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的过激性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全新领域[1],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抗肿瘤细胞[2],以其体外增殖数量大、对肿瘤杀伤活性强、抗瘤谱广、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免疫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方法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将诱导后的CIK细胞回输给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IK培养过程中与55例晚期胃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IK细胞(CD3 CD56 )及NK细胞(CD3-CD56 )的变化,并应用生化比色法与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胃癌相关抗原(MG7-Ag)、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含量.结果 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在14~21 d时达峰值.CD3 CD56 细胞由起初的(0.7±0.4)%上升到14d的(31.6±5.5)%与21 d的(35.8±9.7)%.经CIK细胞治疗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而NK与T细胞亚群水平明显升高,且CIK升高尤为显著,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总缓解率61.8%.结论 用CIK细胞回输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并改善其临床体征,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DC-CIK细胞制备和回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识别病原,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成熟的DC可有效抵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1].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杀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NK)非限制性杀瘤的特点[2].DC、CIK相互作用,可使CIK细胞杀瘤活性增强,对靶细胞的杀伤更具特异性,.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有助于减少恶性肿瘤的转移与复发,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3],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该疗法中,DC-CIK细胞制备和回输的护理过程尤为重要.我科于2005年9月至2007年11月共给予36例恶性肿瘤患者实施DC-CIK 细胞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C)的表型变化及其对肝癌的细胞毒作用。方法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培养,收集非贴壁细胞并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诱导培养CIKC,将华蟾素加入CIKC,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CIKC杀伤BEL7402肝癌细胞株的活性。结果CIKC经华蟾素加入培养后,CIKC细胞群的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和杀伤活性较单纯的CIKC更高。结论华蟾素有助于CIKC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疗法对心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接受DC/CIK细胞治疗的癌症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结果 152例患者中有15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9.8%,其中窦性心动过缓3例,窦性心动过速6例,心肌缺血6例。结论 DC/CIK细胞治疗对癌症患者心脏有一定影响。但是,如果给予高度重视,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可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治疗中晚期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效果。方法对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2005年6月—2010年2月收治的仅接受过手术治疗的38例中晚期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行CIK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变化、疗效及毒性反应、肿瘤标志物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2个疗程后,38例外周血免疫指标CD3^+、CD56^+、CD3+CD56^+T细胞百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临床缓解率达94.7%;相关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癌抗原125、乳酸脱氢酶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生存质量Karnofsky评分较治疗前平均提高10-20分,提高率为94.7%,平均体质量较治疗前增加1-2 kg。结论 CIK疗法为中晚期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联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例确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6例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将培养后的DC与CIK回输及行淋巴结区皮下注射,监测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DC与CIK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小,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前后复查骨髓象,共3例获得完全缓解(3/12),其中1例从难治性白血病(1/6)获得完全缓解,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比例下降者共6例(6/12),3例无效(3/12).