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文章依照"气分为二,必判阴阳"的原理,诠释《周易·系辞》之经典论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严格逻辑意义上规范了易、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等的图示与概念。易是创世之前的表征,太极是创世之初气无阴阳的混沌状态,两仪是阴阳二气由一元之气分化而出的状态,四象是表征了具有阴阳属性的二气相互作用的状态,八卦及其推演说明气分阳阳无限发展的规则。论证了四象图的生成过程,并推演了从一爻至八卦、从八卦至六十四卦的生成过程。揭示了八卦与四象图相结合的内在规律性、统一性,解开了千百年来的一个文化迷团。从而证明了阴阳规律有其内在严格的逻辑性。  相似文献   

2.
麻木,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末端及躯干部麻木、并常伴疼痛,严重地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其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往往不被重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古医籍中无确切病名,多数学者将其归属中医消渴合并痹证、痿证范畴。笔者认为,除了痹证、痿证之外,  相似文献   

3.
关于“四时五脏阴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的结合 ,构成了中医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在《内经》理论中 ,选择时令作为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结合点 ,促成了这两大学说的结合。但是 ,四时与阴阳是偶数系列 ,两者结合 ,顺理成章。而五行为奇数系列 ,四时与五行如何搭配 ,问题很多。《内经》拟采取一种过渡的办法 ,即先将四时与五味相合 ,由五味而五脏 ,看似合理 ,实则十分牵强。所谓四时之胜 ,实际是五时之胜。长夏为何季 ?七十二日四季之月是否合理 ?各十八日寄治在季首拟或季尾 ?三百六十日法是否符合“天度”之数 ?皆无说明。可见四时五脏阴阳或阴阳五行结合 ,仅仅是一种形式 ,并无实际内容可言。“四时五脏阴阳”这一命题并无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阴阳质能说从萌芽到完善,再到自我否定的经过,认为从阴阳的对立统一表述物质与功能的关系这一观点,在逻辑上、哲学上存在认识错误,违背了经典著作的基本精神,也无法解释任何具体的医学问题。认为功能作为生命物质在人身这个特定的物质实体中的运动及其表现形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二者不可分割。提出不可混淆阴阳分别表述本质、属性的两种概念,即阴阳同表物质,或同表功能,但绝不可既表物质又表功能。  相似文献   

5.
“噫”即嗳气,为胃中气体经口所出而发出声音的临床症状。历代医家就“噫”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多有研究阐述。本文追溯《黄帝内经》《伤寒论》、唐代、金元及明清代表医家对于“噫”病的论述,基于黄元御“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理论体系探讨“噫”病,认为胃虚气逆为其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过程中可兼有肝郁气滞、胆火上炎、肺气郁闭、心气不调等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表现,治疗时需要以固中气、调四维为原则,以和胃降逆为主要治法贯穿全程,配合养心、宣肺、疏肝、泻胆之法,和济水火、升降金木,以期为临床治疗嗳气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清浊”是经典中医的一对非常重要的“元概念”。当论及清浊之阴阳时,一般以轻清者为阳,重浊者为阴。但这与寒热阴阳、气味阴阳以及营卫阴阳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另外,“清升浊降”是中医学中与“清浊”概念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这个理论从类比自然界中的浮力现象而来。然而,根据浮力原理,物质在液体里上升还是下降,只与该物质的密度有关,而与用量无关;升提或下降之力的大小,则与密度和用量有关。而根据清轻者为阳主升的假设,药物在人体里上升还是下降,不仅与该药物的密度有关,而且与用量有关,二者产生了矛盾,从而导致临床用药困惑。  相似文献   

