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目的研究胆道闭锁患儿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率,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例经过手术或者胆道造影等证实为胆道闭锁的患儿进行血清学的CMV-IgM以及CMV-IgG检测;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此15例患儿的肝脏活检标本以及9例尸检婴儿的肝脏组织进行CMV DNA检测,检测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率.结果15例胆道闭锁患儿中,应用ELISA法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仅CMV-IgG阳性3例(20%),CMV-IgG及CMV-IgM均阳性者7例(46.7%);应用实时荧光PCR法对肝脏活检组织进行检测,CMV DNA阳性病例6例(40%),其中CMV-IgM(ELISA法)与CMV DNA(RT-PCR法)均阳性4例,均阴性6例.在9例同期尸检婴儿肝脏组织中,1例CMV DNA阳性,阳性率为11.1%,明显低于胆道闭锁患儿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率.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在部分胆道闭锁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弦  罗志飞  蒙秋萍  解娜  黄幼生  王明华  翁阳 《海南医学》2013,24(22):3292-3295
目的 分析海南地区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病理分型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最近5年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共524例,并对其中有完整资料的214例病例应用EB病毒编码小RNA (EBER)原位杂交检测淋巴组织中EB病毒(EBV)感染情况,分析EBV与不同类型淋巴瘤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关系.结果 157例淋巴瘤进行了EBER检测,共有40例EB病毒(EBV)阳性,阳性率为25.48%,199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中,57例进行了EBER原位杂交检测,其中仅3例与EBV感染有关,阳性率为5.26%.结论 EBV与淋巴瘤,特别是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以副皮质区增生为主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可能与E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
余家康  钟微  邹焱  王风华  夏慧敏 《广东医学》2006,27(10):1528-1529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的巨细胞病毒和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回顾近年收治的35例胆道闭锁患儿,从临床资料、血清学和病理学方面分析其巨细胞病毒和乙肝病毒感染的状况。结果28例胆道闭锁中CMV IgG抗体阳性7例,CMV IgM抗体阳性5例(同时伴有CMVI如抗体阳性1例),CMV—DNA阳性10例。35例胆道闭锁中HBsAg阳性5例,抗-HBs阳性10例(均接种过乙肝疫苗),抗-HBe阳性7例,抗-HBc阳性6例。31例胆道闭锁常规病理切片示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变性坏死、胆汁淤积、胆栓形成、淋巴细胞和粒细胞浸润,以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组织化学示CMV早期抗原阳性4例,CMV晚期抗原阳性6例,两者同时阳性1例;HBeAg和HBsAg全部阴性。结论胆道闭锁病例有相当高比例的巨细胞病毒和乙肝病毒感染,但这些感染是否导致胆道闭锁的原因,需更深入的研究。术前后应抗病毒治疗,以阻断肝细胞和胆道结构的持续破坏。  相似文献   

4.
肝外胆道闭锁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肝外胆道闭锁(EHBA)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对25例15~90d的EHBA患儿进行了血清CMVIgM抗体和肝组织中CMV前早抗原(IEA)、CMV早期抗原(EA)检测。结果:25例EHBA患儿CMVIgM抗体阳性11例(44%)。25例EHBA肝组织中CMVIEA和CMVEA双阳性9例,单项CMVIEA阳性2例,单项CMVEA阳性互例。肝组织病理检查CMVIEA和CMVEA双阳性或单项阳性与CMV阴性对比病变无显著差异,但肝细胞坏死的程度CMV阳性重于阴性组。肝外胆道呈条索状CMV阳性多见。CMV阳性EHBA患儿肝脾肿大更为显著,SALT峰值高,与肝细胞坏死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病前感染因素与GBS临床特征间的相关性。方弦: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与U链抗体捕捉法ELISA对29例GBS患者和40例非GBS病人行血清特异性抗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柯萨奇病毒A组(CAV)、B组(CBV)特异性IgM、IgG抗体的测定。结果:29例GBS患者CMV与EBV的近期感染率分别为34.5%和31.0%,CAV、CBV为10.3%和6.9%,GBS患者的CMV与EBV近期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CMV近期感染与伴有呼吸困难的GBS具有相关性(P〈0.05)。CAV与CBV在GBS患者病前感染中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MV与EBV可能是GBS的重要病前感染因素。CMV前驱感染与伴有呼吸困难的GBS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小儿呼吸道疾病CVB、CMV和EBV感染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组(CVB)、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感染状态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290例患儿,男158例,女132例,年龄6个月-12岁。以ELISA法检测CVB抗原(CVB-Ag) IgM抗体(CVB-IgM),CMV-IgM,EBV-IgM。结果(1)病毒感染率,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支气管炎、肺炎CVB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同期住院的非感染组(P<0.01);肺炎组CMV阳性率高于上感和非感染组(P<0.05)。各组CVB感染明显高于CMV和EBV的感染率(P<0.01)。(2)3种病毒交叉感染率;上感、支气管炎和肺炎存在交叉病毒阳性情况,以CVB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多见。肺炎患儿交叉病毒感染率高于上感(P<0.05)。(3)肺炎病毒感染状态与临床病程的关系。单纯CVB感染性肺炎的病程较全部志物阴性的肺炎患儿长(P<0.01),但较合并多种标志物阳性的肺炎短(P<0.01)。多种病毒阳性的肺炎,其年龄相对较小,发热时间和病程均较单纯CXVB感染的肺炎长,结论:CVB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要注意多种病毒阳性的肺炎。  相似文献   

7.
