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Airtraq可视喉镜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插管中的作用。方法:对46例需要气管插管的急危重症病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使用Airtraq可视喉镜,B组使用普通直接喉镜,观察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结果:两组插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Airtraq可视喉镜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普通直接喉镜,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irtraq可视频喉镜可用于颈椎损伤等危重病患者的气管插管,对口咽喉部损伤小,但在插管时间和插管成功率方面无明显优势,更适合于医学带教。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作改良型一次性可视喉镜片并探讨其在急诊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传统一次性可视喉镜片的基础上,沿镜片左缘增加1个吸引管道,前端顶部有吸孔,侧面有侧孔,尾端接口与吸引管配套,其正前方有负压控制孔,便于单手操作。将改良后的一次性可视喉镜片应用于临床,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行急诊气管插管的37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2017年2月-9月行急诊气管插管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改良型一次性可视喉镜片行气管插管,对照组使用传统型一次性可视喉镜片行气管插管。结果 试验组声门暴露时间为(13.62±3.84) s,插管总时间为(19.76±4.16) s,对照组声门暴露时间为(20.21±3.29) s,插管总时间为(25.74±3.08) 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78.37%,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独立插管率为86.49%,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56.41%,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独立插管率为10.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紧急气管插管中应用改良型一次性可视喉镜片,可缩短声门暴露时间和气管插管总时间,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可单人操作,节约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3.
将我院2012年5~10月,ICU收入的出现呼吸困难的需要进行插管处理的急诊重症患者39例,在喉镜的可视监测下对患者进行可视插管。结果 39例患者当中,进行成功插管的患者有38例,患者成功率为97.4%,其中一次性成功的患者27例,平均插管时间5min,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适和并发症。结论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直视气管插管具有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可以有效节约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同时费用不是太高,容易被普遍基层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irtraq可视喉镜在急诊手术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下进行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因急诊手术需要接受气管插管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普通喉镜插管组和Airtraq可视喉镜插管组,对两组患者的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以及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Airtraq可视喉镜插管组的平均插管时间为(19.5±6.2)s,与普通喉镜插管组(28.7±7.3)s相比明显缩短,前者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100%)明显高于后者(6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小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rtraq可视喉镜在急诊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下的气管插管技术操作简单,图像清晰,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cGrath MAC可视喉镜在麻醉科临床中实施小儿气管插管教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例未接受过小儿气管插管培训的麻醉科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住院医师分为可视喉镜培训组和普通喉镜培训组,每组5人。可视喉镜培训组采用McGrath MAC可视喉镜进行培训,普通喉镜培训组采用Macintosh普通喉镜进行培训。经过理论授课和模拟人培训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对临床患儿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比较两组住院医师气管插管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以及临床教学调查问卷评分的差异。结果可视喉镜组气管插管所需时间[(37.4±4.3)s]比普通喉镜组[(34.6±3.6)s]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可视喉镜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92%)和插管总成功率(100%)与普通喉镜组比较(76%和92%),差异无显著性(χ^2=2.381,2.083;P=0.123,0.149)。可视喉镜组对教学满意度、操作自信度、解剖知识掌握度均高于普通喉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临床小儿气管插管教学中,应用McGrath MAC可视喉镜能够提高教学满意度,增加住院医师的操作自信,并加深其对相关解剖的掌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对急诊科心肺复苏(CPR)质量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接受CPR并行气管插管术抢救的100例心跳骤停(C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观察组采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次数、声门暴露时间、插管用时、气道与牙齿损伤情况,插管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_2)、动脉氧分压(PaO_2)变化,插管及CPR成功率、存活率。结果:观察组的插管次数、声门暴露时间、插管用时、气道与牙齿损伤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插管后30 min的MAP、PetCO_2、PaO_2均较插管后10 min明显提高(P0.05),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插管成功率、CPR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存活率虽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可视喉镜可显著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相关性损伤,有助于改善急诊CPR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名护士配合法在喉镜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7月实施两名护士配合法的100例喉镜气管插管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5年1~12月由一名护士配合法的100例喉镜气管插管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吸痰管使用数量及插管后口腔黏膜损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吸痰管使用数量及口腔黏膜损伤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两名护士配合的方法和流程能缩短喉镜气管插管的时间,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重症患者抢救有效性,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国产UE可视喉镜在小儿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气管插管行手术治疗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可视喉镜组和普通喉镜组各100例,分别应用UE可视喉镜和普通喉镜行气管插管,记录2组声门暴露程度(Cormark—Lehane分级)、气管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可视喉镜组声门暴露程度优于普通喉镜组,插管成功率高于普通喉镜组(P〈0.05);2组气管插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O.05)。结论国产UE可视喉镜用于小儿气管插管明显优于普通喉镜。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4-345
选取我院因颅脑外伤需行气管插管抢救的患者共72例,根据插管所使用的喉镜不同随机分为两组,K组使用可视喉镜,M组使用经典的Macintosh直接喉镜,比较两组声门暴露程度,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损伤率等指标。结果 K组声门暴露更好,K组插管时间14.08±3.30s短于M组的19.19±5.23s,K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4.44%比M组的75.00%更高,K组插管损伤发生率13.89%低于M组。使用可视喉镜声门暴露更优,插管所需时间少,一次插管成功率更高,插管相关损伤少,在颅脑外伤患者急救气管插管方面优于Macintosh直接喉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lideScope可视喉镜用于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气管插管后洗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92例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前瞻性、单盲、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插胃管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用GlideScope可视喉镜由气管入口插入气管导管通气后由食管入口插入胃管洗胃)和对照组(传统气管插管通气后盲插胃管洗胃),每组各46例,监测记录1次插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前(气管导管插管前)、插管后(胃管插管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试验组1次插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插管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插管后HR、SBP、DBP较插管前增快、升高(P<0.01),SpO2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插管后HR、SBP、DBP较插管前无明显变化(P>0.05),SpO2明显升高(P<0.01)。