结论:DC与CIK联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为急性白血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免疫治疗手段,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联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例确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6例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将培养后的DC与CIK回输及行淋巴结区皮下注射,监测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DC与CIK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小,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前后复查骨髓象,共3例获得完全缓解(3/12),其中1例从难治性白血病(1/6)获得完全缓解,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比例下降者共6例(6/12),3例无效(3/12).结论:DC与CIK联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为急性白血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免疫治疗手段,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C)刺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集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洗涤后在体外培养成CIK,同时培养DC,并给予负载抗原,7 d后将DC与CIK共培养,14 d后回输体内,观察疗效。结果CIK治疗晚期胃癌可明显减轻症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而无明显副反应。结论CIK治疗可作为晚期胃癌常规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应用可增强免疫效应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使效应细胞对肿瘤靶细胞的杀伤更具特异性,尤其对手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效果显著,能消除残留微小的转移病灶,防止癌细胞扩散和复发,提高机体免疫力.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我科应用DC-CIK过继免疫治疗和护理6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冻存条件下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表型的变化及对K562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培养12 d的CIK细胞,分别冻存于-80℃冰箱及液氮中,于冻存后4、12、24周复苏,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表型变化,CCK-8法测定其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与未冻存CIK细胞进行比较.结果 液氮冻存4、12、24周及-80℃冻存4周后复苏培养的CIK细胞增殖、细胞存活率、免疫细胞表型及对K562的杀伤活性与未冻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冻存12周及24后复苏培养的CIK细胞与未冻存组比较,细胞增殖明显抑制,细胞存活率低,CD3+、CD3 +/CD4+、CD3 +/CD8+、CD3 +/CD56+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对K562细胞杀伤活性显著抑制(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中CIK细胞应尽量冻存于液氮中,如冻存于-80℃时冻存时间应≤4周.  相似文献   

12.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共同诱导而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又称自然杀伤样T淋巴细胞,具有自然杀伤(NK)细胞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杀瘤特点和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杀伤活性强,被认为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新希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CIK细胞对肿瘤病人体内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进行CIK细胞抗肿瘤Ⅰ期临床试验,21例恶性肿瘤病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CIK细胞,按CIK细胞静脉滴注(静滴)剂量分为4个治疗组观察不良反应,并测定静滴前后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相关表面标志。结果:21例恶性肿瘤病人中未出现导致研究中断的严重不良反应,CIK细胞最大耐受剂量20.1×10~9个,观察到WHO 2级发热5例,一过性白细胞减少2例,均能迅速恢复正常;CIK细胞静滴后,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25、CD38、CD69表达均有明显上调,P<0.01。结论:Ⅰ期临床试验表明CIK细胞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轻微,除了直接杀伤作用外还可能活化体内T淋巴细胞从而增强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69例恶性肿瘤患者回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输注CIK细胞均按一定方法进行。护理重点包括回输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加强与中心实验室衔接,充分做好回输前的准备;回输中保持输注通畅,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快滴速输注,全程看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输液安全;回输后继续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结果69例恶性肿瘤患者均顺利完成自体CIK细胞的回输治疗,无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因此,自体CIK细胞回输前、回输中、回输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了输注CIK细胞的不良反应,此护理干预措施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5.
