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弱)应答的医院职工接种60μg乙肝疫苗后的抗体产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深圳市某医院既往接受过乙肝疫苗0、1、6程序接种而未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职工中,随机抽取研究对象,使用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60μg重组乙型肝炎(酿酒酵母)疫苗再次接种,5个月后采集接种者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法)检测抗-Hbs水平。同时对接种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影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10份,收回有效问卷102份,有效回收率为92.73%。接种后,乙肝抗体阳转率达100.0%,乙肝保护性抗体阳转率达88.24%。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影响接种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的因素(P0.05)。结论低/无应答者接种一针高剂量60μg乙肝疫苗,可获得较好抗体应答。尚未发现影响接种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和分析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乙肝抗原、抗体的定量测定。[结果]有85.98%的儿童产生了免疫应答,高应答率为43.34%,无应答率为13.67%,抗体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且以1.5岁后明显,与1岁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性之间对比,无论从应答率还是抗体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免费乙肝疫苗的接种是安全有效的。探讨是否可通过加大疫苗剂量或改变疫苗佐剂来提高高应答率而减少免疫失败。建议临床工作者在儿童完成乙肝疫苗后定期进行抗体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无(弱)应答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4年,在深圳市龙岗区抽取部分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工人进行调查。[结果]检测536人,抗-HBs阳性者491人,阳性率为91.6%;乙肝五项指标全部阴性的31人,无(弱)应答率为5.78%。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有接种乙肝疫苗时的年龄大、不喜欢吃鱼、餐具不消毒、输入血制品、父亲接种乙肝疫苗,其发生无(弱)应答的OR值分别为1.229、1.617、1.464、0.379、1.364。[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无(弱)应答率与文献报道一致。接种乙肝疫苗时年龄大、不喜欢吃鱼、餐具不消毒、父亲未接种乙肝疫苗者容易发生乙肝疫苗的无(弱)应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无(弱)应答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市顺义区2005~2008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阳性母亲所生的儿童,分析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无(弱)应答发生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接种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23名儿童,抗-HBs阳性者185人,阳性率为85.7%,无(弱)应答率为14.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epB首针及时接种、儿童完成接种年龄、分娩方式及母亲HBV感染状况是影响儿童抗-HBs无弱应答率的主要因素,其发生无(弱)应答的OR值分别为0.264、2.292、2.158和0.370。[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无(弱)应答率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HepB首针未及时接种、儿童完成接种年龄较大、顺产及母亲双阳性的儿童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时容易发生无(弱)应答。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青浦区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应答效果及影响因素;探讨低、无应答新生儿再免疫后免疫应答效果。[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浦区2008年2月1日—2009年3月30日出生新生儿按照"0—1—6"免疫程序全程分别接种5μg啤酒酵母乙肝疫苗或10μg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677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anti-HBs),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婴儿出生和疫苗接种情况。[结果]研究调查的677名新生儿中全程初免乙肝疫苗后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应答率为82.72%,有117名低、无应答新生儿低、无应答率为17.28%,(其中无应答率2.22%,低应答率15.07%);10μg接种剂量组免疫应答率高于5μg接种剂量组。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接种10μg汉逊酵母、足月儿的应答水平较高,OR分别为1.529、3.617、9.356。对低、无应答者再免疫第一针与第三针后anti-HBs免疫应答率分别为91.40%和94.50%;对低、无应答者再免疫第一针、第三针后新生儿anti-HBs抗体应答率较初免后anti-HBs抗体应答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全程初免乙肝疫苗后anti-HBs应答率较高,但也存在17.28%低、无应答者;母亲分娩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早产、乙肝疫苗接种剂量是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率的影响因素;对低、无应答新生儿应该再免疫一针10μg汉逊酵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成年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无(弱)应答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1 256名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工人,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免疫学检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无(弱)应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率为12.98%.无(弱)应答率随年龄增高逐渐上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接种者的年龄、接种部位、吸烟、饮酒、喜欢吃鱼、输过血制品、餐具不消毒、母亲接种过疫苗、父母亲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无抗体产生等因素与接种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接种时年龄大(OR=1.493 6,95% CI:1.278 6~1.744 8)、接种部位(OR=1.265 5,95% CI:1.107 2~1.446 5)、吸烟(OR=1.307 6,95% CI:1.073 1~1.593 5)、餐具不消毒(OR=1.471 5,95% CI:1.010 6~2.142 6)、父亲接种后无抗体产生(OR=1.338 5,95% CI:1.113 5~1.609 1)、母亲接种后无抗体产生(OR=1.307 9,95% CI:1.125 1~1.520 3)为无(弱)应答的危险因素,喜欢吃鱼(OR=0.628 1,95% CI:0.425 6~0.926 8)为保护因素.