结论 GlideScope可视喉镜用于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气管插管后洗胃,可提高1次插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多种手术体位经特殊气道留置胃管的方法。方法选取不适用常规留置胃管法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体位(卧位、半坐位、仰卧位)分别给予可视喉镜留置胃管法、经鼻插管引导留置胃管法、气管插管钳留置胃管法、气管插管钳与气管导管联合留置胃管法。结果 120例患者均留置胃管成功,其中60例采用可视喉镜法留置胃管,35例特殊体位者行经鼻插管引导留置胃管,10例采用气管插管钳留置胃管,15例采用气管插管钳与气管导管联合留置胃管法留置胃管。结论特殊气道留置胃管,能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为抢救危重患者节省宝贵时间,可在特殊情况下选择适合的胃管留置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可视喉镜或普通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经口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比较2种不同组合间的优劣。方法拟行全身麻醉的HAPC并OSAHS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普通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组(A组,n=30)和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组(B组,n=30)。记录2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次数、插管时间、操作时患者出现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例数、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中26例一次插管成功;4例患者二次插管成功,B组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A组患者有6例在插管过程中发生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B组2例,优于A组。B组患者插管一次成功率优于A组,插管时间较A组缩短,插管时心率及血压变化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麻醉管理及术后随访均未发生明显相关并发症。结论与普通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相比,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一次成功率,为双镜联合快诱导气管插管方法中的更优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可视喉镜监测下,在气管内全麻手术中经鼻置入胃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气管内全麻术中经鼻置入胃管的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盲插法对气管内全麻手术患者进行置管,试验组采用在可视喉镜直视下对气管内全麻手术患者进行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插管成功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48.00%),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以上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喉镜直视下对气管内全麻患者术中置入鼻胃管,能缩短插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联合ZX-KSHJ可视喉镜在肥胖患者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联合ZX-KSHJ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联合传统光学喉镜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声门显露成功率、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总插管成功率、成功插管的平均插管时间、插管过程中呛咳发生率以及呛咳程度、血流动力学和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声门显露成功率、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 0.05),成功插管的平均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插管后1 min(T1)和5 min(T2)患者心率(HR)、无创收缩压(SBP)和无创舒张压(DBP)低于对照组(P < 0.05),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高于对照组(P < 0.05),口腔出血、咽喉部损伤和气道损伤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联合ZX-KSHJ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可提高肥胖患者声门显露成功率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缓解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 HC可视喉镜配伍硬质支气管镜在患者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2012年40例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分为HC可视喉镜组(H组)和HC可视喉镜配伍硬质支气管镜组(Y组),每组20例,术前1 d评估患者的插管条件及气道情况Mallampati分级均为3~4级,患者入室后常规全身麻醉诱导,之后分别使用HC可视喉镜和HC可视喉镜配伍硬质支气管镜完成气管插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后患者气道反应及患者清醒后及术后第二天主诉咽痛、咽部不适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插管后患者气道压、患者清醒后及术后第2天主诉咽痛、咽部不适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Y组明显优于H组。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单独使用HC可视喉镜组相比,HC可视喉镜配伍硬质支气管镜组于存在困难气道患者插管时间及一次性成功率明显提高,并明显减轻了患者插管时的气道反应及对咽喉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介绍可视可塑型硬光纤喉镜的护理措施,能够给手术室护士掌握其护理配合提供依据.方法 对自2005年应用可视可塑型硬光纤喉镜的护理配合进行同顾性分析、总结,提出相应的护理配合措施.结果 合理、及时的护理配合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减少插管次数,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结论 可视可塑型硬光纤喉镜在临床中应用日益普及,护士应熟练掌握它的配合与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研究喉罩置管与可视喉镜下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取需要建立人工气道的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可视喉镜下插管,观察组采用喉罩置管,对比2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3min后血氧饱和度、插管对抗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插管3min后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及插管对抗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应用喉罩置管能够有效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插管对抗的发生率,具有高效、便捷、机体刺激小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地评价可视喉镜在院前急救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收集在院前气管插管中使用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的临床对照研究,使用Revman5.1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4项临床对照研究包含1794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最终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WMD=1.00,95%CI(0.98,1.02),P=0.99];许多患者可视喉镜插管失败换用普通喉镜完成气管插管[WMD=51.46,95%CI(10.39,254.79),P<0.001]。结论可视喉镜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似乎并不像院内一样优于普通喉镜的作用,其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大宗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可视技术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气管插管困难患者60例,按照抛硬币法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Macintosh可视喉镜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观察组采用Artraq可视喉镜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观察所有患者的气管插管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情况以及气管插管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插管后,两组患者MAP和HR参数均明显升高,且对照组的MAP和HR参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Artraq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在困难气管插管中有良好的应用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HC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 方法 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组(F组);HC可视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组(H组);HC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组(H+F组)。常规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纤维光导支气管镜、HC可视喉镜、HC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记录3种方法的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时间(即首次面罩通气结束至气管导管插入气道的时间)、插管尝试次数和成功率(插管2次不成功即为失败)。 结果 F组声门暴露时间显著长于H组和H+F组(P <0.05),F组插管时间显著长于H组和H+F组(P <0.05)。在试插次数上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H组有12例2次尝试插管方成功。 结论 HC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在HC可视喉镜协助下,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可从一种盲探技术变成一种全程明视技术,可有效缩短声门暴露时间和气管插管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