自体CIK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的疗效.方法 59例患者分成A组(单用TP方案化疗)与B组(自体CIK联合TP方案治疗).对两组的生活质量、免疫学反应、缓解率(RR)、无疾病进展时间与生存期进行观察比较.CIK细胞由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扩增培养产生.结果 CIK细胞的数最与杀伤活性均在培养第14~21天形成高峰.与A组相比,B组病人的免疫力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自体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周菁  张伟 《江西医药》2009,44(11):1064-1066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体内外能否有效的抗肺癌。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不同细胞因子作用后培养成DC和CIK细胞,单个核细胞经贴附塑料平皿获得单核细胞,加入GM—CSF,IL-4及TNF—a诱导获得DC,悬浮细胞加入IFN—g,24h后IL-1a,IL-2及CD3McAb诱导获得CIK,将A549制备成肿瘤细胞冻融物.作为肿瘤抗原刺激DC,并将DC与CIK细胞联合培养(DC+CIK,负载抗原的DC+CIK),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作为对照。CytotoxicityTOX96体外杀伤实验测定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在培养的第15d.与负载抗原的DC共同培养的CIK与CIK细胞单独培养细胞相比,增殖速率明显提高[(23.4±2.3)倍vs(16.7±2.7)倍,P〈0.05],CD3+CD56+细胞表达水平也明显提高,[(64.3±3.6)%vs(43.9±2.1)%,P〈0.05],同时负载抗原的DC的CIK对A549细胞的体外下细胞毒活性增强。结论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可提高CIK细胞的增殖速率,提高CIK细胞表型的表达水平,增强CIK抗肺癌的活性.将来可作为一种临床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周菁  张伟 《江西医药》2011,46(9):798-801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体内外对肺癌的影响。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不同细胞因子作用后培养成DC和CIK细胞,单个核细胞经贴附塑料平皿获得单核细胞,加入GM-CSF,IL-4及TNF-a诱导获得DC,悬浮细胞加入IFN-g,24h后IL-1a,IL-2及CD3McAb诱导获得CIK,将A549制备成肿瘤细胞冻融物,作为肿瘤抗原刺激DC,并将DC与CIK细胞联合培养(DC+CIK,负载抗原的DC+CIK),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刺激T细胞的的增殖活性。Cytotoxicity TOX96体外杀伤实验测定体外细胞毒活性,同时用A549细胞系建立荷瘤裸鼠模型研究其体内抗肺癌活性。结果在培养的第15d,与负载抗原的DC共同培养的CIK与CIK细胞单独培养细胞相比,增殖速率明显提高[(23.4±2.3)倍vs(16.7±2.7)倍,P〈0.05],CD3+CD56+细胞表达水平也明显提高,[(64.3±3.6)%vs(43.9±2.1)%,P〈0.05],同时负载抗原的DC的CIK对A549细胞的体外下细胞毒活性增强,体内实验显示,与单独培养的CIK细胞相比,与负载抗原的DC共同培养的CIK,可明显抑制接种瘤细胞的裸鼠成瘤率,DC+CIK与负载抗原的DC+CIK在抗六效应上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可提高CIK细胞的增殖速率,提高CIK细胞表型的表达水平,增强CIK体内抗肺癌的活性。将来可作为一种临床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站利用O型血液中去除的淋巴细胞制备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30例O型献血者全血,利用白膜法4~6h内提取白细胞,然后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淋巴细胞,再经分化、诱导、培养从而制备CIK细胞.结果 30例O型献血者血液中去除的淋巴细胞制备CIK含量为(1.30 ±0.12)×1010/L,且CD3 +/CD56+细胞表达占40%~60%,冰冻保存1个月后回收率达90%以上.结论 利用O型无偿献血者血液中去除的淋巴细胞制备CIK,既利于保证原料血液的质量,又利于保证CIK细胞制品的质量和数量,可最大限度降低CIK的制备成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山药Dioscorea opposita提取物联合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对荷MDA-MB-231乳腺癌干细胞瘤裸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制备荷MDA-MB-231乳腺癌干细胞Balb/c裸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裸鼠尾iv生理盐水,0.2 mL/次,2次/周;DC-CIK组裸鼠在肿瘤干细胞接种4 d后尾iv 1×106个DC-CIK细胞,2次/周,给药3周;山药提取物组裸鼠ig山药提取物125 mg/kg,0.2 mL/d,给药3周;山药提取物联合DC-CIK组裸鼠ig山药提取物125 mg/kg,0.2 mL/d,同时尾iv 1×106个DC-CIK细胞,2次/周,给药3周。各组裸鼠在治疗3周期间每2天测量瘤体大小及裸鼠体质量,治疗结束后处死裸鼠,取出瘤体称质量;qRT-PCR法检测瘤组织中Akt信号通路中关键原癌基因c-Myc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结束后,各组裸鼠瘤体生长速率为山药提取物联合DC-CIK组结论 对荷MDA-MB-231乳腺癌干细胞瘤裸鼠治疗效果中,各给药组裸鼠肿瘤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其中以山药提取物联合DC-CIK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负载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基因A3(MAGE-A3)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及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采集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利用细胞因子分别诱导生成DC和CIK;MAGE-A3孵育DC后与CIK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DC-CIK、MAGE-A3-DC-CIK的表型;流式细胞仪分选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的CD133+干细胞,以子宫内膜癌干细胞作为靶细胞,分别以CIK、DC-CIK及MAGE-A3-DC-CIK作为效应细胞,MTT法检测效靶比为10∶1、20∶1、40∶1的细胞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联合培养细胞上清液中IFN-γ、IL-2、IL-12、IL-17水平,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凋亡;建立子宫内膜癌干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尾静脉注射DC-CIK或MAGE-A3-DC-CIK,观察裸鼠肿瘤生长情况,每隔2 d测量瘤体大小,21 d后取肿瘤组织,电子天平称重,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内Ki-67表达。结果:分离获得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