结论 接种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状况与接种因素、饮食因素、机体发育因素、遗传因素和卫生行为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某大学连续16年新生入学体检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在8%~17%之间。属于乙肝感染的高发状态。为探讨在大学生人群中注射乙肝疫苗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的效果。[方法]连续16年在新生体检中对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进行乙型肝炎疫苗0,1,6程序注射,还对一年一度体检的非新生群体中乙肝免疫无应答者及低应答者进行再免疫。[结果]抽检近3年该大学学生血清乙肝标志物,在校学生的抗-HBs水平保持在57.82%~78.24%之间,大学生乙肝疫苗免疫前后抗体阳性的覆盖率有很大的差别,免疫后大学生的抗体阳性的覆盖率大幅提高,经统计学处理,P﹤0.005。接种疫苗者无发现乙型肝炎新发病例。[结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分析。说明在大学生青年人群中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对于控制乙肝高流行状态,减少我国乙肝感染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长治地区一般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后应答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长治城区、郊区、高新区等地1056人进行问卷调查,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长治地区一般人群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率为28.3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否产生乙肝病毒抗体与接种者的年龄、接种次数、饮食卫生习惯、父母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无抗体5个因素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因素和父母接种后应答情况是接种者无应答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否产生抗体与机体发育情况、饮食卫生习惯、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许建桥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937-3938
[目的]分析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体的原因,探讨应对方法。[方法]对首次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未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抗-HBs)者,再次全程接种疫苗,并在第7个月检测抗体,对仍未产生抗-HBs者,进行乙肝5项、谷丙转氨酶(ALT)、乙肝病毒核酸(HBV-DNA)检测。[结果]通过对36例被观察者连续两次全程接种,有18例为抗-HBs( ),6例为抗-HBs()±;5例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同时阳性( );7例HBcAb( )。乙肝病毒阳性结果与HBV-DNA阳性及ALT上升一致。[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HBs的原因,主要为被接种者免疫应答迟缓或已发生乙肝病毒的隐匿感染,或机体呈免疫耐受状态。免疫应答迟缓者重复接种疫苗可产生抗-HBs。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1~4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下降为0.96%[1].虽然乙肝疫苗(HepB)的保护效果已获公认,但接种后仍有5%~10%的人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2-3].笔者观察了上海市新生儿接种酵母重组HepB后的低(无)应答情况,并评价低(无)应答婴幼儿采用不同种类和剂量HepB再免疫后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新生儿HepB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成人接种国产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转率情况,评价免疫应答效果、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乙肝五项指标全阴的个体为调查对象,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完成全程免疫40d后检测HBsAb。结果共接种乙肝疫苗782人,HBsAb阳转687人,阳转率为87.9%。其中20μg组为阳转率89.5%,10μg组阳转率为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接种国产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获得有效保护的成年人群可采用10μg/mL剂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中IFN-γ水平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153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乙肝疫苗的全程免疫,选取接种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者18人作为研究对象,有应答者30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的IFN-γ.结果 无、弱应答组血清中IFN-γ水平为8.44±6.66(pg/mL),有应答组为14.72±8.99(pg/mL),无、弱应答组血清中IFN-γ水平低于有应答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γ水平低下可能是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茂利  何颖  袁利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689-369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预防乙型肝炎的最好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但是有5%-10%的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无、弱应答。经研究表明,影响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无、弱应答的因素有:疫苗方面的因素、接种因素、机体因素及乙肝病毒方面的因素等。本文就机体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包括一般因素(年龄、性别、体重)、HBV的低水平感染、遗传因素、机体免疫状况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南平市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应答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374名儿童进行调查和免疫学检测,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人群乙肝疫苗无应答率26.3%(887/3374)。年龄、农村儿童、母亲表面抗原阳性及首针不及时对儿童乙肝疫苗免疫应答可能有一定影响。[结论]应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免疫应答率。  相似文献   

15.
