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纤颤(Af)是心脏瓣膜疾病最常合并的心律失常,常见于二尖瓣病变。其危害主要引起心悸不适,降低心排出量,促进血栓形成,增加中风的危险性。显然甜的持续存在不利于病人术后恢复及长期存活。Af的治疗方法有心脏电复律,药物治疗,植入心脏起搏器,导管消融和外科迷宫手术。对于药物难治性Af和慢性甜的治疗,迷宫手术的疗效最好也最为肯定。在风湿性心瓣膜病中,Af的发病率很高,而且Af的发病时间长,若能在换瓣手术中同时行迷宫手术治疗Af,对病人在手术后心功能的改善有极大的益处。我科于2007年3月—2008年3月对41例病人采用该方法,现将术后监护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CoxⅢ迷宫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颇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4月-2008年7月收治的58例瓣膜置换同期行CoxⅢ迷宫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中围手术期因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低心排死亡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1例,死亡率5.2%,其余均康复出院。在术后住院期间及术后短期随访中存活患者均为窦性心律。在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的43例患者中,有3例(7.0%)出现房颤心律,其余均保持窦性心律。结论对于瓣膜置换同期行迷宫手术的患者,护理上要注意术前的心理护理及呼吸道准备,术后加强对患者心功能的监护,注意抗凝治疗的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CoxⅢ迷宫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4月-2008年7月收治的58例瓣膜置换同期行coxⅢ迷宫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的护理措施. 结果 本组病例中围手术期因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低心排死亡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1例,死亡率5.2%,其余均康复出院.在术后住院期间及术后短期随访中存活患者均为窦性心律.在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的43例患者中,有3例(7.0%)出现房颤心律,其余均保持窦性心律. 结论 对于瓣膜置换同期行迷宫手术的患者,护理上要注意术前的心理护理及呼吸道准备,术后加强对患者心功能的监护,注意抗凝治疗的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冲洗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在瓣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美敦力Cardioblate冲洗射频消融系统(单极40例,双极17例),按照Cox迷宫3手术路径进行射频消融,同期行瓣膜替换治疗57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结果:术后心房颤动均消失,整个消融过程耗时平均22min,1例因肾功能衰竭术后第7天死亡,出院时48例维持窦性心律(84%),7例仍为房颤,1例为结性心律。结论:冲洗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单双极射频消融效果均取得满意结果,但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二尖瓣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我国因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接受二尖瓣置换术(MVR)的患者很多,这些患者在病程后期常并发房颤,但换瓣同时做房颤治疗手术的病例数很少,因而影响手术长期疗效[1]。国外多中心大样本研究[2~4]显示迷宫手术中有75%~100%与器质性心脏病手术同期进行,其消除房颤的成功率可以达到90%以上。我科2000年1月-2005年3月对78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慢性持续性房颤1年以上,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进行了Cox迷宫Ⅲ型术同期二尖瓣置换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冲洗射频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在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本组38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我们利用Medtronic Cardioblate射频消融装置,按照Cox迷宫Ⅲ手术路径进行射频消融,代替迷宫手术中的心脏切口,同期行二尖辩替换术25例,二尖辫成形术2例,联合二尖辫+主动脉辫替换术11例,21例同时行三尖辩成形术。结果术后心房颤动均消失。出院时31例维持窦性心律,占81.5%;未恢复窦性心律的7例,3例为心房颤动,4例为结性心律。本组无手术死亡,无出血等并发症,增加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20min。结论冲洗射频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安全、有效。但是由于病例数较少以及随访时间短,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瓣膜间质细胞的表型转化规律,探讨其与瓣膜病理形态发生的关系。方法:手术切除风湿性心脏瓣膜系列组织标本75例,依据大体病理形态进行分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瓣膜组织中间质细胞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α1(I)型前胶原蛋白(PCα1I)检测。结果:PCNA蛋白表达主要集中在I、Ⅱ型瓣膜组织中,Ⅲ型及正常人瓣膜组织间质细胞内呈弱表达或无表达;政党人及I型瓣膜组织有少量α-SMA阳性细胞表达,Ⅱ、Ⅲ型瓣膜组织中α-SMA阳性细胞表达逐渐增加;PCα1I随病理形态发展逐渐增加,在Ⅲ型病变组织中最高。结论:心脏瓣膜间细胞在不同时期向增殖表型、合成表型或收缩表型变化,可能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理改变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之一,其病程长,可达数年至数十年,容易出现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部分病人可发展为小左心室或左室萎缩,病程愈长小左心室发生率愈高。小左心室病人常合并有三尖瓣关闭不全、左心房血栓和肺动脉高压等,瓣膜置换是治疗二尖瓣重度狭窄的有效方法[1],但其术后并发症多,术后监护和护理要求特殊,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2002年7月—2012年7月收治4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小左心室病人,在其术后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48例患者在瓣膜置换同期行迷宫Ⅲ术治疗瓣膜病变合并房颤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瓣膜置换同期行迷宫Ⅲ术治疗瓣膜病变合并房颤围术期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前准备,术后心功能的维护、加强心律及心率的监测,引流管、呼吸道、抗凝治疗的护理,维持电解质平衡。 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死亡。术后早期窦性心动过缓14例,房颤4例,出院时44例为窦性心律,3例为房扑心律,1例因循环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随访3~12个月,45例为窦性心律(总有效率93.8%),1例房颤,1例房扑。