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4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在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在门静脉高压症诊断及外科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疑似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 PHT)患者31例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等方法行门静脉血管三维成像.整体、全方位地显示门静脉属支及侧支循环,结合临床手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门静脉血管三维成像诊断门静脉高压症27例,其中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症21例,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3例,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2例,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1例.门静脉主干清晰成像25例,显影不全2 例,分别为门静脉海绵样变和门静脉血栓形成各1例,27例侧支循环均显影良好.接受手术者共23例,手术探查与影像学诊断完全符合.结论:64层螺旋CT能够清晰立体显示门静脉属支及侧支循环,对于PHT病因诊断及制定外科手术方案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16层螺旋CT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涛 《四川医学》2010,31(5):682-683
目的分析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例经临床证实的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MS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20例患者均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方法进行血管成像。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主要表现为: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扩张增粗,门静脉走行区可见迂曲扩张的静脉血管影;肝实质动脉期一过性异常灌注;显示原发病灶。结论螺旋CT可优化门脉侧支循环显示,是诊断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34例经临床证实的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MS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10例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方法进行血管成像。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主要表现为: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扩张增粗,门静脉走行区可见迂曲扩张、紊乱的静脉血管影;肝实质动脉期一过性异常灌注;显示原发病灶。结论螺旋CT可优化门脉侧支循环显示,是诊断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螺旋CT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表现特征、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过手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腹部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33例全部显示侧支静脉,其中显示33例胆支、25例胃支、14例胰十二指肠后上静脉和2例脐旁静脉,侧支静脉CT平扫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动脉期一般无强化,门静脉期显示多发点状、条状、结节状或细网状的强化血管影,走行扭曲,异常扩张,呈海绵样改变;22例显示门静脉栓子,14例显示肝脏灌注异常,12例显示胆系改变,25例显示脾肿大。结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有特征性螺旋CT表现,螺旋CT可以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成像技术在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例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强度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等后处理技术进行门静脉血管系统重建成像,观察其病理状态下的血管影像学特征。结果 38例患者,经门静脉血管造影检查后均证实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系统及侧支循环的建立均得到良好的显示,显示血管分级可达4~5级,门静脉系统癌栓也得到良好的显示。结论 64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技术实现了任意角度、立体观察门静脉高压症的门静脉系统及侧支循环的血管情况,对于门静脉高压症诊断及为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重建技术在门静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门静脉系统疾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重建技术有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结果 肝动脉-门静脉瘘5例,门静脉栓塞4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形成8例,门静脉海绵样变1例,邻近病变的门静脉受侵5例.多层螺旋CT血管重建技术MIP及VR能清楚显示门脉主干的病变,门脉的侧支血管和邻近病变的门脉受侵;MPR较直观显示病变整体形态、范嗣及门静脉管腔变窄程度.结论 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重建技术是显示门静脉病变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16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在诊断门静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5例疑有门静脉疾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并将原始数据在ADW工作站进行门静脉的多平面重建(MPR)、阴影表面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处理(VR)等三维重建处理,整体、全方位地显示门静脉属支及侧支循环,结合临床手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门静脉血管三维成像能同时显示4级以上门静脉分支和2级以上的肝静脉分支.能直观地评价门静脉和肝静脉的位置、管径,有无门静脉受侵或癌栓形成,了解门解脉高压侧支循环.结论 作为一种无创、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16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重建能够清晰立体显示门静脉属支及侧支循环,对于门静脉疾病显示良好,在对门静脉疾病的诊断上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似门静脉病变的患者行上腹部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发现17例CTPV,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等技术显示门静脉及侧支血管。结果:17例CTPV的MSCT平扫显示肝门区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门静脉期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血管腔内充盈缺损12例;门静脉主干及肠系膜上静脉或脾静脉血管腔内充盈缺损3例;门静脉瘤2例。17例CTPV患者胆管周围静脉丛均显示;11例显示胆囊静脉;15例显示胃左静脉。MPR、MIP、VR可直观显示门静脉及侧支血管。结论:MSCT能准确显示CTPV的部位、范围及侧支血管,提供直观的三维图像,是诊断CTPV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vein,CTPV)向肝性侧支静脉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CT诊断为CTPV的患者40例,所有病例均行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图像均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进行血管成像,以显示异常的门静脉及向肝性侧支静脉情况。结果40例CTPV患者中,37例能清楚地显示CTPV向肝侧支静脉起源部位、走行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从而判断侧支静脉来源,占92.5%。主要表现为以下3支向肝性侧支静脉:(1)胆囊周围侧支开放者28例,占75.6%;(2)胆总管周围侧支开放者16例,占43.2%;(3)胰十二指肠周围侧支开放者11例,占29.7%。另外3例只能显示门静脉周围蜂窝状侧支血管网,无法识别侧支静脉的起源及走形途径,占7.5%。结论 MSCT检查能优化CTPV侧支静脉的显示,能准确地识别向肝性侧支血管的起止和走行路线,提供直观的诊断依据,是诊断CTPV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用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及多种血管重建方法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10例经手术、数字血管造影、超声诊断证实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病例,均行腹部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及血管后处理成像。