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6例原先被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膀胱葡萄簇状肉瘤的病例,发生在10—36个月的婴幼儿,术后均在2~12个月内死亡。所有蜡块均做了重切,并用HE、VG网状纤维和PTAH做了重染。所有切片均在光镜下做了回顾性地、详细地研究。虽然肿瘤组织的不同的组织学特点如恶性淋巴瘤样或平滑肌肉瘤样或粘液肉瘤样可经常出现在肿瘤的不同区域,但是特异性的特点,尤其用PTAH染色时横纹肌母细胞内存在的横纹,在所有6例中均见到。而所有6例中均未见到其他间叶成分。所以,作者建议,这些肿瘤的命名应该叫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而传统的葡萄簇状肉瘤是一个误诊,应放弃。作者在1979至1986年的国内文献中,收集和复习了69例,不包括本文6例报告。成人的预后比婴幼儿好。  相似文献   

3.
程铮 《右江医学》2001,29(6):497-497
患者方某某 ,男 ,4岁。其母无意中发现其盆腔包块 3天 ,回顾病史 ,有尿频、尿急史 1周 ,近 1周来小儿每次解小便时必下蹲 ,用双手捂住下腹部 ,当时未引起注意 ,其余无异常。拟“盆腔巨大包块”收住。入院查体 :T 36 .7℃ ,P 96次 /分 ,R 2 4次 /分 ,一般情况良好 ,发育正常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两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率 96次/分 ,律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 ,肝脾肋下未触及 ,下腹部可触及一包块 ,约 8cm× 7cm× 7cm大小 ,质硬、光滑 ,可推动 ,压痛 ( ) ,反跳痛 (- ) ,移动性浊音 (- ) ,脊柱及四…  相似文献   

4.
横纹肌肉瘤多见于儿童,除头颈部和四肢常见外,亦可发生在泌尿生殖系,膀胱横纹肌肉瘤相当少见,现报告1例。女,21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伴间歇性血尿20余天入院。检查:贫血貌,下腹可触及5cm×4cm之包块,压之有痛感。膀胱镜检查:膀胱顶有一葡萄状肿物突入腔内,肿物呈暗红色,表面有散在出血点。膀胱探查术见肿物5cm×4cm,包膜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儿男,2个月,发现右下腹包块1个月,排尿、排便时哭闹,伴便条变细,生长发育停滞。足月剖宫产第一胎,无窒息史。体征:上腹平软,下腹部明显突出包块,偏右占据整个下腹部,下界至耻骨联合上缘,约7cm×6cm大小,质硬界清,不活动,无触痛,无血管鸣。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蛋白(++),RBC满视野,WBC4/HP~6/HP,AFP-710.8I U/ml,尿VMA1.2mg/24h。静脉肾盂造影:IVP见两侧肾盏、肾盂积水扩张,左侧重。钡灌肠:直肠中上段被挤压变细向左移位,乙状结肠下段从下方受压、上移,受压部位呈漫弧形。肿物内密度均匀,腰骶椎正常。超声:右下腹探查可…  相似文献   

6.
成人膀胱横纹肌肉瘤较为罕见,国外文献(1976年)仅报告十几例。Joshi等在20年中治疗成人膀胱肿瘤1087例,其中仅有一例是膀胱横纹肌肉瘤。国内文献报道也不多(表1)。我们最近在临床遇到一例,报告如下。病例摘要:患者,男,69岁,因排尿不畅半年,肉眼血尿伴尿失禁一月余,于1986年来我院门诊。患者一般情况差,呈慢性消耗病容,尿少,血BUN94mg%。膀胱镜检查,膀胱内充满肿瘤,无法看清肿瘤全貌,自膀胱内冲洗出多量烂肉样组织,送病理检查诊断为膀胱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考虑到患者双侧输尿管有梗阻,影响肾脏排泄功能,急诊入院手术治疗。术中见膀胱充盈、固定,双側输尿管扩张积水,已无法做膀胱全切,仅做双侧输尿管皮肤  相似文献   

7.
8.
女,5岁。下腹肿块伴发热20天于1986年11月7日入院。20天前下腹部阵发性疼痛,伴发热,右下腹发现拳头大肿物,具有触痛。在某医院行腹腔肿块穿刺,抽出少量紫红色液体,穿刺后肿块增大。妇科以“畸胎瘤”收入院。下腹偏右侧扪及成人拳头肿物,边界不清,不活动,质较硬,触痛明显。B超示下腹部实  相似文献   

