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变化,探讨胡黄连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参照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胡黄连对脑皮质、纹状体NGF表达的影响。结果手术组缺血侧皮质区和纹状体区于缺血再灌注1 d时NGF表达至高峰,3 d后逐渐下降,14 d降至基础水平;胡黄连治疗组大鼠脑皮质与纹状体的NGF阳性细胞显著增加,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F=4.8、9.1,q=13.6-17.2;t=12.6-18.4,P〈0.05)。结论胡黄连可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内NGF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2.
胡黄连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NMDAR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内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MDAR1)mRNA的变化,探讨胡黄连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参照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胡黄连干预,原位杂交方法观察皮质、纹状体NMDAR1 mRNA表达。结果 对照组缺血侧皮质区、纹状体区于缺血再灌注1d时NMDAR1 mRNA表达达高峰,7d后逐渐下降,但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3.6、7.2,q=11.4~16.7,P〈0.01);胡黄连治疗组大鼠脑皮质与纹状体NMDAR1 mRNA基本接近假手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9.43~10.55,P〈0.01)。结论 胡黄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脑内NMDAR1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胶质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GDNF mRNA的变化,探讨胡黄连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应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胡黄连甲醇提取物灌胃治疗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皮质、纹状体GDNF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其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缺血侧皮质区于缺血再灌1 d时GDNF蛋白、GDNF mRNA表达至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4.168、40.189,q=12.565~16.847,P<0.01),14 d降至基础水平;纹状体区于缺血再灌3 d时GDNF蛋白、GDNF mRNA表达至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2.531、113.312,q=11.379~12.565,P<0.01),14 d降至基础水平;胡黄连组缺血再灌注14、21 d时GDNF蛋白、GDNF mRNA表达与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升高,有显著性差异(q=16.847~30.079,P<0.01).结论 胡黄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内G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变化及相应的脑组织细胞形态,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ulsinlli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动态测定脑组织NGF、BDNF含量,石蜡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细胞形态.结果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BDNF、NGF表达均增高.模型组于灌注2 h上升,6 h达高峰,24 h回落;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光镜下观察,假手术组无异常神经细胞,模型组各亚组中异常神经细胞于缺血再灌注2 h时明显增加,6 h受损最轻,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异常神经受损程度变重.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BDNF、NGF表达,有利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BDNF与NGF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变化及相应的脑组织细胞形态,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ulsinlli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动态测定脑组织NGF、BDNF含量,石蜡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细胞形态.结果: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BDNF、NGF表达均增高.模型组于灌注2 h上升,6 h达高峰,24 h回落;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光镜下观察,假手术组无异常神经细胞,模型组各亚组中异常神经细胞于缺血再灌注2 h时明显增加,6 h受损最轻,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异常神经受损程度变重.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BDNF、NGF表达,有利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90 min再灌注后p-糖蛋白(P-gp)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选取26只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其中1只用于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其余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5)、假手术组(n=5)、脑缺血再灌注1、3、7d组(n=5).用免疫组织化学DAB单标,观察P-gp在正常脑组织和缺血脑组织中的分布变化;用Mdr-1抗体分别和神经元标记物(Neun)、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微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进行免疫荧光双标,观察P-gp在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表达;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及纹状体微血管P-gp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对照组仅在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P-gp,缺血再灌注组除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P-gp外,在部分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也有表达.