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娥娥 《吉林医学》2009,30(12):1098-109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9例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有计划地实施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于术前1d、术后1、3、5d进行调查,统计SAS、SDS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1、3、5d SAS、SDS评分及阳性率分别与术前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50例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上述评分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Rosenberg评分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效改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3.
常明凤 《当代医学》2011,17(35):117-1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8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实施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及自 卑心理的变化.结果 心理护理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其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及自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有助于躯体疾病的康复,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作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早期实施系统化心理康复措施。方法以常规护理作对照组(n=40),干预组(n=40)采用早期心理干预和康复护理相结合,分别对患者人院、出院时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出院前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行心理评定。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测定显著提高。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早期采用心理干预和康复护理结合,可帮助其树立信心,有效增强患者自我照护能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5.
黄贾生  王桓辉  陈楦 《河北医学》2010,16(6):712-7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指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n=24)和对照组(n=24)。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同时给予每周1次心理治疗。疗程2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治疗后病人焦虑与抑郁值,SCL-90各因子评分明显降低(P〈0.01)。且FEV1和PEF显著高于对照组,哮喘控制水平提高。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指标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随机62例乳腺癌患者编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术前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受常规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对术前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实验组术前焦虑、抑郁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够解除或减轻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者300例,随机将其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除按常规治疗护理外,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 300例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42.72±10.13)分、(46.78±10.21)分,均高于国内常模。两组干预前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无痛人流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57例剖宫产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义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4):527-528,53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前、术后不良情绪以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8月~2009年8月行剖宫产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焦虑和抑郁程度评定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级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剖宫产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9.
李丹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118-118,F000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178例无痛分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8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一个月的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一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实施无痛分娩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76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实验组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外,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两组均观察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实验组两种量表评分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实验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LASIK术前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分别在手术谈话前及手术谈话后术前1小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分别在手术谈话前及手术谈话后,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术前1小时再次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SAS、SDS评分显著降P〈0.05。结论术前谈话可加重LASIK手术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针对性的护理心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LASIK术前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效果。方法:选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2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应用于我院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100例普外科老年患者根据术前是否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术前1h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均有显著改善:干预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患者出现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的SDS、SAS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普外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以最佳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去接受手术,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骨牵引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评估和分析,为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择2012-10~2013-10间在我科行骨牵引术治疗的108例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评SCL-90总分及因子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接受实验的患者进行焦虑度和抑郁度的测评实验.结果 SCL-90总分、阳性项目均分、强迫、焦虑、恐惧、躯体化得分实验组患者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精神病性及偏执方面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入院时抑郁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前1d和术后5d实验组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计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有效减轻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变化,对于术后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于入院时、手术晨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都处于较高的焦虑、抑郁水平,干预后两组的焦虑、抑郁分值都明显降低(P均<0.01),但观察组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对手术的应对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杨彦  何森  刘雪慧 《西部医学》2017,29(12):1770-1773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及心理自评状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的100例将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在PCI术前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基础护理上再行综合护理干预,术后再次对100例患者实行心理测评,最后将患者的术前测评和术后测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SAS、SDS和SCL 90三类测评数值均大于各类检测评分的阈值,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的SAS、SDS、SCL-90的评分明显较干预前低,对照组的SAS、SDS和SCL-90的评分明显较干预前高。干预后对照组SAS、SDS、SCL-90的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及心理自评状况具有改善效果,可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小妮  迟婷  张凯  杨碎胜  肖洁 《甘肃医药》2022,41(2):173-17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化疗期患者恶心呕吐(CINV)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甘肃省肿瘤医院乳腺科60例化疗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后用化疗后所致恶心呕吐分级量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程度及焦虑抑郁情绪状况。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CINV分级程度、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CINV分级程度、SAS和SD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因化疗产生的恶心呕吐症状,舒缓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朱玉霞 《当代医学》2011,17(8):136-137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心理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方式。分别在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疼痛"视觉模拟尺"进行对患者焦虑、抑郁和疼痛测试。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和疼痛的测试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手术当日及术后心理反应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可缓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疼痛,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控感,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安全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属焦虑郁抑的影响。方法:将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属有焦虑郁抑的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基础上对家属采用心理干预措施,观察4周。于心理干预前及心理干预后4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心理干预4周末,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属焦虑郁抑,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疼痛“视觉模拟尺”进行焦虑、抑郁和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当日及术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缓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