接种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临沂市一般人群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无或弱应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莒南、沂水、郯城三县2667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免疫学检测,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沂市一般人群乙型肝炎疫苗无或弱应答率为25.3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否产生抗-HBs与接种者的年龄、接种次数、接种部位、是否输过血制品、餐具是否经常消毒、父亲是否接种过疫苗、父母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无抗体等9个因素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不喜欢吃鱼和父亲未接种乙肝疫苗是无应答的影响因素。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否产生抗体与疫苗、饮食、机体发育和遗传都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乙肝疫苗扩免策略实施效果。方法:分析烟台市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及影响因素,整群随机检测1 543名7~12月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水平;描述分析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状况。结果:烟台市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时率保持在97%以上,阳性母亲的新生儿77.35%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阻断;5μg啤酒酵母扩免乙肝疫苗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80.75%儿童能够产生保护性应答,接种医院级别及父母乙肝感染状况是影响免疫应答的因素;扩免策略实施后儿童乙肝发病率大幅下降,5年降低了78.99%。结论:烟台市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效果显著,强化产科培训,正确把握接种禁忌,普及孕妇HBV检测,完善低/无应答者免疫将进一步降低乙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市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分析新生儿乙肝疫苗低(无)应答的可能原因,探讨提高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率的可行方案。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从柳州市城区选取812名按规定免疫程序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的1岁内儿童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样标本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 IA)定量检测抗-HBs;抗-HBs<100 U/L者采用ELISA方法(国产试剂)检测HBsAg。结果 812名观察对象中,免疫失败2人(0.25%),低(无)应答者70人(8.62%),正常应答者740人(91.13%);正常免疫应答率只与产程有关,与性别、出生体重、民族等无关。结论新生儿按规定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后仍有近10%为低(无)应答者,开展抗-HBs检测,找出低(无)应答者并进行再免,对降低我国乙肝病毒携带率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1342名接种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者128人作为病例组,在有应答者中按性别匹配随机抽取128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对获取的研究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与无、弱应答相关的环境因素为年龄(OR=2.52,95%CI 1.51-4.21)、BMI(OR=2.38,95%CI 1.13~5.02)、吸烟(OR=2.15,95%CI 1.08~4.28)、饮茶(OR=0.32,95%CI 0.10~0.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有年龄(OR=2.331,95%CI 1.357-4.004)、BMI(OR=2A39,95%CI 1.148-5.184)和饮茶(OR=0.643,95%CI 0.414~0.998).[结论]无、弱应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应用乙肝疫苗是预防并最终控制乙型肝炎的唯一有效的手段。乙肝疫苗的问世为乙肝的预防提供了最主动、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武器。然而,在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中,约有14%的人表现为疫苗的无应答或弱应答。国外的研究报道表明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不应答与某些特异的HLA等位基因及单体型密切相关。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不应答现象可由一些后天因素造成,如接种疫苗的疫苗剂量、接种位置及途径、性别、年龄、体重、免疫缺陷、免疫抑制及所选用的免疫方案等有关。为了解乙肝酵母基因工程疫苗接种不同剂量与免疫应答的效果如何,我们对某高校大学生乙肝基因工程疫苗不同剂量注射后免疫应答进行了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0.
440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大学生加强免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阶段 ,接种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是防制乙肝病毒 (HBV)感染的一种重要手段 ,但仍有部分人在按常规接种后测不出抗体应答。为探讨提高其免疫应答的方法 ,对 1998~ 2 0 0 2级 4 40名接种乙肝疫苗后无应答的大学生 ,分别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各3针 ,以期获得可以测出的免疫应答。1 对象、疫苗和检测方法  1998~ 2 0 0 2级大学生中 ,按 0、1、6个月 3次接种 5 μg乙肝疫苗后 ,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正常范围内 ,HBV 3项指标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阴性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 HBs)阴性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阴性 ]的 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