恶性淋巴瘤发病与病毒感染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四川地区病毒感染与恶性淋巴瘤(ML)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配对病例一对照研究设计方案。病例组:97例确诊的淋巴瘤病例。对照组A:194例按性别、年龄因素配对的同期随机选择的非肿瘤病例。对照组B(EB病毒对照组):其它非肿瘤病例8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巨细胞病毒(CM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抗体及抗原。用EBER原位杂交法(EBER-ISH)检测病理组织中EB病毒(EBV)。结果 EBV阳性率ML组70.1%(68/97),对照组7.5%(6/80),OR-6.58,95%CI:16.164~82.846,P=0.0001。病例组与对照组感染HCV、CMV、HBV差异的P值分别为0.260、0.258、0.674(HBV小三阳)、0.399(HBV大三阳)、0.744(HBV表面抗体阳性)。HIV病例组与对照组均无阳性检出。结论 本地区EBV感染与淋巴瘤发病有相关性,而HCV、HBV、HIV和CMV感染与淋巴瘤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ITP复发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5例复发ITP患儿并40例对照组血清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腺病毒(ADV)、单疱病毒(HSV)特异性IgM抗体。结果65例复发ITP患儿感染阳性率为61.5%,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病毒感染是ITP患儿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16例临床和病理诊断一致的婴儿肝炎综合征,其中14例用ELISA法检测多种病毒,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巨细胞病毒(CMV)-DNA,还用电镜观察了肝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本组的主要病因是CMV感染,共有9例,占56.3%,其余为甲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EB病毒感染和肝外胆道闭锁各1例,还有3例原因不明。14例电镜下主要见肝细胞胞浆基质疏松,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氏器和糖原减少,溶酶体和脂滴增多。尽管本组病例的病因有多种,但在光镜和电镜下所见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及紫癜肾与病毒感染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太原地区过敏性紫癜及紫癜肾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5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及35例正常儿童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血人微小病毒B19 DNA阳性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EBV-IgM及乙肝病毒(HBV)两对半阳性率。结果 ①人微小病毒B19阳性率为2.1%,EBV为17.3%,HBV为3.8%。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7%、2.9%、5.7%,与HSP组比较,三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25)。②病毒感染组与无感染组肾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5)。结论 此三种病毒感染是太原地区过敏性紫癜发病的重要原因,且病毒感染更易引起肾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种疱疹科病毒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取肺癌、癌旁正常组织和非特异性炎症肺组织石蜡包埋,应用PCR方法测定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和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DNA,分析三种疱疹科病毒与肺癌的关系。结果:PCR检测EBV、CMV、HHV-6结果,肺癌组织分别为58.4%、33.3%、38.9%,癌旁组织为45.5%、36.4%、30.3%,非特异性炎症肺组织为36.4%、18.2%、27.3%。同癌旁组织比较,肺癌组织中EBV具有较高的感染率(P〈0.01),而CMV及HHV-6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炎症组织比较,三种病毒均有较高的感染率(P〈0.01),癌旁组织与炎症组织比较,三种病毒亦有较高的感染率(P〈0.01)。结论:EBV感染与肺癌的发生有关,肺癌组织中EBV感染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非特异性炎症肺组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汉族、维吾尔族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病因构成比并比较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确诊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维吾尔族患儿107例及汉族患儿121例病因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维吾尔族: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为48例(44.9%),乙型肝炎病毒22例(20.6%),EB病毒10例(9.3%),丙型肝炎4例(3.7%),HIV感染2例(1.8%),梅毒螺旋体感染2例(1.8%),细菌培养阳性6例(5.6%),先天性胆道闭锁3例(2.8%),其他10例(15.0%)。汉族: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为66例(54.5%),乙型肝炎病毒17例(14.0%),EB病毒6例(5.0%),丙型肝炎例(3.3%),HIV感染1例(0.8%),梅毒螺旋体感染1例(0.8%),细菌培养阳性4例(3.3%),先天性胆道闭锁2例(1.7%),其他21例(19.8%)。