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管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组疑难病例,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0%~75%,国内外报道病例数有呈逐年增多的趋势〔1,2,6〕。肝门部胆管癌的病因未知,起病隐蔽,首发症状多为无痛性黄疸,常易被误诊为肝炎、硬化性胆管炎等,早期诊断困难,绝大多数患者入院...  相似文献   

2.
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门部胆管癌因其病变部位位置高,周围血管多,肿瘤经常浸润肝动脉及门静脉,手术难度高,切除率低,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手术方式选择欠妥,导致术后并发症多,影响了术后生活质量和生存,因此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仍是该疾病外科治疗中的重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1)切除:肿瘤以及附加的肝切除、肝尾叶切除;(2)重建:拼缝多个肝管开口,完成以Roux-Y肝管空肠吻合为主的胆肠重建和肝管支撑引流;(3)骨骼化清扫:保留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肝动脉、门静脉,切除其他包括肝外胆管、神经、淋巴结、脂肪、纤维组织等可能被肿瘤侵犯的组织…  相似文献   

3.
肝门部胆管癌发病隐匿、呈多极化浸润性生长,与肝门区肝动脉、门静脉等重要结构密切相关,当肿瘤沿着近端胆管系统进展时常会累及神经束膜、淋巴结、血管及肝脏。并且,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手术有扩大化趋势。为达到R0(边缘阴性)切除,除须行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外,经常需要联合肝叶、半肝、肝门部血管甚至胰十二指肠切除。因此,术前明确肿瘤的整体范围及病灶周围浸润程度,建立准确的临床分期和分型,将有助于合理选择手术方式、规范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又称Klaskin 瘤,是指发生在左肝管、右肝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和肝总管上端的粘膜上皮癌,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生物学特征,该病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肿瘤易侵犯肝门区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邻近肝组织,明确诊断时往往已处于晚期,故手术难度大,根治性切除率低.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国内外各中心报道的手术切除率均在10%左右,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影像学及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切除率逐步提高,国外报道根治性切除率平均为34.8%(16%~64%).笔者曾报道67 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应用肝部分切除联合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进行治疗,手术切除率和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97%、73.1%.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如何选择手术方式缺乏统一的认识,并存在较大的争议,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谈谈自身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肝门胆管癌是肝胆外科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陔病的预后差,术后5年生存率〈30%[1]。根治性手术R0切除是目前可能治愈或提高其生存率的唯一方法,但因肝门胆管复杂的解剖结构和肿瘤本身具有转移及侵犯的生物学特性,手术仍是外科医生面对的棘手问题。现笔者以肝门胆管癌的Bismuth分型为依据,就肝门胆管癌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肝门部胆管癌包括累及主肝管、汇合部及总肝管的癌瘤,多以进行性梗阻性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越早期确诊,手术切除率越高。延误诊断,黄疽存在时间超过2个月以上者,肿瘤浸润门静脉及局部转移机会增多,肝功损害更重,切除率下降。肝门部肿瘤以硬化型高分化腺癌居多,中、低分  相似文献   

7.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肝门部胆管癌实施病灶整块切除,仍然是现阶段最受重视的主要确定性治疗手段。由于肝门部胆管癌具有病情呈多样性表现的特点,而且病人年龄、全身状况、并存其他疾病的情况不尽相同,如病灶的具体部位、范围、肝脏和血管受侵犯的情况、有无明显淋巴结转移,以及是否存在其他部位转移或种植等亦差异甚大,针对具体病例所选择的手术方式可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8.
肝门部胆管癌发病隐匿、呈多极化浸润性生长,与肝门区肝动脉、门静脉等重要结构密切相关,当肿瘤沿着近端胆管系统进展时常会累及神经束膜、淋巴结、血管及肝脏。并且,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手术有扩大化趋势。为达到R0(边缘阴性)切除,除须行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外,经常  相似文献   