9.
膀胱横纹肌肉瘤临床很少见,且恶性程度很高,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半个月,加重伴血尿3天,门诊以“急性肾炎、泌尿系感染”收住儿科。患儿于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且夜尿增多,每晚20次左右,量少色赤,但无浓茶样或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肉瘤样癌的组织学特性,提高对膀胱肉瘤样癌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膀胱从瘤样癌病例资料。患者老年女性,因肉眼血尿并排尿困难就诊,经IVU、B超及膀胱镜检查诊断为膀胱颈口肿瘤。结果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为膀胱肉瘤样癌。结论膀胱肉瘤样癌恶性程度高,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超抗原 (SAg)对膀胱肿瘤的抑癌效应。 方法 :采用已建立T739小鼠皮下可移植性膀胱肿瘤模型 60只 ,随机分为SEA组 ,BCG组和生理盐水组。观察治疗后各组的肿瘤重量和存活时间。结果 :SEA组小鼠肿瘤重量 ( 0 65± 0 .18g)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 4 2 8± 0 .86g) (P <0 0 1) ,抑瘤率为 84 7% ;小鼠存活期 ( 2 3 1± 2 .4 7d)比对照组 ( 18 6± 1.50d)延长 (P <0 0 1) ,存活延长率为 2 4 1% ;与BCG组比较 ,抑瘤率与存活延长率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超抗原做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抗肿瘤生物制剂对膀胱癌有明显的抑癌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观察了1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TCC)患者手术前后及15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脆性位点。结果发现,手术前后TCC患者的脆性位点表达率、染色体总断裂率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增高(P<0.01),而且TCC组各脆性位点检出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依次为3p14、1q21、5q31(P<0.01)和1p32、11q13、17q21、13q13(P<0.05)。作者认为脆性位点表达率可作为膀胱癌的一个易患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对 25 例下咽癌的手术切除标本连续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以探讨保留喉功能下咽癌手术的可行性。发现 T1 、 T2 病变很少累及喉结构,随 T 分级的升高,下咽癌侵犯喉结构的频度增加。下咽癌多累及部分喉组织,病变对侧的喉组织则常是正常的。因此,对于 T1、 T2 病变及某些细心选择的 T3、 T4 下咽癌,行保留喉功能手术不会影响下咽癌切除的彻底性,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356例膀胱肿瘤中的73例作全膀胱切除术。认为: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方式以内引流为宜;直肠膀胱、乙状结肠腹壁造口术占43%,输尿管乙状结肠移植术占38%。文中还就若干技术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报道膀胱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复习文献6例。并对膀胱原发性病变的分类,临床症状及尿道上皮恶性黑色素瘤的组织学起源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灌注济南假单胞菌苗 (PJV)后膀胱病理改变 ,为其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兔膀胱灌注PJV ,显微镜下观察兔膀胱病理改变 ,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PJV兔膀胱内灌注后引起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免疫炎症反应 ,淋巴细胞浸润可达粘膜 ,或深达浅肌层。计算机图像分析显示PJV 2ml组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PJV 1ml组和空白对照组 (P <0 .0 5) ,与卡介苗组无明显差别 (P >0 .0 5)。结论 :PJV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可通过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或预防膀胱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肿瘤血管生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简称膀胱癌)分级、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DNA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3例膀胱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微血管密度(MVD)、PCNA标记指数(PCNALI),分析其与膀胱癌分级、分期的关系。结果AI与PCNALI在膀胱癌不同分级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MVD在Gl、G3间和G2、G3间差异有显著性;PCNAU在膀胱癌不同分期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而AI与MvD均在T1、T3间和T2、T3间有显著性差异。在复发的膀胱癌中三项指标均高于未复发者。结论AI、MVD、PCNALI可作为评估膀胱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采用端粒酶重复扩增(TRAP)-微孔板杂交法,对10例正常膀胱组织、6例膀胱炎症组织、45 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正常膀胱组织无端粒酶活性,1例膀胱炎症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膀胱癌嘀 酶活性阳性率86.2%,癌旁组织阳性率为26.7%。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分期级呈正相关,认为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浸润发展密切相关,癌旁组织端粒酶活化提示肿瘤微浸润可能。  相似文献   

19.
对手术治疗膀胱肿瘤171例进行临床总结,认为1.膀胱颈部肿瘤行膀胱全切,应加尿道切除;2.膀胱肿瘤伴有前列腺增生者,行膀胱部分切除的同时,应摘除前列腺;3.膀胱全切后,耻骨后间隙应早消除,有利于预防耻骨后感染;4.直肠膀胱术使输尿管肠管吻合时,肠管应尽量留短一些,有利于排尿。并要防止吻合口狭窄与返流,以保护肾脏,防止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20.
分析120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参考日本乳癌研究会分类法,将其中的78例浸润性导管癌再分为乳头管状癌、实性管状癌和硬癌三个亚型.发现各亚型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和5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提出了对浸润性导管癌进行亚型分类的建议.另外,通过对其中106例乳腺癌淋巴结的临床病理检查发现,27.7%的病人触不到淋巴结(No).但病捡时,其腋窝淋巴结内已有癌转移,提示对No期病人亦应行腋窝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