结论: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构成比在维吾尔族及汉族患儿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均为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占第一位,乙肝病毒感染占第二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全血EBV DNA载量检测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31例EBV活动感染儿童(原发感染174例,复发感染57例)、258例非活动EBV感染儿童(EBV既往感染)、45例无EBV感染健康儿童采用自动核酸提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全血EBV DNA载量,探讨其与EBV感染的关系。结果 EBV活动性感染组全血EBV DNA阳性率81.8%,全血EBV DNA载量为(3.99±0.96)lg Copies/ml。EBV原发感染组与复发感染组的全血EBV 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419,P=0.517),EBV DNA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6,P=0.221)。非活动EBV感染儿童组全血EBV DNA阳性率10.9%,全血EBV DNA载量为(2.89±0.20)lg Copies/ml。EBV活动性感染组与非活动性感染组的全血EBV 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51.600,P=0.0001),全血EBV 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9,P=0.001)。非EBV感染组全血EBV DNA阳性率0。EBV原发感染组中,全血EBV DNA阳性率(82.7%)高于EBV- CA IgM阳性率(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160,P=0.008),两者结果一致性不佳(Kappa=0.687)。以全血EBV DNA载量检测阳性作为诊断依据,敏感度75.9%,特异度91.2%,诊断符合率84.4%;在全血E-BV DNA载量为3.00lgCopies/ml时,是判断儿童EBV活动性感染的最佳临界点,敏感度70.1%,特异度95.3%,诊断符合率83.4%。结论全血EBV DNA载量是监测EBV活动性感染的独立指标,在儿童EBV感染诊断、疗效观察和愈后评估中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感染在自然流产中的作用及预防流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不明原因流产妇女40例(观察组)及正常孕妇50例(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两组对象血清中EBV的核心抗原(NA)IgG,早期抗原(EA)IgM,衣壳抗原(VCA)IgM、IgG,分析EBV感染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EBV-IgG阳性率分别为97.5%(39/40)、96.0%(48/50)(P>0.05);两组EA-IgM阳性率分别为50.0%和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CA-IgM阳性率分别为47.5%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激活感染与不明原因早中孕期妊娠丢失有密切关系,应作为孕早期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5.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多种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用ELISA技术对102例诊断明确的ITP患儿进行人细小病毒(HPVB19),柯萨基病毒(CBV1-6),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及EB病毒(EBV)特异性IgM的检测.结果:102例ITP中HPVB19-IgM阳性41例(40.12%);CBV1-6-IgM阳性28例(27.45%);HCMV-IgM阳性17例(16.66%);EBV-IgM阳性7例(6.86%);四种病毒总阳性率50.98%,除EBV外其他三种病毒感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病毒感染是小儿ITP的主要致病因素;(2)HPVB19感染是引起ITP最常见的病因;(3)HCMV感染与婴儿ITP的发生、治疗效果及预后有着明确的关系;(4)CBV1-6感染也是ITP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 P C R 和 E L I S A 技术对32 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 T P) 患儿的外周血进行了人细小病毒 B19( H P V B19) 、 E B 病毒( E B V) 、巨细胞病毒( C M V) 及乙型肝炎病毒( H B V) 系列检测。结果:病例组 H P V B19 D N A 阳性8 例(25 .0 %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 E B V D N A 阳性2 例, C M V D N A 阳性3 例, H Bs Ag 和 H Be Ag 同时阳性2 例,4种病毒的总阳性率为46 .9 % (15/32 例) 。提示:近半数儿童 I T P 病例的发生可能与上述病毒感染有关,而 H P V B19 较其他病毒与 I T P 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患儿手术后早期实施雾化吸入对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外科2012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6例胆道闭锁手术患儿,应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雾化吸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9%,且试验组患儿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14±1.2)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0±2.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道闭锁患儿术后实施早期雾化吸入,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