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盐酸氟桂利嗪加香丹注射液组)和对照组(香丹注射液组)各30例,每天静脉滴注1次,治疗7 d。结果盐酸氟桂利嗪加香丹注射液组起效快,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起效慢,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黄润坚 《中外医疗》2012,31(33):105-106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1次/d及复方血栓通胶囊3﹟,3次/d,对照组33例对照组单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1次/d,服用6周后,观察患者头晕头痛等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促供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引起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引起的眩晕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给予促供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其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6.78%、94.32%,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6%、81.81%,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促供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引起的眩晕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眩晕宁薄膜衣片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疗效。方法将22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倍他司汀联合眩晕宁薄膜衣片,治疗组用丹参联合二维三七桂利嗪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倍他司汀联合眩晕宁薄膜衣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疗效高于丹参联合二维三七桂利嗪胶囊组,是治疗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镇脑宁胶囊与盐酸氟桂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镇脑宁胶囊联用盐酸氟桂嗪胶囊治疗组(治疗组80例)与盐酸氟桂嗪胶囊治疗组(对照组80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Vm)升高.结论:镇脑宁胶囊与盐酸氟桂嗪胶囊联合使用对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优于单用盐酸氟桂嗪胶囊,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盐酸氟桂利嗪合复方丹参治疗供血不足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氟桂利嗪合用复方丹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各30例.两组均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加服盐酸氟桂利嗪,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6例,显效1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基本痊愈3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盐酸氟桂利嗪合用复方丹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龚霞  刘志加  刘忠利 《中外医疗》2013,(31):106-107
目的探讨观察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倍他司汀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月在该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单纯使用扩管护脑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氟桂利嗪胶囊及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3组病人的症状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头昏头痛头晕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及提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方面均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头昏头痛头晕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及提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张方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073-1074
目的探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采用葛根素注射液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采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较对照组(78.4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血流较对照组高(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与对照组(3.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临床效果,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张芳 《黑龙江医学》2021,45(7):738-740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低频电刺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作用.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19年10月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治疗的CCCI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电刺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其他治疗相同.比较两组疗效、认知功能、脑动脉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P<0.05);观察组治疗后MoCA、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CCCI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脑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0.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的66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用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 .01).两组治疗前后TCD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相似文献   

11.
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型眩晕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灯盏生脉胶囊对气阴两虚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气阴两虚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给予灯盏生脉胶囊 0.36,口服,3/d,对照组30例,给予盐酸氟桂嗪胶囊5 mg,睡前口服,两组均予常规补液及对并发症以对症处理,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TCD)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62.5%、36.7% (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3.8%、76.7% (P<0.01).结论 灯盏生脉胶囊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健脑、补虚泄实之功效,能扩张脑血管,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是治疗气阴两虚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曾盛  曾芬柳  曾珺 《吉林医学》2012,33(11):2303-2304
目的:探讨中药防眩汤加味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氟桂利嗪10mg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中药防眩汤加味,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评估及血液流变学的对比检测。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同时患者血液流变学亦有所改善,而治疗组在上述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防眩汤加味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仕艳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141-141,143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晚上服盐酸氟桂利嗪;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注射天麻素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注射复方丹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体征缓解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在服用盐酸氟桂利嗪的基础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眩晕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天麻素治疗组和复方丹参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天麻素注射液颈椎横突孔穴位注射联合氟桂利嗪。对照组以复方丹参16ml静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5%,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必静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疗效。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人53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常规进行补液支持治疗,并口服氟桂利嗪(西比灵)10mg,每晚一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血必静注射液静脉输注,两组治疗7d后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48%,显效率为51.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8%,显效率为30.77%。结论血必静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天眩清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及丁各地尔静点口服氟桂利嗪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为76.0%(P〈0.05)。治疗组能有效改善眩晕、耳鸣、头痛等症状。提示天眩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倍他司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眩晕的效果.方法 门诊15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给予倍他司汀联合曲美他嗪口服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倍他司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眩晕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给予天麻素胶囊,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组90例加服天麻钩藤饮,每日1剂,早晚2次,水煎服.两组均15 d为1个疗程.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养脑通络汤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肾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虚血瘀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养脑通络汤治疗。结果治疗28天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TCD等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发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养脑通络汤治疗肾虚血瘀型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优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法(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对照组50例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2周后、治疗组治疗1周及2周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1周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结论: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满意,治疗作用较盐酸氟桂利嗪常规剂量口服而言,起效快,平均一周即有明显改善;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