脑缺血再灌注后1d皮质P-gp mRNA表达降低,但3d表达明显增高,7d又下降,其升高和降低水平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再灌注后1、3、7d纹状体P-gp mRNA表达均增多,其中以1、3d增多明显,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P-gp在大脑皮层及纹状体微血管P-gp的表达呈现不同的趋势,这可能是脑组织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对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从神经因子环节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Pulsinelli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复方麝香注射液干预,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脑组织NGF、BDNF含量。[结果]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BDNF、NGF表达均增高。模型组于灌注2h上升,6h达高峰,24h回落;复方麝香注射液组BDNF表达明显升高,24h仍维持较高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NGF上升规律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BDNF、NGF表达,有利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复方麝香注射液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通过促进脑组织产生BDNF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手术对照组(n=32)、雌二醇治疗组(n=32),后2组又分为3、6、12、24h4个时点。手术对照组和雌二醇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不插尼龙线。制作模型前,雌二醇治疗组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7d,其余2组腹腔注射等量花生油7d。缺血2h分别再灌注3、6、12、24h后断头取脑,应用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中N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缺血2h再灌注6h及12h后,手术对照组脑组织NGF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假手术组升高(P均〈0.05);再灌注6、12、24h后雌二醇治疗组NGF阳性细胞百分率均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且12、24h时亦高于手术对照组(P均〈0.05)。结论:雌二醇可以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GF表达增加,从而起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T3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生理盐水组、假手术+T3组、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生理盐水组、MCAO+T3组.应用MCAO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缺血后1 h及再灌注后6 h给予腹腔注射甲状腺激素10 μg/100 g,生理盐水为安慰剂.再灌注24 h后,观察不同组别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梗死体积变化,以及缺血侧脑皮质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MCAO+生理盐水组比较,MCAO+T3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减轻,脑梗死体积减小,NGF、BDNF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升(P<0.05).结论 甲状腺激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GF、BDNF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缺血后2 h以微量注射器经尾静脉给予胡黄连苷Ⅱ(10 mg/kg)250μL,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同步给予0.1 mol/L PBS 250μL。采用BEDERSON评分方法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功能,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原位TUNEL染色方法检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未出现行为功能异常,细胞凋亡数量较少,MMP-9表达较弱。模型组大鼠表现为神经行为功能障碍,缺血侧皮质和纹状体区出现梗死病灶,细胞凋亡数量增多,MMP-9表达增强。应用胡黄连苷Ⅱ干预治疗后,MMP-9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神经行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胡黄连苷Ⅱ可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昌 《当代医学》2009,15(10):29-31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生长因子(NGF)及酪氨酸激酶A(TrkA)含量变化的影响,并观察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165只SD大鼠体重200~220g,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55),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组(n=55)和注射用血塞通治疗组(n=55)。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阻(MOAO)模型,缺血2h后恢复再灌注,药物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即刻和12h腹腔注射血塞通,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缺血再灌注2、4、6、12h和24h处死动物,运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缺血侧顶叶大脑皮质NGF和TrkA的mRNA/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再灌注损伤后,脑皮质NGF和TrkA的mRNA表达均增高。在血塞通治疗组中NGF的mRNA于再灌注2h上升,6h达高峰;TrkAm RNA的表达在灌注2h也明显升高,但在4h达到高峰;(2)假手术组中NGF和TrkA的蛋白表达很低,再灌注损伤后,脑皮质TrkA的蛋白表达在再灌注12h和24h明显增高且血塞通治疗组高于脑缺血组和手术组,而NGF在再灌注24h明显增高且血塞通治疗组高于脑缺血组和手术组。结论脑缺血后神经元内NGF和TrkA的含量增多,可能有利于受损神经元的修复。注射用血塞通可能通过促进NGF和TrkA的表达而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皮层和纹状体hephaestine表达的变化。 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急性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再灌注模型 ,在再灌注后的不同时间点应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检测皮层和纹状体的表达。结果 MCAO再灌注后大鼠出现大脑中动脉梗塞的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TTC染色有白色梗死区。hep haestine在正常大鼠的皮层、纹状体有表达 ,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 12h缺血侧皮层、纹状体表达明显增加并持续到再灌注后 4 8h ,在 2 4h达到高峰 (P <0 .0 1) ,至 1周时表达较正常明显减少 (P <0 .0 1)。