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997—2007年收治的5例口腔颌面部结节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结果5例结节性筋膜炎均为病程短、生长快的肿瘤,中年女性多见,在临床及病理方面均易误诊为恶性肿瘤。肿块呈结节彤,直径为1.5-3cm。组织学特点为纤维母细胞增生活跃,核分裂像易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im(+)、SMA(+)、Des(-)。结论结节性筋膜炎的本质是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增生,属良性病变,切除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9例结节性筋膜炎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5~72岁,中位年龄38岁.肿块生长迅速,直径1 ~~2 cm,8例发生于四肢,1例发生于躯干.镜下见肿瘤细胞呈梭形、漩涡状排列,核分裂活跃,细胞间形成裂隙和小囊,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外渗的红细胞,间质水肿、黏液变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Actin(+)、Desmin(-)、S-100(-).结论 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易误诊为恶性肿瘤,诊断应结合临床特点和组织学特征,注意鉴别诊断,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3.
王正  刘爽 《当代医学》2011,17(35):15-16
目的 探讨乳腺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2例发生于乳腺的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两例肿块,男、女各1例,主要由梭形或胖梭形细胞构成,排列成束状或交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增生的胶原纤维,间质见有水肿和黏液变性,伴红细胞外渗及炎细胞浸润,病变浸润周围脂肪组织.免疫表型为增生的梭形细胞Vimentin、SMA表达强阳性,部分细胞S-100表达阳性,CK、EMA、CD34表达阴性.结论 乳腺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以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反应性增生为主的增生性、良性病变,很少复发,也不转移.  相似文献   

4.
潘登  何向蕾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2):1318-1318,1320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镜下细胞形态特点及其临床特征,寻求FNAC诊断结节性筋膜炎的病理和临床依据。方法总结18例结节性筋膜炎临床表现,光镜下进行FNAC细胞学改变观察。结果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表现特征:患者年龄30岁左右,肿块表浅小于3cm,病程一般不超过3个月。FNAC细胞形态特点:黏液样背景,主要增生细胞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呈单个弥散状无方向性分布,细胞核染色质细腻、均匀淡染,核膜光整,无异型性。结论FNAC对结节性筋膜炎从细胞学角度有其鲜明的形态学特征和独特的诊断价值,可与相关疾病作鉴别,结合临床表现,可以被视为首选的诊断手段,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5.
结节性筋膜炎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何凡桂 《吉林医学》2014,(12):2505-2507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结节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以往文献资料对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结节性筋膜炎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上肢前臂,临床表现:肿块小、生长迅速、质硬或韧、边界不清。具有诊断意义的组织学特征为纤维母细胞形成"S"形漩涡,核分裂相易见,无病理性核分裂相;小裂隙形成;红细胞外渗、有少量的炎细胞及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黏液样基质。结论:诊断结节性筋膜炎应抓住其临床特点、具有诊断意义的组织学特征,掌握其鉴别诊断,防止误诊为软组织肉瘤。  相似文献   

6.
结节性筋膜炎又称假肉瘤性筋膜炎,本质为炎症,是一种肌纤维母细胞的瘤样增殖,由于增生的肌纤维母细胞较幼稚,常有核分裂象,并且生长迅速,故较易曝诊为肉瘤。我们收集1990—2005年本院治疗的18例资料,就其病理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男性乳腺结节性结膜炎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乳腺结节性筋膜炎主要表现为生长迅速,体积较小,境界相对清楚,但无包膜的肿块。镜下病变主要由梭形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构成,呈束状或交织状排列,间质水肿、黏液变性,伴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和红细胞外渗,病变浸润周围脂肪组织。免疫组化显示梭形细胞Vim、SMA、MSA、Actin、CD68呈阳性表达,S-100、CKpan、CD34、Des呈阴性表达。结论:乳腺结节性结膜炎是一种发生于乳腺的罕见的以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良性肿瘤,有较为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临床和病理学上需要与发生于乳腺的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以避免误诊和过度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增生性筋膜炎的病理特征。方法 对东台市中医院2015年9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例增生性筋膜炎患者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的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皆为中老年男性,肿物分别位于肩部和腹壁,均为皮下单发,质地较硬,活动度不佳,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境界不太清晰,镜下见大量增生的肌纤维母细胞,形态多样,在胶原和黏液为主的间质中见神经节样大细胞,不规则,细胞核大,有1~2个大核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梭形细胞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Ki67指数均<5%。2例随访至今均未见复发。结论 增生性筋膜炎是一种梭形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良性软组织病变,主要发生在肌筋膜上,可因外伤或其他诱因导致纤维母细胞迅速增大,易被误诊为软组织肉瘤,从而进行不必要的后续治疗,故应加强对该病的学习及认识,提高该病病理诊断的正确率,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分析超声误诊原因,以提高对结节性筋膜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筋膜炎患者的术前超声声像图表现,并归纳总结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及超声病理特征。结果:23例结节性筋膜炎超声表现为单发梭形、椭圆形结节,或有分叶状;病灶最大径约0.7~3.6 cm,平均(1.0~2.8)cm。14例为低回声,部分夹杂中高回声结构;5例为中等回声;2例为高回声,中央见不规则无回声;2例为低-无回声;边界清楚或欠清楚,无明显包膜,18例可见肿块两端筋膜汇合成线样延伸,即呈"筋膜尾征";23例结节后方回声均无衰减,19例结节后方回声增强;与皮肤无粘连,对邻近组织无明显影响;CDFI检查:17例结节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6例结节内部或周边可测及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显示为低速高阻的动脉血流。超声提示皮下结节15例(65%,15/23),超声误诊8例(35%,8/23,脂肪瘤3例,积液2例,囊肿1例,转移瘤1例,血管瘤1例)。结论:结节性筋膜炎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对结节性筋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结节性筋膜炎是发生于皮下脂肪组织、深浅筋膜表面甚至骨膜的一种良性纤维母细胞增生性病变。临床上有生长迅速的肿块形成,组织学上细胞丰富,核分裂易见,故常误诊为肉瘤。本文收集我院1981~1991年间病理诊断为本病者30例,进行病理分析。1 材料与结果 30例标本均经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回顾性重新阅片,结合有关文献比较分析。 年龄和性别:30例中,男、女各15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11.
