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对儿童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OME)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02例166耳保守治疗反复发作的顽固性OME患儿,经常规专科检查、鼻腔鼻窦CT检查确诊为腺样体肥大或(和)扁桃体肥大,行腺样体或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并于术后随访过程中进行常规电耳镜检查及听力学检测,并结合症状改善情况对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6-12个月随访,治愈134耳(80.7%),有效21耳(12.7%),无效11耳(6.6%),总有效率为93.4%。结论:腺样体切除或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儿童顽固性OME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内镜监视下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并鼓膜穿刺对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分析46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资料,术后每两周复查一次,观察疗效。结果患儿鼓膜颜色、光泽、透过度明显改善,中耳积液消失,术后四周45患者鼓室导抗图为A型。结论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并鼓膜穿刺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和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关系。方法:40例患儿采用全身麻醉下腺样体切除术+鼓膜置管或鼓膜穿刺术。结果:术后随访3-6月,40例患者27例(32耳)治愈;11例(17耳)好转,2例(3耳)无效。结论:腺样体肥大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病因,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是治疗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腺样体切除+鼓膜穿刺对鼓室图为“C”型的分泌性中耳炎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儿童腺样体的大体形态、影像学形态、细胞学形态三方面分析,探讨儿童腺样体形态学与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查98例184耳(双耳患病者86例,单耳患病者1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腺样体,从腺样体的大体形态、影像学形态、细胞学形态三方面分析腺样体形态学与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结果 98例腺样体的形态学检查中,肥大型、A/N值≥0.71、炎症性、过敏性的腺样体易患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致鼓室图异常,中耳压力变小,会造成儿童听力下降,而平坦型、A/N值≤0.60、单纯肥大的腺样体对儿童听力的影响较小。结论儿童腺样体的形态学与分泌性中耳炎有相关性,故有必要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进行腺样体的相关检查,行腺样体切除术有助于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儿童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的效果。结果手术后1月、3月分泌性中耳炎25例(36耳)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1.2%和100%;11例(21耳)纯音测听检查听力下降患儿术前和术后低频平均听阈上升(P〈0.05)。结论切除肥大的腺样体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儿童腺样体肥大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腺样体肥大患儿群体中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情况及腺样体切除术后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119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术前声导抗、鼻咽侧位摄片及电测听检查情况,经70度鼻内窥镜口腔入路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声导抗及鼓膜形态变化.[结果] 119例患儿中分泌性中耳炎44例(中耳炎发病率达36.97%),术后3个月内声阻抗及鼓膜形态恢复正常42例,手术治愈率达95.45%.[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在腺样体肥大患儿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治疗上更强调去除病因;常规对此类儿童进行声导抗检查,可避免因漏诊而贻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56例104耳合并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所有患儿均行中耳置管术,并行腺样体刮除和扁桃体除术,术后所有患儿均复查声导抗,鼓室压图均为A型曲线。认为中耳置管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合并有腺样体肥大时;此外,同时行腺样体刮除和扁桃体切除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经手术切除肥大腺样体后致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32例行腺样体切除后患儿进行听力、声阻抗、纯音测听方面的检查。结果:治愈28例,好转3例,无效1例,有效率96.9%。结论:切除腺样体可作为治疗儿童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ME)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及手术疗效。方法:总结分析18例儿童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治疗后效果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半年以上,单纯鼓膜穿刺治疗7耳,有效率70%。鼓膜置管25耳治疗有效率92%。腺样体肥大术后复发1例。结论:内窥镜下腺样体吸切同时行鼓膜置管术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06例并发慢性鼻-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行鼻内窥镜直视下腺样体吸切术。结果:106例患儿术后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症状消失;其中84例伴发慢性鼻-鼻窦炎的患儿中,3个月后随访78例鼻塞、多涕、闭塞性鼻音症状消失,6例症状明显减轻;22例伴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中,20例听力恢复正常,声阻抗检查示:A型曲线,2例偶尔耳闷,声阻抗检查示:C型曲线。结论: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很重要的原因,适时行腺样体切除术对慢性鼻-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研究组采用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耳鸣消失时间、鼓膜愈合时间、听力恢复时间、中耳存在积液时间。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量-18(OSA-18)评分,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手术、住院、耳鸣消失、鼓膜愈合、听力恢复、中耳存在积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两组OSA-18评分均低于术前(P <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OSA-18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切除腺样体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并行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伴有腺样体肥大的49例(57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术中正常结构损伤及明显并发症;49例(57耳)中,治愈48耳,治愈率为84.21%,好转7耳(占12.28%),无效2耳(占3.51%);自行脱管或拔管后随访3~6个月,OME复发率为5.26%(3/57)。