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主要表现为门脉主干和(或)分支的阻塞,门脉走行区正常结构消失,出现大量向肝性及离肝性侧枝静脉。通过VR、MIP、MPR等血管成像技术能很好的显示门静脉栓塞、侧枝血管的重建与开放情况。结论 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技术对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及侧枝血管的显示有较大优势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枝循环的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SCTP)表现,探讨MSCT门静脉成像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使用16层螺旋CT行上腹部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门静脉高压侧枝血管情况。结果食管下段静脉曲张56例,食管旁静脉曲张23例,胃冠状静脉曲张40例,8例伴副脐静脉侧枝循环开放;腹壁静脉丛曲张呈蛇头征1处;6例脾肾静脉分流;4例胃-肾上腺分流;5例伴门静脉海绵样变。结论MSCTP可较好地显示各类门静脉高压侧枝,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成像对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诊断为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门静脉成像检查,并对其容积数据进行重建,分析患者的门静脉及其属支以及侧支循环的影像学特征。结果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等属支在64排螺旋CT成像技术下均能清楚地显示,根据其影像学表现可初步评估门脉高压症的程度及其主要疾病,亦能清楚地判断侧支循环的分布范围。结论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成像检查可以提高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症状发展程度判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极大的辅助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建民  杨林  江山岳  刘鑫 《西部医学》2011,23(11):2240-224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所致门静脉海绵样变侧支循环血管的构成及螺旋CT影像特征。方法对我院行上腹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并由组织病理学证实或临床随访证实为肝细胞癌CT显示肝细胞癌侵犯门静脉主干并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者的37例进行分析。结果 20例门静脉左支受累;其中13例累及门静脉主干;23例显示扩张、扭曲呈锯齿状明显强化的胆囊静脉;15例显示胃底周围增粗及迂曲强化的门静脉胃支;18例显示胰十二指肠沟内增粗的胰十二指肠后上静脉。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能清楚地显示CTPV主要侧支循环血管的构成、走行及分布特点;熟悉与重视这些侧支血管的解剖位置和影像学表现特征将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CT门静脉血管造影(MSCTP)及多种重建技术的临床综合应用价值。方法:64例门静脉病变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行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多期扫描后,并且运用容积重建法(VR)、多层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对门静脉及其分支进行重建,评价门静脉病变程度和范围。结果:MSCTP能够满意地显示正常和异常的门静脉血管,比较直观地评价门静脉的轮廓、位置及有无门静脉侵犯或癌栓形成,了解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分布和扩张程度。MPR可以较直接显示病变整体形态、范围。结论:螺旋CT门静脉造影是门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16层CT门静脉血管造影(MSOTP)及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2例门静脉病变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行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扫描后,运用容积重建法(VR)、多层面重建法(MPR)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对门静脉及其分支进行重建,评价门静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结果 MSCTP能满意显示异常的门静脉,直观地评价门静脉的位置、轮廓、有无门静脉受侵或癌栓形成,了解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分布范围和程度.结论 螺旋CT门静脉造影是门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PCTPV)的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造影或手术证实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MSCT血管成像,观察其特征性,并对其指导临床治疗进行了评价。结果:6例中4例清楚显示门脉主要分支近肝门处阻塞,2例门静脉主干阻塞,代之以肿块样纡曲血管并在其周围形成向肝性放射状侧支血管影像,以及离肝性侧支循环静脉。6例CT血管成像均能对与分流或断流手术有关的血管解剖提供准确信息。结论: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的MSCT血管成像具有特征性,对CTPV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尉东涛  张建平  孙海成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108-109,F000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肝脏双期扫描血管重建成像对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方式证实的22例肝脏肿瘤进行128层螺旋CT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在后处理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阴影显示(SSD)与容积显示(VR)等技术进行双期血管重建成像。结果肝动脉期vR和MIP等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腹腔干、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属支,门静脉期VR和MIP后处理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其属支。结论128层螺旋CT双期血管重建成像技术快速、直观、准确,有助于指导临床对肝肿瘤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病人的螺旋CT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随机收集80例行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原发性肝癌47例均合并门静脉癌栓(门脉主干完全栓塞20例,不全栓塞27例),肝血管瘤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25例(7例合并原发性肝癌但未出现门静脉癌栓).结果门静脉期胆囊周围(胆丛)、胆总管周围及胃小弯侧等区可见圆形或条形与门静脉同样强化的血管影.肝血管瘤组未见上述表现.在门脉完全栓塞组中,胆囊周围侧支(胆丛)开放者11例,胆总管周围侧支开放者15例,胃小弯侧支开放者13例;不全栓塞组上述侧支开放分别为2例、9例及1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组中胃小弯侧支静脉开放者18例,未见胆总管周围及胆丛侧支开放.结论胆丛和胆总管周围侧支为门脉栓塞后特有侧支循环途径,而胃小弯侧支在单纯门脉高压及门脉栓塞后均可出现,不具特征性.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形成与阻塞程度有关,阻塞越重,发生机会越大.  相似文献   

19.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7例MSCT诊断为CTPV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MSCT采用平扫及对比增强三期容积扫描,层厚1.25mm,层间距0.625mm,均行多平面重建(MPR)和薄层最大密度投影重建(STS—MIP)。所有病例均经DSA、US或手术证实。结果17例病例均显示门静脉走行区结构紊乱,正常门静脉系统结构消失,代之以增粗、扭曲的侧支循环静脉;胆囊静脉显示17例;胆管周围静脉丛显示10例;胃左静脉显示8例。结论MSCT具有微创、快捷、方便的特点,通过MPR、MIP等成像技术的应用,在CTPV的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CTPV的正确诊断有助于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CTPV)对门静脉高压症(PHT)的诊断及分类价值。方法收集42例PHT,肝内性PHT 26例,均为肝硬化患者,合并肝癌7例,门静脉肝内分支癌栓形成3例;肝前性PHT13例,其中门静脉肝外段血栓3例,门静脉肝外段癌栓4例,海绵样变6例;肝后性PHT3例,为布加综合征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检查,容积数据采用MIP、VR、MPR或CPR重建,观察门静脉、属支及侧支循环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CTPV能清楚显示侧支循环的分布范围、初步评估门静脉高压程度及部位分类。结论 CTPV能准确诊断PHT及鉴别分类,对预测其并发症、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