结论 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hephaestine的表达出现明显的变化 ,在急性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T)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区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活性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造成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制成脑缺血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组、MT治疗组,MT治疗组缺血前30 min给予MT(20 mg/kg)腹腔注射。术后在相应时间点取缺血侧脑组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MPO的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血组各时间点MPO的活性及ICAM-1蛋白的表达均升高,而与缺血组比较MT治疗组各时间点MPO的活性及ICAM-1蛋白的表达均降低。结论MT可能通过降低MPO的活性抑制白细胞浸润和降低ICAM-1蛋白表达对缺血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缺血性老年大鼠部分脑区及小脑与神经生长因子(neve growth factor,NGF)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夹闭两侧颈总动脉法建立不完全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30min,再灌注6h(C组)、12h(D组)、24h(E组)、48h(F组)、7d(G组)和14d(H组),用免疫组织化学SLAB染色法检测部分脑区神经元及小脑NGF的表达。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除A,B组外,各组顶叶皮质神经元均有NGF表达,其中E组和G组中量表达,各组海马均有少量表达,各组额叶少量表达,小脑均没有表达;再灌注超过48h组海马神经元和小脑蒲肯野细胞损伤较重,顶叶皮质神经元轻度水肿。结论 老年大鼠在受到缺血性脑损伤时,内源性NGF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大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脑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变化,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抑制剂 N-硝基-L-精氨酸甲酯(Nω-nitro-L-argininic methyl ester, L-NAME)对脑缺血大鼠再灌注后NGF和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脑缺血损伤的深层机制。方法 将42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Sham)组;MCAO再灌注0 h(MCAO 0 h)组;MCAO再灌注6 h(MCAO 6 h)组;MCAO再灌注12 h(MCAO 12 h)组;MCAO再灌注24 h(MCAO 24 h)组;MCAO再灌注72 h(MCAO 72 h)组以及MCAO 24 h+L-NAME 组(于MCAO前30 min腹腔注射L-NAME,剂量为1 mg/kg)。每组6只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MCAO再灌注模型,于缺血90 min 后拔出线栓进行再灌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NGF和BDNF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将NO所致的组织损伤标志物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 3-NT)分别与BDNF和NGF共定位。结果 MCAO组大鼠再灌注后0、6 h,脑缺血半暗带区域几乎未见NGF和BDNF阳性细胞。再灌注12 h,可见NGF和BDNF阳性细胞。再灌注24 h,半暗带区NGF和BDNF阳性细胞数较再灌注12 h组进一步增多(P<0.05)。至再灌注72 h,半暗带区NGF和BDNF阳性染细胞数较再灌注24 h组减少(P<0.05)。MCAO再灌注24 h组大鼠缺血半暗带区,3-NT分别与NGF和BDNF免疫荧光染色共定位。Sham组大鼠未见3-NT和NGF双标阳性细胞,MCAO再灌注24 h组大鼠半暗带区可见大量3-NT和NGF双标阳性细胞。给予L-NAME后,半暗带区3-NT和NGF双标阳性细胞数目比MCAO 24 h组明显减少(P<0.05)。Sham组大鼠未见 3-NT和BDNF双标阳性细胞,MCAO再灌注24 h组大鼠半暗带区可见大量3-NT和BDNF双标阳性细胞。给予L-NAME后,缺血大鼠半暗带区3-NT和BDNF双标阳性细胞数目比MCAO 24 h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NGF和BDNF表达上调,最初的上调出现在再灌注12 h左右,随再灌注时间延长,NGF和BDNF表达进一步增加,至再灌注24 h达到高峰,随后在再灌注72 h下降。L-NAME通过抑制NOS活性,减少NO的产生,减少3-NT形成,进而引起NGF和BDNF表达下降,说明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O促进NGF和BD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P75NTR、Bcl-2、Bax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它们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区神经元短暂脑缺血后产生凋亡及NGF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四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侧脑室注射NGF,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75NTR、Bcl-2、Bax表达的情况,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结果:对照组海马CA1区无P75NTR、Bcl-2阳性染色和凋亡细胞,可见少量Bax表达,再灌注后该区Bcl-2始终阴性表达,Bax则表达增加,出现P75NTR阳性表达和细胞凋亡;在NGF给药组,再灌注后海马CA1区Bcl-2出现阳性染色,而Bax及P75NTR的表达则明显降低,细胞凋亡亦明显减少。结论:再灌注后海马CA1区P75NTR、Bax的表达增加可能是神经元产生凋亡的机制之一,NGF抑制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对其受体的调节,从而调节Bcl-2和Bax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FADD、FAP—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FADD、FAP-1表达的时间及表达部位。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ADD、FAP-1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前无FADD、FAP-1的表达,缺血再灌注后即有阳性染色,缺血再灌注12h表达最多,缺血再灌注24h阳性表达最少。海马区与皮层FADD、FAP-1的表达明显多于纹状体区。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了FADD、FAP-1的表达,FADD、FAP-1的表达可能与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层粘连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分为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缺血2h后依照再灌注时间点的不同分为2h、6h、12h、24h、3d及7d共6组.各时相点取材,免疫组化观察脑组织LN的表达变化,并使用多媒体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LN的表达于再灌注2h开始降低,24h时达最低,第3日时开始回升.结论 LN可能参与了缺血再灌注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形成与发展,并且可能参与了再灌注损伤后新生血管的生成、血管重塑及侧支循环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