9.
肝门部胆管癌是肝外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常侵犯肝门部的肝动脉和门静脉,所以手术切除率较低、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不但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分型分期方法来对肿瘤进行评估.本文就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分期与术前可切除性评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式选择的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6年1月至1998年1月我科共收治肝门部胆管癌48例,现结合临床病理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4076岁,平均(56-6±10-5)岁。4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上腹痛28例,发热呕吐8例,清瘦乏力16例。发病至入院时间730天,平均(8-2±1-8)天。2.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25-4520-8)μmol/L,直接胆红素均超过总胆红素之半量。AKP、γGT升高者36例,血清CEA在(0-2418-6)ng/m…  相似文献   

11.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分型和分期系统较为庞杂,包括改良Bismuth-Corlette分型,Gazzaniga T分期,Blumgart T分期,美国纪念Sloan-Kattering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atering Cancer Center,MSKCC)T分期,Mayo分期系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UICC)联合发布的TNM分期,欧洲肝胆胰协会分期(Consensus classification from the European Hepato-Pancreato-Biliary Association,EHPBA),以及日本肝胆胰外科学会(Japanese Society of Hepato-Biliary-Pancreatic Surgery,JSHBPS)分期,各分期系统所包含的内容差异较大,各具特色和优缺点,本文就HC常见的分型和分期系统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早期诊断困难,根治性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该病的治疗方式,但其手术切除难度大,预后差。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和现代影像医学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近10年来“计划性肝切除”和“第四肝门”理念逐渐由临床实践中提炼出来,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胆管癌发病率较低,位于消化道肿瘤第五位.根据国际抗癌协会(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 TNM分期系统(第七版)对胆管癌的定义,胆管癌可分为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及远端胆管癌.盱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最常见类型,占胆管癌的50%~70%.HCCA的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较差,其手术切除技术要求很高,是肝胆外科医师最困难的挑战.然而,手术切除是治疗HCCA的唯一方法,许多外科医师都采用积极的态度.在过去的20年里,诊断和手术技术的进步使手术治疗效果及生存率逐渐改善[1-2].  相似文献   

14.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5.
肝门部胆管癌又称高位胆管癌或Klatskin瘤,因其解剖部位特殊,手术切除非常困难。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7年1月收治肝门部胆管癌54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探查术7例;切除术(包括根治性切除及姑息性切除)23例;各种姑息性引流减黄手术24例。单纯探查术病人多于3个月内死亡;肿瘤切除的病人生存期3个月到4年以上,平均24-6个月。姑息性引流病人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黄,生存期3-3个月至25个月,平均9-4个月。临床资料本组54例,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35岁,以4…  相似文献   

16.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和肝总管上1/3段的胆管黏膜癌,其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外科手术是肝门部胆管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关系及生物学特征,手术难度大,术后长期存活率不高,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医  相似文献   

17.
肝门部胆管癌的影像分型与治疗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门部是胆管癌的好发部位,由于其部位隐蔽,诊断困难,同时由于其空间狭窄,治疗棘手,并且由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很难做到根治性切除。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术前诊断尤其是定位诊断水平不断提高,治疗方式也得以不断改进,同时可以正确地根据术前定位诊断和分型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对于肝门部胆管癌手术,肝门部的肝板系统是重要的局部解剖。肝板系统由肝门板、脐静脉板和胆囊板等三个板形成。近端从胆管、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的分叉处起,右至管道的右前叶和右后叶分叉处,上邻左内叶脏面和尾状叶,左包绕门静脉脐部,还包括胆囊的表面。肝板覆盖在肝外脉管系脏面的板组织较厚,胆管和动脉可以从门静脉剥离。在板内有很多淋巴管和交感神经出入。  相似文献   

19.
肝门部胆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鹰  钱崧青 《普外临床》1991,6(3):170-173
  相似文献   

20.
肝门部胆管癌是原发于胆道上皮细胞的胆管癌.临床上是变化莫测、且极具有挑战性的肿瘤.近年来,其被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肝内、肝门部及胆管下端.其中肝门部胆管癌最为常见,约占50%~67%,其次为胆管下端,最后为肝内型.肝门部胆管癌是一种难治性的疾病,其手术切除的技术要求高.尽管如此,手术切除仍是其治愈的唯一办法,因此外科医生们采取积极的手术来治疗这一疾病.在最近的20年里,诊断及手术技术的进展,手术的结果及术后生存率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