嗜酸细胞性筋膜——肌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酸细胞性筋膜炎是74年发现的一个疾病,英文文献上已报告近100例,主要临床特点为筋膜的增粗变硬,最终出现关节运动障碍,血中或组织中有嗜伊红细胞增多及血中球蛋白增高,缺乏明显的雷诺氏现象及内脏受累。77年后文献又出现嗜酸细胞肌炎的报告。我们在75年前后遇到4例病人具有上述嗜酸细胞性筋膜炎的临床特点,以后又遇到4例,其中1例以口腔及舌肌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人,组织病理除见间质增生嗜酸性细胞浸润外肌肉有明显变化。因而认为本病并不局限于筋膜,同时出现筋膜炎和肌炎,因此以称嗜酸细膜性筋膜——肌炎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病特点.结果 所有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均出现以下特点:结节大小不等;结节内有不一样大小的甲状腺滤泡;部分标本出现上皮增生活跃;包膜不完整且不均匀;常伴出血、坏死、囊性变、胶质、疤痕形成、灶性淋巴细胞增生及桥本甲状腺炎.结论 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总结,使得医师对此疾病有更清晰的认识,达到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郭以宝  周张雷  倪代华 《吉林医学》2011,(10):1913-1914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2例结节性筋膜炎确诊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结节性筋膜炎病程83.3%(10/12)不超过3个月;年龄75%(9/12)发生于20~40岁;发生部位75%(9/12)为上肢;病变直径83.3%(10/12)在1~3 cm之间。具有诊断意义的组织学特征为纤维母细胞形成"S"形的漩涡,核分裂象常见;纤维母细胞之间形成裂隙和小囊;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外渗的红细胞;水肿和粘液变性的间质。结论:诊断结节性筋膜炎应抓住其临床特点、具有诊断意义的组织学特征,掌握其鉴别诊断,防止误诊为软组织肉瘤。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一例增生性筋膜炎。该病特点为累犯筋膜及皮下脂肪,多见于40岁以上病人,最常累及上、下肢。镜下特征为成纤维细胞弥漫浸润性生长,大嗜碱性细胞多灶性增生,酷似神经节细胞。本病为良性变,但因其生长迅速弥漫、浸润性生长、细胞丰富、有奇异巨大的嗜碱细胞,易误诊为各种肉瘤。本病与结节性筋膜炎不同,可能为结节性筋膜炎的一种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筋膜炎的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1.4%(10/14)。超声声像图表现为:无完整包膜;边缘回声清晰;内部回声为中等偏低回声或间杂高回声,发生黏液变时出现无回声;无转移,对邻近组织无明显影响;CDFI和PDI可检测到血流信号,且具有低速高阻的特点。结论结节性筋膜炎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特点,需同时参考病史、临床症状及好发部分综合判定;并与脂肪瘤、软组织恶性肿瘤、神经鞘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和免疫组化。结果 5例结节性筋膜炎3例男性,2例女性,平均年龄44.5岁。临床肿块生长迅速,病灶处有疼痛,境界不清,无包膜。结论 结节性筋膜炎具有多种不同病理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恶性软组织肉瘤的病理鉴别诊断。方法:对二例结节性筋膜炎从临床表现、巨检及镜下基本成分来鉴别。结果: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误诊为恶性,只有通过病理检查方能做出准确的诊断。结论:只有通过光镜下鉴别诊断,结节性筋膜炎与恶性软组织肉瘤才能做到准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8.
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自限性、结节性纤维母细胞增生性病变[妇,发病部位广泛,最常发生在皮下软组织[2].原发于腮腺内的结节性筋膜炎非常罕见,迄今国外文献报道22例[3~6],国内报道4例[7,8],由于病变生长快,大小不一,临床医生多诊断为恶性肿瘤,镜检病变内富有细胞,核仁明显,核分裂像易见,因此极易误诊.我们遇到的2例发生于腮腺的结节性筋膜炎,现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以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临床病理诊断方法.方法 对2009~2011年间收治的32例结节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以及临床病理诊断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肿瘤位置比较浅,形状均为单个环形或类环形结节,质地较硬,活动度不好,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晰,无包膜,肿瘤直径0.6~2.3cm,平均1.4cm.病理组织学图像可见细胞排列无序,成长束状排列或"S"形排列,细胞周围可见小裂隙状或小囊状空间,空间裂隙中含有少量血管外红细胞,并可见疏松、黏液样变性,呈羽毛状结构生长.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Actin均为阳性表达(阳性率100%),而Desmin和S-100蛋白为阴性表达.结论 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诊断不仅要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应结合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并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从而避免该病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15例中2例死亡,其中1例因并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死亡,1例因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13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口腔颌面部感染好发于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多学科的共同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