7.
李杲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代表医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曾在山东聊城、东平等地生活、行医12年,从事了大量的医疗实践活动,为脾胃学说的创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将脾胃学说融汇于针灸中,形成了独特的"东垣针法",主要体现在选取背俞治外感(从阳引阴)和腹募治内伤(从阴引阳)、应用放血疗法治疗虚实两证、设立"同精导气法"与"导气同精法"以及灵活施用针刺、艾灸、放血和中药四个方面。"东垣针法"是中医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针灸学术流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至今仍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丹溪学说盛行江南,滋阴降火曾有滥用之嫌,部分新安医家对因偏执苦寒误治坏证或迁延不愈者,善用温补之法,凭脉辨证,据脉用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温补",均"以脉为准"。这种"温补重脉诊"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对临床诊治危重证候,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成都中医学院陈潮祖教授所主张的“五脏宜通”之论,进行了总结和整理。简要介绍了“五脏宜通”之说的基本观点及其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10年7月22~26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医医家及其传记研究培训班”暨“医家传记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庐山召开。这两项活动是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立项的自主选题创新团队“历代名医传记资料调研与编纂”项目而举办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医学与易学本为一源,中医的诸多理论均来源于易学,脏象理论学说更不例外,故借此文想浅谈一下对中医脾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古代崇阴尊阳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讨论崇阴尊阳思想的哲学渊源及其对中医理论的影响。指出道家的宇宙观和儒家的进取精神可能是崇阴和尊阳思想产生的哲学渊源,不同时代的崇阴尊阳思想促使了医学中温补、养阴等学派的产生;中医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应倡导阴阳平等协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中医生理学是祖国医学阐述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它的基本内容是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为指导,阐述人的脏腑、经络、气血等的结构功能与活动规律。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丰硕成果,这些成就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祖国医学,而且为现代生物医学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它的深入研究必将促进中西医有机结合及中医现代化,丰富和发展现代医学生理学,为新世纪生命科学开拓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重阳”思想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阳就是重视阳气,或者是强调阳气的主导作用.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经典及著名医家论述等方面探讨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示我们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应时刻注重人体阳气的盛衰并予以调治.  相似文献   

15.
中医的阴阳可分为抽象阴阳与具体阴阳。具体阴阳可以测量,具有确定性和可判定性。中医的肾阴、肾阳等的虚实具有"可观测性",并不意味着人体内存在某种可以在实验仪器下检测到的"阳物质"或者"阴物质"。事物的属性可分为两类,数值大者为阳的属性可称为阳属性,数值大者为阴的属性可称为阴属性。阳虚指的是阳属性值的偏小状态,阳实指的是阳属性值的偏大状态;阴虚指的是阴属性值的偏小状态,阴实指的是阴属性值的偏大状态。一般地,设事物A具有n个相对独立的属性,因为每个属性有3种状态(阴、中、阳),则事物A的阴阳虚实状态有3n种,其中有且只有一种状态是正常态。阴阳虚实的程度可以用绝对偏移量或相对偏移量来表示,具体又可以分为4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试论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治未病”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法,一直指导着人类的养生和疾病的防治。它从人体自身或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念出发,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机体受到病邪的侵犯时,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维护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全面收集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临床资料和准确判断其中医证型,指导中医临床治疗和预防保健。方法: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参考当今专家共识、历代医家经验以及现代医学有关糖尿病诊断标准,按照调查表设计一般原则,设计《糖尿病中医证候调查表》的框架结构和具体内容。结果:拟定以《糖尿病中医病历表格》为主体的《糖尿病中医证候调查表》,该调查表涉及条目50个,具体症状130余条。此外,增加了一份具有中医特色的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处方。结论:本调查表的内容反映了糖尿病的中医临床特点,可以有效了解患者病情,指导中医用药和保健。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内经》阴阳学说理论,阐释了老年病的生病理特点及运用于临床辨证施治、遣方用药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箱庭疗法是由瑞士心理治疗师Dora Kalff以荣格分析心理学原理为基础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并以荣格心理分析学说及西方笔迹学象征理论来阐释箱庭空间的心理象征意义。本文结合中医学等多个学科来建立中医箱庭阴阳五行分析法理论模型,并对该模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中医箱庭阴阳五行分析法理论模型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法,为构建中医箱庭疗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