结论 瓣膜置换同期行迷宫Ⅲ术是治疗瓣膜病变合并房颤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做好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oue等于1984年首次报道通过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型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取得成功,从而避免了外科开胸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的缺点,使之成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然而二尖瓣狭窄患者房颤(Af)和左房血栓的高发生率又限制了该方法的进一步推广。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共对1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合并房颤患者行PBMV均取得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心瓣膜置换同期射频消融术中护理风险,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对119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AF实施心瓣膜置换同期射频消融手术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包括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心律失常、低体温、皮肤压疮、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感染等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中11例患者主动脉开放后出现心室颤动,31例患者体外循环复温后出现低体温,1例患者主动脉开放后发现左心房顶部出血,经处理后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78~310min,平均(245.32±34.40)min。结论心瓣膜置换同期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AF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护士做好详尽的护理风险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张手术治疗及介入性治疗。但是,晚期风心病心功能不全不适合手术的病人,及无经济条件手术治疗者仍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本文收集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人以慢性心力衰竭为主症者80例,观察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的疗效,结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们回顾性地对30例风湿性心脏病猝死前心瓣膜损害情况、洋地黄使用情况、心功能情况、心电图表现及猝死时间进行了分析。提示应重视风湿性以及心脏病合并重度心衰、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瓣膜病变为高危者。特别应用重视洋地黄治疗病人的监测并加强7Am-12Am的心电图监护,力争减少猝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二尖瓣狭窄几乎均由风湿热所引起,是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损害中常见的病变,闭式二尖瓣扩张术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术式。1998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对23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施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手术安全,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风湿性三瓣膜病变外科治疗经验,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1993年11月至2000年5月对23例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病变患施行三瓣膜联合手术,其中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替换术(DVR)加三尖瓣成形术(TVP)16例,DVR加三尖瓣替换术(TVR)7例。结果:手术早期及晚期死亡各1例,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术后低心排3例,结论:预防术后低心排及MOF,注意术中处理要点并妥善处理三尖瓣病变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营养支持是危重病病人治疗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起到加速病人康复,缩短病程的作用。风湿性心脏病术后患者,尤其是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危重病人,除心脏本身病变引起能量消耗增加外,易引起肠道淤血,消化道吸收不良,导致肌体慢性营养不良,免疫机制和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我们对85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行营养支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心外膜迷宫式射频消融心房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持续性房颤史3.3±2.7年,左心房直径34.7±5.3mm,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在瓣膜置换或分离术后继续在开胸状态下分别环形消融左右心耳根部及其间横窦、上下腔静脉之间及右房前壁和冠状窦。结果: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平均射频消融加瓣膜手术时间为3.0±0.7小时。无一例术中及术后发生心房穿孔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随访12~20个月,除1例患者于第8个月恢复房颤外,余均维持窦性心律。结论:本方法可以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狭窄者术前常合并房颤。房颤不仅影响心功能,而且易使左房形成血栓,致脑中风的风险增加。COX迷宫术治疗房颤有良好效果,但因其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术后有潜在出血风险,且仍有部分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各种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复发等弊端,限制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运用。本院自2007年12月至2012年6月对59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于心内直视下行心内膜房颤射频消融术,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风湿性瓣膜病,并中度以上三尖瓣返流的治疗方法。方法 30例病人,在体外循环下行左心系瓣膜替换,于心脏复跳后行三尖瓣成形。结果 本组病人无死亡,4年随访较满意。结论 以及复跳后对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成形更有利于观察手术效果和减少阻断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将2002年10月—2005年6月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病人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制定个性化康复手册,增强心功能、抗凝剂应用、饮食、运动和休息指导,对照组不作干预,以并发症出现早晚、再次入院时间长短为观察指标。[结果]对观察组病人采用的各种护理措施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延长再次入院时间,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