低位产钳助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会阴撕裂等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6.00%,新生儿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窒息并发症发生率为22.00%,与对照组18.00%、24.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效果相当,各有优势,应根据产妇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助产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低位产钳和出口产钳助产术的并发症,将产钳与阴道顺产和剖宫产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预防低位产钳和出口产钳助产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分娩的孕妇资料,将其分为产钳组、阴道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就三组孕妇在年龄、身高、孕周、孕产次、产后住院日、新生儿体质量、产后出血量和产后下降的血红蛋白量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三组资料中,产钳数79例,阴道顺产数80例,剖宫产数93例。三组资料在身高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资料在年龄、孕周、分娩后住院日、新生儿体质量、产后出血和产后下降的血红蛋白量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产钳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和软产道裂伤率均高于阴道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熟悉低位产钳和出口产钳助产术的适应证和操作技巧,可避免和减少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等并发症,提高围产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懿  吴婉林 《大医生》2022,(21):13-16
目的 分析单叶产钳用于再次剖宫产产妇分娩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揭阳市榕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12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助产方式分为实验组(60例,采取单叶产钳助产)和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助产)。比较两组产妇围术期指标、胎儿胎头娩出一次成功率、胎头娩出时间、新生儿评分量表(Apgar)评分、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手术时间和恶露干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胎儿胎头娩出一次成功率和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胎头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叶产钳用于再次剖宫产术中可缩短胎头娩出时间和手术时间,提高胎儿胎头娩出一次成功率,减少产妇术中术后出血量及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