结论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小儿OME可取得显著效果。可作为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杨光 《吉林医学》2011,32(26):5446-5446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鼻咽X线侧位片检查诊断为腺样体肥大的患儿108例和腺样体大小正常、患慢性扁桃体炎的患儿50例作为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与腺样体肥大的相关性。结果:腺样体肥大组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为39.8%,显著高于腺样体正常组(8.0%),P<0.05;随着腺样体的肥大程度增加,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差异增加。结论: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不同程度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儿童不同程度的分泌性中耳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不伴腺样体肥大儿童患者20例为A组,伴腺样体肥大且单纯声导抗测试异常40例为B组,伴腺样体肥大且声导抗测试异常且伴有听力损失患儿20例为C组。A组患儿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B组采用腺样体切除术治疗,C组患儿采用腺样体切除术和鼓膜置管术联合治疗。术后3个月内所有患者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6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组患儿经手术后症状均好转,与术前比较各频率气导听阈明显下降(P〈0.05);C组患儿术后并发症高于A、B两组。结论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不同程度的分泌性中耳炎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医生要注意使用不同手术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分泌性中耳炎儿童行鼓膜切开置管术加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结果 术后回访9个月~2年,72例(112耳)中107耳语频听力提高20~35 db,5耳听力无明显改善,可能与鼓膜穿孔及中耳粘连有关,手术治愈率达95.54%(107/112).结论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因素颇多,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较为主要的发病因素,鼓膜切开置管加腺样体切除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关新成 《中外医疗》2010,29(21):110-11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同期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及鼻内镜下功能性鼻窦手术治疗95例慢性鼻窦炎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5例CRS患儿中,治愈60例(63.16%),好转26例(27.37%),无效者9例(9.47%)。术中、术后无一例出现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中耳炎均治愈。结论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慢性鼻窦炎的重要原因之一,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有较好的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下  袁军 《医学争鸣》1998,19(5):592-593
0引言分泌性中耳炎(OME)是中耳的一种非化脓性炎症,一般认为是由咽鼓管粘膜肿胀,管腔阻塞,致使中耳的通气、引流不畅而造成中耳积液.在儿童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过去由于对此病的命名不一,难以估计确切的发病率.除腺样体肥大、肿瘤和先天性疾病外,儿童OME的诱发危险因素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我们对1992年1月至1996年7月的156例确诊为OME的儿童住院或门诊病例随机进行了分析,以求寻找儿童OME的可能诱发原因.IIR$资料随机统计156例儿童OME,年龄从1岁2月~15岁,来源于住院或门诊患儿,其中男性工16例,女性40例(男:女一3…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腺样体肥大儿童伴分泌性中耳炎(OME)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岁以下87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的病史,分析AR、咽鼓管功能不良及OME的相关性。结果本组腺样体肥大患儿中AR发病率为30.11%,AR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P〈0.01)。6岁以内发生咽鼓管功能障碍及OME的概率高,其中1~3岁组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概率最大(P〈0.01)。春季OME发病率高(P〈0.001)。与不伴AR患者相比,伴有AR患儿患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概率增加了0.4倍(P=0.042);但患有OME的检出率减少了32%(P=0.0472)。结论在腺样体肥大患儿中,多种因素使咽鼓管功能不良乃至OME高发。其中咽鼓管及其周围结构生理、病理、发育特点是最主要的因素,变态反应是次要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前者因逐渐发育完善,致病性降低,后者致病性增高,但总的发病率是逐渐降低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OME)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鼓膜置管(TTI)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后的复发因素。 方法选取本院接受TTI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80例OME伴腺样体肥大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ME伴腺样体肥大患儿行TTI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结果80例患儿术后复发13例,复发率16.25%。两组年龄、伴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乳突气化不良、腭裂、腺样体肥大程度、扁桃体肥大程度、鼓室积液性状及置管后留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伴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乳突气化不良、腭裂、腺样体肥大程度、鼓室积液性状是腺样体肥大伴OME患儿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年龄<6岁、伴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乳突气化不良、腭裂、腺样体肥大程度为Ⅲ°~Ⅳ°、鼓室积液黏稠是OME伴腺样体肥大患儿行TTI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治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对37例患儿行内镜下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结果:患儿术后听力均提高,拔管后随访13~17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内镜下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对腺样体肥大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