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遮盖疗法对伴有隐性眼球震颤弱视眼视力的治疗效果及眼球震颤的变化。方法:将隐性眼球震颤合并单眼弱视的52例患儿(52只眼),按弱视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采用全部遮盖及部分遮盖方法,每月复查一次视力、眼位、眼底及眼球震颤情况。视力提高到1.0后继续治疗3-6月。结果:52例中视力提高≥2行者48例(国际标准视力表),提高达1.0者22例。无论弱视眼视力提高≥2行,还是提高到1.0,眼球震颤无明显改变。结论:采用遮盖疗法可以提高伴有隐性眼球震颤弱视眼的视力,但视力提高后眼球震颤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3a,汽车司机。体检发现单眼视物时物体晃动,无法查视力5d来院。眼部检查:双眼视时,视力为1.5,眼位居中,眼球在各方向上均不受限。遮盖一眼,注视眼很快出现水平冲动性眼球震颤,且振幅与频率逐渐增加。快相指向注视眼,因此无法常规测单眼视力。将一眼遮盖物稍前移,见遮盖眼也有眼球震颤,快相也指向注视眼,仅振幅与频率较注视眼小。移去遮盖物,在一眼前加 8.0球镜后,无眼球震颤表现,此时测单眼视力,右眼为1.2 2,左眼为1.5。扩瞳后见晶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无异常,视网膜镜检影,无屈光不正。诊断:双眼隐性眼球震颤。处理:…  相似文献   

3.
背景:隐性眼球震颤是由于视觉信号不平衡地进入双眼而导致的双眼水平振动。它是先天性内斜视在人类中早期发生。目的:研究隐性的、外周的前庭性眼球震颤和它们的神经解剖路径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查引起隐性眼球震颤的皮层下神经解剖传导路径,并探讨其出现在先天性内斜视中的神经生理学机制。结果:前庭核控制着来自双眼和迷路的神经冲动。隐性眼球震颤对应于眼球转动的视动成分,对于侧位眼动物,眼球转动是在身体侧转时由单眼鼻侧的视神经驱动的。先天性内斜视改变了从视皮层到投射到前庭核的皮层下中枢的视路发育,使得这一原始的皮层下冲动探测系统在单眼固视情形下产生隐性眼球震颤。  相似文献   

4.
5.
1 临床资料  先证者,男,41a,已婚,农民,主诉自幼双眼球来回摆动。检查:全身无异常。视力右眼0-3,左眼0-4。收稿 19990802本文编辑 张知达作者单位 226600 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眼科眼位检查为钟摆式水平性眼球震颤,无明显斜视。震颤频率每分钟50次,振幅2mm属中等频率中等振幅的眼球震颤,眼球转动不能随意识控制。屈光度透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矫正插片不接受。其外祖父、舅父、哥哥、女儿、侄女和外甥共7人同样罹患此病。2 讨论眼球震颤是一种疾病,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症状。有…  相似文献   

6.
7.
先天性眼球震颤检查及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nystagmus.CN)是指出生或生后2~4月内出现的一种不自主性眼球运动.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检查手段引入CN的研究领域,如视觉电生理,眼震电图频谱分析,电子计算机,实现了对CN患者精确、完整地定量评估.手术治疗在传统的术式基础上也有了大的改进.本文扼要综述近年来对CN患者的检查方法和手术治疗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8.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裴重刚  邵毅 《国际眼科杂志》2006,6(6):1446-1447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的特点为内斜视前先有眼球震颤,双侧外展神经假性麻痹以及当注视眼由内转位向外转位运动时,出现显性眼球震颤。本文结合临床资料就其发病率、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手术方法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9.
刘春民  杨景存 《眼科研究》1994,12(2):125-128
先天性眼球震颤是眼球有节律的不自主运动。由于多数病例的眼震频率较高,振幅小等原因,仅靠肉眼目测以精确测定其震频和振幅的数值,彩和EOG方法描记眼震图是一较精确的客观定量检查,为临床观察眼震波形变化规律,分析震颤波形、测量震频、振幅及震强等提供了客观指标。通过眼震图描记,可以确定零带位置,为临床治疗眼震提供依据,对眼震图的具体描记方法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0.
采用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测定了57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的立体视觉功能,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钟摆型及半数以上跳型及半数以上跳动眼震可造成立体视觉的严重损害;立体视觉随视力,特别是近视力的优劣而呈正比例变化。  相似文献   

11.
12.
潘佳幸  刘陇黔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0):1716-1719

婴儿眼球震颤综合征(infantile nystagmus syndrome,INS)是一种先天性病理性眼球震颤,以双眼非自主性的共轭摆动和反向视动性眼球震颤为特征表现。INS患者可合并弱视、斜视及斜颈等,常有不同程度的视功能障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且无法完全治愈,应尽早对INS进行检查和适当干预。基于国内外对INS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总结了INS目前所知的病因及发生机制; 其次,介绍了INS近年提出的检查方法与治疗方案,总结了相关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建议,旨在为临床应用及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眼球震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眼球震颤(CN)是一种病因不详,表现复杂,危害较重,而且又难以治疗的眼病。CN以眼部表现为主,主要并发症是弱视,侧视,斜视,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本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对CN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方面的研究情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16.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的特点为内斜视前先有眼球震颤 ,双侧外展神经假性麻痹以及当注视眼由内转位向外转位运动时 ,出现显性眼球震颤。本文报告 3例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对其发病率、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手术方法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7.

眼球震颤是指双眼有节律的、不自主的,常呈对称共轭性的异常摆动,可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先天性眼球震颤和后天获得性眼球震颤。由于目前有限的诊治手段使得眼球震颤成为较为复杂的眼科疑难疾病之一。近年来,国际和国内对该类疾病的检测和诊疗水平在不断进步。本文将对眼球震颤的分类及特点,检查记录方法以及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冲动性眼球震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冲动性眼球震颤(以下简称先天性限震)是一种原因不详、表现复杂、危害较重、且难以治疗的眼病,但在眼科临床中并非罕见。笔者从1990年7月~1995年10月对12例先天性眼疾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三.一般情况:12例先天性眼疾患者中,男8例,女《例,年龄8~25岁,平均年龄19岁。均为水平冲动性眼震,均有明显代偿头位。面部左转者9例,右转者3例,此12患者均有休止眼位。第一眼位时,视力为)1~)6,平均为04;休止眼位时,视力为01~1‘2,平均为0.7。合并屈光不正者4例,合并弱视者6例,合并共同性外斜…  相似文献   

19.
婴儿眼球震颤综合征(infantile nystagmus syndrome,INS)是一种在生后早期出现的病理性眼球震颤,以双眼非自主性共轭眼球运动为临床特征,会破坏双眼视力及视功能,同时是引起弱视、斜视以及斜颈的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治愈INS的方法,但治疗方法有许多进展,如视光学治疗采用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三棱镜、低视力助视器及激光,药物治疗采用碳酸酐酶抑制剂、肉毒素眼外肌注射等,生物反馈治疗采用听觉反馈等,以及新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X链显性遗传先天性眼球震颤一家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眼球震颤(congnital nystagmus,CN)是指不伴有其他眼部明显畸形、仅有双侧性眼球震颤的患者,临床多为散发病例,有家族史者较少见。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遗传家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